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新思考*

2022-12-04普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吴芳

区域治理 2022年38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

普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吴芳

一、新发展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新形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意味着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站在接续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新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站在新发展阶段的关口,如何发展,怎样行动,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2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两年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进行部署,并明确: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

在中国,各项事业的开展和顺利进行,都不能缺少党的领导,一旦党的领导削弱或缺失,将会对党和国家的事业产生重大影响,这点在我国这几年的抗疫斗争中体现得极为明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振兴,关键要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过去我国脱贫攻坚战和目前乡村振兴进程中最直接的实践者和最重要的领导力量,为此,应着力加强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乡村振兴战略奠定最强有力的后盾。

二、新发展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既要善于总结经验,把握实践发展的连续性,又要把握时代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抓住中央“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而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场上战斗有地、战斗有力。

(一)乡村人口流失与组织基础薄弱问题加剧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显示,与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我国农村人口减少1.64亿,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而国家统计局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与疫情未发生前的2019年相比增加了174万人,且女性和有配偶的农民工与上年相比比重有所上升。这意味着国家虽然在近几年颁布了一系列支持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引导政策,以及农业农村发展策略,吸引农业劳动力主动回流,返乡创业,但乡村人口流失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夫妻双方外出务工作形势加剧乡村“空心化”现象的同时,不仅影响了村基层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农民合作社的年龄结构;也让农村的服务性、公益性等社会组织建设更为缺乏,人口流失进一步导致农村社会建设中的组织实践和运行困境。

(二)部分脱贫地区内生动力不足问题亟待解决

总结过去脱贫攻坚经验,国家通过“自上而下”有计划、有组织地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的“外生模式”解决贫困问题,愈发难以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多元化需求,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问题构成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时期,中国乡村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共性和持续性问题。

但从现阶段我国农村脱贫地区发展形势来看,完全排斥或忽视外部力量,单方面依靠“自下而上”的农民自身发展的“内生性发展模式”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尤其是在一些资源禀赋差的西部地区,为解决农民收入低的问题,将有组织的输送当地劳动力外出务工作为脱贫和发展的主要途径,如果不想办法挖掘促进内生发展的产业,一旦出现类似疫情期间阻断劳动力外输途径的事件,极易出现返贫情况;还有一些地区由于村民观念落后,存在等国家援助资金、靠上级财政拨款、要扶贫基金的现象,而“等靠要”的本质,除了与当地群众观念落后,被动等待的消极、懒散状态外,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基层干部的懒政怠政。这些情况的导致了部分农村地区出现发展和衰败并存的现象。

(三)农村发展的整合性不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到农村贫困地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尽管目前国家战略发生了变化,但从目前农村大多数脱贫地区的发展的“内生”情况来看,这种通过组织外部力量帮扶地区发展的方式有其时代必然性,因此,这种工作机制在乡村振兴时期,依然得以沿用,但工作机制要随着政策的调整适当发生变动。乡村振兴战略有人才、组织、产业、生态、文化多维度的要求,强调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方位改善提高乡村发展条件和发展能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这无疑对农村基层党建提出更高要求。

村民原本是乡村发展中的主体,但在我国纵向的层级治理体制中,由于行政压力逐级下沉,基层在执行政策过程中时常被动遵从,自我创新能力受限,容易出现“外生”发展抑制“内生”发展的现象。

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的发展阶段,要整合各方资源,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以“外部组织力量”推动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乡村振兴人才引进。以基层党建加强队伍自身建设,为乡村振兴过程中内外部资源的整合与衔接提供方向指引和动力机制。

三、农村基层党建要整合各方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领乡村振兴

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通过从外部吸引人才和内部提升人才质量两方面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为农村基层社会的治理能力和美丽乡村建设交出一份更好的答卷。

(一)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必须善于调动新生力量

人才要素是乡村振兴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乡村繁荣活力的保障。面对农村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和空心化形势,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善于团结一切力量,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的活力,解决队伍人才短缺问题。

1.加强与驻村工作队的联系和合作,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效能

202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明确提出,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干部人才支持[2]。新一轮的干部选派对农村空心化问题造成的治理体系力量不足,传统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农村现代化要求。驻村干部作为选派到基层的优秀干部,在政治素养、文化学历等方面优势明显,对各项政策也有清晰的了解。作为“流动”的外来嵌入力量,却有着亲“内生”发展的作用,驻村干部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等在同当地村干部和基层党员一起开展党史学习、日常村务工作及生活中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还会协助村党支部书记建立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制度体系,强化基层党员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识。

乡村振兴各项政策的落实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完成,驻村工作队作为农村基层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夯实基层基础是其固本之策。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转变思路,主动同驻村工作队加强联系,携手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驻村工作队帮扶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及基层党建的政治功能,处理好加强外部帮扶与激发内生动力的关系,形成整体合力。

2.深入挖掘基层紧缺岗位,吸纳“三支一扶”人才扎根基层

2021年,人社部启动实施第四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在五年间选派16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在“两山”理论引领下,新一轮计划将乡镇林草资源管理、生态修复工程等岗位也纳入招募范围,在满足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和民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同时,拓宽基层留人、用人渠道,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人才支撑。2022年将招募3.4万名应届及近两年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输送至基层。

农村基层党组织应明晰当地所需人才类型,探索设置乡村振兴协理员等岗位,协助相关工作人员做好“三支一扶”人员日常管理服务和考核考察工作的同时,加强人文关怀,持续强化培养使用,鼓励服务期满表现优秀人员扎根基层,吸纳至基层党组织。不断培育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后备力量,发展年轻党员,吸引各类人才。

3.创新“潮汐式”党员服务方式,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应急管理机制

部分社区激励引导“流动党员”亮身份,并创新管理模式,按小区楼栋成立由离退休老党员,从外地来探亲访友、出差和因故滞留的“流动党员”等组建的临时党支部,实施“党员楼长制”。繁重的抗疫工作前期,党员如潮涨般涌现在社区卫生应急处置、安置滞留群众等现场,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当疫情稳定后,临时党支部解散,许多党员又如潮落般退去,没入人群。

面对反复的疫情和未知又无常的灾难,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借鉴上海经验,利用各种途径开展“寻找党员”活动,通过制定新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制度,建立新的信息数据库,不断更新完善动态信息管理台账;做好所有党员服务记录,为参与服务的党员送上一张党员联系卡、一份活动认证书,以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凝聚持久力量,并以此为基础建设“潮汐式”服务队伍,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各类灾情的应急能力。

4.以前瞻性思维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储备人才培养

从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战略任务规划来看,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3]。这意味着未来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队伍的主力都在现在学校的课堂里,而落后地区农村通过政策支持吸引人才并留住外来人才,存在很大的偶然性。

2022年6月,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三部门启动“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帮助“雨露计划”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队伍建设工作必须从前瞻性角度考虑,除了紧跟政策帮扶脱贫家庭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外,也要积极做好关爱农村普通家庭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工作,通过人文关怀和改善农村孩子的学习环境,从小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情感,青年才会热爱家乡。鼓励设置乡村书屋或利用党员活动室,将党员和村民家里的闲置图书,通过分享方式建立共享书屋,既能提高党员活动室和所订报刊利用率,也能在丰富村民业余生活、给学生成长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之余,从“距离上”将村民和学生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为农村基层党组织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建设,创造更多有利空间。

(二)整合党建资源,培养坚强有力的骨干队伍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不仅要善用外力、吸纳人才,更应整合党建资源,增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培养一支坚强有力的骨干队伍,通过骨干力量巩固新生力量,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1.在政治统领的要求下,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的政治能力

乡村振兴,干部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干部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关键;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4]。面对农村复杂的形势,要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才能不出方向性错误。政治能力包括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三方面。政治判断力作为政治领悟力和执行力的前提和基础,需要党员干部通过不断学习得以提升,从党史和国内外时事的学习上把握形势,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从业务能力的锻炼与学习中把握政治逻辑;还要不断学习新的中央文件精神,提升领悟力,人是理性的动物,想明白的事情会创造性地做,没想明白的事情会应付着做;以此为指导的执行力,是做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符合人们的利益的事。基层干部队伍要培养政治能力以提升治理能力,做好基层统战工作和人才工作,将其凝聚在党的周围。

2.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杜绝“微腐败”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第二条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5]。这里的“觉悟”二字,承载着中国革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数共产党人在革命战场和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构筑起一座座时代“丰碑”,并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基层党员直接面对的是党执政的群众根基,其形象是党和政府的代表。要持续发挥党组织教育功能,帮助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只有将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思想引领的标榜旗帜,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才能通过万千党员凝聚的磅礴力量,将乡村振兴推向新的高度。

3.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勇于自我革新

要激发基层党员的内在积极性,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强化自我的业务能力,成为“技能先锋”和领域的骨干。使党的队伍始终保持好的状态,以提高基层组织阵地的自主自强自信,让农村基层党建的“公转”带动乡村发展的“自转”。另外,面对目前农村社会利益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形势,基层党建工作量与日俱增,加上党员自身的家庭负担,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创新灵活机动的管理以减负增效。

四、结语

站在接续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新起点,立足新发展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必须总结这几年农村的脱贫攻坚和抗疫经验,不仅要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以巩固基层政权,更需要全面进步、全面过硬。面对危机还要始终保持善于斗争的精神,哪个地方都不能掉链子,否则会形成破口,影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工作。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党员之家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研究
加强新时代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助推乡村组织振兴——以河南省濮阳县为例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云南省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法治化路径探析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凉山彝区贫困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