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劳汉译本《老人与海》的译者主体性探究

2022-12-04陈玉强李淑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3期
关键词:译法老人与海译者

陈玉强,李淑华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 130000)

从古至今人类已经走过了很长的历史,人类语言的产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回顾历史,放眼全球,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化的出现加速了人类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合作与交流。20 世纪70年代,在西方译界,从之前主要关注原作者和原作品开始转向更加重视译者和译入语。 《老人与海》闻名于世,由海明威创作,它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其译作在全球畅销,海明威集其思想、智慧和艺术于一体,运用了古巴情节、象征的手法创造了极富感染力的好作品。 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圣地亚哥,他当时是古巴的一名渔夫,小说讲述了他在海上和鲨鱼群做长期对抗和斗争的故事[1]。笔者用国内比较权威的论文检索引擎——知网进行搜索,在对《老人与海》进行检索时,未发现国内有人从乔治·斯坦纳翻译四步骤视角对吴劳翻译的汉语版《老人与海》 进行译者主体性探索,可见其研究价值颇丰,笔者将对此展开详尽论证。

1 原文作者和译者的简介

海明威是一位美国人,他的代表作之一是《老人与海》,他在文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特别是对美国文学的丰富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也由此在美国倍受尊崇。 吴劳先生出生于江苏苏州,中国翻译家,译有《马丁·伊登》《章》《老人与海》等,在他所翻译的文学作品中影响力最大的就是《老人与海》。

2 译者主体性

陈大亮把译者视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而不是原文作者和读者。他指出原文与译者没有对话关系,因为身处不同的时期和地方,文本的产生必然让原文作者和译者出现距离,翻译是不对称交流[2]。 朱献珑和屠国元则认为翻译一直以来就是一种主体性行为,还是一种适应和选择,主要是建立在原作者和译文读者对审美的追求上[3]。 翻译的主体应该是译者,主体性通俗来讲就是强调译者的主观性。 译者不光是译者,还是原作的读者,并且是原作的第一读者,要求译者树立读者意识。 他们提出翻译具有诸多性质,其中就包括目的性,因此需要照顾译入语文化的因素,这样就能根据需要和目的来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4]。不同的人对译者主体的界定是存在差别的,笔者更倾向于译者,一方面考虑到中英文差异,英语外形结构呈树状,多长句,一个句子得有主语,句子逻辑关系紧密联系,常用代词和连词,可以说英语是形合语言; 而汉语结构呈竹竿型或者甘蔗型,多短句,常缺少主语或连词,句子和段落是由意群构成的,因此汉语是意合语言。特别是一些习语和方言的表达,译者只有较好地区分了英汉差异及对习语和方言有正确理解才会在翻译时选择最为恰当的翻译策略。另一方面是因为时代不同,相应的文化就会随之发生一些变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网络热词也层出不穷,这就需要与时俱进,由于读者有不一样的身份、不一样的社会需求,这就在社会上产生了许多不同的阅读者。 例如译者会根据读者的不同把文学著作翻译成多种译本,针对儿童读者,就需要把作品译成适合儿童阅读的译作; 针对学识较高的读者就把作品翻译得更加高端复杂一些,在措辞方面下足了功夫;针对阅读科技文的读者,译者通常会把作品用科技专业术语来翻译得更专业一些。 这其实体现了翻译的目的性,这让我们更加鲜明地体会到译者根据阅读对象不同的需求和目的采取了与之相对应的翻译策略,译者的主体性得以彰显,适应了时代的进步潮流。

3 乔治·斯坦纳翻译四步骤在吴劳汉译本《老人与海》中的体现

3.1 第一步:信赖

斯坦纳曾提出“理解就等同于翻译”,若想做好翻译工作,首先要做到“信赖”[5]。 译者想要选择出需要翻译的原作,应该考虑其自身的兴趣和偏好,还需要找出自己翻译原作品的某些价值。 正如伽达默尔论述的那样,“与其更好地理解译者本身还不如更好地理解原作者”。 也就是说,译者首先要信赖原作者和原作品,深刻理解原文作者的履历、性格特征和写作手法,以及其作品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信赖”是前期的准备,在经过此步骤之后译者才能译出佳作。 吴劳先生当时定然考虑到翻译《老人与海》 这部世界名著将会给读者或者译界带来不菲的价值。

3.2 第二步:侵入

“侵入”就是一种“冲突”,这种冲突是语言和文化上的冲突,主观性的发挥对于译者来说必不可少,其中就包括译者运用翻译策略和自己的方法去“侵入”原文[6]。 其实只要出现了“侵入”就会带来改变,“侵入”的过程更多是理解的过程,那么译者在翻译原作时应该考虑译入语文化和译入语读者的需求,翻译时理应加上译者主观上的思想,不追求绝对字对字比较生硬的翻译,而是经过精心思考,在吃透原文和直面“冲突” 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的方式去翻译,当然译者还需要有自身的偏好,正如伽达默尔所述,偏好对译者翻译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偏好是建立在译者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背景之上的[7]。笔者将从称谓、叠词角度进行展开和论证。

3.2.1 称谓“入侵”

通俗来讲,称谓可以指人的职业、地位和身份等所用的称号。在他的译文中,吴劳恰到好处地运用了称谓“入侵”。

例1:“If you were my boy I'd take you out and gamble,” he said. “But you are your father's and your mother's and you are in a lucky boat.”

译文:“如果你是我自己的小子,我准会带你出去闯一下,” 他说,“可你是你爸爸和你妈妈的小子,你搭的又是一条交上了好运的船。 ”

从此例文中不难看出吴老先生运用了称谓“入侵”,此处他并没有把“boy”译成“儿子”,或者“孩子”,而是译成了“小子”。 在汉语中对“小子”的解读众多,可以指平民百姓,可以指学生或晚辈,也可以指小男孩或小伙子,还可以指小儿子等。根据特定语境,这里是指老人把这个孩子假设成自己的儿子,因为boy 可以看出性别是男孩;“If you were my boy”,这里提到了“my”(我的);后面“But you are your father's and your mother's”中的“but”这一转折词汇,形成前后对比,可以判断此处“小子”一定是“儿子”的意思。吴劳先生深刻理解了汉语中对儿子的称呼,于是他就选用了中国人对儿子的比较典型的称谓,是地道的汉语表达。

例2: “Get to work, old man,”he said.

译文:“动手干活吧,老头儿,”他说。

例2 中出现了“老头儿”,吴劳先生并没有直接翻译成“老人”,因为考虑到这是对话情境下的称呼,不能用书面语而应该用口语化表达,在汉语文化中,“老头儿”是指老年的男子,多数表达亲热、亲近的意思,此处也不例外。吴劳运用了中国特有的对老年男人的称呼,社会常见这种称呼,他考虑到了社会现实背景和中国文化的传统,为广大中文读者所理解和接纳,体现了吴劳先生透彻地理解了汉语中对老年男性的称呼。

3.2.2 叠词“入侵”

叠词是中文特有的文化特征,以词的重复实现押韵和强调作用,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叠词常见的形式有ABB、ABAB 等。

例3:The sun was hot now and the old man felt it on the back of his neck and felt the sweat trickle down his back as he rowed.

译文: 阳光此刻很热,老人感到脖颈上热辣辣的,划着划着,觉得汗水一滴滴地从背上往下淌……

译文中出现了ABB 式的“热辣辣”“一滴滴”和ABAB 式的“划着划着”。 吴劳先生理解了汉语中经常用叠词来修饰事物,习惯用叠词来实现强调和音韵的美感,提高了读者的审美情趣,是地道的汉语表达,给译文增添了活力。

3.3 第三步:吸收

吸收发生在第三步,也就是“入侵”原文之后,译者在获取原文所表达的意义之后,在译文中需要植入自己所理解原文的信息,译者采取各种不同翻译策略尽现原文想要表达的内容[8]。 换言之,就是吸收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原文意义掌握的基础上,然后把自己的理解和译文进行融会贯通,翻译策略必不可少,在这里最为常见的就是归化和异化译法了,这两种译法是由劳伦斯·韦努蒂提出来的,这些翻译策略是再现原文内容的工具,只有恰到好处地使用翻译方法和策略方能使译文趋向尽善尽美。

例4:“We'll put the gear in the boat and then get some.”

译文:“我们把家什放在船里,然后喝一点吧。 ”

这里吴劳先生并没有直接把 “gear” 译为 “工具”,而是把它译为“家什”,因为他考虑到“工具”一词既抽象化又书面化,“家什” 是农村常用的口语表达,特指某种器物或用具。这里很显然使用了归化译法,“家什”更能被读者特别是农村的老百姓所熟知,略带有地方的色彩。

例5:“Why not?” the old man said. “Between fishermen.”

译文:“那敢情好,”老人说,“都是打鱼人嘛。 ”

“Why not?”这一反问疑问句,照理说应该翻译成疑问句,但是吴劳先生并没有这么译,他把这个问句转化为肯定的陈述句。运用了反译法,运用了和源语相反的方式来表达相同的意思,所以他把“Why not?”翻译为“那敢情好”。 这样更能为读者所接受,是汉语常用的表达,符合译入语文化传统。 “Why not?”是英文的常用的习惯表达法,如果将其翻译成“为什么不呢?”会带有明显的翻译腔,不太符合地道汉语的表达,“那敢情好”常见于京津唐方言,有三种意思,其中就有表示求之不得之意。根据语境分析得知,这里就表示男孩打算请老人喝啤酒,老人感到求之不得,从中也能看到老人和男孩关系很密切、很友好。

3.4 第四步:补偿

经过了如上三个步骤之后,特别是侵入和吸收阶段使原文失去了平衡,那么就需要译者对原文缺失的成分进行补偿,需要译者在其译作中进行仔细检查、修改和补充,这也是翻译活动的收官步骤。 北京大学博士叶芳芳从战争隐喻的角度出发对斯坦纳翻译四步骤中的补偿提出了新的见解,她把译者比作“加害方”,将原作比作“受害方”,“加害方”应该向“受害方”进行“赔偿”,既形象又生动地表明了译者与原作内在的逻辑关系[9]。这里的“赔偿”并不是指经济上的赔偿,而是可以理解为一种为了达到译作与原作平衡的目的而进行的补偿或者补充。 补偿的方式形式多样,既可以从语义上进行补偿,也可以从逻辑上补偿。 一种主要是运用添加注释或脚注法来解释其深层含义,使人不被文字表面所迷惑;另一种是运用增译法,将原文中没有直接出现的词汇添加上以达到语义的平衡和对等。

3.4.1 增译法

增译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添加修饰成分包括一些修饰词使译文表达更加透彻明了,或者把该句中隐藏的信息显化出来。

例6:“I will take the things back to the Terrace.”

译文:“我要把这些东西送回露台饭店。 ”

此例非常直观且明确地说明了“Terrace”到底指的是什么,如果仅从字面意思翻译的话,有“梯田”的意思,有“排屋”的意思,有“阳台”的意思,还有“房屋或者餐馆外的露天平台”之意。因为原文中并没有出现“饭店”一词,但是吴劳先生慧眼识真、明察秋毫,他理解了此处“Terrace”只能是饭店的意思,而仅仅把它翻译成露台会让读者不知所云,把“饭店”一词添加上既忠实于原文,又照顾了广大读者的需求,让读者一目了然。由此可见,吴劳先生对原文信息进行了补偿,达到了语义的平衡与对等。

3.4.2 加注法

加注法由来已久,汉语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对文言文或古诗的注释与说明,而在小说这种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自然少不了注释的使用,因为毕竟英汉两种语言存在差异性,此时就需要运用注释法来还原原作中真实的所指,吴劳先生在译本中运用了很多不同的注释,对原作进行了很好的补偿。

例7:“But you went turtle-ing for years off the Mosquito Coast and your eyes are good.”[10]

译文:“你可在莫斯基托海岸外捕了好多年海龟,你的眼力还是挺好的嘛。 ”

这个例子是典型的地名注释,因为陌生地名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吴劳先生特别对the Mosquito Coast 进行了加注解释,吴劳先生考虑到需要对陌生地点进行说明,注释描述的内容是:这里位于中美洲,濒临墨西哥湾,覆盖了许多灌木林,同时这里也是莫斯基托族居住的地方。 如果译者仅照字面意思将其直接翻译为“莫斯基托海岸”而不加任何注释,读者就体会不到这个特殊地点有什么意义,影响了读者头脑中画面感的生成。通过注释,一幅图画展现给了读者,读者可以发挥想象力,身临其境般地体会小说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易于读者理解原作真实的写照,体会小说中作者描绘内容的真谛。

4 结语

许多译者因为所处的时代不一样,所受的教育背景不尽相同,个人主观思想可能也会截然不同,哪怕是翻译同一篇著作,翻译的结果也是存在差异性的,这是难免的。但是又可以说他们翻译同一篇作品大同小异,因为无论是谁作为一位译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忠实于原作,译者可以在理解原文基础上对原作进行适当地“入侵”,发挥译者的主体性,这样译者译出的译作更能为广大阅读对象所接纳,才会更有价值和意义。 笔者以吴劳老先生所译的《老人与海》为例探讨译者主体性,希望为广大读者提供全新的视角去品味该译作,同时也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有一定的帮助。

猜你喜欢

译法老人与海译者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老人与海》中的伦理越位与斯芬克斯因子再思考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部关于人类命运的寓言:《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解读
“快”字的不同译法
“好”字译法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