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西部地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2022-12-03邵雨薇
□邵雨薇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陕西 西安 710018)
乡村人才开发是发展西部地区乡村生产力的前提,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西部农村地区乡村人才成长提供机遇,打造强大的乡村人才队伍,对西部农村地区乡村振兴具有积极推动作用。随着西部乡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一大批扎根农村的高素质实用人才成为西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农村实用人才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六支人才队伍之一,是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但相较于东南部乡村发展,西部农村地区实用人才建设显得落后,要打造高质量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亟须高校、企业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将其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支强劲力量。因此,研究选取陕甘地区40 名农村实用人才进行调查,探讨西部地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西部地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路径[1]。
1 高质量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对西部乡村振兴的意义
1.1 增加农民收入,缩小东西部农村收入差距
农业农村工作的关键是农民收入,乡村振兴落脚点在增收,尤其在西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缩小东西部农村收入差距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乡村资源开发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路径,这需要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高质量农村实用人才参与。由于乡村实用人才熟悉本土资源,又拥有先进思想,具备专业技能,善于发现乡村资源价值,挖掘资源特色,能顺应时代需求,开发本土旅游、农业、商业、文化资源[2]。同时乡村实用人才具有乡土性、示范性特征,容易带动其他村民参与到资源开发与生产建设中,使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带领农民创收、增收。
1.2 促进西部乡村产业振兴,持续激活驱动力
农业农村的基础与保障是产业兴旺。一些实践表明,依托当地优势农业农村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有利于解决当地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可通过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如广西鹿寨蜜橙基地、陕西省宝鸡市眉县猕猴桃产业、甘肃定西马铃薯产业等。在产业振兴的过程中需要蓄足人才,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激活产业要素[3]。
农村实用人才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具有较强的本土区域性,能起到“人-人”影响、“人-户”影响、“户-村”影响的示范作用,同时带动村民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促进农业与生态、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对补齐目前西部农村地区产业链较短、产业综合实力不强等短板具有显著作用。
1.3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西部城乡一体化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荣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西部农村地区城乡一体化滞后,不利于城乡经济体系形成,无法孕育具有影响力的村镇,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合理的乡村规划及规划落实。农村规划亟须注入专业的、懂规划技术的人才力量,需要农村实用人才作为支撑。大力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为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现代农业、农村电商等提供技术与知识支持,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 西部地区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量:西部地区实用人才总量增加但高学历人才少
一直以来,由于西部各地区总体长期处于经济较落后的事实,造成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流失严重,尤其是在西部欠发达农村地区,人才出走现象普遍发生,加剧了西部农村地区高素质实用人才匮乏的现象。根据2015 年全国人才资源统计报告和2015 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可知,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实用人才总数占当年该省(自治区)乡村人口数的2.52%、2.58%、2.54%、1.61%;新疆实用人才占当年新疆乡村人口数的2.41%;广东、江苏、浙江、上海乡村实用人才占当年该省(直辖市)乡村人口数的2.6%、8.2%、3.7%、2.3%。
近几年,西部地区农村实用人才数量有所增加,但学历水平整体不高,认证的高级职业农民中鲜见研究生学历。根据2018 年上海浦东新区统计年鉴可知,2018 年末上海浦东新区乡村实用人才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有29 人。在40 名受访者中,本科学历有2 人。尽管高学历人群比例增加,但高学历人才扎根欠西部欠发达农村的意愿总体不强。
2.2 质:西部地区农村实用人才仍需提升创新及品牌打造能力
西部地区新型经营主体一直在农畜产品种养初级阶段,虽然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实用人才队伍,但一些实用人才带头人创新意识还不足,未能进行适当产业链延伸和各方面创新,最终指标之一体现在农业品牌的实力较弱。
根据2018 年《中国品牌农业年鉴》数据,截至2017 年,陕西省认证“三品一标”产品995 个,重庆市2 724 个,青海省749 个,安徽省4 429 个。西部地区的农业企业、合作社数量逐渐增多,但缺乏大品牌引领,已有品牌市场占有率不高,行业影响力较弱。这与品牌培育过程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品牌策划力度不足有关,也缺乏品牌意识,创新没有张力。经过实地调研,一部分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过硬,但缺乏管理团队、盲目投资、对市场风险分析不够,导致技术无法转化为切实的市场需求,并产生经济效益。
2.3 引:人才引进缺乏精确分析
尽管西部地区出台了不少针对乡村实用人才招才、引才政策,但对人才引进缺乏精确分析。主要体现对农村实用人才总体情况了解不够,缺乏详细统计。比如对专家学者、技能人才在外工作领域、发展情况了解不足,对人才回引难度也缺少数据分析。人才政策的受惠对象较为宽泛,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发展需求、创业需求、培训诉求等仍需加强[4]。
2.4 育:培训体系及管理机制难以适应乡村振兴发展
近几年,西部地区在乡村实用人才培训方面投入力度很大,也取得了扎实成效。然而在实际调查中发现,西部地区乡村实用人才培训仍存在两方面问题。从培训体系方面来说,对比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低,难以吸引人才,职业农民培训缺乏师资力量。其次,培训对象积极性不高,在访谈的50 名被调查者中,23 人表示在培训3 次后不太愿意培训;3 人表示参加过1 次后不想去,这与没有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和实用人才资格认证效力有关。从培训环境来说,西部广大地区培训基础设施条件薄弱,硬件设备、实践基地无法满足实践需求也降低了培训对象的持续培训意愿。
从管理机制方面来说,首先体现在实用人才培训法律制度规范缺失上,导致政府、市场及社会主体间权责关系出现问题,最终体现在乡村实用人才认定管理、统计标准、信息管理、培训管理未能驶入规范化轨道,各地区还没有提出因地制宜的管理办法。其次,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与管理涉及多方主体,各主体间因利益博弈未能有效协调合作。
3 乡村振兴战略下西部地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路径
3.1 在农业品牌建设中带动农村实用人才成长
农业品牌建设是产业兴旺的新引擎,也为乡村实用人才提供就业机遇。我国农业资源丰富,具有竞争力的农业品牌能拉动消费、带动优势产业提质、延伸产业链,打造一支会技术、具有品牌意识、懂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也为西部地区农业品牌建设提供动力。目前西部农村地区生产型和经营型实用人才最多,且对本地特色非常熟悉,能在农产品特色挖掘与运用上贡献力量。西部地区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在优势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带动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和开发,具体有以下3 点建议。
一是加强农业品牌顶层策划和保障体系,为农村实用人才成长提供环境。立足西部地区优势特色产业,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将县区品牌、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联合起来,重点扶持特色农产品品牌,让更多的农村人才参与到品牌建设中。严控农产品生产标准,构建品牌诚信体系,促进农业品牌持续发展。
二是推进农业品牌特色化,培育具有品牌创新意识的实用人才。鼓励与引导乡村实用人才挖掘当地民俗文化,鼓励乡村人才,尤其是年轻人投入到西部文化传承工作中,灌输品牌意识,开展品牌建设相关宣传与培训,让农村实用人才在生产经营中推陈出新。
三是实现农业品牌数字化,健全西部农村电商市场,扶持农业品牌数字营销人才。
3.2 完善符合西部农村地区发展的农村实用人才引进机制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做好农村实用人才引进工作要从西部地区实际需求出发,精准引才。
一是明确定位,做好人才引进规划。西部地区生态和人文资源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应明确自身定位,避免或转变不利条件,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根据地区特点和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制定以人为本的人才策略。一方面要依照产业链填充人才链,吸引具有带头作用的农村实用人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引进急需实用人才,对急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可以设置特殊政策。另一个方面要不断完善人才政策,及时更新与调整,促进人才引进良性循环。同时夯实人才回引工作,利用媒介宣传家乡发展动态,鼓励在外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回乡工作,用浓厚的乡情、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回流。
二是加大扶持人才资金力度。设置实用人才专项基金。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科研合作。招商引资,以商引商,用项目吸引人才。
三是完善奖励机制。为人才提供多元引进通道,提供保障措施。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宣传力度,营造尊重人才的氛围,让实用人才拥有归属感和荣誉感。解决好引进人才在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问题。
3.3 健全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
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是实用人才队伍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国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的构建,西部各省份也在积极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充实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提升了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应进一步健全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是做好更扎实的调研和培训规划工作。调研工作由政府主导,村委、企业配合,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的方式开展调研,了解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实用人才实际培训需求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做好农村实用人才需求分析,并以需求为导向,制定符合西部农村地区社会发展情况的实用人才培训规划和政策,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5]。
二是多元培训主体参与,壮大师资力量。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带有公益性质,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一系列补贴性培训以相关部委主导,同时鼓励和支持市场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凝聚高校、产业园区、创新创业基地等培训资源形成合力。将农业专家、双师型人才,各层次教育机构教师、优秀实用人才带头人、基层组织优秀人才等纳入农村实用人才师资队伍。
三是持续更新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特点科学设置课程和培训方式。以提高生产经营和专业技能为主,把培训场放在乡村,设置新技术、新器材、质量标准和安全课程,以及品牌管理、创新创业、团队建设、职业道德等课程。
四是强化培训反馈工作。建立实用人才培训统计资料库,掌握培训内容,为完善培训计划提供依据。
3.4 完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和管理机制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壮大离不开切实有效的人才评价和管理体系。
一是拓宽农村实用人才评价范围。除职业农民外,还包括返乡大学生、外出务工者等以涉农产业为主的乡村劳动者,促进人才流向西部农村地区。
二是继续鼓励有条件地区实施分类、分级认定。以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为重点,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纳入农业评审体系,积极探索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技能带动型和社会服务型5 类实用人才评价标准和职称等级,并与扶持政策挂钩。
三是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农村实用人才的评价还是要农民认可,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从知识、技术、绩效和贡献等方面构建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在人才管理方面,夯实人才数据库建设工作是基础,是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各级政府与认定的农村实用人才签订目标保证,以一定年限为周期,考核其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表彰和奖励带头作用发挥好的农村实用人才,纳入更高层次的拔尖人才队伍中并给予更多优待,有效激励人才,如出现违法、诚信缺失或已经离开农业农村工作应取消相关优惠政策。
4 结束语
人才振兴是新时代西部乡村振兴的关键,高质量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是西部农村地区发展的活水源头。自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西部各地区聚焦农村实用人才推动乡村发展,着力引进、培育一批懂技术、爱家乡、能带头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然而,西部乡村地区整体来说所受的现代化冲击不如东南地区,其农村实用人才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在人才的引、育、留等方面均存在短板。从当前西部农村地区的实践来看,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因地制宜地创新引才和评价机制、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是打造高质量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关键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