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不同类型发热门诊的建设方案选型初探

2022-12-03唐熠斓

低碳世界 2022年8期
关键词:门诊患者流线门诊

黄 欣,何 龙,唐熠斓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 广州 510290)

1 发热门诊的产生与发展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人类目前面临的严重疾病之一,为使群众了解此新型疾病的特征与预防方法,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避免群众乱投医、乱服药,作为抗击SARS 的最前沿机构——发热门诊应运而生。2003年11月27日发布的《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范工作的通知》[1]中指出,各地医疗机构要设立专门的发热门诊,对于疑似病例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控法》的要求,立即隔离留观,并采取有效措施严格管理患者。发热门诊的历史篇章就此开启。

2003年11月5日,卫生部关于推荐新修订的《医院预防与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医院感染的技术指南》的通知中特别指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应当集中收治。指定医院应在易于隔离的地方设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急)诊、隔离留观室,定点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医院应当设立专门病区,并对发热门诊提出了包括隔离、清洁和消毒等更详细的要求。该技术指南包括基本要求、消毒技术、隔离技术、人员的防护技术、医院废物的管理、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共6 个章节。发热门诊的规划设立和运行管理进一步规范化[2]。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发热门诊再次成为疫情预防救治的主战场,被提上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随着疫情的起伏变化,发热门诊的设立政策和建设要求也一直在发生改变,并逐步成为常态化的特殊门诊[3]。发热门诊的发展历程如表1所示。

表1 发热门诊的发展历程

2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不同类型发热门诊的建设实施

2.1 新冠肺炎疫情前及疫情初发期合建型发热门诊

从新冠肺炎疫情前到疫情突发的转换期间,疫情的程度和发展趋势尚未明晰,相关的规定性要求尚少,所以当时的发热门诊的设计主要为了应对临时的突发的情况,以分流疫病患者和普通患者为原则,很多已经在建设中的项目均采取了在原有空间中进行物理隔断的方式,来实行功能分区隔离,并通过不同的出入口和流线组织解决当时的迫切需求。

2.1.1 实践项目:某县中医医院迁建项目

某县中医医院按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标准进行迁建,融入中医健康养生元素,旨在建设成水平相当、中医特色明显的县级中医医院。规划用地50 亩(约33 350 m2),设置病床250 张,总建筑面积37 650 m2,其中发热门诊面积800 m2,设置4 间诊室,3 间留观室,1 间CT 室。

项目根据功能分区,将医院划分为门诊医技综合楼、住院楼及一些附属配套设施。主入口设置于西侧,沿道路横向通往门诊医技综合楼,以东西向的医疗街为纽带,将门诊医技综合楼和东南侧的住院楼联系起来,同时住院楼单独向南侧设置出入口。发热门诊设置在门诊医技综合楼的首层西北角,通过物理隔断与普通门急诊形成相对独立的关系。

2.1.2 实践项目:某市人民医院应急发热门诊

某市人民医院为二甲综合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出于迫切的医疗需求,在短时间内快速建设了临时急诊发热门诊,项目整体为一栋地上两层的门(急)诊综合楼,总建筑面积约3000 m2,采用集装箱板房结构。项目整体采用“小汤山”“火神山”模式设计建设。发热门诊位于首层相对独立的区域,面积约800 m2。

项目整体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侧为常规急诊急救区域,北侧为发热门诊区域。发热门诊区域设置了5 间诊室(含备用诊室),4 间留观室,未设置影像检查设备。

2.2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期独立建设型发热门诊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期间设计独立建设型的发热门诊,此为独栋建设的新建发热门诊,与其他功能建筑物间设有不小于20 m 距离的隔离带。

以某区域传染病医疗中心为例,该区域医疗中心的经营主体为三甲传染病专科医院,项目建设总规模1000 床,为多层建筑组团,建设面积约14 万m2,其中发热门诊为独立建设的一栋建筑,与呼吸感染楼形成呼吸道感染区,与周围其他建筑保持20 m 的防护距离。

发热门诊的建筑面积约3200 m2,可容纳20 床留观。包括6 间诊室,20 张留院观察床位,1 间CT 检查室,以及1 间PCR 实验室。

上述实例中几大主要建设方案因素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建设方案因素对比

3 发热门诊建设方案策略

3.1 发热门诊建设原则:合建或独立建设

发热门诊的建设可以有两种方式。方式一:用地条件充足时,选址独立区域,独立建设为一栋建筑,与其他建筑、公共场所保持一定距离。方式二:当用地条件紧张需改扩建时,则设计与普通门(急)诊位于同一建筑内,应与普通门(急)诊区域有实际物理隔离屏障,特别要远离儿科等区域。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关于印发《发热门诊设置管理规范》《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设置管理规范》的通知中规定,发热门诊应设置在医疗机构独立区域的独立建筑,标识明显且清晰,具备独立出入口。因此,医院门口、门诊大厅和院区内相关区域要设立清晰的发热门诊指示标识,内容包括发热门诊方位、行走线路、接诊范围及注意事项等。发热门诊硬件设施要符合呼吸道传染病防控要求,与普通门(急)诊及医院其他区域间设置严密的硬隔离设施,不共用通道,通道之间不交叉,人流、物流、空气流严格进行物理隔离。新建发热门诊外墙与周围建筑或公共活动场所间距不小于20 m。

根据国家最新的规范,一般新建项目均按照用地条件充足来考虑设计,即需要按方式一设计。

3.2 发热门诊功能定位与组合方式

3.2.1 功能定位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发热门诊规模比较小,功能以诊室和留观为主,可选择性设置CT 检查功能。随着疫情的发展,发热门诊逐步增加了抢救、输液等功能,普通发热和特殊发热的定义及发热门诊的功能、所需求的规模得到了进一步的界定;相关的规范文件对各级医院发热门诊的规模和床位数的设置做出了要求,必须配备CT 检查功能,并设置专用的核酸检测实验室。

3.2.2 组合方式

(1)方式一:总体规模较小,留观床位需求量少时,可同层布置。

(2)方式二:总体规模较大,留观床位需求量多时,可分层布置,将首层作为诊疗区,第二层作为留观区。

3.3 发热门诊工艺流线要求

发热门诊的工艺流线需要更加清晰,要求设置单独的医护人员入口、普通发热门诊患者出入口、特殊发热门诊患者出入口、污物出口,做到洁污分开,医患分开[4]。同一通道和不同通道的进出流线布局流程分别如图1、图2所示。

图1 同一通道进出流线布局流程

图2 不同通道进出流线布局流程

3.3.1 医护人员流线

医护人员进入发热门诊区域需从医护专用出入口进入,先通过更衣区,再经过缓冲区,然后分别进入特殊发热门诊区域和普通发热门诊区域。

医护人员进出发热门诊的具体流程如下。

进入发热门诊流程:医护人员入口进入缓冲区→手部卫生清洁→更换洗手衣→进入防护服穿着区→按防护级别要求穿戴防护用品→缓冲区入口更换工作鞋→污染区(诊室)。

离开发热门诊流程:污染区→手部卫生清洁→脱衣帽→按流程指引脱下防护用品→脱口罩→缓冲区(医护人员走廊)→换清洁鞋→手部卫生清洁→男/女淋浴→男/女更衣→离开。

3.3.2 患者流线

(1)普通发热门诊患者。普通发热门诊患者由独立设置的普通发热门诊出入口进入,就诊后患者从患者出口退出[5]。

(2)特殊发热门诊患者。特殊发热门诊患者由独立设置的特殊发热门诊出入口进入,就诊后患者从特殊发热门诊出口退出。

3.3.3 污物流线

发热门诊所产生的垃圾按照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暂存,而后将其打包运出。

3.4 发热门诊工程方案选型特点

发热门诊的结构类型在各个要素上都有其特点,分为既有建筑改造、新建、集装箱式模块化、装配式钢结构、充气膜等结构类型,不同结构类型对应不同的适用场景,如表3所示。

表3 工程方案类型适用场景

综上所述,发热门诊的选型应根据工期、造价、使用年限、适用场景等因素,择优选择相应结构类型,以更适配当时环境、时期和使用需求。不同类型的发热门诊,水暖电设计大同小异,但也都有其自身特点,也需要据此择优选择相应的设备设计方案。

4 结语

以上方案策略可在有防疫抗疫要求的医疗机构中进行应用,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从疫情暴发前期策划到后期运维全过程全方位地指导医疗机构中发热门诊的定位和设计,促使发热门诊发挥“哨点”作用并成为防控治一体化体系的有力后盾和基石,为改造性项目的快速实施提供技术支持,有利于在安全、经济、实用的基础上为医疗机构争取更多应对突发状况的时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门诊患者流线门诊
分析护理干预对门诊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度的影响
门诊支付之变
信息熵控制的流场动态间距流线放置算法
COVID-19疫情下某三甲医院1066例发热门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几何映射
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观察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基于特征分布的三维流线相似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