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冬天去了哪儿?
2022-12-02
现代阅读 2022年8期
不同鸟类的迁徙距离会有所不同。有的可能会在一两百千米以内的范围活动,有的则每年要飞行上千千米。比如北极燕鸥每年都要往返南北极,迁徙期间可以一次飞行2800多千米,中间不休息也不进食。
再比如,燕子都是春天飞来北方筑巢育雏,冬天飞往南方越冬,这个南方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我国南方地区而是遥远的非洲。
曾经有研究人员利用定位仪对在北京附近度夏的雨燕和大杜鹃进行了跟踪,根据定位仪记录的数据,这些雨燕的最终越冬地竟然是非洲南部的纳米比亚和南非。
这些雨燕从7月底就离开了北京,不过并非径直飞向南方。它们先是向北经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南部,再往西南取道伊朗、阿拉伯半岛、东非,绕过撒哈拉沙漠,再一路南下最终在当年10月份到达纳米比亚和南非一带。在两个半月的时间中,雨燕飞行了2.5万千米左右,穿越了两个大洲的20多个国家。它们在南半球度过当地的夏天之后,再循与来路几乎平行的路线返回北京。
而春末夏初在北京鸣唱的大杜鹃,实际上来自遥远的莫桑比克。它们一路飞越阿拉伯海,横穿印度和东南亚西北部、从中国西南一路向北,甚至直达蒙古高原腹地和西伯利亚南部。
与大杜鹃、雨燕、家燕类似的鸟还有许多,例如红脚隼、黄鹂,它们也每年往返于非洲、亚洲热带和亚洲东北部之间。科学家们还发现欧洲、中亚一些地区的燕子也大多会飞到非洲中部或南部越冬。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