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对比和融合研究

2022-12-03侯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表现形式文学作品法国

侯洁

(南京师范大学 泰州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作为当今世界两个文化大国,中法之间的思想文化和文学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3 世纪中叶,法王圣路易就向蒙古派遣过两个使团。随后,来自欧洲的商人、传教士、游历家们相继来到东方,探寻中国,他们把最高级的描绘留给了中国,写出了各类不同的东方游记或行纪,这些著作成为法国人认识中国的起点,为其后的人文主义、古典主义和启蒙主义作家的中国想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另一方面,中国对法国的了解始于17 世纪耶稣会传教士从西方带来的书籍,其间经历了19 世纪洋务运动时期向西方学习的热潮;民国时期,一批又一批的中国青年在社会各界的组织下前往法国学习交流,为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而非凡的贡献。不可置否,这些学习交流活动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文化和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特别是我国与法国建交后,大量优秀的法国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传入我国,对我国文学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 法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对比分析

对于任何国家的文学来说,我们都必须从文学产生和生长的大环境来审视其发展。每一种文学类型都植根于一个地区和一个民族的发展之中,并在发展中进一步体现其特有的个性。而且,在文学历史上的每一种文化发展,无一例外都有着民族与区域自身的印记。

从法国文学与我国文学的表现形式和实质内容来看,中法两国文学在思想和艺术特征表达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不同的艺术内涵。这一差异深深植根于两者的长期发展当中,无论是在法国文学与我国文学的各自发展之初,还是在法国文学与我国文学的各自发展成熟的过程中,都可以对其文学的表现形式、表现内容及表现思想进行比较和分析。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关注文学发展的民族性与区域性,并将其深入纳入文学发展的轨道,是研究法国文学与我国文学思想和艺术特征之间对比与融合的前提。

1.1 两国文学作品表现形式的对比

法国文学与我国文学关于思想艺术表现形式的对比分析是二者对比分析的开端。在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一种文学形式,发展特征的展现上,总是以表现形式的不断变化为发展总体脉络[2]。毫不夸张地说,文学作品表现形式是文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是文学进一步发展的依据。首先,文学思想呈现的灵魂是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从文学作品总体发展上来说,文学作品总是要表现作者的某种思想,尤其是作者关于某事与某物的基本观点,无论作品的写作过程如何,作者总是围绕着这种既定的文学形式来阐发其思想。其次,作者阐发思想的过程中总是要借助相应的文学表现形式来进行,一定的文学作品表现形式是文学艺术具有生命力的表现。大体上来说,文学作品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拟人、比喻、排比、夸张等,这些文学作品表现形式在表现作者思想内容与核心观点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是这些文学作品表现形式的恰当运用,才使得文学作品的阅读具有趣味性、哲理性,同时也使得作品在阐释作者观点的过程中更具有说服力。最后,不同文学形式的作品,其表现形式具有更大程度的不一致。在法国文学与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法国文学与我国文学是具有不同文学形式的两种文学。因此,其文学作品表现形式当然具有对比性,在不同文学表现形式的发展过程中,两种文学形式具有更加显著的不同之处。总之,基于中法两国的历史传统与文化渊源的不同,二者的文学形式与文学内容具有更加显著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可以从法国文学与我国文学的表现形式上来着手分析。

1.2 两国文学作品表现内容的对比

文学作品表现内容是法国文学与我国文学在思想和艺术特征比较分析上的一个重要不同点。我国文学的发展让我们始终看到一个历史体现过程和结局。一方面,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作者总是将自己的相关情感融入到小说的主人公身上,重新定位作者的思想核心和对小说主人公的看法。作者在作品中始终体现着自己的时代特征和特点,这是我国文学的最大特色。另一方面,我国文学作品中的“实用”观念更为明显。由于中国历代都强调文学观念的实际运用,即文学作品总是对中国现实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特别是我国许多文学作品总是试图最大限度地解释中国社会。在这样一个有针对性的过程中,作者在文学作品中表达建设新社会的思想已成为我国文学作品发展的一个典型特征。法国文学作品不具备上述两个特征,在法国文学史的发展过程中,作者的研究始终是暴露出来的。同样的研究也贯穿于法国小说的发展过程。对个人主义的追寻、个人主义的表达和对最大自由的追求成为法国文学作品叙事安排的主要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法国文学作品是一种具有个人精神的文学形式,主要关注个人需要和个人欲望。

1.3 两国文学作品表现思想对比

文学作品表现思想是各类文学形式的根本和出发点。没有表现思想的文学形式是没有灵魂和表现力的文学形式。我国许多文学作品在这方面都有显著的特点。在文学作品表现思想方面,中国文学形式所传达的细腻的文学思想和令人愉悦的中心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了中国文学形式的生命力。总的来说,中国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是文学作品表现思想清晰,在阅读中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读者总能快速理解作品的核心思想,这也是中国文学作品的最大特点之一。法国文学作品在表现思想方面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其核心思想不十分清晰。无论读者多么努力地阅读,他们永远不会在一夜之间掌握作品的核心思想。这也凸显出法国文学作品注重抒情的过程,而较少注重核心思想的表达,这不仅是法国文学作品的文学历史特征,也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无论如何比较法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的核心思想,都必须牢记,法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的文学作品表现思想的表达始终基于不同的时代渊源。立足时代背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创作文学作品,表达核心思想,始终是法国文学和中国文学思维的方向,也是中法文学思维发展的显著特征和过程。

2 法国文学与中国文学之间的融合分析

2.1 法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的传播

法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历史并不长。著名作家Alexandre Dumas 的《茶花女》是第一部翻译并介绍到中国的法国文学作品。直到新文化运动,法国文学作品才真正在中国迅速发展和传播。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文学作品明显受到法国文学作品的影响。民国以来,中国文学界一直致力于引进法国文学作品,例如:郭沫若、戴望舒、黄仲苏、徐志摩、刘延玲、李金发等人翻译和介绍了大量的法国诗歌作品,其中有Pierre Baudelaire 和他的《恶之花》,著名的《国际歌》和《马赛曲》等[3]。此外,中国文学家更注重法国文学作品中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余庚宇、曹葆华、李金发等作家都特别重视Pierre Baudelaire 和他的《恶之花》,梁宗岱、穆木天、王独清等作家则特别重 视Stéphane Mallarmé、Paul Verlaine 等法国作家的作品。但中国作家接受法国文学作品的影响并不是随意的。他们一边向法国文学作品学习,一边发扬中国文学作品的民族传统,唱响时代旋律。因此,对于中国作家而言,他们在学习法国文学作品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特色进行了扩展、深化和发展。

2.2 中国文学在法国的传播

1716年,一位激动的法国作家对中国的瓷器这样赞美道:“当我看到这种瓷器时,吸引我的是它的辉煌。它来自一个新的世界,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和粗俗,来自中国和它的故乡。”在18 世纪的欧洲大陆,特别是法国,曾经出现一场中国文化热潮,为中法两国敲开了文化和文学交流的大门[4]。在这一幕下,主演是中国戏剧。在法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最初几年,最为经典的作品主要是《赵氏孤儿》和Voltaire 的《中国孤儿》。通过研究这两篇文学作品的意蕴,可以看出中国《赵氏孤儿》对法国《中国孤儿》的影响,以及法国对遥远的东方文明和中华传统的敬仰和致敬。当时中国文化在欧洲十分流行和备受追捧,早在1692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便亲自见证了意大利剧团的文学作品 《中国人》;而在1713年,法国王宫上演了另一部文学作品《道士隐身术与中国皇宫》; 此外,1773年至1779年,有许多反映中国文学的作品在法国上演。对18世纪的法兰西来说,除了意识形态解放的目的是反对传统之外,教育运动最重要的内容是重新认识原始文化,寻找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中国文学和文化成为他们需要照亮自己的一面镜子,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学和文化只是好奇和尊重的外在象征。总的来说,在中国文学和法国文学真正接触的历史上,法国文学(首先是诗歌)对中国的影响,比中国文学(主要是戏剧)对法国文学的影响要大得多。当然,这与中、法文明进入鼎盛时期和衰落时期的大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2.3 两国文学在当代的交流与融合

在中国现代文学界,来自英国、 美国甚至土耳其、西班牙和德国等国家的文学作家频繁出现,在畅销文学作品排行榜上,似乎找不到法国文学的作品[5]。与法国人不断创造的时尚潮流文化相比,法国当代作家的作品在中国出版通常有一个明确的答案,那就是没有任何惊喜。中国文学界永远不会忘记法国的经典文学作家,如Balzac、Alexandre Dumas、Victor Hugo 和Gabriel Verne 及他们的文学作品。但当代法国文学作家呢? 他们的大多数作品常常被中国文学界所遗忘。2006年,《法兰西组曲》等畅销书偶尔出现在中国文学市场上,这只是极个别的一个特例。尽管这本书已经成为法国和中国的流行作品,但其在中国文学市场上的销量远低于其他国家文学作品在中国的销量,文学作品低销量背后的真正原因是当代法国文学界和文学作家应该真正反思的。在某种程度上,法国文学正在成为一种法国自恋,法国作家的特点似乎与其他国家不同,法国的创作环境似乎特别关注所谓的“纯正的文学作品”,并蔑视出版适合公众的“流行的潮流作品”[6]。在法国人眼里,畅销书可能是卑鄙的字眼。当代法国文学作品通常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作品的叙述通常是缓慢的,注重语言的节奏和事件发展的节奏。汉译后,其语言特征难以呈现,即使是习惯英美文学注重叙事速度和曲折情节的读者也难以适应。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以Robbe-Grillet、Claude Simon 和Tucson 为 代 表 的 法国新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作品其核心思想并不清晰,也难以理解。

与此形成十分明显反差对比的是,当代中国文学作品在法国却是另外一个场景。法国人不仅热爱他们自己的文学,并且普遍对外国文学感兴趣。法国作家的作品占图书馆的一半以上,外国文学作品也被填满。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当代作家的许多文学作品都被翻译过,其中最受法国文学界欢迎的是余华和莫言。出现这种情形主要是著名导演张艺谋的功劳,因为这些作家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电影发行的对应版本。在法国,还可以找到流行的中国文学作品,如《三重门》和《尘埃落定》等。随着当代中国的发展,骄傲的法国人再次将目光投向东方,就像民国时期中国运动的学生吸收强大的西方和法国文学思维一样。

3 结语

中国和法国是世界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他们经常被当作彼此平等的对象用来相互比较。从文学方面来说,法国被称为“亚洲的中国”,中国也被称为“欧洲的法国”,可见两者之间的文学交流与融合是十分深远的。在漫长的文学历史长河中,两国文学之间的交流,值得进行充分而细致的研究。作为东、西方文学最重要的代表,研究法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对比与融合具有不可回避的重要意义。针对这一问题,该研究首先从法国文学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对比分析,阐述了两者在文学作品表现形式、表现内容以及表现思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法国文学与中国文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可见在不同的时期,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结果相互影响。此外,无论是法国文学在中国的兴起,还是中国文学在法国的传播,无疑对我国的思想文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使我国的文学园地更加光彩夺目。

猜你喜欢

表现形式文学作品法国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莫奈《睡莲》[法国]
浅谈导演与小品的表现形式
文学作品与数学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法国浪漫之旅(二)
文学作品与数学
中国近代女子体育的兴起与表现形式研究
透射光之炫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