对外交流视域下对国际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探索
2022-12-04邓波卢甜
邓波,卢甜
(海军工程大学,湖北武汉430033)
搭建友谊桥梁、弘扬中华文化、加强学术交流,是国际教育工作的光荣使命。 直接面对、长期面对、同时面对多国学生是招收培养国际学生的高等院校显著的工作特点与优势,应将“讲好中国故事”理念及要求贯穿国际教育工作始终,革新运行机制,汇聚力量资源,提高讲述效能,积极扛起传递友好情谊、传承文明精神、传播文化知识的重任。
1 担当“讲好中国故事”时代责任
今天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密切,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起全球关注,彰显巨大魅力。顺应时代背景形势,顺应国际受众期盼,顺应教育发展规划,发挥自身优势,讲好中国的发展故事及其背后的和平理念,是作为高等院校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1 顺应时代背景形势
新时代中国改革沧桑巨变,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建党百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的各种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雄辩地证明,我们选择和坚持了正确的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 中国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国际社会同样高度关注,期盼破译中国成功的密码。但也有少数国家对中国误解偏见颇多颇深,某些西方媒体盲目“唱衰”中国。在这种大格局下,向国际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让他们深入接触多彩全维的中国社会,真切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充分结识自信热情的中国人民,是国际教育工作的时代担当[1]。 进而通过国际学生向世界阐释当代中国价值观,传播中国和平发展理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更有信服力地辐射广大国际受众,让他们听清中国声音,强化中国认同,有效地增信释疑,祛除“中国威胁论”等无端猜疑,树立良好的中国对外形象。
1.2 顺应国际受众期盼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教育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际学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了解中国,他们特别关注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化多样、历史悠久的中国;普遍认同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等倡议。 加强中华文化的宣传与影响,能全面加深国际学生对中国和中华文化的认知与眷恋,使其更好地成为中国故事的承载者、传递者和讲述者。 学成归国时,他们将扮演中外交流的民间大使,满载中华文化的因子四处播撒,助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2]。
1.3 顺应教育发展规划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 004 所高等院校共招收、培养各类国际学生492 185 人,生源遍及六大洲近200 个国家,专业集中于医学、工科、经济、管理、理科、汉语、农学、教育和文学等多个领域,类型包括汉语预科、本硕博学历教育、专项培训等多个层次[3]。国际学生规模大、来源广、领域多等特点使其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潜在的生力军。 国际学生来中国学习,既是其体验、 认知中国国情及文化的过程,也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以文化人,培养“知华、友华”国际人才的过程。高等院校应站在事关中国国家形象、事关中国国际舆论话语权、 事关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高度,紧跟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要求,厘清国际学生层次结构素质变化特点,实时优化升级目标定位、课程设置、组训方法及管理保障,积极探索革新“讲好中国故事”的宣介体系,夯实“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基础,坚定“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念底气,锻造做强“讲好中国故事”的品牌,努力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育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 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中对国际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四个方面的界定和划分,高等院校应进一步强化国际学生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把中国国情、优秀文化、政治制度、外交政策、主流价值观、公共道德观念等多方面知识的宣讲,放在与学科专业水平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的位置。 努力促使国际学生对中国形成越来越多客观和正确的认知,并真心认同,成为“中国故事”的优秀传播者和发声者[4]。
2 优化“讲好中国故事”内容体系
中国故事内容广博,内涵丰富。高等院校需要遵循客观规律,把握国际学生需求,吃透内容实质,强化文化交流,深化统筹融合,处理好以我为主和面向外生的关系,寻找最大公约数、共通点,优化“讲好中国故事”内容体系,择选最能代表中国,最能生动、客观反映当代中国,最能展现中国社会发展进步面貌的故事,选取国际学生最关注、想了解、距离近的故事,实现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最佳功效。
2.1 吃透内容实质
全面准确地掌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所包含的10 个方面的内涵,落实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中国人、中华优秀文化、中国和平发展故事等“五个讲好”要求,遵循情感共鸣原则,把握文化交流规律,选择有料、有趣、有益、有形的故事,让不同文化和种族的国际学生真学真信,入心入脑[5]。
2.2 强化文化交流
进一步拓展高等院校“国际教育、文化传播、对外宣传、人才服务、涉外研究”多项职能,荟集中华优秀文化、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国人民奋斗圆梦、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民族复兴、中国道路、文明交融、人民友好等故事,综合运用慕课微课、研习见学等多种方法手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高等院校自身特色的中国故事教学体系及对外文化宣贯体系。既讲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让国际学生感受中国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更讲改革开放故事,让他们感受神州大地的春潮涌动和气魄胸怀。
2.3 深化统筹融合
着眼提高国际教育工作质效与影响,大力挖掘高等院校人才、资源优势,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做到与国际学生学习能力相适应、 与其国家现实水平相适应、与未来发展趋势相适应等“三个适应”;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做到中国文化熏陶与知识传授相结合、管理理念影响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先进理论宣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等“三个结合”;在培训节点设置上,做到中国国情介绍不断线、汉语实践不断线、参观研学不断线、文化体验不断线等“四个不断线”[6]。 科学调配资源条件,开展文化感知、中外互动、专业训练等模块化集成教学,整合公共基础、专业实践和素质拓展三大类课程,实现课程设置合理,内容丰富,标准严格,资料完备,过程规范。
3 革新“讲好中国故事”方式方法
中外话语体系差异明显,我们平时深谙熟习的话语未必适合国际学生。 高等院校需要研究受众特点,拓展体验形式,锻造优质品牌,善用外生资源,不断革新“讲好中国故事”方式方法,努力形成面向国际学生的中国表达、中国语意、中国修辞,全面提升塑造国家形象的效果,提高文化认同的质量,增加传播价值理念的力度。
3.1 研究受众特点
切实“讲好中国故事”,要具备很强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以开放宽广的视野、平等包容的心态与国际学生交往;在相互尊重和理解文化差异的前提下,注重分析国际学生的心理取向、承受能力,选用国际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乐于接受的方式。 当然,不能只满足于事实和故事的层次,要上升到价值观层次才能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更清晰、更充分地展现中国故事背后的思想力和精神力[7],即,既注意从生活和情感层面打动国际学生,也着力从各种文化元素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可以引起共鸣的价值,从而更好地触动国际学生。重视革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主动选择中外融合的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式、手段、业态、体制和机制,让“我们想讲”和“国际学生想听”相结合,“我们讲”和“国际学生讲”相结合,“中国味”和“国际范”相结合,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成效。 做到既有文化感染力与思想说服力,又有情感穿透力与道德感召力,让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使中国形象更加鲜明、更加亲近。
3.2 拓展体验形式
合理安排筹划国际学生在中国全过程的学习、文化活动,有效划分“现代”“传统”“校园”“社会”“节庆”等多个模块。重视实践教学,把教室设在市场、企业,课堂移到实验场和实训基地,让国际学生直面真实案例、场景设备或器材实物,采取点面结合、精讲多练,先实操、后归纳,先实装、后理论的教学方法,强化“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国际学生在掌握真本领的同时,体验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文化。坚持“国情社情不同,学生身份相同”“文化宗教不同,遵章守纪相同”的管理要求,优选管理教师和国际学生兼职骨干,细化行政管理办法,注重严管厚爱和人文关怀,对国际学生实行分级管理、层次管理、趋同管理,使其在学习、生活的点滴日常中充分感受中国的管理文化。 注重国际学生课堂内外中华民族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的输入,以优秀的有中国味的课堂教学影响国际学生,以优秀的有文化味的课外活动吸引国际学生,以优秀的有人情味的管理模式赢得国际学生,让他们的学习生活富含中国味、文化味、人情味。
3.3 锻造优质品牌
对标 《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和《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进一步推进国际学生中国国情教育课程、 教材、 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继续加强国际学生中国国情教育优质品牌课程和中国文化第二课堂、汉语夜校的建设,并大力推广和在线共享。继续开展“感知中国”等品牌文化活动,成立国际学生实践俱乐部和模拟社团,依托周边资源共建书画院、民俗风情街、非遗传承坊、陶艺馆、武术曲艺馆、茶庄民宿、中医药博物馆等中国文化研习体验基地,给国际学生提供和创设更多地与中国师生、百姓跨文化互动交流机会,扩大其“朋友圈”和活动范围,鼓励国际学生参与更多的中国社会实践体验,增进其对中国名企名品和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的了解,使其深度感知中国历史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 鼓励留学生拍摄短视频、照片,编写“国际学生眼中的中国”系列文章、丛书等,以多种方式积极展示学习生活经历和在华所见所闻。 加强国际学生参观见学工作的体系设计和规范运行,通过一课、一歌、一画、一影、一菜“五个一”活动等,丰富参观见学形式和主题,科学选取参观地点和场所,挖掘更多展示新时代新成果的代表性地点,设置改革开放成果、党史新中国史、中华优秀文化、地标性项目等特色参观模块和参观点基本库,将中华文化再现成有声有色的场景,直观地“讲好中国故事”,让广大国际学生更愿意看,更容易懂。每次参观返校后组织国际学生撰写、交流心得体会,安排照片、视频展览评比,加深国际学生思考和情感认同,固化参观成果,提高参观效益。
3.4 善用外生资源
把国际学生发展成为历练国际素质才干的磨刀石、研究外国国情社情的智慧库、传播中外友谊文化的播种机,让外生讲外国、用外生演外国、借外生研外国。 积极举办模拟联合国大会、校园国际论坛、国际文化节和涉外讲堂等,组织中外学生同班合训、同堂交流、同桌推演,互相学习,参与其中的中国学生国际化视野在实践中得到拓宽,对外交往能力素质得到提升。抗疫期间,各地的国际学生亲身感受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疫精神,亲身感受了中国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安心在华学习,健康愉悦生活。 他们在Twitter、Facebook 等境外社交网络平台上积极转发中国抗疫的正面、真实消息,主动创作《中外同心抗击疫情》的歌舞和短视频,合力奏响了汇聚中国抗疫故事的“交响乐”。
4 推进“讲好中国故事”能力建设
面对“讲中国故事”这一时代命题,我们必须夯实理论基础、深化外宣研究、建强人才队伍、完善育人环境,勤于读书、精于思考,贴近教学、深入学生,持续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4.1 夯实理论基础
向国际学生讲述中国故事最高光、 最重大的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要学习掌握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 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的指示要求,牢牢把握“讲好中国故事”的正确方向。要通过外请授课、在职学习、研讨交流等方式,深入研学政治、历史、经济、人文、科技、外交、传播等相关知识,革新国际文化传播的理念,增强阐释中国故事的能力[8]。
4.2 深化外宣研究
统筹编纂中外国情文化、 高校概览等对外交流丛书,开发线上游中国、“五个讲好”等系列慕课、微课,推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等国际教育课题和外宣理论研究,发表研究论文,制作对外宣传画册和电视宣传片。
4.3 建强人才队伍
按照“任务导向、类型区分、标准严格”的原则强化队伍建设,把“有过硬教学功底”“有涉外实践经验”“有英语直授基础” 三项要求贯穿于国际教师选拔、 评价、 培养的全程,短期国际学生班次实行100%英语直接授课。通过社会招聘、专题集训、交流送学、代职轮岗、集智攻关、参与重大涉外活动、国际会议竞赛等方式,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打造熟悉不同对象、熟谙不同文化的国际教育专家、外语翻译职业队、涉外管理多面手。
4.4 完善育人环境
按照“世界文化”“中华文化”“地域文化”“院校特色文化” 等主题营造国际育人环境和氛围,按照“一处一景致、一景一寓意”思路优化升级国际学生教学训练及保障场所的文化环境。 建设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国际学生智慧教室、中华文化研习室、礼仪教室、对外汉语语音教室、模拟演训室,创办、完善HSK 汉语考点。 通过声、光、电互为补充,图、文、影相互嵌套,将大国外交成果展现、 外交思想文献研习、中华传统文化体验等功能有机衔接,宣扬“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聚集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背景的学生,搭建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传播舞台,组建互学互鉴、和谐与共的国际大家庭[9]。
国际学生跨文化交流优势明显,由他们讲述的中国故事更有说服力。 结合国际学生实际特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是一项增进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的系统工程,要加强文化输出,加快体系构建,优化制度机制,凝练品牌特色,拓展平台载体,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把中国故事讲得更精彩,把中国声音传播得更远,让世界各国更好地了解和借鉴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行动、中国经验,进一步增进国际合作交流[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