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院校实践教育的发展路径探析
2022-12-04米吉提哈得尔段冰昱范茂林
米吉提·哈得尔 段冰昱 范茂林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乌鲁木齐 830046)
古今中外,实践教育一直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能实现思政、科研、教学、职场和社会的有效链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高等院校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将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实践教育模式。十八大以来,我国围绕学科发展、课程建设、思政教育等主题出台了教育改革政策,其中多次强调实践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教育部于2018年启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2019年启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五类金课”建设工作,力求实践教育在育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高等院校围绕实践教育做出了大量的探索创新,但仍需从教育教学的主体、内容、评价、保障和管理上进行完善,形成符合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等多个层面的实践育人模式。在高等院校积极推进实践教育,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的重要表现,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体系架构和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高等院校实践教育的主要类型
(一)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围绕课堂教学具体开展:一是教师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具体演绎与实际应用;二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实操流程,指导学生演练和复现。该种实践教育根据不同专业选择具体的教学场所,通过各环节形成课堂汇报、方案设计、实验方案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成果,并以此为研判标准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效。简言之,教学实践是让学生将课程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以此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操作能力。
(二)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引导学生根据实际背景和兴趣,在课堂之外进行学习的创新型教学模式。该种实践教育充分利用校内外有效资源,为学生提供与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科学研究、比赛竞赛和志愿服务,有效扩充学习和实践的空间范围,推进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的全面提升。第二课堂作为重要的育人载体,能够实现知识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寻求发展。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课堂之外系统开展的专业或非专业的实践教育活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参与各类参与活动,实现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融合。该种实践教育将政府、企业和组织引入教育体系,以丰富的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支持保障,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提升素质、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和锻炼毅力。可见,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接触的最初尝试,对加深专业了解、职业确认和职场过渡具有现实意义。
(四)管理实践
管理实践是培养大学生行政与管理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教育模式,其广泛存在于校园日常生活中,社团协会、职能部门、党团组织和自治团体等便是主要的实践场域。学生是实践教育中的主体与客体,实现行政管理技能的学习与实操。管理实践与校园内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往往自发参与,实现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该种实践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和责任意识的培养。
(五)实习训练
大学实习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进而向职业身份转变的实践教育环节。实习教育分为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集中实习由学校和企业联合组织学生开展实践训练,旨在相应专业技能的掌握与应用。分散实习由学生根据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和求职意愿自主进行,实习结束后由单位出具鉴定评价。实习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拥有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广泛的社会参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六)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是培养大学生思维创新和创业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教育模式,主要分为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大板块。清华大学于20世纪末创办了“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自此拉开序幕,并在高等院校实现了推广。自2014年起,国家提出和推行“双创”战略,创新创业教育迅速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与创业园的协同发展。创新创业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激发创新潜能和创业热情,促成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二、我国高等院校实践教育的问题剖析
(一)实践教育的主体能力存在局限
教师队伍与教职部门作为实践教育的中坚力量和教学内容的主要供给方,是实践教育体系不折不扣的主体,其能力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教学效果的好坏。在新时代背景下,实践教育主体的能力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急需“增能”。实践教育主体能力的有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意识有待深入。以应试为主的教学模式一直影响着师生的观念,实践教育则是国家打破旧模式的有效举措。但目前来看,仍然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严格区分的思维定势,阻碍实践教育在育人过程中的更大作用。二是专业的实践教师数量有待提升。教师是高校教育的主体,在各教育环节发挥着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实践指导等多重作用。但身兼数职造成教师任务繁重,不能专心投入每个教育环节。高校专业型实践教师数量不足,使得实践教育难以发挥最大的效益。三是部门间的合作配合有待加强。高校实践教育的主体还包括服务和管理学生的各职能部门,多方合作配合才能为学生的培养保驾护航。部分院校存在部门沟通不畅、资源整合不足和服务保障不全等现实问题,造成实践教育差强人意,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制约教学效果和育人质量。
(二)实践教育的内容形式存在滞后
新时代以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深度融合,并逐渐成为实践教育的全新载体。相对于社会的快发发展,高等院校当前的实践教育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一是教育内容缺乏新意。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落实,各高等院通过创新创业大赛、青年大学习和“互联网+”等形式不断推进教育实践。但实践内容的挖掘不够深入,注重形式却忽视内涵,且未能实现学生动手操作与创新意识的有效联动。实践教育的内容缺乏新意会削弱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影响实践教育的具体成效。二是教育形式相对滞后。当下高校实践教育形式仍侧重于开展校内活动,尤其受到当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志愿服务、调研实习等校外活动受到较大限制。同时,部分院校未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各类线上形式的活动、论坛、比赛未实现有效宣传与参与,学生教育实践不足或滞后。
(三)实践教育的成效评价缺乏认可
作为高校实践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成效评价体系具有反馈教学效果、评价实践能力、引导教学方向的重要作用,成效评价结果更是用人单位、科研院所拔擢人才的重要参考。但当前高等院校实践教育评价缺乏社会认可,主要体现在评价内容与社会脱节、评价结果不够权威和评价主体单一等三个方面。首先,社会企业、科研院所着重考察大学生环境适应、变化应对和技能运用等具体的职业素养,高等院校在实践教育过程中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实践操作的完成程度,可见学校的评价内容与社会存在一定的脱节。其次,实践教育的评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监管控制,未形成权威机构的认定体系,实际的评价过程存在主观情感的介入。可见,高校实践教育的评估流程不够规范,这也是造成社会认可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后,通过学校教育实践实现的学生能力提升,其评价主要由教师个人或委员会进行评价,而政府、企业等社会机构难以介入,学生的实践教育成效难以全面反映。
(四)实践教育的保障支持有待加强
保障与支持作为实践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其贯穿于实践育人的各领域、各环节。新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逐渐意识到实践教育的重要作用,从多方面进行保障支持,但也可以看到一定的不足有待完善。一是思想认识层面。高校教师一定程度上仍将理论教学放在首位,忽视了实践教育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作用。学生的思维、操作和创新受到局限,很难实现潜能的激发与能力的提升。二是制度体系层面。高等院校虽然强调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但在实践教育中缺乏系统全面的制度保障机制。造成管理办法、执行策略和资源配置不够细致,实践方案缺少量化指标,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三是物质基础层面。实践教育的发展不能仅凭高校的一己之力,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应该担起更多的育人责任。当高校教育与社会力量缺乏衔接,会导致资金、设施、技术等各层面的滞后,制约实践教育的实际成效。
(五)实践教育的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实践教育的管理工作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完善的实践教育管理体系对于教学规范的维护和教学成效的保证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于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需要从管理认识、管理队伍和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细化与完善。首先,部分院校以教学方为出发点设计教学管理制度,学生被动完成教学管理中的各项指令、各项任务,主动参与管理的认知不足、程度不够。其次,教育管理更多被视为是学校职能部门的责任,任课教师、指导教师和实践单位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未能溶于广泛的管理队伍。最后,学生的实践活动在校园环境中能够得到较好的保障,但在社会层面却存在一定程度的“侵权”事件,这也说明了保障大学生实践开展的各类政策法规需要完善和落实。
三、新时代高等院校实践教育的发展对策
(一)提升实践教育的主体能力
一是提升教师对实践教育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通过定期的培训交流革新教学观念。同时,鼓励和支持教师充分参与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育人目标。二是打造专业实践教育队伍。在高等院校,教师面临多种角色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难以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并重。因此,需要加快建设专业的实践教师队伍,从培训、教学到评估等不同层面配置和配齐专业人才,通过互动与协作形成实践教育各环节的环环相扣。三是完善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高校需要加强各部门的合作配合,形成学校主导下教学单位与教务、学工、团委等各部门的协调机制。而实践教育的实施应以方案策划为基础,实现由上而下的审批与落实,层层递进促成实践教育过程中的同心、同力和同向的局面。
(二)革新实践教育内容和实践形式
一是强化实践教育内容的内涵与深度。从当下实践教育的开展来看,在一定程度上注重外在的设计和形式,却忽视了学生精神内涵的挖掘与建设。相关形式流于形式,未能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因此,高等院校应当厘清实践教育的内涵与形式,将学生的精神建设和操作技能放在首位。应努力挖掘和推动实践教育的精神文化和价值取向,激发学生巨大的生产、创造潜能,使实践教育成为基本、深沉且持久的力量。二是推动实践教育的形式革新。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促使高新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技术型人才日益成为各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因此,高等院校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使其融入教育教学的全部过程,更是通过丰富的实践教育引导学生成为理论扎实、能突突出和素质优良的复合型人才。
(三)构建社会认可的实践教育评价体系
高等院校应与社会中的政府、组织和企业等用人单位形成广泛的合作,搭建创新致用、多元协同、监管有力的评价体系。首先,高等院校应当坚决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学以致用,学以创新”作为实践教育的评价导向,并积极与社会各用人单位共同研讨制定实践教育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不仅要体现知识的具体运用,更要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视,使学生在实践教育中提升的能力与社会实际需求相匹配。其次,为了改变评价流程不规范、监督力度不到位等情况,高等院校教务部门应设立专门的实践教育管理处,统筹管理学生的实践教育评价。这一过程需要制定量化统一的评价细则,由专职专人负责打分考评,使评估流程透明规范,避免各种因素导致的“人情打分”现象。最后,为了增加实践评估结果的权威性,高等院校应当搭建完备的第三方评估监督体系。使政府、组织和企业等用人单位纳入实践教育的评价监督体系,以多方合力实现教育过程的监督、教学质量的评判和学生成绩的评价。尤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客观真实的反映,同时在实践创新和技术水平上实现显著的突破。
(四)搭建思想、制度、物质并重的综合保障体系
高等院校需要从思想、制度和物质等三个方面入手,构建实践教育的综合保障体系。其一,牢固树立思想保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学生作为实践教育的行动者、检验者,只有在思想观念上重视,行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因此,高校要在育人观念中强化实践教育的积极作用,在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开展前通过宣传、营造的方式,让实践教育浸入学生心中,推动实践与理论并驾齐驱。其二,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在顶层设计层面,高校要打造实践育人完整体系,将实践教育明确于学生培养方案中的各个环节;在工作落实层面,高校要建立实践教育保障平台与措施,强化主体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在活动开展中应有明确的保障措施,如创新创业大赛管理办法、第二课堂管理办法、调研实习管理办法等,促使各主体间上行下效,而非单打独斗。其三,统筹强化物质保障。高校在实践教育开展中,应充分发挥其链接社会资源的作用,实现与政府、企业和组织等的广泛合作。一方面,应加大校内平台的资金支持和软硬件投入,建设现代化新型实验室、开展多样化社团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形式等。另一方面,形成学校与社会的互惠联动,即校方提供人才和电子,社会提供场域、信息和渠道以确保实践教育有平台、有支持、有保障,促成产教学研多方面的深入合作。
(五)构建有序、有效的管理体系
首先,要扭转以教师为中心的实践教育管理理念,制定符合教育规律的管理制度。在实践教育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客体地位,学生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价值作用需要受到重视。在制度设定上,高校在保证实践教学活动有序进行的基础上,可适当放权于学生而使其参与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能够推动教育各环节主客体间的人性互动,满足师生合理的需求需要。在参与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激发,从以往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管理,可以促进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能力提升。其次,围绕实践教育的现实要求,高等院校应当制定完备的教师管理制度于考核指标。这对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限制各类因素下的主观评价,以及保障学生得到公平、公正和合理的实践评价提供依据。最后,在实习与创业实践中,政府、企业和组织等社会各界应当完善和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对大学生实践过程中的权益进行全方位保障,为高校开展实践教育提供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和法律依据。
我国高等院校中的实践教育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其已为国家培育了众多的创新型实践人才,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正面效益。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上升,从而对人才的实践创新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敏锐察觉了这一趋势,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做出重要指示,要将中国建设成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要承载如此宏伟的时代使命,我国高等院校中的实践教育体系急需全面革新、与时俱进。为顺应时代趋势,本文从我国实践教育的类型出发,阐释了实践教育的发展现状,从实践教育的构成体系审视和梳理了相关现实困境。并以实践教育提供人才质量为目标,提出了提升实践教育的主体能力、革新实践教育内容和实践形式、构建社会认可的实践教育评价体系、搭建思想、制度、物质并重的综合保障体系和构建有序、有效的管理体系的具体策略。面对信息科技时代的国家竞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是培育理论扎实、能力突出和素质优良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本文旨在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方法对策和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