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公共事件的研究生网络意见表达研究

2022-12-03胡琼华谢袁芬

武陵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维权线下研究生

胡琼华,谢袁芬

(湘潭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网络意见表达, 是指个人或群体在计算机媒介情境下的意见表达。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也已习惯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意见。作为“数字原住民”的高校研究生更是善于借助网络媒介发表意见、表达情感诉求,他们在网络接入方式、媒介手段、交流艺术上显示出独特的群体特征。因此,高校在引导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充分了解研究生的网络表达行为特性,切实掌握更好地维护研究生网络表达话语权的基本方法。

一、研究生网络意见表达的行为起点

公共事件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模式。一是主要起源于网络空间的事件在网民互动讨论中发酵成为舆论,影响现实世界。二是主要起源于现实生活的事件由网民在互联网上进行围观和讨论,并通过网络的力量产生舆论并与现实事件互动[1]。发生在校园内的公共事件大多属于第二种模式。因此,研究生在意见表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群体特征的行动逻辑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行为动机:主观选择与现实制约

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1973 年提出的“强弱关系理论”[2],为我们分析高校研究生网络意见表达提供了指导意义。根据他的理论,“强关系”是指联系比较亲密、有较多互动的人之间的关系,“弱关系”是指通过社交媒体有一定联系,但互动较少,亲密程度较低的人之间的关系。大学校园是研究生学习生活相对固定的时空场所,研究生在进行网络意见表达时容易受到个体和校园双重因素的影响。当个体嵌入一个充满友谊和归属感的社区时,他们参与公共事件的意愿更有可能被激发出来[3]。研究生在大学校园中处于以“强关系”为主导的氛围之中。当个体切身利益受到威胁时,迫切希望通过“强关系”动员校园内的资源,更有效地进行意见表达。

1.以利益驱动为起点。在校园社区内,针对公共事件发表意见的研究生群体可以分为直接参与主体和间接参与主体两大类。直接参与主体通常是具有强烈表达意愿或维权意向的事件当事人,间接参与主体通常为以直接参与主体为中心的边缘、发散的成员。直接参与主体进行意见表达的动机源于利益驱动。当直接参与主体利益遭受损害时,他们会联合身边具有类似情况的“受害者”,寻求比较理性的线下解决办法。但当他们认为自己的维权没有得到积极响应或无法实现时,会考虑通过网络平台发帖聚集更多支持者,号召“吃瓜”群众跟帖、转发、点赞、评论来制造舆论声势,以期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社会的情感共鸣。校园社区的间接参与主体通常是直接参与主体的同学或朋友,他们本身与维权事件并无直接利益关系,对意见表达有自主选择权。间接参与主体通常是具有正义感、同情心,喜欢为他人打抱不平的一类人,他们乐于对网络热点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善于针对校园公共事件,选择面对面直接传播或通过网络平台抒发意见。由此可见,直接参与主体的动机源于利益,意见表达带有较强的功利性色彩。

2.以外界意见气候感知为催化剂。首先,在很大程度上,研究生意见表达受他们对外界意见气候感知的影响。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需要确定其所用来感知意见气候的“参照群体”, 这个参照群体的范围可以从身边最亲近的“首属群体”到最遥远的“社会大多数人”[4]。在以“强关系”为主导的校园社区中,大多数研究生的意见表达容易受日常人际关系的影响,他们乐于以公共事件的参与者身份而发表感同身受的意见,从而获得“强关系”中相关主体的情感共鸣并维系更加紧密的关系。其次,群体归属感会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的意见表达欲望。群体归属感可以固化为内部成员的同质性。研究生长时间处于一个稳定的校园社区内,他们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相互支持,恪守群体规范,所以当公共事件爆发时或身边人利益受到威胁时,这种归属感能唤起他们的集体正义感和网络效能感,从而推动对校园公共事件的集体讨论,并积极实现意见表达的一致性。

(二)行为方式:线下线上交互渗透

互联网为研究生提供了线上线下表达意见的双重平台。在这一传播基础结构中,研究生意见表达由现实和虚拟两部分组成,呈现的是一种由线下面对面到线上虚拟社区、私人讨论向公开讨论转化的“混杂性表达空间”。校园公共事件的意见表达体现为私人化的传播圈与线上大众化的信息平台之间交互渗透,最终逐渐发展为网络舆情。

1.线下呈节点式爆发。线下讨论源于校园社区中发生的利益冲突或者争议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线下讨论主要呈现出节点式传播,并通过“熟人的熟人”进行扩展,这是一种人际关系传播方式。费孝通先生将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形容为“差序格局”,他认为社会关系是逐渐从“自我”一层一层推出去的,是基于私人联系的一种格局[5]。大学生就所在校园社区发生的公共事件表达意见时首选人际渠道,凸显了人际传播的重要性[3]。研究生在大学校园社区中,同样会将人际活动作为意见表达的首选,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以“强关系”为核心、以情感支持为基础的线下人际传播渠道,并通过此传播渠道将意见表达延伸和拓展到身边同学、朋友、老师、亲人,这种扩散式的传播容易造成意见表达信息的节点式爆发。

2.线下推动线上爆发。马克·格兰诺维特指出,在网络空间中,“强关系”更多地提供情感支持,而“弱关系”则提供信息资源,那么通过“弱关系”集合信息资源,壮大网络意见表达行为在网络空间中是行得通的[2]。线下的意见表达往往是通过口头传递,其传播速度与范围依然有限,而网络虽处于研究生意见表达的“弱关系”中,但当个体将意见发布在互联网上,一旦受到他人的广泛关注,就容易聚成一股巨大力量,不仅壮大了意见表达的队伍,更重要的是会形成利己信息资源的井喷式爆发。校园公共事件一经传播成为网络事件后,就会在短时间内产生积聚效应使其成为舆论焦点,吸纳其他网民加入到意见表达队伍中,最终促使意见表达成为社会关注的网络事件。

3.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线上和线下联动的方式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线下公共事件通过人际渠道获得讨论;其次,组建QQ 群、微信群等方式集合了线下成员,并进一步壮大了意见表达的队伍;再者,校园网络意见领袖在微博、微信、知乎等网络平台发帖发表意见,其他成员大量跟帖、转发、评论;最后,表情包、段子、写歌等“戏仿式讽刺”成为了意见表达的隐晦方式。在线上和线下联动中,研究生意见表达具有较大的自主性、流动性。研究生在意见表达中,往往利用线下“强关系”聚合多数意见,再通过转微博、知乎等网络社交平台,引发更多网民关注。当关注人数愈多,被知晓的可能性愈大,最终达到“上热搜”的目的。在以“90 后”为主的“数字原住民”中,利用“上热搜”已然成为他们维权的首选路径。在校园社区内这种情况更为常见。校园公共事件通过网络平台热议后被广泛传播,从而促使舆论迅速发酵和扩散,最终学校相关部门迫于舆论压力而采取措施回应或解决此事件。校园公共事件中线下面对面地讨论与线上意见的聚合,加速了事件的有效解决,却对学校相关部门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行为结果:热搜维权下的妥协与消退

热搜维权是指个人或群体在网络空间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借助媒体引发公众讨论,产生舆论压力,迫使相关部门介入并解决个人利益诉求的一种行为方式,它是线下维权方式在网络平台的延伸和拓展。热搜维权的诉求者分为两类。一类是线下维权受阻,被迫转为线上的维权者。他们通过网络曝光事件,助力自己维权,他们常利用微博、知乎、头条等网络媒体平台开展维权。另一类是以“讨个说法”为行动准则的维权者。他们利用网络吸引热度、博得点击和关注,以期为自己的权益讨个说法。研究生针对校园公共事件的热搜维权兼具二者特点。当研究生个人权益受到侵犯时,一般会选择线下渠道,通过人际传播来讨论,并寻求解决之道。一旦问题得不到解决,他们就倾向于通过网络进一步曝光,以助力维权,讨回公道。“大闹大得、小闹小得、不闹不得”是热搜维权的典型想法。热搜维权事件爆发快,促使相关部门迫于问责压力第一时间介入整个事件过程,并采取措施以平息事态。

二、研究生网络意见表达的行为误区

据《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1)》数据统计,我国数字素养水平较高者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90 后”(21—30 岁)人群,占比59.4%[6]。高校研究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媒介素养。虽然如此,这一群体在意见表达过程中同样存在暴力式表达、冷漠式回应、被动式参与等行为方式,严重影响了网络意见表达效果。

(一)暴力式表达

在社会运动理论中,蒂利等专家学者提出了“抗争剧目”这一概念。“抗争剧目”是指“一组为政治行动者所知而可用的抗争性表演形式”[7]。“抗争剧目”随着传播方式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形势。传统的线下“剧目”有静坐游行、打砸抢等抗争性行为,而在社交媒体时代则演变成类似于网络签名、论坛抗议、发布或转发微博等线上“剧目”。在社交媒体时代,研究生善于利用“桥梁式”社会资本,通过社会化媒体平台,采取线上“抗争剧目”来维护个人权益。线上“抗争剧目”中,由于个体认知方式和行为动机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也有较大差异,其中对抗式表达是最典型的方式之一。对抗式表达主要体现在言论和行为两方面,具备非理性表达的特征。就言论而言,个体主要表现为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对事件进行揣测。面对校园公共事件,研究生有时无暇探寻消息来源是否可靠,而会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和掌握的相关事件线索进行对比联想,有时还会仅凭个人主观判断和好恶,在个人情绪的支配下,将事件概况当成全貌,将主观臆断作为事实判断,对事件的所谓“真相”发表评论,然后做出非黑即白的判断,其语言甚至充满了暴力色彩和教唆意味。

(二)冷漠式回应

研究生对校园公共事件表现出的冷漠,主要体现在态度与行为两个层面。在态度方面,冷漠主要表现为冷淡、漠然视之、厌恶及规避等;在行为方面,冷漠主要表现为不愿意参与、消极参与。当前研究生的主体基本上是“90 后”,他们个性鲜明、思想独立、自我意识强。面对校园公共事件,他们既有可能因具有较强的正义感和同理心而选择主动发表意见,也有可能因事不关己而持观望态度或者选择置之不理。事实上,在校园公共事件中,大多数研究生的态度都可能是后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研究生学习任务重,无暇去关注校园公共事件。研究生学习时间长、任务重,除了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科研任务,闲暇时间有限,对于与自身利益关系不大的校园公共事件持观望态度或者置之不理,从而表现出冷漠的态度与行为。二是研究生面对就业、升学、婚恋等压力,时常陷入自我诘问的内在消耗和负面情绪的暴风骤雨中,没有精力再去关注与自己关系不大的其他事件。三是研究生认为自己的意见对于校园公共事件走向无关紧要,不能对别人的网络意见表达构成影响,不能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所以选择了观望或者置之不理。

(三)被动式参与

在研究生网络意见表达中,主动参与型与被动参与型所表现的能动性完全不一样。主动参与型主要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经历等,通过多种社会化媒介工具,联合起来结成“同盟者”,他们内部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在维权事件上通过采取统一行动,集体推动问题的解决与处置。被动参与型是指受到他人外力推动而进行的意见表达。校园公共事件中,很多研究生与此并无直接的利益关联,主要是基于人际关系的外在驱动力而被动地参与和表达意见。这也意味着,当人们参与共同的活动时,尤其在其中扮演着有意义的社会角色并随之形成了定期的社会交往时,人与人之间最容易建立友谊,而这种基于友谊的社会关系能提供情感、工具和反馈支持[8]。当校园公共事件中所谓的“自己人”或“内部成员”利益遭受侵犯时,与公共事件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组织者通常会采取各种方法拉笼社区外的“边缘人”加入其中。这种“边缘人”也包括在社区之外的旁观者。他们之所以愿意选择加入这一社区表达意见,主要是基于在人际传播或群体传播渠道中与他人互动后形成的一种认识和判断。这种认识和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到了社区内部意见气候感知的影响,因此,这一过程中的意见表达较为被动。研究生中,拉动旁观者加入组织最为常见的方法是问卷调查法。他们通过网络平台发放问卷,邀请更多“边缘人”参与其中,发表看法,从而壮大意见表达的队伍。作为“边缘人”被动式参与,是校园公共事件中大多数研究生的意见表达现状。

三、研究生网络意见表达的行为引导

青年是我国网民群体中最为活跃的力量。作为接受了更高层次教育的研究生,更倾向于依托微博、微信、知乎等网络平台进行意见表达,但这种虚拟世界的意见表达有时因管理不规范、引导不及时而呈现出消极的方面。因此,建立健全高校研究生网络意见表达引导机制势在必行。

(一)通过公开真相,防止事件妖魔化传播

根据议题设置流程,完成一个议题的周期大致要经过潜伏期、准备期和高潮期。公共事件发生发酵过程也会经历类似流程,从原本存在但尚未引起社会关注,到由微博、微信、知乎等网络平台推出并引起主流媒体注意,由此诱发大众产生兴趣,并导致“议题溢散”效应,从而引起相关机构或人员回应。这时,明确的价值诉求凝聚成主流舆论或网络舆情,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压力,迫使相关机构或人员快速作出应对决策并付诸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当事人或媒体以追求流量和营利为目标,利用信息不对称以及研究生对真实情况的不了解,断章取义、夸大其辞、编造谣言,有意将大众带离事实真相,将极有可能导致研究生盲目跟风或形成事实误判。因此,面对被扭曲或歪曲的公共事件,学校和主流媒体必须公开亮明身份,喊出自己的声音,传播正确的价值理念,及时公开公共事件的真相,以防止别有用心之人妖魔化传播事件。

(二)通过“意见领袖”,实现网络舆论的正向引导

对抗式表达意见是青年人在反叛中谋求适应社会的一种选择。他们期望通过这种“出人意料”的表达方式,引起他人的关注,从而实现自己的既设目标。因此,需要正视研究生采取过激行为进行意见表达的可能性。事实上,研究生们普遍涉世未深、对网络信息甄别能力不足,他们极有可能在公共事件背后“推手”的驱动下,掀起一场又一场的网络狂欢,进而陷入道德情感主义批判,甚至滋生网络暴力。因此,需要在研究生中建立网络“意见领袖”,让网络“意见领袖”引领舆论导向,进而影响研究生的价值观念和决策生成。当前,大众传播领域中的信息流动呈现出“中心—边缘”的特点,即由媒体向个人流动,由“网络大咖”向一般公众流动,这使得网络媒体和“网络大咖”在校园公共事件中处于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全媒体时代,“虽然媒体可以增强受众的某些观点,但意见领袖则可能改变或者决定个人的意见甚至行动”[9]。由于研究生偏爱通过网络渠道发表意见,其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学校可以在研究生中有意识地培养网络“意见领袖”,让他们组织开展与研究生学习生活联系紧密的专题活动,切实发挥网络“意见领袖”圆周式凝聚和辐射作用,实现网络舆情的正向引导。

(三)通过话语“领航”,推动话题议题思想共鸣

互联网和数字媒体的普及,为人类社会表达建构了虚拟公共场域,任何网民都可以在“意见的自由市场”表达意见。研究生在以微信、QQ 等即时通信为代表的“茶馆式”环境中,可以使用轻松、幽默、诙谐的网络语言讨论校园公共事件,采用围观、吐槽、评论等方式隐喻或显喻自己的态度,而不再受限于严肃、正式的话语表达。网络语言逐渐成为研究生表达个人意见的重要符码。因此,要正向引导研究生对校园公共事件的意见表达,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固有的话语表达方式,发挥校园官方媒体“领航人”角色,通过话语引领,防止研究生出现非理性的言语与行为。首先,校园官方媒体可以挖掘有内容、有深度且具有现实意义的校园议题,开设有关公共事件、校园视点等的深度报道栏目。比如,学校可以把校园内备受争议的“禁外卖”事件作为一个议题,引导研究生就“如何看待校园内禁止外卖”这一事件开展线上社群讨论,同时邀请相关权威人士共同探讨,寻找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其次,可以借助校园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开展网络议题讨论,以促成有共同兴趣爱好、共同利益诉求的研究生产生圈层化互动,借此调动冷漠式回应与被动式参与的研究生进行意见表达。比如,在微博、豆瓣、知乎、百度贴吧上建立的论坛,可以通过圈层互动,以“参与式沟通”与“协商式表达”的方式开展讨论,实现信息交流、情感互动。

(四)通过身份认同,共建共造校园舆论氛围

在社会学视角中,个体与群体对于社会分类的实践与认同关乎稳定的社会关系和秩序的形成。当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对群体身份的外在标识及其合法性形成认同时,整合秩序得以建立[10]。当前,部分研究生针对校园公共事件所表现出的冷漠态度、被动行为,与他们所面临的现实压力和所扮演的多重角色紧密相关。这种多重角色要求他们在多个方面、多种维度上,承担起艰巨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但是,生理基本成熟与政治略显稚嫩的现实状况,使研究生在面对各种责任时产生焦虑感、不安全感和无奈感,这些感受与渴望得到社会认同的心理相互交织,从而使他们在面对校园公共事件时,更愿意选择保持沉默。因此,学校积极帮助研究生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既有助于共同建造良好有序的校园舆论氛围,更有利于提高研究生意见表达的积极性、主动性。

猜你喜欢

维权线下研究生
“线上+线下”混合式体操教学的应用研究
维权解难题,英烈归陵园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维权去哪里?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又来了个打算维权的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ONE⁃M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