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认证与学科评估背景下体育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2022-12-04陈纲湖南工业大学赵海霞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灌篮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课程体系体育教师

陈纲 湖南工业大学 赵海霞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百年来,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处于不断创新和探索的阶段,也学习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理念,从以往的体育教育走向了体育教师教育,这一举动也让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其主要差距在于课程结构体系与课程内容上,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相对落后,以至于无法进一步培养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专业水平。对此,高校必须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高体育教师教育专业质量,打造专业化体育教师团队。

一、专业认证与学科评估背景下体育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积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体育教育行业中,各个国家的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和对教师方面的培养一直处于自我培养的状态,我国大多数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体育教师,根本不能从事国外体育教师职业,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并未将体育教育专业建设、教师培养与国际相结合[1]。对此,开展体育教育专业认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把公平公正的认证标准、程序展示给全世界,进而帮助我国体育教师取得世界体育教育领域的肯定,同时也能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首先,站在制度层面。以制度层面为基础,与国际接轨,同时制定针对性的体育教育专业认证制度,这样一来,能够让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从以往的专业建设跟随慢慢转变成领跑,这一举动不仅能够体现中国文化和文化自信,也能促进高等体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国家、城市的本科学位不一样,所以培养的体育教师需要进行国际认定。其次,有利于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建设水平。我国体育教育专业需要以国际水准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培养目标,打造专业化教师团队,组织高质量的实践活动,以此来实现和国际体育教育专业对等的局面。最后,让中国成为世界一流专业。在“双一流”背景下,我国教育、财政等相关部门发布了相关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尽快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建设一流学科自然需要一流专业,所以,在2019年教育部门印发了双万计划,在这个通告中,详细讲述了建设一流专业的要求和标准[2]。建设一流专业也成了每个高校关注的重点,部分高校也将其作为了突破口。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将其推进和发展,第一点便是要有适合的载体,专业认证便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杆杠。例如,高校在设计一流体育教育专业过程中,需要设置底线,如是否能够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即一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必须通过三级认证才可以,省级需要二级认证。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发挥专业认证杆杠的作用,也能保障体育教育专业的质量和效率。

二、专业认证与学科评估背景下体育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一)课程门类设置不均衡

根据相关调查可以发现,师范类或者体育院校类等院校,对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主要采取的教学形式是理论课程、术科课程以及实践活动三者结合的方式。术科课程可以理解为体育专业教育的基础课程知识,一般用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来划分不一样的体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通常设置在第三到六学期,以分别开设的方式进行[3]。从21世纪延续至今,虽然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发展有借鉴国际经验,但是也有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体育教师教育专业改革,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明确了自身目标,也为这个目标而努力,但是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体育教师教育专业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体育类型院校。因此,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缺乏高质量的体育专业主干课程

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如果质量不佳的话,极有可能会影响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效率,同时也会阻碍专业认证所提出的学科评估以及产出导向,并且还会提高人才培养完整性的难度。看似这是针对体育院校这一类型所制定的,但是“非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也需要制定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课程,这样才从根本上满足学生获得教师资格证的要求。其次,普通院校和师范高校对比,其主干课程设置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并未明确体育教师教育的方向,导致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进程和总体步伐不能进行有效的衔接,甚至有些地方还会出现脱节的情况,不利于对体育教师的培养,也会影响其效率和质量。

(三)主干课程科研性较为薄弱

体育教育专业想要培养高水平、高品质的人才也需要走向科学化发展途径,把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但是结合当前我国大多数院校所开设的科研课程来看,仅仅只有一门,便是《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其他一些院校虽然也有《教育研究方法》但是却没有针对这一内容开设专业的科研课程,与美国等高校相比,不仅课程种类较少,也不具备灵活性和适用性,再加上教学内容过于传统,教师的方式相对一般,所以导致实践训练缺乏操作科研性。我们要知道体育教育科学研究本身便需要融入相对真实的教学环境中,这也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完整人才培养过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更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认证体系衔接的主要原因,因为最真实的环境才能反映出问题,才能知道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出现的哪些问题属于真正的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才具有意义和作用,这些都需要体育教育科研主动去解决、研究、改革,使其达成统一[4]。

其次,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科研课程、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这几个方面都是比较落后的。第一,课程设置落后主要体现在并未把教育教育课程和科研课程进行结合,而且主干课程的科研性较为薄弱,缺乏相对完善的科研价值,所以导致科研课程和主干课程各自为战的局面。第二,课程内容落后的原因是体育科学研究方式等内容的范围较广,并没有专门为体育教学、科研指导、实践操作制定课程内容,以至于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研究点相对无力。

三、专业认证与学科评估背景下体育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一)体现课程结构重组的价值,实现体育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通过了解西方国家20世纪对体育教育专业改革所获得的成就,我国也对此越来越重视。“课程结构重组”含义源自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体育教师,在那个年代,美国教育学格外重视认知科学,而且还慢慢超过了行为科学,这也为实现美国教育改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5]。比如《明日之教师》等等,其体现的内容便是针对教师的专业化方向、标准以及概念,同时还将原本对教师量的要求逐渐变成了质的需求,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职业地位。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体育教师重视技术训练和专业化发展,在此基础上更重视教师的内在潜能以及是否具备主导教学过程的能力。

在之后的几十年中,美国体育教师为了实现“课程结构重组”对体育教育进行改革做出了相应的举措,更产生了积极作用,进而促进了体育教育学科发展,保障了体育教师的职业需求和标准。首先,体育教育科学基础影响。行为科学、认知科学、结构心理科学作为美国体育教育的三大科学基础,在这三个部分中,认知科学和行为科学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美国体育教学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对此,“课程结构重组”可以说是促进体育教育课程基础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有效互化体育教育科学基础和人才培养的途径。

其次,改变了专业体育教师的培养方式。第一,教学内容上,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学见习、课程学习,它们之间的区别处于越走越远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其主要原因是部分体育教师对于认知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学习产生了疑惑,觉得课程学习中的间接经验和实习中所获得的直接经验需要由一门主干课程进行衔接,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

最后,实现“课程结构重组”。一般教育类型课程由三个组成部分:第一,教育中的理论知识体系,比如教育心理学、人的成长和发展、哲学理论等等;第二,教学方法范围内的课程,比如课程学习、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评价、教学设计等等;第三,教学实践类型,比如临床实习等等。但是在美国,因为美国体育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实施,很明显能够看出人才培养方案慢慢呈现了前移趋势,教育哲学原理、方法论等相关课程却后置,也有部分直接设置到了硕士、研究生、博士等时期,借此方式来体现基础理论学习的价值和作用,同时也优化了体育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结构重组,并在此基础上,将教学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进行了有效结合,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结构体系[6]。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体育教育学系所提出的体育教学法课程为例,在这个课程过程中,本科是从第三学期开始学习三位一体方式,以此来培养体育教师的理论学习、设计以及教育见习等,同时在幼儿园、小中初以及特殊群体进行循序渐进式地体育教学法课程体系,其主要在于培养体育教师的有效性和高校性,这也是当时美国体育教育课程的标准。

(二)完善、优化体育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梳理内在逻辑

“专业认证”“学科评估”于体育教师教育改革来说,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也有较大的作用,比如保障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科学化发展,同时还制定了标准要求,也因此才提高了人才培养效果,使其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局面[7]。在这一背景下,体育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多年以来,欧美国家针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做出以下措施,比如将教师、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实践场所、主干课程设置制定了标准化的要求,这一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特别是在“专业认证”和“学科评估”中,需要及时完善主干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式,以体育教育自身的理论知识、科学原理为基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那些过于庞杂、深奥的原典理论知识,释放其优势,采取高质量的方式实施体育教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的逻辑性,也就是将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作为根本,把体育教学学习方式作为主体,以兼容多样化运动项目的形势,拓展教学内容,同时兼顾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给予他们相应的体育教育需求。目前我国已经步入到现代化社会,部分地区现代化水平已经超过了西方等国家,在这一背景下所造成的边缘、幼儿以及特殊群体慢慢存在于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青少年占据边缘和特殊群体的一大半,体育教育必须着重呵护、关心这些群体,所以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便需要进一步的拓展和优化,这样才会发挥其价值和作用,为我国现代化青少年群体、未来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提供多样化、现代化、趣味性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以此来保障人性关怀能够永远渗透在体育教育活动中。对此,了解、掌握体育教师教育主干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对“专业认证和学科评估”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专业认证和学科评估的实施不仅能够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也能提高专业水平,但是需要着重注意认证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改革、优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课程体系体育教师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内涵与培养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