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归来,提升“竞化少年”品格
2022-12-03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 虞 勇
学校有责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植学生的心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学生独具特色的道德坐标和精神追求。地处滆湖之滨、龙城之南的南夏墅中心小学在“泽化生命,与时竞进”办学理念引领下,以民俗文化教育为抓手,打造“竞化少年”品格社区,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氛围创设打底色——校园涵养“竞化少年”文化
荀子曾说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学校精心规划文化内容,注重营造彰显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
走进南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学校以传统文化为积淀,整体设计校园环境,让学校的七楼(竞成楼、竞慧楼、竞善楼、竞健楼、竞秀楼、竞勤楼、竞俭楼)、六路(竞化大道、仁化路、义化路、礼化路、智化路、信化路)、五廊(百米书法长廊、国学经典长廊、开放式书吧长廊、实物标本长廊、作品展示长廊)、四园(七色光农家园、成语励志园、竞化水墨园、趣味健身园)、三馆(校史馆、民俗文化馆、体育馆)、两院(七色光电影院、竞化书苑)、一宫(七色光乡村少年宫)充满传统文化气息,每个楼道张贴《论语》等经典著作的名言警句、名人故事及相关图片等内容,每个楼层布置一幅幅妙趣横生、遒劲潇洒的书画作品,每个教室展示着一件件惟妙惟肖、各具特色的学生泥塑、折纸、草编作品,吸引师生驻足观赏……学生徜徉其中,品读经典、学习知识、开启心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品格课程组群落——课程形塑“竞化少年”行为
学校以国家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本项目建设为抓手,创新育人模式。构建活动观视野下民俗课程新范式,围绕“创新”和“范式”,使教学内容鲜活、生动、有趣,使德育课程呈现强烈的感召力。学校建构并践行组群落样态的“竞化少年”品格课程行动图谱,以民俗活动在场式体验为学生品格养成主线,以校内为主阵地,向校外和网络两头拓展延伸,校级、年级、班级三线并进,构建起群落样态育人新模式。(见图1)
(一)构建物型课程群落
学校场馆是为一定教育目的而设计的物型空间,是通过实物造型、模型布置,配合图片、文字说明和信息技术构建的一个可视化的、交往式的学习载体。学校努力营造闪烁着独特地域特性的民俗文化氛围和人文气息,校园一景一物皆含“竞化”之意蕴,校园廊道场馆民俗文化环境建构起培根、养德的民俗环境文化。2015年,学校斥资十多万建设了民俗文化馆,搜集了大量留存民间的老物件,立足本乡本土,体现原汁原味。该馆展出了农耕、婚礼、皮影、戏曲等方面的器皿与老物件。这些生产生活用品真实反映了江南水乡民居、民俗、民风和文化,是生产生活的一个缩影,是农耕文化的一个片段。民俗文化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学校师生开展社团活动的主阵地。
学校每个班级更是一个微型“竞化少年”品格场,班班有带有民俗特质的班级精神、班名、班歌、班规、班徽、班级吉祥物、爱心书吧等班级文化图谱,每个年级聚焦地域民俗特质,把教室打造成学生品格文化精神家园。学校校园环境尽显民俗文化育人元素,融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竞化”民俗文化的浸润和熏陶,进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整合学科课程群落
学校关注并发掘学科课程中的育人元素,加强学科间的拓展与融合,以项目化学习转型为抓手,实现跨学科学习统整,形成人文情怀与科学思维的有机统一,构建全学科育人新模式。
学校以打造“竞化课堂”为抓手,充分挖掘并整合学科教学中的民俗文化,倡导学科教师人人都是品格教育工作者。在学科教学目标计划制订完善过程中,注重学科教学品格教育元素的挖掘渗透,注重课前、课中、课后对学生行为品质潜移默化的引导,强化学科德育功能。学科辅导教师成了多层次、多方位“竞化文化”的宣传者、传播者、践行者,围绕学生与家庭、学生与社会、学生与伙伴、学生与自然、学生与自我等基本关系,在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将“竞化文化”融会贯通,使学生的品格素养综合化、实践化、在场化。
(三)统整活动课程群落
学校聚焦“竞化少年”品格内涵,建构适切学情的活动课程体系和形态,校级、年级、班级三线并进,分级推进,其内容、形式、过程、结果最终指向学生的品格养成,建构起南小学子“竞化少年”品格成长图谱。
1.节日课程文化圈
民俗节日来临之际,学校组织学生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媒介传递节日文化元素,同时创生校园墙壁的育人价值,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创意书吧” “主题连廊”同步更新,家校社同力协同,校园成为学生体验民俗文化的乐园。互动体验式的校园节日生活,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升传统节日文化素养,而竞化场域催生学生关键品格的自然生成。同时,聚焦农历节气或传统节日,以学校或年级为单位组织的在场式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具身体验中内化民俗文化育人价值。班级图书角添置民俗节日故事传说、风俗文化类等书籍;学生园地布置、更新学生作品,鼓励学生用艺术形式记录节日文化的痕迹;“日有所诵”活动组织诵读演绎节日类诗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熏陶。
2.实践课程体验层
学校开发并融合校园周边地域资源,聚焦学生民俗文化传承的历练,组织小书法家进社区开展写春联、送温暖活动,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组织学生在清明时节前往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聚焦学生社会公民品格的养成,组织学生当小志愿者,在端午节、重阳节去敬老院看望老人,送去节日的祝福;聚焦学生创想未来的担当,组织学生创意活动体验,小画家、小书法家们在民俗馆展览自己精心准备的民俗文化作品等。同时,学校整合资源,形成家校社联盟,借助“家长学校”的建设,引入家长、社区资源,通过“主题研究、参观寻访、动手操作、实践体验、亲子合作”等方式开展品格课程基地活动,使社区地域资源和千万家庭都成为学生品格发展的重要场域,不断延展学生品格生长的三维空间。
3.主题课程成长场
以家乡习俗文化为主线,聚焦不同年段学生的品格养成关键期,学校以校级、年级、班级三级组织样态,分年段、分阶段建构起丰富多彩的主题课程体系。学生在资源整合中合作探究、研究分享,在身体力行中达至“竞化少年”的品格养成。
表1 不同年级活动主题和目的
4.社团课程个性园
学校整合校内外民俗文化中的优秀资源,聚焦传统民俗佳节、二十四节气等地域民俗文化特色,组建学校专职教师和校外特聘教师导师团队,开设数十类社团课程,菜单式课程丰富了“竞化少年”的品格元素,立体化了学生的个性成长要素。
表2 不同课程类别内容
(续表)
(四)拓展研学课程群落
研学的价值在于突破校园固有的学习生活方式,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强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道德的体验。学校挖掘区域研学资源,设计民俗体验研学课程群落,在体验式、互动式的研学行走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地方民俗文化气息。如亲近竹文化、体验做豆腐、探究米文化、走进都市e农庄、体验扎染研学等,学生在研学中亲近民俗,零距离感受民俗传人的匠心之美。研学课程唤醒了学生的归属感、价值感,从而更好地树立起文化自信。
同时,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倡导线上线下多元样态的研修方式。我们通过学校主题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将“民俗文化”校内外主题场馆、主题环境图片、文字介绍以及学生课题研究成果等及时上传。家长用手机扫一下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就可以开展有趣的亲子“民俗文化”之旅,并可互动反馈研学成果,每一位学习者的经历都将成为他人的学习资源。
三、评价变革助成长——多元提升“竞化少年”素养
新课标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学校从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化评价意识出发,在评价机制的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做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积极推行“竞化少年品格银行”运行机制,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促进学生发展。
学校建立了“竞优少年”评价手册,全校每月评选“校园之星”,包括“竞善星”“竞慧星”“竞健星”“竞秀星”“竞勤星”,评选出的优秀学生均能获得“竞化少年”品格银行颁发的“品格币”。学生每周对照细则进行自评、互评,每月进行班评,评选出“校园之星”。每学期进行总评,评选出“竞化少年”。学校每月将“校园之星”事迹及照片公布在校园网上,利用升旗仪式和校园播报进行表彰。学校每学期组织全校性的评选,并进行表彰,颁发奖状、奖品和品格币。“竞化少年”的照片将被展示在学校的星光墙上,为学生情智方面的提升带来正确的引导。
民俗归来,提升“竞化少年”品格。学校基于民俗的在场建构、品格社区的形成,为学生的成长打下了精神的底色和烙印, 为学校带来勃勃生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校将引领广大师生感先贤智慧,传文化精粹,立君子之品,做有德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