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见大法官”金斯伯格

2022-12-02侯虹斌

现代阅读 2022年8期

鲁思·巴德·金斯伯格是德裔犹太人,193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区。在那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她最大的幸运就是拥有一位开明智慧的母亲。从儿时起,母亲的教诲就一直影响着她。也是因为母亲的坚持,她才得以在家境不好的情况下,接受当时最好的教育。

为了不辜负母亲的苦心,金斯伯格勤学苦读,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名校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奖学金。那时候,康奈尔大学的男女比例为4∶1,足以见得金斯伯格的优秀。

金斯伯格在以全班第一的成绩从康奈尔大学毕业后,就和同学马丁·金斯伯格结婚,然后跟了丈夫的姓“金斯伯格”——这也成了大家对她的爱称。

结婚两年后,夫妇二人决定继续深造。他们带着一岁多的女儿双双考入哈佛大学法学院。但在这里,金斯伯格却深刻地感受到了性别歧视。

当时,哈佛法学院有五百多名学生,可包括金斯伯格在内,女生仅有9名。她想去图书馆查阅一些资料的时候,却被门卫拦下,理由仅是“因为你是个女人”。

而在为一年级女生举办的晚宴上,院长甚至问了一个很荒诞的问题:“解释一下,为什么你们占据了本应属于男性的法学院席位?”

在丈夫马丁毕业后,金斯伯格转学到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年后,她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了。但是,她却无法像马丁一样,快速找到一份好的律师工作。那是1959年,整个纽约没有一个律师事务所愿意雇用她。她的男同学们都去了纽约最好的律师行工作,而她毕业即失业。

不得已,金斯伯格只好到纽约南区联邦地区法院,给法官做了两年法律秘书,并先后兼任过不同学校的研究员和法学教授。一直到1972年,事业的转折终于来了,她成为第一位在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获任终身教职的女性。

在这个阶段,金斯伯格在法学领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就。1980年,47岁的她被时任美国总统吉米·卡特提名为华盛顿特区巡回上诉法院法官。

在她的法律生涯当中,有几个案件深深地改变了美国法律,影响了千千万万的美国女性,并奠定了金斯伯格在司法界的地位。

时间回到1970年,当时金斯伯格还是一名法律教授。作为诉讼律师的她,接到了一个案子:

空军护士苏珊·斯科拉克怀孕了。对此,空军部队给了苏珊两个选择:要么辞职,要么堕胎。要知道,美国当时的法律是禁止堕胎的,只有军队中的人可以例外。可问题是,苏珊既不想堕胎,也不想放弃工作,她甚至向部队提出,把孩子生下来后让别人领养,却依旧遭到拒绝。走投无路之下,苏珊选择了起诉。

金斯伯格接过这个案子,靠着她的雄辩,以及在多方利益的权衡下,军方决定妥协:取消辞退怀孕女性的规定。这一案件直接推动了美国女性生育权的维护与发展,美国国会也在几年后通过了《反怀孕歧视法案》。

1973年,金斯伯格又接手了一个著名案件——弗朗蒂罗诉理查森案:

弗朗蒂罗在大学毕业后加入了美国空军,并和男友结婚。婚后,她发现周围已婚的男同事都有住房津贴,自己却没有,仅仅因为她是女性。不得已,弗朗蒂罗也加入了打官司的行列。作为弗朗蒂罗的辩护律师,金斯伯格第一次亮相美国最高法院。

这场庭审,金斯伯格大获全胜。她赢得了人生第一场诉讼,而弗朗蒂罗也获得了属于她的住房津贴。

经过这两桩案件,金斯伯格对女性所面临的时代困境,有了进一步切实的体会。她和同事共同致力于改变大众对性别的理解,推动美国法律进步,保障女性的基本人权。这里必须要提到的是,丈夫马丁一直很尊重金斯伯格的理想。

1993年,比尔·克林顿出任美国总统,他要提名新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按影响力来说,金斯伯格在司法界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严格来说,60岁的她超龄了。从候选名单来看,她大概只能排到二十多位。但是,马丁却不以为然,他对金斯伯格说:

相信你自己。在我心里,没有人比你更适合当大法官了,不仅仅是因为能力,更在于你有理想,有你的执着。如果你没有被认真考虑成为候选人的话,我会觉得这是对美国司法界的一种侮辱,这代表着他们根本没有能力识别出人才,没有能力选择为美国的自由与平等而奋斗的大法官。

马丁几乎动员了自己的全部资源和人脉为金斯伯格游说,确保克林顿总统知道有金斯伯格这样优秀的候选人。金斯伯格也因此有了和总统会面的机会,并获得了更多人的支持,最终高票当选为美国最高法院历史上的第二位女性大法官。

金斯伯格上任后,首要目标就是反对当时的堕胎政策。2003年,当美国国会通过了“禁止部分分娩堕胎”的法案时,金斯伯格再一次提出异议:

男女平等的本质,是女性有权选择成为自己人生的决策者……当政府控制着她对堕胎的决定权时,她就没有被视为一位有能力为人生负起全责的成年人。女性能否充分发挥个人潜力,与她们能否独立决定自己的生育密切相关。法律不允许过度限制女性堕胎权,这并不只为保护女性隐私权,更是保护女性自主权。

正因为如此,金斯伯格有了一些外号,像是“持异见者”“臭名昭著的大法官”……但是,喜欢她的人也更多了。她的椭圆眼镜、蕾丝衣领装饰和她轮廓分明的容貌,被绘成各种插图周边。金斯伯格这个名字,也成了一种文化精神的符号,在美国法制、民权和妇女权益历史上的地位不可撼动。

2010年,一直支持她、深爱她的马丁患癌症去世。虽然经历了丧夫之痛,金斯伯格却依然坚持工作。这些年,她曾两次患癌,但都战胜了病魔,即便八十多岁了,还保持着每周健身的好习惯。直到2020年,87岁的她与世长辞。

金斯伯格曾说:

在我的一生中,最让我心满意足的事情,是我参与了一场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运动,而这场运动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女性。

(摘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了不起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