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活动背景的 融合式区域活动创设
2022-12-04■文/郭明
■文/郭 明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是最主要的两个组成部分。主题活动是一种以幼儿感兴趣的某个主题为线索,紧扣该主题开展活动的教育形式;区域活动是一种以创设区域环境为载体,在专门的区域开展活动并探索知识的教育形式。两者均具有实践性、工具性和主体性的特点,这为融合创造了条件。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可以将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的特点进行有效整合,放大两者的优势,提高活动价值。
基于主题活动背景,笔者对幼儿园融合式区域活动的创设展 开分析,分别从时机、内容和形式切入,讨论了融合的可行路径,以期通过经验分享促进幼儿教师的活动创新,助力幼儿成长。
一、主题活动背景下融合式区域活动创设的可行性
首先,幼儿参与活动,应以实践为主要形式,而幼儿园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均具有明显的实践性,通过动手实践完成对活动目标的探究,习得实践知识、积累动手操作经验。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融合后,幼儿依然可以通过实践探究活动目标、探索知识,在实践中获得更丰富的启示,这展现了主题活动背景下幼儿园融合式区域活动创设的可 行性。
其次,无论是主题活动还是区域活动,都以服务幼儿园教育活动为主,是促进幼儿成长、提升幼儿园教育品质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的融合有助于充分发挥其工具性。因此,从工具性角度分析,幼儿园主题活动背景下的融合式区域活动创设具有可行性。
最后,以幼儿为主体是幼儿园开展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的基本原则,教师应尊重幼儿的认知特点、身心发展规律与活动兴趣,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从主体性角度分析,幼儿园基于主题活动背景下的融合式区域活动创设同样具有可行性。
二、主题活动背景下融合式区域活动创设的优势
基于主题活动背景创设融合式区域活动的优越性主要在于促进两者的优势互补。区域活动的针对性突出,但系统性与可持续性不强;主题活动具有系统性,但情境性相对较弱。在主题活动背景下创设融合式区域活动,能促进两者的优势互补,完善幼儿园活动。由此可见,融合式区域活动的情境性、系统性、连续性和针对性得以增强,内涵丰富,活动效应被进一步扩大。
三、主题活动背景下融合式区域活动创设的路径
(一)抓住促融合时机
1.时间规划
幼儿园活动的开展通常在时间上具有先后顺序,对活动时间进行规划,有助于教师在实践时把握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的融合点,促进主题活动背景下融合式区域活动的创设。教师在主题活动背景下,可以先统筹规划各环节的活动时间,根据时间特点安排融合式区域活动。譬如,在主题活动“神奇的动物世界”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对活动准备环节、实施环节和延展环节的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在准备环节,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自然科学类绘本,设计“动物知多少”融合式区域活动的目标,引导幼儿在主题活动背景下阅读绘本,让幼儿通过融合式区域活动了解自然社会中神奇的小动物。在实施环节,教师可以融合创设“我是小动物,我来讲故事”等语言区域活动,让幼儿假设自己是某一只小动物,以动物的口吻进行自我介绍,增进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在延展环节,教师可以在美工区设计“动物集邮册”等融合式区域活动,立足主题活动背景,将主题活动与美术等区域活动进行融合,组织幼儿用贴画、拼贴、剪纸和绘画等方式展示他们在主题活动中了解到的小动物,鼓励幼儿自主制作动物集邮册。通过上述融合,主题活动中每一环节的时间都得到了合理规划,幼儿的活动时间被最大化地利用了起来。
2.材料投放
幼儿园活动的开展需要充足的材料支持,教师应根据活动类型与目标,在活动中投放丰富、适宜的材料,以供幼儿探索与实践。主题活动材料与区域活动材料一致或相似,不仅为主题活动背景下融合式区域活动的创设提供了时机,也能发挥出节约幼儿园活动资源的作用。因此,教师基于主题活动背景投放材料时,可以适当根据材料特点融合创设区域活动。
以主题活动“认识春天”为例,为达到主题活动目的,使幼儿认识春天、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以及春季气候、植物的变化,教师应在主题活动背景下,预先投放故事、诗歌、音乐、绘本等材料。立足音乐材料,教师可以关联音乐区活动,依托《春天在哪里》《春天的秘密》等音乐创设融合式区域活动。幼儿在聆听音乐时,可以一边在音乐中追寻春天的踪迹、探索主题,一边感受音乐的魅力,通过哼唱等方式锻炼其音乐表现能力。立足插画材料,教师可以关联美工区活动,创设“把花留下来”等融合式区域活动,引导幼儿回忆其在春日里见过的色彩斑斓、争奇斗艳的花朵,组织他们利用插花材料进行创作,将花朵中的春天留下来。立足树叶材料,教师可以关联户外活动区,创设“找春天”融合式区域活动,将幼儿带到春天中去,让他们在草长莺飞的自然环境中寻找春天、讨论能代表春天的景象,如温暖的微风、刚刚在地里冒出头的小草、快乐飞翔的小鸟和含苞待放的花朵等。户外活动区中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都能加深幼儿对春天的了解,使其产生愉悦的活动体验,在春天之美的陶冶下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材料投放是主题活动背景下创设融合式区域活动的重要时机,教师要力求材料的有机整合与最佳应用,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
3.环境创设
在主题活动背景下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是促进区域活动融合的前提,更是助力幼儿实践与发展的关键。在尊重幼儿喜好、认知结构、年龄特征和成长需求等的基础上,教师既可以根据主题活动特点创设环境,也可以根据幼儿自主提出的实践需求创设环境。多数情况下,当幼儿的自主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后,幼儿会更加积极地参与活动。因此,把握环境这一基于主题活动背景创设融合式区域活动的时机,教师应预先确定主题,倾听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大胆表达需求,促使教师可以根据其需求进行环境创设,引入区域活动。譬如,在“京剧——咿咿呀呀的伟大艺术”的主题活动中,部分幼儿在讨论主题时勇敢提出了“我觉得京剧的脸谱好漂亮呀,京剧的脸谱是怎么做的呀?”等想法,表现出了对于京剧脸谱的探索欲。对此,教师在创设主题活动环境时,可以搜集有关京剧脸谱的素材,并将其置于活动区显眼处,渗透美工与游戏要素,促进主题活动背景下融合式美工区域活动与游戏区域活动的开展。基于融合式美工区域活动,幼儿可以仿照京剧脸谱的素材,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自己脑海中的京剧脸谱画下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基于融合式游戏区域活动,教师可以设计“戴脸谱,唱京剧”活动,帮助幼儿将画下来的脸谱制作成头饰,组织他们戴上自己制作的脸谱,进行“唱京剧”游戏。
(二)挖掘促融合内容
活动内容往往直接影响着幼儿园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的效果,决定着主题活动背景下融合式区域活动的创设与实施成效。因此,为保证融合效果,教师应广泛挖掘能促进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相融合的幼儿园活动内容,以内容为导向,确定主题,创设区域活动。例如,在观察幼儿一日生活中,笔者发现部分幼儿在跳绳环节自主创造了多种游戏方法。根据幼儿这一表现,笔者生成了“绳子变变变”主题活动,设计了“各种各样的线”“绳子会变身”“线条捉迷藏”等融合式区域活动,带领幼儿探索绳子的奥秘。
(三)善构促融合形式
基于主题活动背景的幼儿园融合式区域活动创设,实际上是对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结构的解构与重组。教师在解构与重组中要努力寻找有利于活动融合并增强活动效果的活动形式,同时深化主题活动的意义。由此,笔者总结了以下两点经验。
1.主题目标统领区域活动
以主题活动为背景,教师可以借助主题目标统领区域活动,扩大主题活动目标的作用范围。以“环保卫士”主题活动为例,将主题活动目标分为“认识到垃圾会影响地球环境,让幼儿了解几种废旧物品的处理方法”“能说出环境受污染的来源,认识其危害,了解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关系”“能大胆地和同伴交流其对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感受”“引导幼儿多感官参与创新思维活动,激发幼儿发明创造的欲望和探索精神,了解废物利用带来的社会价值,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和“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真正感受废旧物品再利用的重要性,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五部分。以目标为引领,将主题活动与幼儿园户外活动区、美工活动区、建构活动区等关联,教师可以创设“回收垃圾,减少污染”“处理垃圾小妙招”“宣传环保我在行”和“变废为宝:垃圾我有用”等融合式区域活动,鼓励幼儿收集身边的可回收垃圾,引导幼儿通过融合式区域活动大胆讨论不同垃圾的危害、作用以及处理垃圾的小妙招。融合式区域活动目标清晰,幼儿能实现由主题探索到区域实践的积极转化,在主题活动背景下的融合式区域活动中得到进一步成长。
2.区域活动深化主题意义
以主题活动为背景,以区域活动为载体,教师可以利用区域活动深化主题意义,使由主题背景衍生而来的多样化区域活动最终全面回归主题,加深主题在幼儿自由发展方面的促进意义。例如,在主题活动“中秋节的起源”中,教师可以创设“讲中秋节故事”“做月饼”等融合式区域活动,在区域活动结束后回归主题,展开“我认为……”“我想说……”等话题讨论与幼儿进行深度互动,引导他们说出对中秋节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内涵的认识与情感认知,从而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由此,幼儿活动实现了由融合式区域活动向主题活动的回归,总结实践经验与情感收获,落实指向主题意义的表达,促使主题活动意义在区域活动的融合下加深,为幼儿的发展带来了更深刻的启示。
幼儿园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是幼儿演奏成长序曲的两个美妙音符,融合则是使这两个美妙音符共奏优美旋律的工具,能使幼儿园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更贴近幼儿的需求,使幼儿在两者的融合下获得丰富的活动体验、汲取丰富的成长智慧,促进幼儿的成长。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可以多措并举促进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的融合,基于主题活动背景积极创设融合式区域活动,以此实现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的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