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12-03唐艳英罗伟华郭贻梵
唐艳英,罗伟华*,郭贻梵
(1.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广东 湛江 524003;2.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发生与创伤、酗酒、胆道系统疾病、暴饮暴食、手术感染、内分泌代谢失常等因素关系密切。AP可致急性上腹痛、腹胀等,严重时可引起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AP具有发病急骤、治疗时间长、并发症多等特点,加上躯体各种不适、病情反复等因素影响,患者心理压力较
大,部分患者情绪不稳定,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甚至出现消沉、悲观[3-4]。而不良心理状态会引起多种病理生理变化,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调节功能减弱等,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不利于患者预后[5]。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148例AP患者,探讨AP患者焦虑状况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针对性干预手段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抽样方式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48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9年,沈阳)》[6]中AP诊断标准;患者家属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患病72 h内接受治疗;具备正常的交流、沟通能力,可配合完成调查者。排除标准:语言、听力或智力障碍;患病前存在心理或精神疾病;意识不清;重度心衰;合并恶性肿瘤;严重外伤史;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以调查问卷方式收集入组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职业、居住地等。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入组患者是否发生焦虑[7],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几乎没有或没有”、“部分时间有”、“相当多时间有”、“全部或绝大部分时间有”分别计分1~4分,20个项目中的各项分数相加即得总粗分,以粗分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获取标准分,以50分为分界值,分数<50分为正常,≥50分提示存在焦虑,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分,分值越高则焦虑越严重。应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评估患者应对方式[8],共计20个条目,包括屈服(5条目)、回避(7条目)、面对(8条目)3个维度,每条目分值为1~4分,面对维度评分高,且接受、回避评分越低,则表示应对方式越积极。调查人员在患者门诊时实施问卷调查,先用统一指导语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调查目的、问卷填写方式等,若患者有不理解之处,调查人员当场为患者解答疑问,调查问卷由患者独立完成,时间控制在10 min内,对于因视力等因素不能自行填写患者可由调查者按照患者意愿代为填写。调查问卷现场填写,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14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0%。
1.3 观察指标 分析AP患者焦虑状况的相关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AP患者发生焦率的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P患者焦虑发生现状 148例AP患者SAS评分为(49.32±2.14)分,其中发生焦虑30例(20.27%),其中轻度焦虑22例,中度焦虑4例,重度焦虑4例。
2.2 AP患者发生焦虑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应对方式与AP患者发生焦虑有关(P<0.05);婚姻状况、职业、居住地与AP患者发生焦虑无关(P>0.05)。见表1。
表1 AP患者发生焦虑单因素分析[n(%)]
续表1
2.3 AP患者发生焦虑的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变量赋值见表2。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1~50岁、女、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医疗费用自费、屈服或回避应对是影响AP患者发生焦虑的高危因素(P<0.05),见表3。
表2 AP患者发生焦虑的影响因素变量赋值情况
表3 影响AP患者发生焦虑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AP病情凶险,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加上疾病所致的身体不适,患者易出现不良情绪,若长期得不到缓解,可对机体免疫、代谢等造成影响,增加机体对各种细菌的易感性,加重病情,甚至增加患者病死率[9-10]。因此,了解、掌握影响AP患者发生焦虑相关危险因素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31~50岁、女、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医疗费用自费、屈服或回避应对是影响AP患者发生焦虑的高危因素。分析原因在于:年龄31~50岁患者承担社会、家庭等多种角色,受经济、事业、家庭等多方面冲击和压力相对集中,压力较大,患病后面临治疗费用、家庭、工作和经济等多方面压力,会增加心理负担,易出现焦虑、愧疚等情绪。女性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加上受传统观念影响,承受更多的家庭责任,如照顾老人、孩子等,患病后由照顾者角色转变为被照顾者,角色的突然转变可使其陷入焦虑、紧张状态,影响心理健康[11-12]。文化程度较低者网络信息利用率较低,对疾病发生、治疗的理解相对困难,疑问较多,会因过度担心治疗效果和预后而导致焦虑发生率相对较高。文化程度较高者可经书籍、网络等多种媒介获取相关就医知识,消除自身疑虑,且对医师的讲解理解度更高,焦虑发生率较低[13-14]。AP患者生病后需接受各项检查,且治疗周期长、医疗费用高昂,家庭人均月收入低、医疗费用自费等患者会因担心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心理负担较大,易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采取回避、屈服等消极应对方式者,易向疾病妥协,治疗积极性较低,影响病情控制,加重心理负担,进而增加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15]。而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使应激源的影响减少,降低焦虑发生率,有利于提升治疗配合度和积极性,促进疾病恢复。
针对上述情况,可实施以下几点措施干预:入院后,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包括文化、职业、不适症状、家庭经济调节、对疾病认知程度等,并积极与患者交谈,耐心倾听,了解其主诉,在此过程中给予相应的鼓励、解释、安慰等,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促使其重塑自信心。定期开窗通风,确保床铺整齐、空气新鲜,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AP发生相关危险因素、治疗方式、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消除患者错误认知,重新调整心态,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加快病情康复。教会患者放松技巧,可经常与人交谈、听音乐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并叮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鼓励、支持,减轻其心理负担。
综上所述,年龄31~50岁、女、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医疗费用自费、屈服或回避应对是影响AP患者发生焦虑的高危因素,针对各因素实施相应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