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呼伦贝尔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概述
2022-12-03杜辉
杜辉
(呼伦贝尔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是目前我国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国外远比国内成熟。早在1790年法国国民议会就已设立遗产保护机构,至今已有200 多年的历史[1]。国外研究较多关注遗产立法和管理经验,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而国内研究则经历了从其概念内涵、特征价值、抢救整理到传承保护、开发利用的过程,并有诸多论著问世。呼伦贝尔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丰富、种类繁多,这既是呼伦贝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优势,也是保护研究的困难和劣势。根据目前调查所能收集到的资料,在吸收借鉴前人中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21 世纪以来的呼伦贝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做一系统梳理,以利于今后的深入研究。
1 关于呼伦贝尔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变迁及现状的研究
主要有崔航的《呼伦贝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和对策》[2],杜辉等的《呼伦贝尔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3],徐兴锐的《呼伦贝尔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研究》[4],乌晓梅、石双柱的《呼伦贝尔布里亚特蒙古族文化变迁研究》[5]等文章,分别从呼伦贝尔市、少数民族、鄂温克族、蒙古族文化等角度,对呼伦贝尔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变迁及保护现状等方面进行论述。
2 关于呼伦贝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问题的研究
2.1 关于呼伦贝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伊敏的《民族地区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定位与思考——兼谈呼伦贝尔市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6]一文指出,民族地区图书馆需要加强的重要工作就是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倞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7]一文在把握鄂温克敖鲁古雅民族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提出了法律保护对策;百秋等的《呼伦贝尔市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立法保护研究》[8]一文从法律角度对呼伦贝尔非遗保护进行研究; 汪立珍的《保护与发展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9]一文论述了保护发展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建立科学系统的教育机制。
2.2 关于呼伦贝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
敖登高娃的《论巴尔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10]一文对呼伦贝尔巴尔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出对策建议; 孙姝慧的 《中国俄罗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问题——以中国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巴斯克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11],则从数据库建设的角度来探讨巴斯克节的传承;孟春荣、张姗姗的《基于文化基因理论的蒙古包建筑传承研究》[12]一文在理清蒙古包建筑文化基因原点的基础之上,面对蒙古包技艺失传的危机,对蒙古包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多种形式的传承模式。
3 关于呼伦贝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服饰文化的研究
包路芳的《布里亚特蒙古族的服饰文化》[13]一文论述了布里亚特蒙古族服饰具有游牧文化特点、欧化特征,以及鲜明时代特色;蒲子琛的《呼伦贝尔蒙古族传统服饰艺术的演变与传承现状》[14]一文介绍了呼伦贝尔蒙古族服饰文化的现状与历史变迁;龚宇的《使鹿鄂温克传统服饰与传承保护》[15]一文介绍了濒临失传的传统服饰制作技艺使鹿鄂温克传统服饰;孙萨茹拉的《鄂温克服饰的地域色彩》[16]一文指出,受地理环境影响,鄂温克服饰具有森林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特点;隋岩的《呼伦贝尔萨满神服艺术造型与象征研究》[17]一文对萨满神服的选材及造型、颜色、装饰,以及象征意义进行了论述。
4 关于呼伦贝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歌音乐的研究
佟占文的《传统的延续——呼伦贝尔巴尔虎长调民歌田野调查》[18]一文对呼伦贝尔巴尔虎长调民歌传承人宝音德力格尔进行了调查采访; 靳立军的《呼伦贝尔蒙古族民歌艺术价值研究——以巴尔虎、布里亚特民歌为例》[19]一文主要论述了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族民歌在呼伦贝尔音乐文化中的地位、价值和影响;张阅的《莫尔格勒河畔的天籁——解析呼伦贝尔陈巴尔虎蒙古族短调民歌》[20]一文论述了陈巴尔虎蒙古族短调民歌的特质、困境,以及保护和传承的措施;田晓琴的《简析呼伦贝尔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传承途径——以达斡尔族民歌为例》[21]一文对达斡尔族民歌的特点、 价值及其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传承进行了研究。
5 关于呼伦贝尔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问题的研究
蒋玉华的《非遗视界下呼伦贝尔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22]一文论述了呼伦贝尔非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 王艳的《呼伦贝尔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23]一文对呼伦贝尔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研究;朱玉福、伍淑花的《内蒙古恩和俄罗斯族民俗家庭游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24]一文在对恩和俄罗斯民俗家庭游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6 呼伦贝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案研究
关于那达慕节庆研究,高旸的《节庆转型与特色定居点培育——基于呼伦贝尔那达慕节庆的案例研究》[25]一文以牧民定居点特色旅游小镇为研究对象,论述了民族节庆对特色小镇文化特征塑造的积极作用;郝延省的《蒙古族“那达慕”品牌建设与推广策略》[26]一文分析蒙古族“那达慕”品牌建设与推广策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于蒙古包文化研究,巴拉金的《时代变迁下蒙古包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以呼伦贝尔地区为中心》[27],文章在论述蒙古包的历史变迁的基础之上,分析了蒙古包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的双向互动关系,并提出相关良好建议。
关于桦树皮文化研究。主要有卢博的《呼伦贝尔地区鄂温克族桦树皮器物研究》[28]一文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考古发掘出土的和近现代的桦树皮器物进行分析和研究;曹莉、郝建辉的《呼伦贝尔“四少民族”桦树皮艺术的特色与传承》[29]一文论述了“四少民族”桦树皮装饰艺术的特色与价值,以及保护传承的重要性。
关于传统民居的研究。齐卓彦、张鹏举的《森林文化体系下内蒙古呼伦贝尔少数民族传统民居》[30]一文对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以及俄罗斯族的传统居住方式进行了调研;晫兰、苏根成的《民族原始建筑的应用——以呼伦贝尔地区部分少数民族建筑为例》[31]一文主要介绍了呼伦贝尔蒙古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等特有的富于民族特色的建筑等。
关于宗教信仰及敖包祭祀的研究。宝朝鲁门的《呼伦贝尔市蒙古族宗教信仰现状研究》[32]一文论述了呼伦贝尔蒙古族民众宗教信仰的现状及特点;吴红的《当代呼伦贝尔草原的敖包祭祀》[33]一文对呼伦贝尔草原敖包的不同特征、 地理分布和族群分散定居情况及当代牧民的敖包祭拜活动进行了研究。
关于萨满鼓类型的研究。刘桂腾的《呼伦贝尔萨满鼓之类型——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族萨满乐器的地域文化特征》[34]一文对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萨满鼓类型进行了调研。
7 结语
2021年8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35]
目前,呼伦贝尔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7 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9 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0 项;传承人400 人左右,其中国家级传承人10 人;自治区级非遗生态保护区4 处,非遗博物馆5 座,各类非遗传习所36 处。非遗相关文字资料保存300 多万字,非遗项目图片、高清视频资料3 万多G,国家级、自治区级非遗保护项目专题片40 多部。从2012年至今,呼伦贝尔市非遗保护中心已征集非遗实物476 件(套)等[36]。相对于数量众多的非遗项目而言,有关呼伦贝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大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使 “非遗+研学”、“非遗+旅游”、“非遗+扶贫”相结合,加强非遗文创产品、文艺作品的创作创新,加强非遗民俗生活用品、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推动当地人民致富发展,对于呼伦贝尔的繁荣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