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探析
——以“水文学原理”为例

2022-12-03佘敦先张利平程磊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41期
关键词:水文学专业知识水文

佘敦先,张利平,程磊

(武汉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如何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备良好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1]。在高校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环节中,推广双语教学愈发重要。2015 年,在《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中,强调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与总体规划,这为推进双语教学提供了良好契机。

水是支撑地球生态系统和保障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水文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系统中水的起源、存在、分布、运动和循环变化规律,并应用这些特点及规律为人类服务的自然科学[2]。“水文学原理”既是水文专业本科生初步了解水文循环过程、掌握水文学基础知识的一门基础专业理论课,也是本科生学习水文测验、水文预报、水文水利计算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其主要内容是以水文循环为核心,包含水文循环中各项基本要素的物理成因及特点、水文循环要素与地表地下各种水体水文现象的相互关系,以及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等内容[3]。“水文学原理”课程学习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充分认识水文循环及各种水文现象,掌握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基本规律和水文学的主要研究方法[4]。高校作为向社会水利行业输送高素质的水文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基地,“水文学原理”课程肩负着培养技术型、研究型水文人才的重任[5]。因此,我国高校在水文专业的教学中,需要重视水文基础理论和基础应用,培养出更多具备运用水文学基础知识解决相应实际问题能力的优秀水文工作者。本文以武汉大学“水文学原理”课程双语教学为例,系统地分析了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及教学经验,旨在对课程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具体思路和参考。

一、高校双语教学的形式和方法

高校双语教学通常是指以第二语言或更多种语言讲授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学形式。双语教学既是语言学习,又是专业学习,语言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历经多年实践,各大高等院校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已经从刚开始的探索阶段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采用双语教学的课程也越来越多,教学形式逐渐多样化,高校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6]。目前我国双语教学模式大体可分为三类:(1)浸入型双语教学[7],即教学语言不是学生在社会环境交流中主要使用的语言。(2)过渡型双语教学[8],学生进入学校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化为只用第二语言教学。(3)保持型双语教学[9],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使用母语,只有在特定课程中使用第二语言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这也是我国双语教育主要采用的教学形式。现阶段,高等院校大都是选择基础专业课程展开双语教学,因为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或有一定的基础,用不同的语言接受熟悉的内容,学习的难度较小,能够很快接收知识及理解授课内容。

1.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双语教学课堂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补充了一定的外语词汇。双语教学需要学生从课本出发,通过课外辅导教材和自己查阅文献理解专业知识的外语表述形式,这种自发性地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外语写作与交流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由于学生的外语能力参差不齐,一部分外语水平不足的学生可能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双语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10]。

2.从教师的角度来看[11],双语教学对教师的专业外语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教师需要用非母语讲述专业知识,需要兼顾专业词汇和专业深度,必要时需要配合母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此外,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正确处理外语教学和专业课教学的关系,不能简单地将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当作外语教学课,也不能单纯地对专业课的汉语内容进行翻译,将双语教学课程变成普通英语课的翻版[12]。虽然当前我国各高校都加大了对双语教育的投入,如资助双语教学项目、支持教师出国访学、不断引进国外人才等,但是现阶段依旧只有高水平的高等院校有足够的教师资源建立成熟的双语教学课堂。

3.从教材的角度来看,双语教学的教材分为四种:国外原版教材、本校自编教材、国内其他院校教材和中外合编教材。我国高校选用最多的是国外原版教材。除此之外,双语教学需要一定的中文辅导教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一般来说,高校双语教学既要求高效高质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要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够有所收获,因此,相关课程的开设对选择的教材有着极高的要求,如何选择合适的双语教学教材一直是困扰双语教学继续发展的难题之一。

4.从考核的角度来看,双语教学的考核指标与传统汉语教学的考核指标有一定的区别。在高校传统的汉语教学中,多以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的笔试成绩作为最后的课程成绩,这基本上能反映学生对课程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而双语教学的考核还需加入具有专业性质的外语知识考核,现阶段我国高校主要采取以下三种考核制度:(1)取消期末考核,课程成绩改为多次课后作业的综合成绩,并且要求课后作业必须以英文的形式完成,这样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并且加深学生对专业英语的记忆。(2)期末考核试卷为外语试卷,并且要求学生采用外语作答,这类考核的难度较大,但是对提高学生的外语写作能力和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3)综合考虑上述两种形式的考核。

总体来讲,双语教学和传统汉语教学在备课、课程教学、课后和考核上均有相似之处,其最大的不同在于双语教学用非母语讲解传授知识,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专业知识及其外语表达方式,能够较为流畅地读懂外文教材,最后从口语、写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这是传统母语教学所不具备的。这种教学制度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挑战,同时对高校教师的备课方案、教学计划、考核安排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双语教学在教学形式上依旧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材选取困难,很少有针对我国学生情况编写的双语教材;对英语基础差的学生不友好;高水平师资力量的稀缺;我国的语言环境单一,双语教学课程教授的内容没有与之后的课程结合起来,学生的知识记忆短暂;等等。因此,需要国家政策、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形式,真正达到双语教学的效果。

二、“水文学原理”课程双语教学分析

“水文学原理”作为水利学科一门重要的基础专业知识课程,国内高校的水利院系对该课程均特别重视,水文相关专业都开设了该课程,并设置2~4个学分。开设的学期大都在大学本科入学第二年,一般都在学生完成大学生基本课程后刚开始接触本专业知识的学期开设本课程,以便让学生清楚水文专业学习的主要内容,为学生搭建基本的学习框架,为之后深入学习水文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经调研统计,我国大部分高校采用中文授课的形式,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芮孝芳所著的《水文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武汉大学“水文学原理”双语课程开设于第二学年的下学期,设置3个学分,共48学时,每课时45分钟,其中还包括3个实验教学课程,分别为“蒸散发观测实验”“入渗实验”和“降雨径流模拟实验”。主要课程内容有水文循环相关理论、土壤水分运动、蒸散发、产流、汇流等,主要研究水资源、洪水与干旱的形成、时空分布、预测预报等。该课程的目标在于使学生了解水文学的基础概念及研究对象,理解、掌握各水文现象的物理过程及变化规律,为本专业后继课程的学习及从事水文水资源相关学科的应用与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教材方面,武汉大学“水文学原理”双语课程的教材为Dingman S.L.的Physical Hydrology(Waveland press,2015),教学参考资料主要有芮孝芳所著的《水文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叶守泽、詹道江所著的《工程水文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夏军所著的《水文非线性系统理论与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1.在授课方式上,该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其目标在于使学生获取水文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武汉大学“水文学原理”双语教学课程组建了由院士领衔的教学团队,教学成员包括武汉大学教学名师、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等。“水文学原理”双语课程侧重水循环中各要素的过程与机理等内容,强调学生对水文学原理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计算方法的理解与掌握能力,以及在实际生产问题中的应用能力;课程在教学形式上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采用课堂教学、小组讨论、案例学习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程度,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讨论能力、理解能力等具有较大帮助。

2.在课程考核上,采用的形式主要包括:(1)平时成绩。平时成绩的考核可通过出勤、课堂表现及作业等综合评定,该部分成绩由任课教师整理评定。(2)课堂测验成绩,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课堂测验在该课程课堂内的某一节课中进行。(3)期末考试成绩。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进行,最终得分作为该部分的成绩。考试在期末考试周进行,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整个流程。成绩的最终评定采用百分制。考试内容须覆盖支撑全部毕业要求指标的授课内容。课程重点内容约占全部考试内容的80%~90%。期末成绩评定参考平时出勤、作业、课堂测验等成绩,未完成平时要求者,不许参加期末考试。课程的最终成绩=平时成绩20%+课堂测验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60%。

经过多年的教学与实践,武汉大学“水文学原理”双语教学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和难点,如本科生的英语水平不同,不同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成本和学习效率差异较大,这需要授课教师很好地平衡专业知识教学和英语教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未来需要加强和改变的方向有:(1)适当调整培养方案,可在课程教学之前安排一些其他的专业基础课。此外,可以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延长课程的周数,给学生更多复习、思考、讨论的时间。(2)增加对基础概念、基础理论部分内容的教学,对于需要演算、推导的部分内容应多以板书的形式进行详细讲解和推导。(3)加强课程练习与作业管理,组建学习小组,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4)结合双语教学的特点,强化学生在英语专业词汇的理解、专业句子表达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和水平。

三、讨论与展望

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是适应国际形势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举措,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已有近二十年的历程,开展双语教学的高校越来越多,学生的反馈也越来越积极正面,认可度越来越高。高校开展的双语教学模式在借鉴其他国家双语教学课堂的同时,具有自身的特点,如教学理念更具针对性,主要开设课程都是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以重点高校为主体,理工类课程比例高;考核方式多样化,课余作业和期末考试的形式不仅考核教材中的知识,还注重对学生实践和思考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形成的本土化特点,是结合我国实际教育方式形成的可行的双语教学方式。此外,各个高校在开展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外文教材、师资力量缺乏、不同外语水平的学生学习效率不同、教学形式亟须改进突破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的语言环境和教学环境,加大投入力度,继续寻求解决方法,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开设高质高效、趣味性强、适用范围广的双语教学课堂。

(课题组成员:佘敦先、张利平、程磊、张翔、张艳军)

猜你喜欢

水文学专业知识水文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
水文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简述现代水文学的现状及展望
《水文学》课程改革的培养实践与探索
泾河中游龙山文化晚期特大洪水水文学研究
青岛冬暖的气象水文学解读及成因分析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