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多维探索

2022-12-04徐亚楠刘春元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劳动思政时代

徐亚楠 刘春元

(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哈尔滨 15002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摆脱了从前“吃不饱,穿不暖”的穷苦生活,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对学生的教育也更注重专业知识教育,劳动教育慢慢被淡化、弱化,加上现阶段独生子女家庭众多,对孩子更加宠溺,致使部分青少年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不会劳动且不想劳动,对青少年成长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构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中央及教育部相继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两个重要文件,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具体实践做了详细的计划和部署。依照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如何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改革创新,能为实现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提供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促进我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结构体系不断完善。

一、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的价值意蕴

劳动教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从过去到现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进行劳动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继承我国优秀传统美德,而且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现代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丰富完善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劳动教育是全面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人的重要途径,重视劳动教育是普遍规律,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更是马克思教劳结合思想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劳动教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经济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对劳动教育更加重视。新时代新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要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明确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优化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创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途径,这是新时代丰富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也是推动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1]。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

2022年3月5日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到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德育工作体系。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都是育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家在新时代提出要将劳动教育贯穿在大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体现了劳动教育对于国家、民族以及个人的重要性。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主要是针对青少年中“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问题,纠正对劳动的错误认识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旨在对学生从小进行劳动教育,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2]。因此,新时代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三)事关学生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倡导勤劳致富,特别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年代,勤劳致富则成为人们一直坚守的信仰。马克思曾说过“劳动创造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让学生明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真正内涵。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是根据不同阶段学生不同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情况设置目标、内容、评价标准等,对学生进行连贯的教育,这种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连续性教育不仅能够为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还能巩固学生劳动理论知识,最终使学生在大学阶段提高劳动技能,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3]。国家的建设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这些人才不仅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还须具有劳动意识、积极的劳动价值观以及与社会所需的劳动技能等,学生只有具备国家建设所需的劳动技能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从而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我价值,获得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二、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改革创新,在实施过程中必然面临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必须要抓住问题的关键,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优化措施。

(一)从事劳动教育的教师质和量有所欠缺

当前我国大中小学从事劳动教育的思政课教师的“量”仍然缺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但是部分小学没有配备专职思政课教师,小学生对劳动的积极性不高;中学虽配有专职思政教师,但是数量明显不足;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数量亟需增加,部分高校由于未能招收到专业的思政教师,因此不得不聘请外校或行政人员担任思政课教师,同时思政课教师专业素质有待增强。文件中规定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4]由于教师缺乏对劳动教育相关知识的学习,无法全面、系统把握文件精神,仅凭自己的片面理解实施劳动教育,造成劳动教育过程中发生偏差削弱了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兴趣,不仅不利于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而且易造成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的某一阶段出现断层,从而削弱一体化教育的效果。

(二)有待建立立体化的劳动教育模式

自中央相关文件政策出台以来,许多学校虽然在劳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等方面做出来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常识,但是在实际进行劳动教育过程中各部门还是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且劳动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未能与劳动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融合与衔接,缺乏对劳动教育的统筹、详细的规划,对劳动内容实践形式等方面缺乏有效地协调[5]。一方面学校未能明晰自身承担的劳动教育责任,有些学校认为劳动教育只是思政课程或者公益性组织、家庭或社会的单方面责任,这使劳动教育的流程呈现分散性的特点,各个教育渠道无法进行整体融合以及有效衔接,尚未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另一方面,家庭未能承担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责任,部分家长仍然具有“重成绩轻德育”的现象,教导孩子认真学习而忽视了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也会使劳动教育事半功倍,受疫情影响许多社会组织并未与学校合作为学生开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场地,这使得学生的劳动实践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要对学生就行有效的劳动教育,就需要形成家庭引导、学校主导、社会参与、教育部门支持保障的育人体系,从而形成劳动教育家、校、社三位一体立体化育人格局。

(三)劳动教育评价与保障机制缺失

劳动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劳动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劳动价值观,走出课程、走进社会进行实践,更加注重素养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劳动教育考核评价标准存在缺失。教育部虽然已经明确要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但是科学规范的劳动素养以及实践能力的评价标准尚未形成,这就导致无法对学生的劳动素养以及实践能力进行合理的分析评定,也使学校的劳动教育成效无法被评估。现有对劳动教育课程或是思政课中劳动教育内容考核方式主要是以分数的形式进行量化,或是根据学生劳动时间及老师对学生的主观印象进行打分,这种考核评价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可循,如果将其作为评奖、评优甚至升学的参考项目的话,难以保证其客观公平性。另一方面由于劳动教育重在强调实践,实践活动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有的学校或老师怕突如其来的意外无法应对,还有可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导致劳动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的实践优化

推动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能够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厚植劳动精神,促进学生新时代劳动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因此必须要在各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从小培养劳动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美好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阶段:启蒙劳动意识,培养劳动兴趣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未成熟,对于事物的理解处于启蒙阶段,因此小学阶段劳动意识的培养,必须使学生有相应的劳动意识,初步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对此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三方的相互配合,为小学生今后劳动价值观的树立以及劳动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家庭教育是基础,家长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转变以往“重学习轻劳动”的思想,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可以从叠被子、扫地等简单小事做起,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帮助家长做饭、买菜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小学生的劳动兴趣[6];其次学校教育要成为主导,学校可以提供如图书管理员、校园志愿者等劳动实践岗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最后社会教育要成为关键力量,为劳动教育提供合适的实践场所,如让学生充当小小志愿者为社区或敬老院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通过社会服务使学生积极参与劳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最光荣[7]。

(二)初中阶段:理解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

初中阶段应该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或专门的劳动课中融入劳动相关内涵的讲解以及价值的解析,可以通过劳动知识竞赛、劳动教育专题讲座、学校第二课堂、主题班会以及相应课程考试等加深学生对劳动知识的理解,结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劳动技能,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一方面,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劳动教育过程中要把握知识的重、难点,从简单、明了的知识点逐步向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过渡,实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帮助学生深化、巩固劳动相关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在通过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所学的劳动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设置劳动体验活动,如布置家庭劳动作业、设计校园或社会劳动体验活动,丰富学生的劳动知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深化对劳动的理解[8]。同时结合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体育、历史等相关课程的特点,拓展劳动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劳动技能,帮助青少年巩固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

(三)高中阶段:树立劳动价值观,获得劳动体验

劳动是民族振兴、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关键所在,高中阶段劳动价值观的培育必须坚持价值引导寓于劳动教育知识的讲授中,通过讲述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等内容,引导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树立“劳动最光荣”等积极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例如在引导学生体验劳动、树立劳动价值观时,可以播放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中对于不同时代劳动模范先进事迹的讲解,使学生体会劳动的价值,树立积极劳动的价值观,还可以通过评选“班级劳动之星”等活动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劳动最光荣”的深刻内涵。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也已经基本养成,还要注重丰富高中生的职业体验,使学生参与到各种各样的职业劳动活动中[9],获得职业劳动经验,在实践中感悟劳动的真谛,使劳动知识逐渐上升为自身的劳动素养,对于劳动价值观的树立以及今后大学专业的选择奠定基础。

(四)大学阶段:践行劳动理论,提升劳动能力

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和国家创新型人才的有生力量,在建设高素质劳动人才中发挥着十分突出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网络文化以及不良价值观的诱导,许多人都怀揣这“一夜暴富”“一步登天”“天降横财”的“梦想”,整天无所事事,甚至有些人做起了网络主播以此达到“一夜蹿红”,这其中不乏大学生的参与,这些都印证了大学生劳动意识的淡泊以及劳动能力不足的现状,可见大学生劳动能力、劳动水平无法适应社会需要的问题依然是高校劳动教育的重中之重。高校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实践教学等方式,强化劳动意识,践行劳动知识,提升劳动尤其是职业能力,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牵引,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论述为指导,制度化、长效化和有效化推进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方面通过巩固劳动知识、深化劳动价值观,强化大学生劳动意识,另一方面要高校要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建设,将劳动教育常态化、全程化、全面化、日常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制定大学生实习成绩的考核评定标准,使学生切实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五、结语

劳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中小学教育一体化改革创新过程中需要重视的一部分,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实现中国梦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环节。大中小学全学段贯穿劳动教育,既符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也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目标相契合,既对学生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促进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劳动思政时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