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以扬州大学“作物栽培学”为例

2022-12-03左青松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40期
关键词:作物栽培农学作物

左青松,杨 光,陈 源

(扬州大学 农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农业的发展取决于科技进步对农业的推动作用[1-3]。“作物栽培学”是农业中古老的、经典的,并且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的一门学科[4]。“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栽培管理、生长调控和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是农学专业的最重要课程之一,是将农业科学管理和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应用课程[5]。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作物栽培学”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降低了教学质量。笔者结合扬州大学近年来“作物栽培学”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初步提出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作物栽培学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农业发展的国家,素有精耕细作的传统,“民以食为天”是一句中国的古话,映照了农业在我国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早在古代,我国便有关于作物栽培的记载,比如后魏的《齐民要术》、南宋的《农桑辑要》和清代的《授时通考》,这些典籍都记载了我国古代人通过精耕细作、用地养地等手段促进农业发展。站在当代的角度上来看,这些典籍不仅记载了我国传统农业的成就,而且对于现代农业发展依然具有指导作用。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经过土地改革运动,人民的生产力被大大激发,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高,农业发展前景良好。这些成果的背后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农学家的长期努力研究。在这期间,“作物栽培学”这门学科也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曾经引进了苏联的农学教育体系,将苏联的教材《农学原理》和《作物栽培学》翻译成中文,在我国教学使用,这些翻译书籍在当时成为我国作物栽培学的核心骨干教材。与此同时,我国农学教育家在积极探索作物栽培学的中国化。1958年,我国集中一大批农学家和教育家共同编写出我国第一本本土化的《作物栽培学》教科书,当时的作物栽培学研究重点是探索影响作物生长的各种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尝试通过肥水管理和其他栽培措施创造出一个理想的作物生长环境,达到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的目的,但是当时还是主要以总结我国传统的种植经验为主,缺少科学性。到了20世纪70年代,作物栽培学的特征是总结群众经验,依靠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学习、总结优秀的农民栽培经验,改进栽培技术,并将其推广到其他地方。到80年代和90年代,经过多年的研究,我国作物栽培学逐渐从经验技术型转向理论技术型,重点研究作物生长规律、器官建成、产量形成、品种提高,围绕作物布局改善、高效益种植模式、农机农艺相结合等理论。进入21世纪,我国作物栽培学发展至新阶段,从单一高产到追求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抗逆等技术综合发展,不断与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结合,向机械化、轻简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积极建立完善一套增产、增收、增效、协调于一体的现代栽培耕作制度。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作物栽培学学科悠久的教学历史及当代积极推广的必要性。

二、“作物栽培学”教学内容及现状

扬州大学农学院是我国最早创立农学专业的院校之一。扬州大学农学院是我国较早创立农学专业的院校之一,农学专业的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优化的栽培管理途径,实现作物高产和优质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作物栽培学”教学内容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特种作物三部分内容,其中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作物栽培学”为必修课程,特种作物的“作物栽培学”为选修课程。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麦和玉米,计64课时;经济作物包括油菜、大豆和棉花,计48课时;特种作物包括马铃薯、烟草等,计36学时。从作物种类上看,扬州大学农学专业开设的“作物栽培学”涵盖了多种作物,有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大宗粮食作物,也有占据重要地位的经济作物和特种作物。从课时设置可以看出,粮食作物课程占比最大,这也符合国家的实际需求,保证粮食产量品种,让人们过上好日子,同时课程涵盖了一些小宗作物,充分体现了作物的多样性。

“作物栽培学”是扬州大学优势和特色课程,系统传授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是农学类专业的主干课程。由张洪程院士领衔,戴其根、朱新开、陆卫平、陈德华、冷锁虎等教授组成教学团队,实力雄厚,主讲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等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和生育规律;土壤、温度、光照、水分、肥料等环境因子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调节、优化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技术;协调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的高效栽培原理和系统调控技术。课程内容紧贴作物现代生产,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与应用好作物栽培原理与技术,而且有助于学生在从事作物生产中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开发转化能力,实现作物生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及可持续发展。目前此课程已被列为国家精品课程,在教材编制、网络课程的建设上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在中国大学MOOC(慕课)平台也有近年来刚录制的视频教程,从整体看,课程建设比较好。因此可以说,扬州大学作物栽培学专业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涉及的软、硬件水平均处于全国前列。

三、“作物栽培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作物生长缺乏时效性

“作物栽培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按不同作物授课的,即尽量在此种作物生育期内开展相关作物教学,以使学生能够亲自看到作物生长。但是由于作物种类繁多,学生对每一种作物的田间观察并没有达到细致入微的地步,并且只能观察到一部分的生育周期,这就造成了虎头蛇尾的弊病。再如一些小宗作物,学校试验田并未种植,学生只能在书本上学习,而书本上的知识缺少灵活性。总之,由于教学内容与作物生长缺乏时间统一,使得“作物栽培学”教学难以深入人心。另外,授课内容包括作物生产意义、分类、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等,而授课起始缺乏必要的总论介绍,因此,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内涵、框架等认识不足,缺乏一个高度上的认识,学习的知识显得不够系统。

(二)缺少必要的导入和串联

很多院校的“作物栽培学”这门科目是由不同的教师讲授不同的作物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专业教师教授某种作物,以达到增强教学质量的效果。但是这样做同时会割裂作物间的关系,学生有时候可能会感到糊涂,比如生育期的概念,不同作物可能概念有所不同,例如水稻生育期是指播种至成熟经历的天数,小麦和油菜生育期的概念是指从出苗到成熟经历的天数。为什么不同作物存在这种差异,没有教师向学生解释,导致学生可能会感到茫然。

(三)实践学习内容不够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课程学习过程中必要的实践环节必须要跟上。作物生长发育极易受到气象、土壤和肥料等条件的影响,在课堂上和学生谈论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田间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学生只有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基础上,积极结合实践,走入田间地头,深入生产实践中,才能牢牢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措施,只有不断实践,才能把所学深入脑海,继而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扬州大学农学院建院历史悠久,校内有大片的试验田,尽管授课教师会在课后带领学生去田间观察作物,但是这种短暂的接触不足以使学生产生对其深入了解,开拓创新更是无从谈起。尽管现在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式比较丰富,学生可以在教室中便能观察到作物,但是与田间实物还是存在感性上的差距,有时候课堂理论上感觉很复杂的内容,其实到田间一试,学生就有一种恍然大悟,甚至是如释重负的感觉。

(四)网络平台利用不规范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平台教学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平台上,教师可以通过更生动的手段,比如播放视频,为学生讲解作物生长发育,这种动态的视觉体验更加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除了特殊情况(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部分高校学生均未返校,教师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授课,网络平台的利用率比较高,除此情况外,其他大部分时间网络平台的利用率比较低,学生主动参与度也比较低。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教师把课件上传至网络教育平台,要求学生自己看幻灯片和教学视频学习,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无人解答,缺乏教师的指导,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一个人学习容易产生厌烦情绪,缺少同学间、师生间的交流学习,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程度也会因此降低。长此以往,学生学习质量大打折扣,刷课时等恶劣情况也有发生。

(五)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够强

现在虽然农业整体形势蒸蒸日上,但是整个社会环境对农业的认识不足,认为农业的门槛不高,技术含量比较低,就业前景不乐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很多学生在刚刚步入校园学习农学之际,本身就对农学这门科目没有了解,且有些教师在上课时与学生缺少交流互动,只顾讲解幻灯片,学生听得一知半解,造成被动学习状态比较多。种种原因,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部分学生认为这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甚至把“作物栽培学”课当作混学分,最终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六)课程考核方法单一

“作物栽培学”这门科目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其最终考核也要与实践相结合,比如要实地考察作物生育规律,到田间实际考核作物需肥需水状况。但是目前,这门科目的考核只停留在卷面上,没有关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核,这很容易造成学生为了应付考试,通过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地方法进行理解。这样做虽然能够通过考试,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掌握“作物栽培学”的内涵,过一段时间便把所学全部忘记,这对于后期的试验开展,论文撰写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四、提高“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作物生育期与作物教学时间保持一致

学校应该尽可能地把作物教学时间安排在该作物生育期内,并且最好贯穿整个生育期。但是由于课程时间有限,一般是上完一个作物的课程紧接着开设另外一个课程,这样就容易错开生育期。所以我们应该把课程尽量分散开,按照生育期设置该作物的教学,中间穿插对于上一个生育时期教学的考核,这样学生可以观察学习到一个完整的作物生育周期。对于一些小宗作物,学校应该开拓出一小片试验田,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种植,并且进行田间管理,考察作物发育情况,同时教师的上课时间应该与此作物生育时间保持一致。

(二)加强实践教学

就绝大部分高效而言,校内的试验基地比较紧张,由于校内的试验安排,包括取样、测定都比较方便,承担科研项目的教师都非常想就近完成,但是作为课程教学来说,学生比较多,组织校外的实践课程牵涉的风险更大。因此,如何协调必要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对“作物栽培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影响很大。针对此问题,学校应该制订一个长期性的、不断线的实践性教学计划。如鼓励本科一年级学生参加一些简单的农事操作,对作物栽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引导本科二年级学生参加田间试验和实习,选择喜欢的作物,从整地、播种到田间管理,再到最后收获,让学生从头到尾体验作物生长的乐趣,从实践中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科三年级学生便可以进入各个课题组实习,从简单的种植到设计试验、开展实验,把“作物栽培学”课程的知识真正在试验中应用;本科四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开始撰写毕业论文。

(三)拓展多种教学渠道,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关于扬州大学“作物栽培学”网络课程的建设,学校已组织精兵强将开展各方面工作,包括视频的录制、互动平台的建设及网络课程的维护与更新,希望授课教师能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此外,还应该让学生上台分享学习心得,比如让学生根据所学制作幻灯片,并上台演讲,在增加学生主体身份的同时,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把所学真正理解。另外,应该视情况对本科生开放实验室。很多知识难以通过书本和田间观察学习,必须在实验室内借助实验仪器才能学习。在实验室内学生是主体,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简单的试验方案,再由学生完成试验过程,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体验一次全方位的作物栽培训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提高学生对作物栽培的热情的帮助是巨大的。同时,应该倡导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查阅文献,汲取新知识,开阔新视野。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最大化激活学生的上课热情,最终让他们喜爱上这门学科,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有真才实学,并且热爱农学。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无农不稳,无粮则乱,“作物栽培学”课程极其重要,是农学教育体系中的骨干课程。通过科学授课,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课程上体现独特性、趣味性、特色性,同时把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探讨式课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调查分析能力,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继而使学生热爱农业,引导学生树立为农业奉献的理想精神追求,成为致力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优秀农业人才。

猜你喜欢

作物栽培农学作物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中国染料作物栽培史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无人机遥感在作物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