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价值、问题及对策

2022-12-04吴家华

关键词:话语红色思政

闫 鹏,吴家华

(1.蚌埠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2.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习近平是会讲、善讲红色故事的典范,他将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误把墨水当糖水,甘祖昌将军回乡当农民,焦裕禄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陈树湘断肠明志等故事深情道来,让人印象深刻。2020年9月16日,他在参观湖南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时又指出,“‘半条被子’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要“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1]2021年2月20日,他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再一次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2]红色故事记载了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史,代表了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传承了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彰显了代代相传的革命精神,是思政课教学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宝贵思想资源。近年来,学界对如何讲好红色故事进行了较多探讨,然而对于红色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则谈论较少。因此,站在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立场上,清醒认识红色故事之于思政课教学的多重价值,认真剖析红色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问题症结及成因,并努力探求应对之策,增强融入力度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色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事实上,部分教师对红色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多或少还存在着认知偏差:有的认为,几乎每逢重大节庆纪念日,学校相关部门都会向学生宣扬红色精神、红色文化和红色传统,如果再于课堂之上讲授红色故事,就等于重复话题,炒剩饭;有的认为,红色故事过于简单,缺乏学理性,无须在教学中作精深探讨,大学生课下自己关注就行了;还有的认为,已有部分教师围绕着红色故事开展了实践教学,再让所有老师都把精力放在红色故事教学上,实在没有必要。为纠正这些认知误区,我们可以尝试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重目标来把握红色故事赋能思政课教学所酝酿的深层意义。

(一)激活教材内容,推进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

教材是思政课教师传授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基本依据和根本遵循,任何教育者都不能脱离教材的基本精神、核心要义和价值旨趣而随意发挥。经由中宣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和多位顶级马工程专家学者的反复修订、审改,马工程教材呈现出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科学性、权威性、严整性等特征和风貌,但由于其内容宏大精深、叙述表达抽象、话语高度概括,使得它在面向读者和受众时遇到了诸多难题。换言之,不断修订更新的教材确实为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打下了坚实基础,然而其亲和性和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却相对不足。究其原因在于:教材内容的系统性、理论性与受众求知需求的碎片化、感性化产生了矛盾;教材讲述的“宏大叙事”与受众具体而微的日常生活相距较远;教材编写、使用的统一性与受众的专业方向、学习方式的多样性难以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皆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制、组合,增添案例、故事或新鲜元素,将其打磨成易于学生接受和掌握的教学内容。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生发的红色故事,有利于推进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助力化解上述矛盾。它述说着命运多舛的人物、感人至深的情节、矢志报国的情怀,一经与教材适宜的章节主题相结合,就能使原本定格在书本的文字立即鲜活起来,化抽象的理论为通俗易懂的道理,把有意义的知识变得有意思,从而引起受众的兴趣和关注;红色故事蕴含着主人公革命生活的点滴,与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有着天然的亲缘性,将之与马克思主义宏伟思想两相结合,势必容易为受众所感知、理解和接纳;以红色故事为蓝本,可以创设成案例式、情景体验式、研究式、表演式、讨论式等教学法,能够有力配合单纯依循教材体系的讲授式教学法,满足不同思维特质和接受习惯的青年学生的口味,激发其学习理论知识的动机,最终将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的认知体系。

(二)生成形象德育,促发感性认知转变为理论思维

能力之于人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至关重要。马克思曾说:“只有音乐才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3]这就表明主体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能力一旦丧失,对象也就不成其为对象了。能力不仅是求得真理的阶梯,而且是体悟价值的桥梁。思政课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思想困惑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提升学生洞悉事物内在机理的理论思维能力,是能力培养的重要向度。而理论思维能力的养成,须有一个大量占有丰富感性材料的过程,即感性直观、形象思维阶段。“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4],是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形象德育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飞跃迈进的中介和桥梁,在其中起到衔接、贯通和推动的作用。

与理性德育侧重于理论灌输、抽象讲解不同,形象德育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寓于生动直观的人物、案例、材料和图像之中,以具体形象触发受教育者进行抽象、深入的思考。红色故事所描述的英雄人物、历史事件、革命遗址、革命文物是宝贵的形象德育资源,一旦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水乳交融,被教育者以图片、文字、话语、音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就利于促成受众从具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到西柏坡重温党的革命历史时所说:“看着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封封电报、一个个故事,我的思想又受到一次深刻教育。”[5]因此,以红色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为导入点,讲述雷锋对旧社会的恨与对新社会的爱的故事,阐释对立统一原理,就易于让学生掌握辩证法的精髓;从一把苏制PPS-43冲锋枪说起,将“孤胆英雄”刘光子一人俘获英军王牌部队63人的英勇事迹、伟岸形象分享给学生,就能令其深切体会到锻造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重要意义。上述就事论理、就事抒情的做法,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又能培育其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等理论思维能力。

(三)触动受众心灵,助推主导价值内化为个体价值

青年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三观塑造期”,最需要充足的养分,以哺育其茁壮成长。红色故事谱写了为民族求独立、为人民谋解放的抱负担当,体现了不怕牺牲、勇于革命的斗争精神,表征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崇高品质。这些与思政课所倡导的主流价值具有内在一致性,深度契合了莘莘学子成长成才、超越小我、成就大我的需要。“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人民英雄方志敏铿锵有力地高呼“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革命志士夏明翰慷慨激昂地呐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巾帼女杰毛泽建英勇无畏地说道“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等等。这些革命英烈孜孜以求的价值理想、价值立场、价值目标,自然就成为青年学生坚定价值信仰、涵育爱国情怀、牟定人生航向的最好滋养。

红色故事本身具有触动灵魂、激扬情感、滋育思想的特质和优势,能够加强教学双方之间的互动,拉近讲述者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迅速建立一种情感上的联系,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没有一种抽象概念,比细节更具有说服力;而再多的叙事技巧,也不能比真情实感更能打动人心”[6]。正向情感的唤醒、调动和激发,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体探索和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清反动社会思潮企图抹黑英雄、歪曲“四史”、否定党的领导、制造意识形态混乱的邪恶本性,从而更好地深化个人对社会主导价值的认同。因而,教育者善于将关于英雄烈士和榜样模范的人生经历、励志成长、价值抉择的红色故事娓娓道来,就能扣动受教育者的心弦,推动价值示范效应的兴起,形成“英模作表率——受众齐模仿”的良好氛围,进而顺利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沁入受众的头脑,内化为个人的价值取向。

二、红色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问题呈现

从理论层面厘清红色故事之于思政课教学重若千钧的意义,并不意味着红色故事教学就能被教育者在观念层面上全部接纳和在实践层面上真正落实。红色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并非一帆风顺、一片坦途。基于文献梳理和走访交流,我们发现部分高校教师已开始着手将红色故事运用于思政课教学,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总体上看,这种融入范围不广、力度不够、深度欠佳,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自发尝试与自觉嵌入的差距

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乏思政课教师以案例教学、图片展示、音乐赏析、微视频观看等方式将红色故事、红色图景嵌入课堂教学,或以述说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开展实践教学。每逢重要庆典节日、主题纪念日,部分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也会适时举办关于红色主题的征文活动,组织带领获奖学生前往革命遗址、纪念馆、陈列馆、烈士故居等红色资源地参观考察,让青年学生聆听红色故事,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但多数富含崇高信仰、伟大精神的红色故事并未广为流传,被大学生所熟知和铭记,远未达到理想的立德树人效果。

总体上来看,这些融入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外生性多于内生性,一些教师运用红色故事进行教学,多因外部力量的推动;二是个别性多于整体性,有待于从思政课的部分课程扩展到全部课程,从个别教师扩大到全体教师阶段;三是零散性多于系统性,多数高校的红色故事教学既未能纳入思政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也未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中充分体现,系统性融入相对不足;四是偶然性多于常态性,由于缺乏相关的课程教学计划,教师开展红色故事教学的偶然性和随意性较大。这些现状表明红色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尚未由自发尝试上升到自觉融入阶段,也未从个人认知上升到集体共识层面。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是:一方面,部分思政课教师未能将红色故事作为涵育思政课的宝贵教学资源来看待;另一方面,历史上流传的红色故事浩如烟海、汗牛充栋,需要教师仔细辨别和选取,并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和章节主题,进行精心构思、对接和融入,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备课难度,使得部分教师产生了畏难情绪并敬而远之。此外,从思政课实践教学来看,由于交通距离、出行安全、教师精力有限、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教师无法次次都带领大量学生前往红色博物馆、红色文化纪念馆、革命历史陈列馆等场所参观学习,这也不利于增强红色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自觉性、计划性和经常性。

(二)故事述说与逻辑证成的疏离

从红色故事融入过程看,就事论事多、逻辑分析少,论事与说理出现抵牾,缺乏思想性和理论性。作为思政课基本属性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是衡量思政课能否成为“金课”而不是“水课”的核心标识,并指引着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航向。红色故事确实能为思政课教学增添鲜活生动的育人素材,但由于部分教师没有把握红色故事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相对接的内在机理,也未能充分考虑二者之间的匹配度,以致讲授只是围绕故事打转转,红色故事与理论讲解出现“两张皮”的现象。故事述说与逻辑证成的疏离,使得教学供给的思想因子和理论意蕴大打折扣。尤其在具体的教学场景中,部分思政课教师偏爱首先抛出结论,然后辅以事例、案例加以印证,缺乏严密的推理分析和思维逻辑的布展。既未能对红色故事本身所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时代价值进行精心挖掘,也未能将红色故事置于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征程中予以观照,又未能从红色故事解析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何能实现的精神密码,以致学生普遍认为红色故事教学缺少思想含金量。

由于缺乏抽丝剥茧的递进分析,缺少思想精神的深入发掘,红色故事讲授所展现的理论高度、思想深度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相距较远,不能尽如人意。所以,无论是红色故事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皆须加强思想性和理论性建设,培育教师的思维品质、理论素养、问题意识,使其“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7]。可见,红色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不单单是为了活跃教学气氛以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和兴趣,更是通过讲述红色故事展示马克思主义逻辑推演,呈现历史事件的意义和目的,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

(三)话语叙事与情感表达的隔膜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没有比由衷而发的情感更能触动人心,没有比真挚热烈的话语更能令人动容。作为非理性因素的情绪——情感,“它以兴趣、愿望、热情等形式构成学习的动机,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驱动、诱导、调节的作用。”[8]教师一旦将饱满的情绪——情感融于教学话语,并使二者和谐统一、交融并进,就能旋即引起受教育者的情绪和情感反应,蓄积学习动能,加速其求解未知、探寻规律的进程。从思政课教学目标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与否业已成为考察和检视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和水平的重要标尺。然而,部分教师未能及时顺应时代变化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而更新话语,教学仍然沿袭陈旧的话语形式,不注重修饰和锤炼,语言单调贫乏缺少韵律美,说教意味浓厚欠缺亲和力,平铺直叙没有波澜起伏,重复啰嗦不能简洁明了,导致叙事表达、叙事话语缺乏情感温度。由于抒情表意不佳,即便教师费尽力气讲授,往往也难以将原本就饱含深情、动人心魄的红色故事浸入青年学生的灵魂深处。

这些话语的形成固然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但根本上与部分教师下意识地坚守传统教育论的理念有着莫大关系。传统教育论以对客体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普遍标准,仅仅把情感作为获取理性认知的有效工具,忽视了对情感这一主体生命样态的呵护和关怀,更遑论将情感因子融注到教学话语中了。一旦受这种理念所缠绕、支配和驱使,教育者本能地便会采用平淡无奇、枯燥无味的灌输话语述说红色故事,无法将自身的热情、激情投入教学活动中。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话语隔膜、言语障碍,大大削弱红色故事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抬头率和入心率。

三、红色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对策选择

解决问题的方法总是在问题生成的时候随之而来,二者互为彼此存在的根据。精准把握红色故事教学的问题症结,以激活主体内驱力,改进教学思维方式,增强话语情感色彩为着力点,使这些难题迎刃而解,持之以恒地增强红色故事嵌入思政课教学的力度和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教师内生动力

红色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由自发转变为自觉,由被动转化为主动,需由外部举措介入,进而调动教师的内驱力,形成人人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良好局面。

首先,要改变部分教师对待红色故事教学的抵触情绪、畏难心理和轻视态度。这就要仰赖学校党委承担起自身政治责任,以党建为引领,凝聚主体共识,协调和联络宣传部、学生处、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二级学院,把红色故事宣讲作为常态化、长期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来推动,使红色文化植根于社团文化、校园文化、单位文化的创建中,为思政课教师从中萃取红色故事、红色基因作铺垫。 其次,健全体制和机制,拓宽教学场域,提供充足的技术、资金和设施保障,为教师解除后顾之忧。如构建宣传——倡导机制、激励——引领机制、督导——考评机制,培育教师梳理、搜集红色故事并将之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自觉能动性;大力推动课堂教学场域、实践教学场域、生活教学场域和网络教学场域建设,让红色故事教学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网上网下绽放光芒,尤其要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场馆实现双向互动、高效联动,要让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等新媒体新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为教师开展红色故事教学创造崭新平台和条件。再次,要满足思政课教师的尊重需要、精神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内在缘由,是引起和破解人类行动的深层密码。要尊重教师自愿选择的权利,组织有意愿的教师定期体验红色之旅,或聆听红色场馆讲解员的讲座,使其精神受濡染、受启发、受鼓舞,进而将采集到的红色故事融入各项教学活动,形成带动效应、规模效应;要增设关于红色文化、红色传统、红色故事的科研项目,让教师切身感受到红色故事研究能够满足精神生产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后,要促成思政课教师对红色故事教学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一个确定的人,现实中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9]传承红色精神理应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要以高校党建主题教育为契机,反复锤炼教师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促使其将自觉开展红色故事教学看作一种政治担当的体现。

(二)形塑教学思维方式

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思维方式制约着教学的形态、运行和效果,决定着教学的思想深度和理论水平,动态影响着学生理论知识的心理接受度和满意度。恩格斯说:“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10]由是观之,与以往旧哲学的直观既成论思维方式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秉持的是实践生成论思维方式。因此,由既成论思维方式向生成论思维方式转变,便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既成论思维方式探究事物的本源“是其所是”,倾向于概念的抽象演绎、结论的直接给定,无法避免硬性灌输之嫌。而生成论思维方式探寻“是其所应是”,倡导问题、案例和故事先行,由个别事例推演至一般结论,这种教学思维方式注重启发性、过程性、人文性,容易赢得受众的青睐和喜爱。作为主体认识对象的红色故事本就是历时性的存在,只有凭借生成论思维方式的解码和揭秘,才能展现自身的情节发展、逻辑脉络和思想精华。红色故事教学也只有运用好生成论思维方式,才能将红色故事讲述与书本理论密切结合,才能在故事述说中展现逻辑分析与证成的精妙。

若要铸就生成论教学思维方式,就须思政课教师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中汲取营养精华,持续提升理论素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阅读经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的过程。”[11]为此,思政课教师对待马克思主义文本“不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12],亦不能囫囵吞枣、不知其味,要“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13]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著作,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信仰体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硬本领。理论上一旦澄明,思想上一旦成熟,就容易洞若观火、由表及里,把握事物的脉络和根本,引导学生从红色故事出发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就容易触类旁通、由此及彼,从红色故事联系到红色基因传承,由红色文化回溯至红色精神源头,引领学生体会红色故事带来的思想折服力、精神震撼力。同时,思政课教师还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四史”为依托,将问题意识、历史逻辑熔铸于丝丝入扣的红色故事情节描述中,练就生成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展现红色故事教学的思想性和理论性。问题是时代的格言,将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与红色故事相结合,就能让红色故事教学引人思考、饶有兴味;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把牢历史的主流和本质、主题和主线、源头和历程,使红色故事的讲述依循中国共产党百年砥砺奋斗史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寻梦追梦圆梦史的发展脉络,就能让红色故事教学富有思想情怀、历史底蕴。

(三)充盈话语情感色彩

话语主体、话语客体、话语内容、话语形态、话语技巧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筑成话语表达的要素和结构,影响着话语述说的整体效果和教学的感染力、鼓动力。红色故事教学应从上述话语要素入手,将慷慨激越、感人肺腑、动人心扉的情感融到话语要素中,使叙事话语熠熠生辉,引起受众的愉悦感。

首先,作为话语主体的思政课教师,要坚持情感德育理念,以真情实感体悟红色故事的内涵和意义。因为如果教师想让叙事话语拥有撼动人心的力量,那么其必须先以真诚和热情去深刻理解和体会红色故事中的“人、事、物、魂”,揣摩和把握其中蕴含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使自身先受熏陶和感动。藉此,摒弃仅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话语,让亲身体悟到的情感沁入叙事话语的每个方面。只有这样,才可能把蕴含“大道理”的红色故事说进学生的心坎里,感召并引发学生的强烈共情。其次,要统筹考虑话语客体的“前见思想”,精心调制学生乐意接纳的话语内容、话语形态、话语方式,让叙事话语换新颜、接地气。一如伽达默尔所说:“不管是认识者还是被认识物,都不是‘在者状态上的’‘现成事物’,而是‘历史性的’,即它们都具有历史性的存在方式。”[14]正因为如此,教师才要努力把握学生的前理解结构,触摸红色故事的历史延展,在此基础上加工原生态的话语内容,使之焕发蓬勃生机,将历史性的话语转化为现时代的话语,政治话语转化为大众话语,使叙事话语更富生动性、形象性、可感性。只有以这种建基在受众需求之上的崭新话语内容和话语形式来述说,才更易抓住受众的心理,引起情感的同频共振、律动共鸣。再次,借助语调和语势的节奏快慢、高低变化,增强话语表达的技巧,让叙事话语清新动听、充满深情。“语调的平静、激越和凝重体现一种深层的情感价值评价并成为一种情调”,“语势使语言得到强化并造出一种情感势态。”[8]语调和语势的张弛变化,或激扬向上,或舒缓婉转,孕育着丰沛的情感,能瞬间吸引受众,让红色故事直抵人心。

猜你喜欢

话语红色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追忆红色浪漫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