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共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的百年历程回顾

2022-12-04王淋力姚璐莘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经济体制生产力

王淋力,姚璐莘

(西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054)

随着19世纪中叶的工人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此时的中国工人阶级急需一种科学的理论用来指导中国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不仅推翻了沙皇统治,也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了推翻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此时的中国工人阶级需要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帮助其开展革命活动,在此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应运而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保留了古典经济学好的一面,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资本主义的深入剖析和解说,对资本主义的本质加以阐述,说明其将走向灭亡的原因。在该理论中,也详细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性。我国从建党以来,充分融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根据实际情况,在该理论作用下,开展改革和建设活动,并取得显著效果。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发展、完善和重塑,在21世纪依然展现出旺盛生命力与活力。

一、新中国成立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1949年以前)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不仅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的形成,也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开来。五四运动可以说是我国新旧发展的重要分水岭,共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五四运动前。马克思最早在中文刊物上出现是在1899年《万国公报》上登载的一篇名为《大同学》的文章中。文章中这样介绍:“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1]马克思在1949年以前,一直都是在伦敦定居生活,参加革命活动,在其逝世后也葬于伦敦,所以很多人会认为马克思是英国人。在五四运动开始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被当作经济学的相关资料引入我国,大多是一些不成体系的碎片化的经济观点。但有关剩余价值学说、阶级剥削、劳动价值论、生产资料公有制等内容已经被当时的先进中国人所了解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逐渐被更多的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所接受、了解,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五四运动后。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2]特别是在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之中掀起了一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启蒙的进程。《晨报》设置了马克思专栏,并在之后的一个月时间内对《雇佣劳动和资本》的相关内容予以翻译,让更多工人阶级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了解资本家的剥削手段,详细阐述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对立关系,较为系统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学关于剩余价值剥削的主要内容。[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员及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结合该理论内容对中国现状展开深度剖析,剖析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对立的根源。这为中国共产党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等理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提供了理论支撑,深刻影响着近代中国的发展。

恩格斯在解释无产阶级政党与政治经济学的关系中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全部理论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4]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翻译、传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文献,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开始指导着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揭示、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情况,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新的道路和新的指导思想。1922年7月,党的二大确立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去指导党的活动和中国革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愈加与近代中国紧密结合,开启了共进的历程。

二、苏俄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实践(1949-1978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通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国未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面临着新的选择。苏联作为第一个进入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国家,自然成为我国经验借鉴的主要来源,“苏式”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在卫国战争期间苏联人民抗击德军,也在战后积极的帮助苏联恢复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在当时的情况下,学习苏俄式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无疑是当时条件下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

马克思主义认为要想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首先必须得消灭一切罪恶之源,即私有制。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消灭私有制,建立国营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而后将私营工商业也纳入计划生产轨道。1950年8月,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会议中建立了初期的经济体系模块,对国家享有权利实行合理划分。“苏式”计划经济体制对当时的中国起着积极的作用,这种模式有利于形成明确统一的发展目标,通过行政指令对资源进行配置。在特殊时期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也正是在“苏式”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五”计划逐渐完善,并在初期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我国生产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在世界发展中逐渐崭露头角。[5]214这充分说明苏俄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作用功效,及其在我国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不过苏俄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该阶段应用中也存在明显问题,如形式过于僵硬,计划落实过于死板,很多基层劳动人民的工作积极性被打消,缺乏创造创新性,忽视了生产的价值规律。具体体现在,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会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又对生产力起反作用。[6]就这一作用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促进作用,二是消极的生产关系会反噬生产力的发展,进而产生消极作用,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在我国建成,在这一时期由于潜在生产力尚未被释放出来,此时的“苏式”计划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单一的生产资料制度与多样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被激发出来,严重阻碍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严重忽视了价值规律,且随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运用的不断深入,这些问题愈加明显,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制约。为此,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基本国情做出了调整。

一是调整了国家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十月革命后,列宁一度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认为是迈向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式,这种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经过证明是不可行的。所谓的苏联模式是通过三大运动形成的,其中“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更是将限制富农经济转变为消灭富农阶级,苏联这种极端的“一刀切”政策在当时引起了国内各个阶层的反对和质疑。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强制性、简单粗暴性有着明显的不同。毛泽东明确指出: “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即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5]2我国在社会改造初期就采用和平的方式,对农业、手工业采取建立合作社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则是采用“和平赎买”、公私合营的方式,对资本家则是采取教育为主,积极引导的形式,逐步实现和平过渡,减少了国内各阶层的矛盾。

二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调整。苏俄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做到了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创办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国营企业。这一做法在苏联卫国战争这个特殊的背景下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战后的重建中,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遏制了整个社会经济的活力。列宁发现了这一弊端,转而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来发展经济,这一做法极大地调动了个体和基层单位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中国,陈云针对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即允许有一部分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充分释放市场的活力。

三是调整了苏联以重工业为导向,忽视轻工业、农业的问题。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使得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失衡情况,再加上对传统产业的摒弃,带来的问题较为严重。不过我国很快意识到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即在推动工业发展的前提下,做好农业和轻工业的重新规划,实现资源科学配置,提高经济水平。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我国过分重视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思想,协调了我国经济的比例,促进了重工业的发展,保障了人民的生活需要。

在这一时期内,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摸着石头过河”,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积累更多经验和资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7]可以说,社会主义的建设及发展是建立在不断的体制完善及改革工作之下的。同时在该阶段,我党也在不断进行归纳和总结,吸取现有教训,为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达成奠定坚实基础。

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再选择(1978-2012年)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否相适应,决定着能否积极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过在分析和实践过程中,我党发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的。若想更好地发挥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优势,实现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融合,应当尝试创新和创造,打造出最为适合我国发展的道路体系,巩固我国的综合实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及发展路线。这是关系到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启。在面对党内、党外的质疑声中,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中进一步提出了“两个不等于”论断,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这一论断突破了长期以来的禁锢,提出了计划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两大理念,对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有效解决,达成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一目标。揭示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能够最大化地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9]二是从实现共同富裕的角度来看,市场机制促进技术进步,进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就业和收入,显然这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首先,是调整所有制关系。在经历了社会主义探索时期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经济改革率先在农村开启,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村土地所有制,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城市,则是在增强国营经济影响力的同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激发市场活力。其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学说,得益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的剖析和研究,我国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最后,调整分配方式,进一步激发各生产要素活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为了克服分配制度的弊端,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同时对传统较为单一的制度体系实行优化调整,提出按劳分配等多种体制结构,在激发个体劳动积极性的同时,促进社会整体的公平,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物。社会主义不是单一的个体,它与社会主义的其他理论一道共同构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决议报告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原则;党的十三大通过的决议报告中,提出了建立计划与市场相统一的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经济体制经过三级跳找到了适合国情的正确道路。

从理论来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愈加明确。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出发阐释改革的历史必然性。[9]衡量经济改革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归结为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否促进了共同富裕。我国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带领下,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型升级,为我国创新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一方面,它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大力解放生产力,充分发挥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兼顾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坚持了党的根本领导,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取得成功的理论保障。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2012至今)

改革进入深水区,很多以前解决不了、难解决的问题,在党的十八大以来都得到了解决。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得到了补充和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全方位、历史性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进入到新时期。在该阶段发展中,我国需要解决的发展矛盾不再是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社会环境,而是转变成生活质量的提高及供需矛盾的解决方面。不过根据近百年时间的发展经验,以及现今国情和现有战略措施,现存矛盾的解决将不会十分困难。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在于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体现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这个大前提,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有效地防范了资本主义的弊端。我们要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更好地结合起来,我们既要“有效的市场”,更要有为的政府。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其中起到了促进作用,借助该理论支持,开展一系列创新创造活动,利用两者的有效融合,建立起适合我国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学理论,对现代经济发展结构、特征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概括,为各领域建设发展提供专业理论指导,加快体系构建和完善进程,促进后续生产和建设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新时代发展中,以往单纯注重发展速度的模式逐渐转变成注重速度和质量的发展模式,相应的发展方式及经济结构也有所调整,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物质基础。

自十八大以后,我国发展重心放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几方面上,建立国际化的双循环发展模式,与国内循环体系相互配合,增强我国总体实力。在这两个理论体系的作用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配合下,我国的创新创造进程加快,结合群众实际需求及国家长远目标,不断尝试优化和调整。同时在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上,对党的工作重点加以调整,增强执行能力,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调动基层民众参与积极性。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发展的核心思想,不仅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在逻辑,也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实现路径。中国的发展壮大不仅有益于中国人民,更是有益于世界人民,“为世界人民谋大同”就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切切实实的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实现了文化、经济、政治、科技、生态等多方面的有机融合,且是以世界为框架的体系构架,密切国家间的交流沟通,发掘人们创新创造能力,进而实现国家间的共同进步。

在新时代背景下,应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不仅可将无产阶级的优势加以阐述和体现,表明民众的地位和职责,还因该理论的较强适应性,可推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总体发展进程,打破以往制度体系的束缚,实现长远发展目标。新时代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专注于解决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并且还致力于推动解决全球范围内的经济问题,为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其他国家提供中国方案,展现中国智慧,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声音。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运用,在不违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学基本原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理论体系和结构,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延伸提供有力保障,升华理论境界。

中国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二者之间的命运始于1921年嘉兴湖上的一条渔船。自那以后,近代中国就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始终交织在一起,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学习、实践、再到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进行发展、完善、重塑的过程。在百年的发展时间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国社会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将我国从一个封闭专制的弱国发展成目前拥有强大实力的大国。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国际错综复杂的局势,我们要立足于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从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指导下,积极进取奋斗,制定一系列更加完善的方案和计划,巩固国家经济实力,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迈向更高水平。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经济体制生产力
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坚持和发展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经济稳健发展
马克思生产力系统理论探析
孟加拉国2010年以来经济迅猛增长的政治原因浅析——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2016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会议部署八大改革任务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
政治经济学式微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