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居住方式在家庭教养行为对幼儿依赖行为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2022-12-03陈传锋王敏张金荣卞娟娟

学前教育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祖辈父辈教养

陈传锋王 敏张金荣卞娟娟

(1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湖州 313000;2浙江省湖州市第一幼儿园,湖州 313000;3浙江省湖州市实验幼儿园,湖州 313000)

一、问题提出

依赖行为是指个体能够独立进行某些活动但却仍依赖他人去完成的一种行为,主要表现为不能独处,在生活、学习、交往等方面的心理和行为缺乏独立性,过分依靠其他人,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符的不良行为。[1][2][3]综合已有观点,本研究认为幼儿的依赖行为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等方面习惯依靠他人完成或寻求他人帮助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注意、认可、亲密感等心理满足的一种与其年龄不相符的行为表现。已有研究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依赖行为主要表现为在进餐、睡眠、着装、盥洗、如厕等多方面过分依赖其教养人或其他人;在日常学习中,幼儿的依赖行为主要表现为在整理玩具、整理书包、收拾学习用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方面过分依赖成人;在日常交往中,幼儿的依赖行为主要表现为在与同伴玩耍时遇到困难或产生矛盾经常依赖于成人的帮助才能解决,或是与其他幼儿一同玩耍时需要成人的陪伴,缺乏交往主动性,等等。[4][5][6]具有依赖行为的幼儿,缺乏安全感,自尊水平低,创造性思维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差,内化行为问题多,社会适应能力弱,人际交往困难,进而影响幼儿的健全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甚至导致其在长大乃至成年后仍然具有依赖性。[7][8]凯根和莫斯(Kagan and Moss)指出,“儿童早期对成人的依赖性对其未来的个性发展会产生不良影响”,并通过实验发现了儿童早期的依赖性对其成年期行为的影响是持久稳定的,儿童早期的依赖性程度能够预测其成年期的依赖性程度。[9]幼儿阶段是克服依赖性、培养独立性的关键阶段。因此,迫切需要探究幼儿依赖行为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克服幼儿的依赖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10]家庭是生态系统中直接作用于儿童的微系统、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作为家庭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因素,家庭教养行为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广受关注。[11][12]研究发现,父母教养行为显著影响幼儿的社会性行为,主要表现为父母教养行为与幼儿保护性因素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幼儿问题行为呈现显著负相关;父母教养行为中的管教约束、情感表达、互动交流行为对幼儿保护性因素的发展具有显著预测力;同时,父母教养行为中的管教约束行为、间接支持行为、关注帮助行为对幼儿的问题行为有显著预测力。[13]父母的积极教养行为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父母的消极教养行为则可显著负向预测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感觉加工敏感性可调节父母教养行为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14]研究还发现,父母教养行为对幼儿学习品质具有显著影响,主要表现为:父母的正向教养行为是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有利因素,而父母的体罚行为则是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风险因素;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可调节父母的正向教养行为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15]有研究进一步探讨了父亲和母亲教养行为对幼儿心理和行为的不同影响,结果发现,父亲教养行为对4岁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父亲教养行为中的情感表达、管教约束对4岁幼儿的自觉性、坚持性、自我延迟满足的发展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父亲对幼儿适度的管教约束行为对4岁幼儿的自觉性、坚持性、冲动抑制性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作用;父亲提供的间接支持则对4岁幼儿的冲动抑制性发展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6]父亲教养行为还可显著影响幼儿的焦虑情绪,父亲教养行为中的情感表达、社交鼓励、关注帮助显著负向预测幼儿的焦虑情况,而教养行为中的管教约束则显著正向预测幼儿的焦虑情况。[17]另有研究发现,母亲自主支持的教养行为是儿童执行功能的保护性因素,对儿童的执行功能具有稳定的预测作用;[18]母亲教养行为可以有效预测母子关系和幼儿同伴关系,且母亲教养行为主要是通过影响母子关系来影响幼儿的同伴关系。[19]综上,虽然已有研究提示了父母教养行为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但鲜有研究探讨父母教养行为与幼儿依赖行为的关系。

关于家庭教养行为与幼儿依赖行为的关系,已有研究多是从父母教养方式视角,探讨了教养方式与儿童独立性和依赖性的关系,认为过度保护的、包办的教养方式往往导致幼儿的依赖行为,进而助长幼儿的依赖性,阻碍幼儿的独立性;[20]而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则把孩子看作独立的个体,注重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基本的生活能力,有助于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独立能力发展。[21]还有研究发现,来自父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会使孩子的依赖性变强;来自母亲的关爱、情感渗透,会使孩子更多地感受到温暖和理解,但也会助长孩子的依赖性。总之,不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只要对孩子偏爱,就可能导致孩子的依赖性相对提高。[22]但以往研究仅仅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父母教养行为对幼儿依赖性的影响,对于父母教养行为对幼儿依赖行为的影响过程,即父母教养行为与幼儿依赖行为之间的调节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而且,以往有研究把教养行为和教养方式混同使用。[23][24]实际上,教养行为是指父母在特定的情境中与孩子互动时所表现的特定类型的行为,如父母接纳、父母支持、父母控制、父母温暖等,[25]后来的研究进一步把教养行为区分为互动交流、情感表达、社交鼓励、关注帮助、间接支持和管教约束等六种具体的行为。[26]教养行为虽与教养方式密切相关,是教养方式的具体化。但二者又有区别,教养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教养方式,教养方式只是教养行为的一个方面。因此,关于家庭教养行为对幼儿依赖行为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家庭居住方式是家庭微系统中影响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另一个重要要素。随着祖辈参与孙辈教养(包括祖辈完全隔代教养和祖辈—父辈协同教养)日益普遍,[27][28]儿童与父辈、祖辈的家庭居住方式也日益多元化,包括家中仅与父母居住、仅与祖辈居住以及与父辈—祖辈共同居住,[29][30][31]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32][33][34]有研究认为,当幼儿与祖辈和父辈一起居住时(即三代同堂),祖辈—父辈往往产生教养冲突,[35][36]更易导致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37][38]也有研究发现,家庭居住方式与儿童的心理理论、挑食和肥胖密切相关:仅与祖辈一起居住的幼儿心理理论水平明显低于三代同堂居住的儿童以及仅与父母一起居住的儿童;[39]与祖辈一起居住的儿童挑食行为发生率明显高于与父母一起居住的儿童;[40]同时,受同住祖辈影响,由于多食和活动减少,儿童易出现体重上升、肥胖的情况。[41]而且,家庭居住方式在隔代教养及其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当儿童与母系祖辈及父母一起居住时,隔代教养对儿童的学习压力影响更大,主要表现为与母系祖辈一起居住的儿童学习压力明显高于与父系祖辈及父母居住的儿童,也高于仅与父母居住的儿童。[42]另外,有无祖辈同住在家庭教养冲突、亲子依恋和幼儿错误信念理解的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在“有祖辈同住”的祖辈—父辈协同教养家庭中,家庭教养冲突显著降低亲子依恋水平,进而会降低幼儿的错误信念理解水平,但是在“无祖辈同住”的祖辈—父辈协同教养家庭中则不存在这样的关系。巴基斯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家有祖辈同住可以调节父母教养权威性与儿童社会能力之间的关系。[43]因此,本研究进一步提出如下假设:家庭居住方式在家庭教养行为对幼儿依赖行为的影响中起着调节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法,在4所幼儿园的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主要教养人中进行施测。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问卷387份,收回百分比为86.0%。其中有效问卷379份,有效问卷占比为97.9%。被试分布情况见表1。由于判断幼儿主要教养人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像居住方式那样客观,所以,表1中有关祖辈教养人、父辈教养人、祖辈—父辈共同教养人的信息不一定准确。

表1 被试基本情况(n=379)

(二)工具

1.自编《幼儿依赖行为问卷》

本研究参考有关幼儿依赖行为或独立行为研究的相关文献,[44][45][46]将幼儿依赖行为的维度划分为生活依赖、学习依赖、社交依赖,共确定32个题项,形成幼儿依赖行为的初始问卷。在某市2所幼儿园发放问卷270份,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257份,包括小班幼儿75人,中班幼儿87人,大班幼儿95人。经项目分析,有2个题项与总分的相关性系数低于0.3,需删除,初始问卷保留30个题项。经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KMO检验、Bartlett球形检验和多次主成分因子分析,问卷提取4个因子,保留21个项目,各因子名称和题项情况如下:①生活起居依赖,共10个项目,主要内容是孩子在生活起居方面对教养人的依赖;②言语交流依赖,共4个项目,主要内容是孩子在与他人交流中言语方面缺乏主动性,对教养者有依赖;③问题解决依赖,共4个项目,主要内容是孩子遇到困难时总是不愿意自己想办法动手解决,依赖教养者的帮助;④同伴交往依赖,共3个项目,主要内容是孩子和同伴交往中对教养者的依赖。然后运用Amos 24.0统计软件包对问卷的结构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问卷的结构模型合理,问卷各维度(因子)间的相关系数为0.312~0.548,均小于潜在变量的平均方差抽取量(AVE)平方根值(0.596、0.700、0.663、0.776),说明本问卷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进一步进行信度检验,结果显示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生活起居依赖、言语交流依赖、问题解决依赖、同伴交往依赖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48、0.826、0.746、0.800,问卷总体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0。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式计分法,得分越高,表示幼儿依赖行为越多、越严重。

2.改编《幼儿主要教养人教养行为问卷》

在Hawkins等2002年编制的“父亲参与教养问卷”(简称IFI)的基础上,为了适应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使题目表述更加符合中国人的理解,余舒于2011年对该问卷35个问题进行了修订,删除了2个题目后,通过因素分析得到了6个因子,即:互动交流(9个题目)、情感表达(5个题目)、社交鼓励(5个题目)、关注帮助(6个题目)、间接支持(5个题目)和管教约束(3个题目),构成《2~6岁父亲教养行为自我报告问卷》。[47]该问卷以2~6岁幼儿的父亲为测量对象,考察了该年龄段父亲参与教养的现状与特点。各维度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5、0.722、0.774、0.817、0.711和0.456,问卷总体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28,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研究对该问卷做了进一步改编。一是对问卷题目表述的修改。原问卷是适用于父亲的,提问方式为“在抚养孩子过程中,您会……”,改编后将其表述改为“我会……”,使其既适合幼儿的父辈教养人填写,又适合幼儿的祖辈教养人填写。二是对问卷维度划分的修改。根据原问卷的维度划分,保留其中5个维度,只对原问卷不适合的“间接支持”维度进行删除,这一维度的题目指向父亲为幼儿的成长提供经济支持,同时支持妻子,这与本研究想要探究主要教养人的教养行为不太相关。三是对问卷各维度的题目的修改。基本保留原问卷维度的相关题目,只对其中个别不恰当或重复的题目进行删除,如“我会鼓励孩子长大以后考大学”被归属在“社交鼓励”维度不恰当,因为“长大后考大学”不属于“社交”范畴,故予以删除。另外,因调研问卷主要是了解父辈与祖辈教养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教养行为情况,需要删除个别不符合本研究主题的题目,如“我会规划孩子的未来”离幼儿的现实较遥远,故删除。删除个别维度和相关问题后,该问卷共留下27题目,分为5个维度,分别为:互动交流(7个项目)、情感表达(4个项目)、社交鼓励(5个项目)、关注帮助(7个项目)、管教约束(4个项目)。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得分越高,意味着主要教养人教养行为水平越高。对改编后的问卷进行信效度的检验,各维度与教养行为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2、0.807、0.797、0.730和0.431,问卷总体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23,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施测过程

在下午家长接孩子离园的时间,将问卷发放给幼儿家长,由幼儿家长自行带回家填写,同时向幼儿家长说明问卷的填写要求与注意事项,尤其强调请幼儿的主要教养人填写。如主要教养人是祖辈,请祖辈填写(必要时可请其他教养人协助);如主要教养人是父辈,则请父辈填写;如主要教养人是祖辈和父辈共同为教养人,则请祖辈与父辈商定以谁为主填写。问卷填好后在第二天送孩子入园时上交给带班老师,再由带班老师统一转交给研究者。

(四)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5.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如共同偏差检验、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并采用海斯(Hayes)编制的SPSS中的PROCESS 3.5模型1进行调节效应分析。

由于本研究数据均来自问卷调查,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为减少可能的偏差,采用哈曼(Harman)单因素检验方法对所有问卷项目进行未旋转的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有14个,第一个因子解释变异量的21.04%,小于临界值40%,说明在本研究中各个变量不存在严重的同源偏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依赖行为的总体得分和不同居住方式下幼儿依赖行为的得分比较

对所有幼儿的依赖行为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从幼儿依赖行为问卷的总分均值除以总题数的均值来看,得分为2.59分,略高于中间值2.5,说明幼儿样本总体“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行为”,但并不严重。进一步将幼儿行为依赖各维度的得分均值除以各维度题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生活起居依赖(2.85)、问题解决依赖(2.48)、言语交流依赖(2.41)、同伴交往依赖(2.12)。可见,幼儿的生活起居依赖最为严重,其次为问题解决依赖。

表2 幼儿依赖行为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情况(n=379)

分别统计幼儿与祖辈同住家庭、与祖辈—父辈共同居住家庭、与父辈同住家庭三种居住方式幼儿依赖行为的情况,采用方差检验,结果详见表3。结果显示,三种不同的居住方式对幼儿的依赖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方差检验都达到显著水平,具体表现为:与祖辈同住幼儿的依赖行为水平最高,其次是与祖辈—父辈共同居住幼儿,与父辈同住的幼儿依赖行为水平最低。

表3 幼儿与祖辈、父辈居住方式对幼儿依赖行为的影响

同时,分别统计不同居住方式下男孩、女孩的依赖行为情况和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依赖行为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性别差异,结果表明,无论哪种居住方式下,男孩的依赖行为程度都显著高于女孩。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年龄差异,结果表明,在依赖行为总分及其各个维度上,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依赖行为程度逐渐降低,且年龄差异显著。

(二)家庭教养行为的总体得分和不同居住方式下家庭教养行为的得分比较

对所有幼儿的家庭教养行为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4。结果显示,从家庭教养行为问卷的总分均值除以总题数的均值来看,得分为4.25,远高于中间值2.5,说明幼儿的家庭教养行为总体水平较高。进一步将幼儿家庭教养行为各维度的得分均值除以各维度题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关注帮助(4.90)、情感表达(4.57)、社交鼓励(4.34)、管教约束(3.70)、互动交流(3.65)。可见,家庭教养行为的各维度水平也较高。

表4 幼儿家庭教养行为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情况(n=379)

分别统计幼儿与祖辈同住家庭、与祖辈—父辈共同居住家庭、与父辈同住家庭三种居住方式幼儿家庭教养行为的情况,采用方差检验,结果详见表5。结果显示,三种居住方式对幼儿的家庭教养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方差检验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在家庭教养行为总分上,与祖辈同住家庭的教养行为水平最低,显著低于与祖辈—父辈共同居住家庭和与父辈居住家庭。在家庭教养行为的维度上,不同居住方式下的互动交流、社会鼓励和关注帮助等三个维度的教养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祖辈同住家庭在三个维度上的教养行为水平最低,显著低于与祖辈—父辈共同居住家庭和与父辈居住家庭。

表5 幼儿与祖辈、父辈居住方式对家庭教养行为的影响

(三)家庭教养行为和幼儿依赖行为等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家庭教养行为和幼儿依赖行为总分及各维度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见表6。可见,幼儿依赖行为问卷总分与家庭教养行为的各维度都呈显著负相关;幼儿依赖行为的大多数维度与家庭教养行为的大多数维度也都呈显著负相关;而祖辈是否同住与依赖行为总分和生活起居依赖则呈显著正相关。

表6 各主要变量的相关分析(n=379)

续表

(四)家庭居住方式在家庭教养行为对幼儿依赖行为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采用海斯(Hayes)编制的SPSS中PROCESS 3.5中的模型1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温忠麟和叶宝娟推荐的方法,[48]依次对居住方式在互动交流、情感表达、社交鼓励、关注帮助、管教约束等家庭教养行为的五个维度影响依赖行为中的调节作用进行检验。

1.居住方式在互动交流对依赖行为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将“互动交流”教养行为作为预测变量,幼儿依赖行为作为结果变量,以居住方式为调节变量,调节效应结果如表7所示。交互作用项显著,说明居住方式对互动交流影响依赖行为具有调节作用。进一步做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见表8。父辈单独居住组的Boot 95%置信区间[-0.50,-0.21]和祖辈单独居住组Boot 95%置信区间[-0.33,-0.13]都不包含0,说明互动交流对依赖行为的影响显著;但祖辈—父辈共同居住组Boot 95%置信区间[-0.24,0.04]包含0,说明互动交流对依赖行为影响不显著。亦即,教养行为的互动交流维度本是显著负向影响幼儿依赖行为的,即互动交流越好,幼儿依赖行为本应越少,但在加入家庭居住方式后,这种显著负向影响在祖辈—父辈共住的居住方式下不存在了,即在祖辈—父辈共住的家庭,互动交流越好,幼儿依赖行为没有像在其他两种居住方式下那样相应地越少,可见家庭居住方式调节了教养行为的互动交流维度影响幼儿依赖行为的方向,使之不再一定如此。

表7 居住方式对互动交流影响依赖行为的调节作用

表8 简单效应分析

2.居住方式在社交鼓励对依赖行为总分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将“社交鼓励”教养行为作为预测变量,幼儿依赖行为总分作为结果变量,以居住方式为调节变量,调节效应结果如表9所示。交互作用项显著,说明居住方式对社交鼓励影响依赖行为总分具有调节作用。进一步做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见表10。父辈单独居住组的Boot 95%置信区间[-0.57,-0.29]、祖辈单独居住组Boot 95%置信区间[-0.41,-0.23]和祖辈—父辈共同居住组Boot 95%置信区间[-0.35,-0.08]都不包含0,说明教养行为中的社交鼓励维度对依赖行为总分的负向影响显著;但祖辈—父辈共同居住组社交鼓励对依赖行为的这种负向影响效应远低于其他两组。亦即,在祖辈—父辈共住的家庭,教养行为中社交鼓励维度越好,虽然幼儿依赖行也越少,但减少的程度不如其他两种居住方式,表明祖辈—父辈共同居住组的社交鼓励对幼儿依赖行为的显著负向影响没有其他两种居住方式大,即家庭居住方式调节了教养行为的社交鼓励维度影响幼儿依赖行为的强度。

表9 居住情况对社交鼓励影响依赖行为的调节效应

表10 简单效应分析

此外,结果还显示居住方式*情感表达、居住方式*关注帮助和居住方式*管教约束的β值分别为0.04、0.06、0.01,t值分别为1.23、1.80、0.42,P值均大于0.05,分别为0.22、0.07、0.68,说明居住方式与这三种教养行为的交互作用都不显著,表明居住方式在家庭教养行为的情感表达、关注帮助和管教约束维度影响依赖行为总分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四、讨论

(一)家庭教养行为对幼儿依赖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家庭教养行为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49]本研究从另一个侧面支持了家庭教养行为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重要影响,即:家庭教养行为与幼儿依赖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且教养行为中的社交鼓励能负向预测幼儿的依赖行为,管教约束能正向预测幼儿的依赖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家庭教养人在日常生活与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提供鼓励和支持,如表扬、夸奖、亲近、抚摸等,可以使孩子感到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获得更多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获得自信和勇气,因而能有效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能预防依赖性。例如,对孩子寄予希望,鼓励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鼓励孩子在幼儿园取得进步和成功等,都有助于孩子摆脱对家庭教养人的依赖、培养其自立行为。相反,家庭教养人的管教约束教养行为会使孩子感到生活在一个不自由的环境中,影响幼儿的行为自信心,使得幼儿在自主做一些事情时从心理上认为自己不能做到,从而扼杀其自主行为和独立行为,因而表现出更多的退缩行为和依赖行为。例如,家庭教养人的“当孩子犯错时体罚孩子”“总是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等行为,大大限制了孩子的自我尝试及其自主行为,以致养成幼儿的顺从行为和依赖行为。

(二)在祖辈—父辈共同居住家庭幼儿的依赖行为最严重

本研究发现,相对于仅与祖辈同住和仅与父辈同住,与祖辈—父辈共同居住的幼儿依赖行为最为严重。其原因可能是:在幼儿与祖辈—父辈共同居住家庭,由于祖辈—父辈更可能发生教养冲突,以致家庭教养人的互动交流和社交鼓励的教养行为对幼儿的发展起不到积极作用。虽然祖辈在参与孙辈教养中与父辈可能有冲突也有合作,[50]但多数祖辈和父辈存在共同教养困境。调查发现,83.74%的祖辈曾在儿童面前指责母亲,30.54%的祖辈会与母亲争论育儿问题。[51]亦即,当幼儿与其祖辈及父母共同居住时,由于祖辈和父辈二代人的成长环境和育儿理念不同,[52]加上沟通不畅和职责不清,奉行“科学育儿”观念的年轻父母与笃信传统经验的祖辈之间最容易因为教养观念的不同而导致教养冲突。[53]在这种家庭教养冲突环境下,会让幼儿产生无所适从的局促感,甚至学会钻空子,他们会利用祖辈父辈教养者在教养过程中的矛盾或冲突,取悦其中一方,使其更迁就自己、包容自己、包办自己。久而久之,孩子便会习惯祖辈的包容和包办,产生对祖辈的依赖,养成依赖行为。以往的一些相关研究可支持本研究的这一结果。例如,林晓雯研究发现,三代同堂家庭儿童的独立性不如二代核心家庭儿童。[54]马斯费蒂(Masfety)等研究发现,当祖辈和孩子及其父母住在一起时,会增加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55]王燕等研究也指出,祖辈—父辈间的“红脸白脸”教养行为同儿童多种问题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56]

(三)居住方式在家庭教养行为对幼儿依赖行为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已有研究发现,家庭教养行为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不一定是直接的,还有其他因素(如感觉加工敏感性、母子关系、亲子关系等)在其间起着调节作用或中介作用。[57][58]本研究从另一个角度支持了这些研究结果,亦即居住方式在家庭教养行为对幼儿依赖行为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居住方式在家庭教养行为的互动交流和社交鼓励维度对幼儿依赖行为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但只是当幼儿仅与祖辈或仅与父辈居住时,家庭教养行为才可以显著负向影响幼儿的依赖行为;只有在这二种居住方式下,当幼儿主要教养人注重对幼儿的互动交流和社交鼓励时,才可显著减少幼儿的依赖行为。但当幼儿与祖辈和父辈共同居住时,这种调节作用就不显著,即在祖辈和父辈共同与幼儿居住方式下,即使家庭教养人注重对幼儿的互动交流,也不会明显减少幼儿的依赖行为;即使家庭教养人注重对幼儿的社交鼓励,对幼儿依赖行为的显著负向影响也没有像在其他两种居住方式下那样大。其可能的原因有:在祖辈—父辈与幼儿共同居住家庭环境下,虽然主要教养人重视互动交流,如愿意陪同孩子一起活动、愿意倾听孩子的心声、愿意和孩子讨论问题等;主要教养人重视社交鼓励,如鼓励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鼓励孩子帮助他人、鼓励孩子完成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任务等。这些教养行为原本可以促进孩子的创造性、提升孩子的自主性、提高孩子的主动性、预防孩子的依赖性,但如上所述,在共同居住家庭祖辈与父辈容易产生教养冲突,更有甚者,有些祖辈教养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自己是家庭的权威,当与孩子父辈发生教养冲突或认为父辈对孩子要求太严格时,会出面责怪孩子的父辈,干涉父辈对孩子的管教,[59]无疑成了孩子的“保护伞”。在这种情形下,幼儿对祖辈和父辈的不同教养要求,甚至相互矛盾的教养行为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以致家庭教养人互动交流和社交鼓励的积极作用被淹没,不仅影响幼儿的价值观、自信心与自主性发展,甚至导致幼儿产生不良个性和依赖人格。[60]而且对幼儿而言,最简单的应对办法便是“投大人所好”,顺从、依赖“强势”的一方,久而久之就会更加依赖祖辈,养成依赖行为。另一方面,在与祖辈—父辈共同居住家庭,幼儿更容易形成多重依恋关系,[61]如祖辈依恋、父辈依恋等,但依恋强度不同,依恋作用也不一样。由于“隔代亲”,祖辈对幼儿更容易溺爱、包办、护短和迁就,幼儿对祖辈的依恋更强,甚至产生祖辈依赖,影响亲子关系、[62]导致认知依赖,[63]这使得家庭教养人互动交流和社交鼓励教养行为的积极作用更加难以发挥,以致幼儿时时粘着祖辈,事事依靠祖辈,导致幼儿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反过来,幼儿依赖心理和依赖行为也会更加强烈。

五、建议

(一)家庭教养人要把握好幼儿独立行为发展的年龄特征

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依赖行为总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小班、中班、大班,并且具有统计上的显著差异,说明幼儿的依赖行为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符合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访谈调查与问卷调查结果一致:小班幼儿遇到一些小问题就会马上向成人求助,而大班幼儿更愿意自己先想办法动手解决。随着年龄增长,幼儿在动作、认知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都有发展,加上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对幼儿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些都为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发展提供了支持,促使幼儿的依赖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降低。因此,家庭教养人应把握好幼儿独立行为发展的年龄特征。遵循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规律,对幼儿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为其提供自主、宽松的发展空间,并给予适时的帮助和正确的指导,以促进幼儿独立行为的发展。

(二)祖辈和父辈都需要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教养行为

本研究发现,祖辈教养行为与幼儿依赖行为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且隔代教养行为中的社交鼓励能负向预测幼儿的行为依赖,管教约束能正向预测幼儿的行为依赖。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家庭教养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提供鼓励和支持等可以使孩子获得更多安全感,且社交鼓励教养行为能有效促进幼儿自我控制的自觉性和坚持性,所以能促进幼儿独立行为的发展、预防依赖性。而家庭教养人的管教约束教养行为会影响幼儿的自信心、限制幼儿的主动性,使幼儿在自主做一些事情时从心理上认为自己不能做到、在行为上表现退缩,从而导致幼儿表现出对祖辈的依赖行为。因此,祖辈和父辈都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积极的教养行为,同时减少自身消极的教养行为。幼儿园和社会都要努力通过各种渠道设法帮助祖辈克服因“隔代亲”而溺爱幼儿和为幼儿包办一切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要帮助祖辈掌握科学的育儿观,优化对幼儿的教养行为。

(三)祖辈—父辈与幼儿同住家庭应发挥共同教养合力,避免对幼儿的负面影响

居住方式对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例如,杨善堂研究发现,三代人一起居住家庭幼儿的独立性显著不如父母与幼儿二代人居住家庭的幼儿;[64]杨丽等也发现,多代同堂家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显著高于与双亲居住家庭的孩子。[65]本研究结果则从另一个角度再次证明家庭居住方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影响:不仅与祖辈居住的幼儿,其依赖行为水平显著高于与祖辈—父辈共同居住的幼儿,也高于与父辈同住的幼儿;而且居住方式在家庭教养行为对幼儿依赖行为的影响中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如上所述,只是当幼儿仅与祖辈或仅与父辈居住时,家庭教养行为对防止或减少幼儿依赖行为的积极作用才能显现;但当幼儿与祖辈和父辈共同居住时,这种积极的调节作用就不显著,亦即,当幼儿与祖辈和父辈共同居住时,即使幼儿主要教养人注重对幼儿的互动交流和社交鼓励,也不会明显减少幼儿的依赖行为。因此,在当前社会,虽然祖辈与父辈共育孩子是现代家庭育儿的现实选择,但在居住方式的选择上,为了避免祖辈—父辈共同教养的矛盾或冲突,充分发挥祖辈—父辈共同教养的合力,预防和减少幼儿的依赖行为,若家庭居住条件允许,祖辈和父辈可以分开居住。[66]这种居住安排既能使二代人相互照应和照料,又可以给两代人充分的私人空间,从而有利于减少因生活习惯差异和日常琐事而引发矛盾。不过,更为重要的是,祖辈和父辈应在促进幼儿健康发展、预防和减少幼儿依赖行为这一共同目标下,加强双方之间的沟通,了解彼此在教养冲突上的主要表现,分析双方教养冲突的主要原因,并寻求解决冲突的路径,[67]如祖辈父辈相互尊重,培养共同的价值观,[68]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更新科学的教养观,恰当把握角色边界,[69]努力营造“父辈为主、祖辈为辅”的教养模式等。[70]

(四)家庭教养人要特别加强对男孩独立行为的培养

本研究发现,幼儿对家庭教养人的依赖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孩依赖行为总分高于女孩。一方面,这与男女孩身心发育的差异有一定关系,男孩在身体和神经系统方面的发展要比女孩慢,且男孩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的意识较差;而女孩发育早于男孩,自觉意识更强。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家庭主要教养人仍然存在“重男轻女”的教养观念。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家庭一般更宠男孩,尤其是具有“隔代亲”的祖辈教养人,更喜欢、也更心甘情愿为孙子或外孙包办一切,凡事为(外)孙儿想好并做好,以致男孩的祖辈依赖更强烈,其行为依赖性也更强。因此,在家庭教养过程中,家庭教养人首先要注意克服“重男轻女”和“传种接代”的封建思想,树立男女都一样的家庭观念。对男孩不仅不能宠爱,而且要严要求,从小培养其“男儿当自强”的担当思想;然后在教养实践上特别加强对男孩独立行为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对男孩提出具体可行的独立要求,从而逐渐提高男孩的独立能力。

猜你喜欢

祖辈父辈教养
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冲突对祖辈抑郁的影响:祖辈个人掌控感的中介作用与长辈价值感的调节效应
父辈们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教养方程式
助教带动“夕阳”之爱
接过父辈的旗帜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