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课程思政设计
2022-12-04郑茗芥丁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郑茗芥 丁虎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太极拳课程思政的起点及要求
太极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承载着中国自古以来延绵不断的精神命脉和道德理念,蕴含着更加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思政资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他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课程思政是顺应时代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也是推进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课程与思政的协同效应,根据体育学科特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机结合,在体育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将课程知识、思政要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一体化教学的知识结构。
二、太极拳课程思政设计
课程思政的融入,需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通过对太极拳课程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从民族精神、文化自信、价值认同、实践传承4 个维度设计课程思政。
(一)中国哲学思想中民族精神的培养
1.儒家思想中民族精神的培养
孔子的哲学思想里重视“仁治”,仁的核心是爱人,这是教育的基础,仁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吾欲仁,斯仁至矣”,这种修养是主动行为,爱己爱人。在社会中你要怎样去存在,你为社会能够做什么,这就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去强化自己的生存本领。在德育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来源于人性,人性的回归也是道德的回归。德是经过学习和思考后的转化而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提高自我修养的原则,道行在外,德修在己,以道德为根据,追求自己的奋斗目标,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以德在为人、为学、为政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礼是基本的行为规范,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人人能够遵守于礼,也就天下大同了!太极拳课程中的抱拳礼,习武之人讲“未曾习武先习德”,学习武术之前要先学习武德,在社会活动中要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传统武术师徒关系的继承和视师如父的情感,是家文化的表达。儒家倡导以礼治国、以礼修身,武术礼仪中的尊师重道、长幼有序等其实就是儒家礼德的集中展现。[4]“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绞。”再好的东西没有约束,就会产生大量的负面影响,这与“中庸”之道的过犹不及相适应。而中庸在太极拳的拳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运动过程中通过进、退、固、盼、定追求的平衡就是求中的表现,内外合一、上下相随,立身中正等都体现了躯体的中正,以躯体的中正为主,全身备五弓,则身体中正不偏。而在面对变化时,可迅速通过移动进行变换,随曲就伸,无过不及。
2.道家智慧中民族精神的培养
道家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提倡的“道法自然”对大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具有理论指导意义,适者生存是当今社会的生存法则,因为生活中无法改变的事情太多,只能去主动适应环境、适应社会,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与交融中的和谐与道家思想融洽无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揭示了人应尊重自然规律,适应自然,人与天地万物之间要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太极拳里手眼身法步与精神气力劲的结合,体现了太极拳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和谐统一,而在练习的过程中呼吸与动作的和谐、身与心的自然和谐,将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整体性的运动理念,使人体内环境调整在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其动作行云流水,节节贯穿,表达出身体文化的自然流露。
3.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的培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人民独特的思想表现出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和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太极拳非一日之功,“拳打千遍其意自现”体现的不仅是漫长的训练过程,更是通过这种漫长体现了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样实现中国梦并非一朝一夕,也需要坚持不懈和积极奋斗的精神。厚德载物需要有开放包容的视野,与他人的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和进步,体现中华民族包容与宽厚的精神品质。太极化万物,包容万物,又因阴阳特性不同,有和谐发展的基础,练习太极拳把握阴阳的变化而知虚实,又通过变换寻找和谐之术,体悟太极劲力。通过这种特殊的运动形式、方法和肢体动作感悟大自然的厚德载物,领悟宽厚包容的精神品质。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主力军,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弘扬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用先贤的智慧指导学生,增强其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担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化自信的提升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宝藏,历史可以使我们认识过去、珍惜当下、放眼未来,中国人民在社会的进步中长期形成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品质和文化内涵,就是人们生存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体育课程思政的重要源泉,一方面,太极拳课程思政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伸与升华,太极拳的美文化、圆文化、阴阳平衡文化等折射出的中国智慧,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辩证思考能力、礼德恭敬之心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体育课程思政提供文化沃土,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品格对于落实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坚持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具有时代意义。
(三)中国辩证思维中价值认同的引导
太极拳是一门生命科学,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拳种,阴阳学说由太极而生,开与合、动与静、蓄与发等矛盾在对立统一中组成了套路动作,在技击中更具变化性,在演练中更具观赏性。这些矛盾的转换,通过一气呵成、循环不已、周而复始、绵绵不断地进行着,根据对立统一的哲学原理去引导其活动规律和技击规则。辩证思维是生活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国辩证思维中对立统一的因素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在整体结构中实现各自的价值。太极拳运动通过矛盾的对立统一,在整个套路中贯穿着这些矛盾,互为因果,通过慢练更好的具备身体的感知,感受对立与和谐的存在。
(四)中国身体文化中实践传承的筑造
太极拳文化来源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观念,在运动过程中以慢的运动特点存在,以圆的运动形式运转,不仅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体现在身体表达上。以太极图为标识,是对太极拳理论的升华,练习时其身体形态通过上下、左右、前后的对撑与拉伸,使身体呈现饱满的圆,支撑八面,收放自如,表达了中国整体性思维特点。而在练习中身心相合的过程是训练人体的最佳方法,从意念出发,引导动作的形成,辩证的感受身体的变化,提高了动作的准确性和身体的表现力。太极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了中华文明的当代价值,表达了中国思维的意识形态,更是透过身体文化表达了国家、民族和社会群体的文化特征。
三、太极拳课程思政设计的途径
(一)深挖课程内容,提升课程文化性
体育课程是高校的公共必修课,旨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健全学生人格。太极拳课程思政教育的优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切入(见表1),能够深度挖掘课程内容和资源,太极拳本就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涵盖的传统文化要素更能体现思政教育目标。如野马分鬃、白鹤亮翅等动作,中国传统文化中比类取象的思维特征,是前辈们对自然万物的观察,趣味生动,体现出形神兼备的艺术特写,从而提高学生对自然万物的审美能力,培养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还有像搂膝拗步动作中的阴阳平衡文化元素,生活中的饮食、作息、人际关系处处需要平衡,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万事万物,在处理问题时学会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如揽雀尾动作中通过身体形态的变化,使其树立整体运动观念。
(二)多学科交叉融合,发挥太极拳课程多重价值
太极拳课程并不仅仅是教授运动技能,还具有养生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多重价值。习练过程中的松包含了精神与身体的放松,当我们遇到高强度工作,能否通过这种放松练习的方式释放压力,以更加饱满的姿态去提高学习或者工作效率,因为当我们感到不舒服时,身体开始敲响警钟,学会精神与身体的放松是一项技能,有好的身体才能胜任高强度工作。健康是一个民族强大的基石,用健康筑起中国梦,为伟大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也是当今实现自我的方法,它集中概括了个体成长的过程,人区别于其他生物是因为人有思想,每天我们都会接受巨大的信息量,通过管理自我对客观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判断,那么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身体,如何在一个集体中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为了共同的目标达成团队协作,就成为建立实现自我的条件,因为在繁忙的学习和体育锻炼之间不冲突,在集体的学习和练习中会得到同伴的帮助,在竞技比赛中为了心中的冠军打好配合,都体现在自我管理的基础上、与他人关系的处理上、团队协作的作战中。
从“以和为贵”到“天下大同”,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古至今无一不体现了中国对和谐世界的追求和践行,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更是一种传承创新。和谐的太极拳文化有利于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运动过程中人自身的和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包含了身与心、上肢与下肢、肢体与器械、呼吸与动作之间的和谐,数千年来“和”的意义逐渐积淀为一种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四、结论
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的举措,太极拳课程思政设计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在体育教育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补充课程思政的教学在内容和方式方法上进行了优化和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 4 个维度进行思政教育设计,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老一辈圣贤的智慧不是仅仅凭一个学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更多,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运用身体文化和思想认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在润物细无声中加强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自信,提高社会应变能力等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