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D打印模型在骨科PBL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22-12-03刘建伟王朝晖赵快平曾敏川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骨科骨折教学法

刘建伟,王朝晖,赵快平,曾敏川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郴州 423000)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与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有着明显差异,在PBL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激发其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得到了教师、学生、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等的肯定,目前在我国医学高等院校中已被广泛应用且显现出明显优势。

自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进而推动了社会进步。3D打印技术日新月异,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更新、完善,3D打印已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骨科临床中,使用3D打印模型全面、形象地展示复杂的解剖、病理、生理结构,有助于科研、教学、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满足人民健康的需求。

在骨科PBL临床教学中,将3D打印模型引入其中,可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通过PBL教学法和3D打印模型的有机结合,能够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理解抽象问题,加深印象,巩固知识,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典型病例的选择和设计

根据学校骨科临床教学大纲,选择临床资料完整的、具有代表性、学生学习理解有一定难度的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进行教学,病例的选择和设计有一定要求,要围绕患者的受伤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分型治疗方案、手术治疗中围手术期的处理、术中操作、解剖层次、复位和固定方式方法、预后及最新进展等,同时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学习课程内容,遇到问题能主动查阅文献和研究诊治方案,并提出不同见解,为骨科相关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复杂关节周围骨折、骨盆髋臼骨折的病例进行教学。

2 3D打印模型的制作

患者CT检查后,通过PACS(Picture Archiving Communicating System,临床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平台获取患者的CT影像学数据,数据经过处理传输到3D打印机,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1∶1大小的3D打印模型。

3 3D打印模型与骨科PBL临床教学相结合

学生随机分组,每组6人,选出1名组长。教师在上课前提前1周将选择的典型病例临床资料发送给组长,并根据选择的典型病例提出问题:(1)患者受伤的原因、机制是什么?(2)低能量(扭伤、摔伤等)损伤还是高能量(交通事故损伤、高处坠落伤等)损伤?外力作用方向如何?受伤后搬运有没有再次损伤?有没有多发复合伤?(3)患者受伤后生命体征如何,有哪些症状和体征?做了哪些检查?结果如何?(4)患者的诊断是什么?骨折的类型和移位方向?此诊断的分型有哪些?此患者的具体分型是什么?(5)患者还需要进一步做哪些化验检查?这些化验检查有什么意义?为什么?(6)患者治疗方案选择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的依据是什么?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指征是什么?手术治疗的目的和作用?如何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7)结合3D打印模型,手术切口如何选择?能否微创治疗?如何避开重要的组织(主要血管、神经、肌腱等)结构?怎样才能充分显露?(8)结合3D打印模型,骨折如何复位?功能复位还是解剖复位?复位后如何维持骨折端稳定?合适的固定方式是哪种?选择内固定还是外固定?选择偏心固定还是中心固定?如何放置?最佳位置如何选择?是不是所有患者都只有一个最佳位置?(9)结合3D打印模型模拟手术,术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如何处理能有效解决问题并保证患者安全?(10)结合3D打印模型,有哪些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如何预防?如果发生如何处理?并发症会带来哪些不良后果?(11)术后康复锻炼的时机?如何有效进行早期和晚期康复锻炼?有没有国际和国内通用的量化评分标准?如何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才能达到最佳恢复效果?(12)骨折愈合后内、外固定是否要取出?可不可以不取出?不取出有没有不良后果?若要取出内、外固定,取出内、外固定的标准和时机?取出内、外固定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有哪些?取出内、外固定过程中若内、外固定断裂怎么办?若再次发生骨折怎么处理?(13)3D打印模型有哪些优点?有哪些缺点?目前应用过程中有哪些不足?如何改进才能更好地适应教学和临床需求?(14)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不足之处?有哪些尚需改进?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及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主动学习课本及骨科专业书籍上的知识,认真思考问题并查找相关文献。在课堂上,组长根据问题组织讨论,每个人根据准备的资料,检索和查找相关文献,主动提出个人意见和见解,同学间及小组间展开讨论,最终得出正确结论,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主动学习能力,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中遇到的难题。

4 二者结合的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法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学习,二者很少互动,部分内容和知识学生不能完全理解,并且课堂时间有限,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没有有效的评判依据,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效果,使得教学过程生硬呆板、枯燥乏味,课堂气氛不浓厚,教和学甚至脱节,教师和学生都有不满之处[1]。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2-3],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及小组讨论,主动去解决问题[4],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答疑解惑,最后进行点评和归纳总结,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知识[5]。PBL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强化和巩固知识,提升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可为其以后在临床工作中解决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骨科教学以解剖为基础,传统的解剖以课本为基础,采用图谱和尸体标本相结合的方式授课,复杂的解剖部位和变异理解起来非常抽象,尤其是骨盆和关节周围,结构复杂,骨骼形状不规则,临近关节部位,肌肉肌腱附着复杂,层次多变,周围血管、神经走行复杂,分支有解剖变异和不确定性,又包含多个脏器,功能多样,既要从解剖生理上理解,又要考虑功能损伤后如何修复处理,学生对这些知识理解和掌握较难。而尸体标本又很匮乏,需要特殊环境去储存,并且不能长时间存放,因此,骨科临床教学面临较大困难。3D打印以数据为基础,数据经过处理后直传送至3D打印机,3D打印机通过应用不同的材料逐层“堆积”打印出实体模型,可以按照不同的要求打印出所需的局部或整体3D打印模型[6],而且在规定的短时间内完全可以打印出1∶1的实体模型,能满足多方面的需求[7]。通过3D打印模型,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骨折部位的形态、粉碎程度、移位情况,骨折分型及对邻近脏器是否有损伤及损伤程度,进而设计手术实施方案,如骨折怎么复位,复位后怎么稳定骨折端,内固定材料的预塑形,钢板、螺钉的数量、长度等,结合3D打印模型都可以达到与真正术中一致的效果。可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特别是对骨折的复位、钢板的最佳放置位置选择上有着独特的优势。

3D打印模型结合PBL教学法使学生更加形象和直观地学习解剖学知识[8],在骨科PBL临床教学中,可以由单一的骨折推及多部位的骨折,从诊断、治疗到判断预后,由点及面拓展思路,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临床应变能力[9]。通过设计的问题,教师可以在点评中结合3D打印模型设计有趣的教学方法,应用动画、视频、PPT等教具使学习内容变得通俗易懂,学生愿意学,也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掌握和消化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加深了学生的记忆,达到了巩固强化知识的目的,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对临床知识的学习需求[10],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教学效果[11-12]。

5 3D打印模型在骨科PBL临床教学中应用的不足

3D打印模型是骨科PBL临床教学中的一种手段,从本质上讲并没有改变P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不能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讲授,而是要结合相关病例讲解,但是PBL教学法也缺乏患者的参与,患者有个体差异性,每个患者的基础身体条件、具体病情不同,有些患者害怕手术或拒绝手术,强烈要求进行非手术的保守治疗,有些患者则认为保守治疗没有效果,不同的患者对治疗的需求和期望值不一样,即使相同的治疗方式对不同的患者也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在不考虑实际情况的条件下,通过讨论得出的结论也是基于临床知识与3D打印模型结合所达到的理想化状态,与现实的临床诊治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即使术前规划与术中治疗完全一致,但实际情况下患者不一定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目前来说3D打印机价格昂贵,所需的3D打印材料成本相对较高,并不是每个患者都能够承受,只能对病情复杂、多发伤、骨折涉及结构多、解剖复杂、有骨科PBL临床教学意义的典型患者实施。3D打印模型与人体真实的组织、器官实际上还是有显著差别的,虽然软组织也可以通过3D打印完全实现,3D打印出的骨骼附着软组织,但周围重要的肌肉、肌腱、血管、神经等目前还不能仿真,不能体现真实的解剖层次和位置关系,无论是从生物力学还是人体内环境的状态来讲都是有区别的。在骨科PBL临床教学中应用3D打印模型可能对学生有一定影响,让学生对真实的人体组织器官产生错觉,体外的模型只能展示和体现某一方面的内容,而人体本身是一个复杂、有机的整体,不能只是单纯地观察某一部位,应既要重视局部又要考虑整体情况。

6 结语

3D打印模型丰富了骨科PBL临床教学手段,创新了骨科PBL临床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弥补了骨科PBL临床教学中的不足,通过PBL教学法和3D打印模型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抽象问题,加深理解,巩固和强化知识,提高其临床应变能力,增强其临床思维能力,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骨科骨折教学法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数字骨科”专题文章导读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