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以中国戏曲学院在校生为例

2022-12-04刘芳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3期
关键词:电子产品书籍习惯

刘芳伊

(中国戏曲学院,北京 100073)

阅读是我们获取信息、掌握知识、陶冶情操、培养爱好的重要渠道和手段,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产品的迅速普及,高校学生的阅读偏好和习惯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纸媒阅读比例逐年下降,网络信息来源占比日益提高,专业化、系统化阅读比例下降,快餐式、碎片式阅读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大学期间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培养思维习惯、拓宽眼界、增长见识的黄金时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达成上述目标的重要保证,为此,笔者对中国戏曲学院(以下简称“国戏”)在校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研结果对在校生的阅读习惯、偏好及对专业学习的影响进行了评估,据此对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出若干建议。

1 国戏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基本情况

在近3 个月的时间里,笔者对中国戏曲学院在校生以调查问卷形式进行了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1 106 份,占在校生总人数的44.8%,其中女生786人,占参与调研学生的71.1%,男生320 人,占参与调研学生的28.9%;从学历背景看,参与调研的各年级本科生有988 名,占在校本科生的47.2%,研究生118 名,占在校研究生的31.5%,其中尤以大一、大二及研一学生较为踊跃,参与度超过本年级在校生的50%。 从问卷回收及参与学生的覆盖面看,该次问卷调查能够反映中国戏曲学院在校生的主流认识和态度。

2 国戏学生阅读现状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该次问卷调查从阅读目的、 阅读方向和阅读习惯等方面入手,共设计30 个问题,其中单选题21题,多选题7 题,文字题2 题。 以下就这几个方面分别简述。

2.1 国戏学生阅读行为概况

从阅读动机看,1 106 名学生共投出了2 089票,其中 “学习新知识” 占25.7%,“放松自己”占25.1%,“消遣娱乐”占19.3%,“了解新闻”占16.0%,从统计结果看,学生阅读的动机以围绕自身获取知识和信息为主。

从主要使用媒介看,1 106 名学生中,1 012 人选择手机,774 人选择电脑,选择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的仅有42、81、88、27 人,可见电子产品已经成为国戏在校生获取信息的最主要媒介。

从阅读时间看,80.2%的学生每天阅读时间在3小时以内,另有15.6%的学生的阅读时间在3~5 小时,总体看,大部分学生每日用于阅读的时间偏少。

从阅读地点看,43.4%的学生选择在宿舍阅读,13.8%的学生选择在图书馆阅读,另有27.5%的学生选择“随时随地”,可见图书馆的使用率偏低。

从阅读的时间段看,48.1%的学生选择在晚上睡觉前阅读,18.3%的学生只在休息日看书。

从购买书籍花销看,84.9%的学生每学期购买书籍的开销占生活费的比重低于10.0%,购买书籍开销占比15.0%以上的学生有5.6%,可见电子产品的普及减少了学生对于纸媒书籍的需求。

2.2 国戏学生对阅读的基本认识

从课余时间的安排看,43.8%的学生选择社交活动,38.1%的学生选择上网,35.1%的学生选择课外阅读,31.2%的学生选择体育运动,阅读的比重总体偏低。

从课外阅读的必要性认识看,45.0%的学生认为十分必要,但要有选择性,49.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但要服从于个人兴趣,其余5.8%的学生认为没必要。

关于课外阅读的目的,59.3%的学生认为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39.7%的学生是基于备考或学习需要,35.2%的学生选择满足兴趣爱好,还有2.1%的学生认为阅读可以提高修养。

对于课外阅读和专业学习的关系,40.0%的学生认为很有帮助,41.2%的学生认为比较有帮助。

2.3 国戏学生的阅读习惯

从阅读偏好看,44.5%的学生选择经典名著,36.3%的学生选择各类小说,32.3%的学生选择社会科学类书籍,还有29.0%的学生选择专业技能及教辅书籍。

从推荐书目的来源看,62.9%的学生选择兴趣爱好,40.4%的学生选择教师推荐,通过家长推荐而选择经典名著的学生仅占2.9%。 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这反映了目前学生与家长在阅读习惯、阅读兴趣等方面缺乏沟通,并不是学生不重视家长的推荐,而是由于家长在阅读方面对学生的干预较少,由此可见,教师推荐对于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图书馆对于学生阅读的支持方面看,54.4%的学生认为在图书馆比较容易找到需要的书籍,16.9%的学生认为非常容易找到,还有28.7%的学生认为不容易或很难。

在阅读经典名著过程中,13.9%的学生从不做读书笔记,54.8%的学生偶尔做笔记,每读必做的学生仅有11.6%。

对于在阅读中应当注意的重点,53.4%的学生认为应当同时追求质量和数量,做到学以致用,35.7%的学生认为应当注重阅读质量,少而精,还有11.0%的学生认为应当扩大阅读面,泛读即可。

在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方面,46.2%的学生自我感觉俱佳,20.8%的学生认为自己阅读速度慢,但阅读质量较高,17.6%的学生有速度没质量,读完就忘,15.4%的学生认为自己阅读速度和质量都不理想。

在书籍的页数方面,50.0%的学生偏好200 到1000 页的书籍,30.3%的学生选择100 到200 页的书籍,还有9.1%的学生选择100 页以内的书籍。

2.4 国戏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主观感受

在阅读氛围方面,53.2%的学生认为周围阅读氛围一般,没有多少人有阅读的习惯,另有9.8%的学生认为阅读氛围很差,只有28.4%的学生认为周围阅读氛围很好。

在阅读的方式上,53.8%的学生倾向于选择电子产品阅读,46.2%的学生偏好纸媒阅读。 而另一方面,对于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阅读是否会降低阅读标准,进而影响写作能力,55.1%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影响,39.7%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还有5.2%的学生认为影响很大。可见,有一部分学生在认识到通过电子产品阅读可能影响读写能力时仍然义无反顾地通过电子产品进行阅读。

在阅读活动的开展方面,33.2%的学生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开展一些阅读活动,50.5%的学生认为学校应当适当开展,仅有3.9%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

在国戏学生喜欢的作家方面,选择非常多元化,有老舍、鲁迅、张爱玲、余华等中国作家,也有马尔克斯、村上春树、东野圭吾等外国作家。 从学生喜欢的文学作品看,名作名篇占绝大部分比例。

3 国戏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通过上述问卷调查以及四方面的内容分析,笔者认为国戏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国戏学生对阅读的意义非常认同,并且愿意通过阅读增长见识,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同时也愿意在课外时间阅读名家名著,提升文化修养。但另一方面,笔者也注意到,学生在阅读技巧、阅读内容、书籍来源等方面缺乏指导,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

以阅读过程中的精读和泛读为例,这两种阅读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专业知识和比较重要的业务知识,应当以精读为主,加强理解,熟练掌握,而对于一些诸如社会科学、 普通文艺作品等可以通过泛读的方式,增加知识面提高涉猎范围即可[1]。 对于需要精读的书籍,我们不能片面追求阅读速度而放弃对书籍的深度理解,而对于需要泛读的书籍,我们也没有必要千篇一律地都去精读[2]。

因此,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引导和阅读技巧的培养方面,学校和教师需要倾注更大的精力。

(2)智能电子产品的普及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带来了冲击,从图书馆的使用率来看,学生对于图书馆馆藏书籍的阅读依赖在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智能电子产品的普及使阅读更加容易,更加“随时随地”,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智能电子产品提供的内容除了传统纸媒的电子化内容外,还有大量的自媒体、短文章等内容,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3]。

一方面智能电子产品的阅读内容突出对读者碎片化时间的占用,通过迎合读者的阅读偏好,定向推送相关的内容产品,喜欢的内容会被反复推送,而不常看的内容会被忽视甚至屏蔽,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无脑化阅读”。 长此以往,对于学生增加知识面、学习更多更新的知识是非常不利的,而同时又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这与学生通过阅读增长见识、加强专业学习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另一方面,电子产品中有大量的应用,以自媒体的形式重现呈现,自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阐述个体的意见为主,而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和解读,对于在校大学生群体,尚处于认识社会、理解社会的时期,如何从大量的自媒体内容中甄别出有益的内容是有难度的,而自媒体推送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有些内容是对事物进行有益的、有深度的剖析,增加读者对同一事物不同角度的认识,但也有一些自媒体为了提高曝光率、点击率,不惜以偏激的、甚至错误的观点引起关注,有些甚至是明知错误,仍然不负责任地推送,这对于学生群体会带来潜在的误导[4]。此外,碎片式的阅读,与系统学习体系化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是相悖的,碎片化式的内容更适合泛读,在泛读过程中提高知识面,发现兴趣点,但仅仅通过泛读是不能满足学生的所有阅读需求的。

因此,智能电子设备的普及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造成了一定冲击,甚至在内容导向方面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群体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挑战。

(3)院校和教师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方面应当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从调研结果看,学生对于学校和教师在阅读活动组织、阅读内容推荐、阅读技巧培养等方面存在迫切的需求。 如果这种需求得不到及时的响应和满足,学生就有可能通过其他渠道、其他方式、其他内容去充实自身的阅读需求,也有部分学生将阅读时间转为对其他兴趣爱好的投入,这也是相当一部分国戏学生认为阅读氛围不佳的重要原因。

当学生的阅读需求得不到很好响应时,智能电子产品提供的碎片化阅读内容恰好迎合了这方面的需求。 虽然这些碎片化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学生的见识,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但另一方面这种缺乏系统引导的阅读行为并不能真正解决学生内在的系统性的阅读需求,也不能形成良好的阅读积累,造成宝贵的在校学习时间不能“时尽其用”。

因此,院校和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在阅读活动、阅读内容和阅读技巧方面的需求,同时适时地给予引导,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有效率地读书,有目的地读书。

4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建议

基于通过调研发现的上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笔者有以下工作建议。

4.1 积极加强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

面对新的挑战,改变以日常教学和图书馆为中心、 散养放任式地由学生自发自觉开展阅读活动的方式,加强主动干预,通过以系、班为单位,设立更小的读书小组,建立个性化的阅读目标,以兴趣爱好为基础,制订读书计划,推荐阅读书目,将专业学习与知识拓展相结合,将馆藏图书与新媒体内容相结合,定期开展阅读心得分享、阅读方法交流,在阅读中引导,引导中阅读,释放国戏的专业底蕴,有高度、有深度、全方位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2 针对碎片化阅读和电子媒体的应用,加强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引导

相当一部分国戏学生未来将从事艺术工作,而艺术工作本身也承担着引导大众、教育大众的职责,因此,对于艺术院校学生阅读兴趣的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应当加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使其树立良好的、有益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通过目标指引帮助学生建立阶段性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并重,学生有了方向感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查遗补缺,有针对性地去学习和阅读。 此外,针对碎片化阅读内容,应当引导学生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加强哲学思维和思辨能力的养成,对自媒体内容形成甄别能力,对有益的内容可以兼容并蓄,对有害的内容能够识别摒弃,同时要树立、宣传正面榜样,主动抵制浮躁的“热搜”式的宣传,通过积极向上的正面榜样打动学生、鼓舞学生,培养国戏学生成为合格的艺术传承者和文化传播者[5-6]。

4.3 理解适应自媒体时代,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建立新的阅读秩序

随着智能电子产品的普及,新媒体、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对于新的事物,需要树立良好的心态,适应变革,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需要快速识别,并加以规避。而根本的解决方法是,院校和教育工作者应当加强内容创作和内容推送,将优秀的、健康的内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输出,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润物无声,只有拥抱变革,适应变革,进而引领变革,才能成为新时代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才能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做出更多、更扎实的贡献[7]。

5 结语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作为艺术的传承者和文化的传播者,加强自身道德品质修为和文化艺术素养是“德艺双馨”的内在要求,新时代的国戏学生应该也必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夯实专业基础,完善知识结构,拓展艺术视野。新时代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要积极面对“自媒体”时代,帮助、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三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目标,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和学习创造能力,同时加强先进优秀的内容创造和输送,从而适应并最终引领“自媒体”时代。

猜你喜欢

电子产品书籍习惯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如何与“电子产品”保持安全距离?
关于电子产品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
上课好习惯
基于项目的电子产品制作教学实践与思考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