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服务中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建设及提升策略
2022-12-03陈美娟李华峰
宋 赫,陈美娟,李华峰
1.吉林省白城市气象局,吉林白城 137000;2.吉林省大安市气象局,吉林大安 131300
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面临着频发的气象灾害,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对此,气象部门的综合气象观测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虽然气象观测无法提供实质的财富,却是农事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提升气象观测的精确度,成了气象部门主要研究的方向。
1 农业工作者对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
1.1 气象预报精准
农作物的健康生长、产量、质量与当地气象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农民对气象灾害和农事活动季节气象预报的准确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全国气象部门要将提高气象观测的准确度作为工作重心,为我国农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气象信息,从而为灾害天气和农事活动起到良好的预测与警示作用。
1.2 知悉有关作物生长的气象信息
相较于土地、水肥等其他田间管理,农民更加关注的是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各种与其生长相关的气象信息,例如播种期、农作物生育期的气象预报;冰雹、霜降、大风、干旱、洪涝、暴雨、倒春寒等气象灾害预报;病虫害发生高峰期气象条件预报等。从气象预报的时效来看,大部分农业工作者认为3 d之内和1周以上的农业气象预报是非常重要的,对农业活动有良好的指导作用,而在春季到来之前能够知悉本年全年气象的大致走向,是所有农业工作者的期盼[1]。
1.3 自然灾害的预防
地处山区的农业种植极易面临突发性强降水,因此,农业工作者十分需要自然灾害发生时间地点的准确信息,例如暴雨、落石、泥石流等,从而采取及时的预防措施,避免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
1.4 针对气象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品种
对于农业工作者来说,合理利用气象资源,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与品种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对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更是如此[2]。这就需要气象部门有效规划农业种植,根据常年的气象观测划分出农业气候灾害高发区、粮食作物种植区以及经济作物种植区等,为农业工作者提供详细的区域分布情况,方便其参考。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提高当地气候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产农品质量,在做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降低农作物种植的风险。
2 综合气象观测对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意义
2.1 对农业气象研究的意义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气象预测也迈入现代化进程,气象仪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通过此类气象观测,可以对各种农作物生长要素进行监测与分析,例如光照、温度、降水量、土壤情况、湿度等。目前,我国气象观测使用的仪器主要有自动气象站、卫星系统、农田观测站以及土壤水肥观测器等,多种仪器进行多重观测,能够获得更为精确的气象信息,并提供给广大农业工作者。与此同时,通过分析天气条件的不利因素与对农事活动的负面影响,能为农事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应的建议,帮助农业工作者实现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提升[3]。
2.2 对制定农业气象预报的意义
通过对气象观测工作得到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出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各种影响,能够编制出农业气象预报,更好地为政府相关部门和农业工作者提供气象信息服务,为农事活动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意见。在整体农事活动中,准确的气象观测能够分析出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与农作物丰收期,在晾晒农作物时能够及时进行天气预报。此外,还能够为农业工作者提供种植最佳时期、农作物产量统计、病虫害程度以及土壤质量监测等相关的气象信息服务,为农事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指导。在农事活动的田间管理中,气象观测所提供的温度、降水、湿度等重要因素,可以帮助农业工作者在病虫害泛滥时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有效地防虫除草,确保农作物的质量。
2.3 对防治农业灾害的意义
综合气象观测能够为农业工作者提供准确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农事活动的关键时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针对大风、冰雹、洪涝、干旱等严重阻碍农业生产活动的自然灾害,气象观测可以提供包括时长、范围、严重程度等具体信息,同时借助电视、计算机、网络、微信、手机短信等将相关信息迅速传递出去,帮助农业工作者尽快知悉天气情况,在自然灾害天气来临之前做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
2.4 对预测农作物产量的意义
综合气象观测工作能够结合当地短期与长期的气象预报,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最终产量进行分析与预估,同时,还能够将农业气象信息与预测结果上报给相关部门,针对重大事项可以相互协调,为农事活动的后续进行与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
3 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
3.1 使用新技术
在综合气象观测中,相关技术人员要不断进行创新,致力于研发新技术并应用于农事活动,在提升农业精准度、增强农业设施气象研发能力的同时,创设以农业气候资源开发示范区为代表的森林、湿地、草原气候资源开发区,为其他地区的农事活动提供参考[4]。
借助新技术的运用,能够更好地为农业工作者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与此同时,以农业气候资源开发为基础,进行自然资源生产布局调整与优化的研究,为农民致富、提升农作物产量提供助力。
3.2 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
现阶段我国农业气象观测学科的基础理论非常薄弱,专业化水平较低,这是由于农业气象学科处于大气研究学科中的边缘地带。因此,未来要进行大量的科学实验,进一步研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产量和质量的形成过程、能量传递过程以及这些过程与气象变化的复杂关系,以此强化此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此同时,还要运用精确的数学模型与先进的计算机仿生技术还原再现农作物生长过程,通过大量的试验,总结出农事活动对气象的评估、预测及防治方法,使其得到进一步发展。
4 现阶段综合气象观测面临的问题
4.1 仪器设备与技术落后
如今的气象观测服务中,精确度是天气预报观测资料的核心,在此大环境下,对各种观测设备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气象观测设备的质量与运行的效率。综合气象观测设备能够对温度、光照、云量、气压、风力等进行严格监测,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但就我国目前的综合气象观测情况而言,大多较为偏远或经济不景气的山区与地区,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并没有配备足够的气象观测设备,自动化且精度高的设备更是稀缺,难以对当地气象预测进行精准的预测,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事活动的有序进行。此外,还有部分地区虽然配备了良好、精密的气象观测设备,但在日常活动与生活中,农业工作者没有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不仅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年限,还影响了设备的性能与效率。
4.2 观测团队人员的能力不足
在综合气象观测工作中,对观测团队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这是因为观测时会使用到大量的先进设备与技术,若操作人员的能力不足,操作水平低下,不仅会降低观测效率,还会使得观测成果事倍功半。
目前,我国综合气象观测工作存在以下几点不足:第一,气象观测团队的专业度不足,相关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且工作经验不统一,加上许多观测人员并非相关专业出身,对气象观测设备非常陌生,使得观测工作效果大打折扣;第二,综合气象观测部门并未大力引进专业素养高的相关人才,仅靠老员工的支撑,无法满足观测工作的现代化发展,达不到观测智能化、科学化的要求;使得观测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第三,科技的创新为综合气象观测工作提供了最新设备,但观测人员并未对新设备进行详细的了解与研究,导致无法很好地使用新设备,气象观测工作进展缓慢;第四,综合气象观测任务量大、人员不集中等现状,导致难以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使得整体专业素养较低,严重影响了观测能力的提升。
4.3 综合气象观测盲点未除
随着综合气象观测工作的开展,众多农业工作者体会到了其带来的便利,随之而来的是对气象观测工作需求的提升。更加精准、专业且多重因素、更高质量、更加有效的模式,成了气象观测工作的发展方向。但我国现阶段观测网站密度并未达到需求程度,布局也有一定的不规范、不合理的地方,存在许多城市、公路、山区的观测盲点,导致最终数据略有偏差。
4.4 综合气象观测制度不够完善
气象观测制度变革与气象观测技术水平的提升,是我国气象观测技术进步的直接原因,使得我国气象观测体系越来越完善。但目前气象观测体系还不够尽善尽美,现阶段观测系统的基础还存在很大缺陷,不够坚实。同时综合气象台站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经验,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他们在工作时只能按部就班地进行,缺乏工作积极性。气象台站的工作人员每天的目标仅仅是完成工作任务,而并不太注意实际的工作质量,所以我国综合气象观测制度仍有待完善。
4.5 异常情况不可避免
在进行气象观测时,由于工作人员的内在因素和一些环境的客观因素,会导致出现许多不可避免的异常情况。由于工作站在执行任务时使用的都是非常精密的仪器,所以更需要工作人员细致地使用,一旦工作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就极容易发生故障。一旦发生故障就会产生许多的突发性后果,比如说资料丢失或者信息记录不完备的情况。
5 提升综合气象观测能力的策略
5.1 做好综合气象观测技术设备的更新与研发
为了加快综合气象观测工作的现代化进程,加强观测能力,关键要做好以下两点:第一,引进专业素养强的人才;第二,紧跟科技进展步伐做好设备的革新,通过新旧设备的更替,使得气象观测更加精准。此外,综合气象观测工作与农事活动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能够采取相应措施对其工作进行支持,以此保证气象部门有能力引进最新设备,并做好对旧设备的日常维护,在节省人力物力成本的同时,提升综合气象观测的精准度与可靠性,提供良好的自动化保障。
同时,综合气象观测相关人员还要进行观测设备的研发工作,在旧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改造与再利用,在设备维护工作中,不仅要降低设备消耗,还要充分地进行运用。观测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是气象部门要严抓的重点之一,只有进行新技术、新设备的培训,培养优秀年轻骨干,组织开展技术研发交流活动、技能竞赛,严查相关人员的相关证件等,才能从源头上改善观测工作专业性较低的现状,推进气象观测工作的良性发展。
5.2 完善综合气象观测站网
维护和完善综合气象观测站网,能够有效加强各地对突发气象加他的应对能力,也能提升对灾害的预警和预报准确度。当地气象局应根据规划和要求,建立与本地区相符的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同时,各地的气象部门应当结合气象灾害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气候条件,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综合气象观测网,扩大其有效覆盖范围,进一步提升气象观测水平。在气象观测网的布局上,应以气象灾害频发的地区为重点监控对象,利用不同的监测手段进行监测,同时应密切关注区域内的气候条件变化,以适应不同的气象灾害情况。最重要的是,应合理布局,增加交通枢纽、输电干线、输水干线等重要场合的气象监测站点;对经济开发区和当地旅游区域等重点区域,应当增加监测点和监测设施,以做到万无一失。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危险天气的观测,以减少危险天气的监测盲点。针对酸雨、云雾固体降水、雾霾等天气现象进行深化监测,开展天气观测自动化项目。当出现异常情况或产生紧急行为时,要根据气象条件积极应对,以减少对人们的损失;应建设针对酸雨、干旱、能见度低等自然现象的自动监测系统,取消以往的编制和传输模式,提升监测系统的准确性、科学性以及有效性。
5.3 提高综合气象观测人员的素质
一直以来,我国深入基层气象观测领域的专业人员少之又少,导致综合监测气象人员的能力与素质并不高。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各个气象观测站应引进更多气象观测领域的人才,建立完善的职业体系和气象观测的考核体系,力求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且工作高效的气象监测队伍,以此保证气象观测工作稳定、高效地开展,同时降低发生错误的概率,避免因实际操作而造成的障碍,减轻由于气象监测不利带来的消极影响。
此外,可以通过与全国各大高校的合作,引进专业素质更强,且个人综合能力更优秀的人才,并且将他们培养、打造成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队伍。在人事管理方面也需要愈加严格,对气象监测站的工作人员要进行长期且不间断的测试和考核,通过日常考核的方法持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同时,对日常考核不通过的人员要进行严加监管,以此保证日常监测工作的高效进行。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做到稳中求进:第一,建立完善的人才吸引机制,通过建立完善的培训和就业机制,吸引大批优秀的气象监测人员和专业人才;第二,不断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气象监测的培训和工作能力的培训,让工作人员掌握现代的天气预报业务,不断增强综合业务能力;第三,建立奖惩制度,针对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能力有问题、工作中经常犯错误的人员要进行一定的惩罚,以此激发工作人员的进取精神和工作热情。针对工作态度端正、工作能力优秀的人才要给予奖励,逐渐培养和打造出一支业务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的天气监测队伍,从而进一步提高基层天气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6 结束语
当下,气象观测工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越来越重视综合气象观测工作,尽管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的观测体系,但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加强观测能力、提升观测数据精准度是大势所趋,也是气象工作者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