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市气象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分析
2022-12-03李雅萍
李雅萍
黄骅市气象局气象灾害防御中心,河北沧州 061100
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对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我国当前加大了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力度,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河北黄骅市为例,气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越来越完善,为农业生产和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建设内容繁琐,涉及的专业知识也比较多,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在当前的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和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和发展中的全面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对农业生产发展的积极作用,相关部门需深入研究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提高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有效性。
1 农业气象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现状
建设农业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利于农业健康发展,对各种气象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和规划,能够为农业抵御气象灾害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案,提升农业生产和发展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通过对黄骅市历史气象数据、当期实测气象数据、冬枣关键生育期的主要气候要素进行客观分析,建立了特色农产品“黄骅冬枣”“旱碱麦”气象指标,制作满足特色作物需要的农业气象预报预警和评估产品,提升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能力。黄骅市建设“黄骅智慧气象——农技云”平台,整合多部门优势资源,形成“气象+现代农业+农户”服务模式。通过分析特色农业气象指标,为农户提供精细化、格点化、基于影响、基于风险的农业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绘制完成黄骅市气象防灾减灾区划图;落实《黄骅市基层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规范实施细则》;完成了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指挥平台和河北省、市、县集约化综合气象业务平台本地化应用。虽然完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1],但黄骅市的农业生产和发展以及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气象服务于农的水平也越来越高。
2 农业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
2.1 气象为农业服务的设施配备不均衡
在黄骅市的农业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气象设施的配套设施建设仍然是比较薄弱的环节。气象设施的配备对农业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水平和质量有重要的影响。黄骅市农业气候观测站点较少、历史相关数据不完备,导致预报空间网格尺度粗、精准化服务程度有限,县级业务体系中农业气象专职化服务不均衡,专业人才匮乏,兼职人员农业服务技术能力薄弱,满足不了农业抵御气象灾害的基本需要,导致农业发展水平较低,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善。
2.2 气象服务和灾害防御体系模式化
在农业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气象服务和灾害防御体系模式化也是重要的薄弱环节。黄骅市的主要农作物是冬枣和旱碱麦,过于模式化的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丧失了地域特色及其服务功能。
2.3 软件服务政策与服务流程匮乏
目前,农业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缺乏软件服务政策和服务流程的支撑,造成建设效果不佳,影响了其建设质量。用于气象服务的设施设备没有相关服务和使用流程的政策和法规、气象预报等气象产品缺乏政策的协助。软件服务政策与服务流程匮乏也是农业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2]。
3 当前气象灾害防御存在的问题
3.1 工程性防御措施不足
黄骅市气象灾害防御中还存在工程性防御措施不足的问题。例如,预防和抵御城市内涝灾害的水平不足;满足不了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广告牌和临时搭建物的建设达不到防风的标准,阻碍了预防气象灾害的工作;预防冰雹、人工降雨等机制的建设不够完善。
3.2 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不足
目前,气象灾害防御中还存在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不足的问题。例如,观测和预报气象灾害的能力不足,气象预报精准性较差,对预防和减少气象灾害的指导作用不足;防御气象灾害的计划和对气象灾害的设想方案不够科学合理,应急预案有效性较低;基层气象灾害防御基础数据完备度不足,承灾体数据集、孕灾环境数据集、气象灾情数据集和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数据集收集不详细;宣传防御气象灾害的力度不足,人民群众欠缺防灾减灾的意识和常识;缺乏健全的气象灾害反馈机制。
3.3 气象信息时效性不足
目前,气象灾害防御中还存在气象信息时效性不足的问题。电视和网络等是目前大部分人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途径,部分地区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容易出现阻碍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村两委班子换届进度不一致,气象信息员更新速度相对滞后,同时村两委班子成员存在年纪偏大,对智能手机应用不熟练等问题,信息员培训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导致人民群众不能够及时得到相关的气象信息,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也随之下降。此外,气象灾害有一定的突发性特点,群众不能够第一时间收到气象信息,难以开展预防工作,承受的损失也随之增加。
3.4 防御水平不高
目前,气象灾害防御中还存在防御水平不高的问题。虽然我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上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气象灾害防御设施的建设仍然存在落后的问题,大部分地区仍然以传统的防御方式为主,整体的防御水平和能力都不高。
4 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的措施
4.1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要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专业性和长期性是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最显著的特点,为农业生产和发展提供长期性、稳定性、优质性的气象服务,需要不停地对服务内容进行优化创新,构建完善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从而提升农业气象服务。基于气象信息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在建设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及时、全面的气象信息服务[3]。
气象部门应加强与农业部门的沟通交流,建立长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在交流的过程中挖掘出有用的气象信息,对预测气象、预报农作物产量、发布农业情报等服务业务进行优化,助力于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的健全。
4.2 构建区域内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发展情况不同,气象条件也不同。相关部门要打破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的模式化建设,立足不同区域的实际气象条件和农业生产情况,构建不同区域内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进一步保障和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和水平。在构建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2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实现对气象监测和观测技术的大规模运用,建立多级农业气象观测预警机制,保证气象服务的及时性;另一方面,将规划工作与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气象服务对农业生产发展的优势,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5 建设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措施
5.1 增强气象灾害预警联动能力
开展高效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工作,要增强气象灾害预警联动能力,对气象灾害进行及时的预警,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和发展造成的损失。气象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全程动态监测天气情况的变化,确保气象信息的分析和发布工作足够及时,气象灾害的应急工作足够有效。增强气象灾害预警联动能力离不开气象部门、应急管理局、水利局、自然资源管理和规划局等部门的共同努力,气象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和其他相关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参与建设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各个部门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工作中的推动作用。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出发,气象部门要高度重视对发布农业情报的工作以及预报洪水、地质灾害、农作物产量等的工作,将安全生产和预防控制工作落到实处,从而有效提升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水平。
5.2 加大评估气象灾害风险的力度
开展高效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工作,要加大评估气象灾害风险的力度。评估气象灾害的风险是建设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必须对评估力度进行加大。
气象部门要充分掌握黄骅市的承灾体、孕灾环境数据(社会经济、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历史灾情和防御能力等数据[4],立足于实际情况对评估气象灾害风险的数据库进行更新和完善;由于气象灾害一旦发生,则会对农业生产和发展产生较大的破坏,农业部门的预警工作满足不了预防气象灾害的要求。
气象部门要给予农业部门更多的支持,在更新和完善农业气象信息的同时,为农业部门设计和提供有效防御气象灾害的方案,确保气象服务工作对农业部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3 建立系统的气象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模式
首先,对城市和农村的气象服务同等重视,立足于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方案,在方案中融入防雷、防风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的考量,从而增强气象服务的科学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基层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要积极参与管理实践,完美地将预警管理机制和发布机制融入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中,确保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更加系统。
其次,对气象服务内容的规划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将有关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以及科学技术的要求进行整合,将科学的气象管理责任和分工落实在领导机制的探讨过程中,让管理人员也能够在建设过程中掌握重要的气象信息。
最后,为了提升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体系能够在规范的模式中持续健康发展,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配合相应的领导机制,提升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4 重视应急管理和减灾防灾理论推广
(1)利用微信、微博等娱乐和交流平台对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危害进行宣传,用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直观地展示预防气象灾害的方法,树立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在宣传的同时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指导。
(2)政府部门在进行气象灾害的分析工作时,要结合可视化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气象灾害进行模拟,从城市、农村等多个角度,明确气象灾害和各个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相关技术人员要利用视频为人民群众呈现各种气象知识,包括大风天气、强降雨天气、雷暴天气等气象灾害发生的预兆和预防措施[5],提升人民群众防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工作人员要做好收集气象信息的工作,拓宽展示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渠道,利用广播、电视等平台对气象灾害预警、雷达系统以及卫星资料信息的阅读和记录方法进行说明,构建移动的气象服务平台。
(4)工作人员要对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的内容进行整合,在调查和分析工作中灵活运用基本条例,增强分析报告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在运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时,通过必要的监控和评估,能够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解决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5)注意气象防灾减灾的标准化。气象部门要从选拔人才队伍、制定防灾计划等多个方面建设标准化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工作人员要对深入农业生产现场的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协助农户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农业生产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得到有效增强。
(6)气象部门可以将宣传工作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建立“互联网+农业气象”的高质量服务模式,从而有效提升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水平。
5.5 更新气象服务管理技术
对高水平的气象服务管理技术是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水平和质量提高的体现。气象服务管理技术进行更新,相关部门需运用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气象灾害预测技术,以系统监测为参考,寻找预防和管理气象灾害的措施和方法。例如,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管理装置进行更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分析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管理人员要评估生态环境的发展情况,确保气象信息能够得到有效利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