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菊”与“刀”的谢幕:川端康成与三岛由纪夫

2022-12-02小谷野敦\\文赵仲明\\译

现代阅读 2022年8期

川端康成被誉为日本昭和文坛的巨匠,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3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对于三岛由纪夫而言,川端是他的老师、朋友、文学路上的指明灯。对于川端而言,三岛是他一生少有的知己。

由于日本战败,西方的先进思想涌入日本,传统的“武士道”和“物哀”文化逐渐凋零。作为日本古典文化的守墓人,川端康成与三岛由纪夫终而殊途同归。

1968年(昭和四十三年)10月13日,法新社发自斯德哥尔摩的报道称,川端康成是3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之一。15日,川端参加了在新大仓酒店举行的吉川英治全集完结纪念派对后,和北条诚去了银座的几家酒吧,获悉了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16日,川端在写给三岛由纪夫的信中说,在《奔马》上读了《丰饶的海》,自己深受感动。此时媒体已经蜂拥至川端住处。17日,川端为安田大厦撰写题词,并受邀外出吃晚饭。一回家便接到电话,被告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晚上7点半,三岛打来电话表示祝贺。北条诚、泽野久雄、今日出海也登门道贺。18日上午10点,瑞典大使K.F.阿尔穆克维斯特前来拜访,并正式传达获奖结果。

也有人说过三岛由纪夫以为自己会得奖,但44岁的年龄也太年轻了吧。何况在他身上已经表现出来的“右翼”的言行大概也让他失去了这种机会。

获奖后的川端饱受媒体及社会名流政要的纠缠。11月24日,川端在福田家旅馆,一出门便被瑞典大使的儿媳拦住要求签名,到了六本木刚下车,又差点被多米尼加共和国大使馆的人拉走,川端就这样接二连三受到骚扰。29日,新大仓酒店的芙蓉厅举行了笔会俱乐部会议兼祝贺会,佐藤总理夫妇、阿尔穆克维斯特大使夫妇出席,日本笔会芹泽光治良会长、文艺家协会丹羽文雄会长、日本书籍出版协会野间省一会长、翻译家爱德华·赛登施蒂克均发言表示祝贺,今东光主持干杯仪式,田边茂一任主持,鳄渊晴子、吉永小百合敬献鲜花,团伊玖磨、芥川也寸志指挥室内乐表演。三岛好像不在场。

12月3日,川端搭乘日航班机飞往瑞典。12日上午,川端接受了诺贝尔集团的奖金。下午2点,川端在瑞典文学院举行演讲《我在美丽的日本——序言》。这篇演讲稿是川端在前一天通宵写完的,内容引用了明惠和一休的和歌,谈论了佛教和日本文化的关系,比较正统,而且非常艰涩难懂。

可能由于自己是日本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缘故,川端的演讲稿写得一丝不苟。同时,他从《东海道》这部作品以来将采风的内容写入文章中的长篇大论的癖好,在这篇演讲文中也发挥得淋漓尽致。北条诚写道:“这一演讲充满盛气凌人的架势。说到专业、难懂,的确难懂,恐怕日本人也听不懂。听了这一演讲的外国人,有多少人能够理解该文的百分之多少呢?在此,我们再次见识了川端先生无视舞台和场合的一意孤行和任性。”

这一时期,川端为《丰饶的海》写了推荐文,并且用过于夸张的言辞对其进行了称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其实,这不是川端出于真心的表达。正如当吉野壮儿说三岛在戏剧创作方面比写小说更有才能时川端表示首肯那样,川端对三岛的小说实际上评价并不高。而且,三岛越来越向川端厌恶的军国主义的世界靠近。三岛也无疑发现了川端写的这篇推荐文是在“捧杀”自己。三岛的日本文化论,以武士文化为中心,夹杂着推崇男色和厌弃女性的色彩,川端对此越来越难以认同。

1969年1月,川端回国。立野、芹泽、伊藤、北条、元子在机场迎接。此时,茨木市议会推举川端为荣誉市民。川端最初拒绝了,理由是文人都是浪荡子、无赖之徒,今后也许会写出有损名誉的作品,但他最终还是接受了。川端的这一举动看上去稍显做作,但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他对那些根本不了解自己的政治家们的嘲讽——今后,不,他实际上已经开始写作反市民风格的作品。川端在《夕日野》中这么写道:

小说家无疑会有“不光彩”的言行,无疑会写出无道背德的作品,如果这两点消失了的话,小说家就会灭绝。因此,你们随时可以收回“荣誉市民”的称号,我反复强调一定会出现这种事态,可是,市政府的人好像并不同意我的观点。

获奖后,书店设立了川端专柜。据说当时书店里有专柜的只有川端和人气爆棚的森村桂。新桥演舞场再次公演光本幸子主演的川端作品《伊豆的舞女》。在川端获奖后初次读到他的作品的外国人写的评论中,也有一些严苛的批评,如《雪国》《千只鹤》等作品没有情节,有人说不该授予川端“Nobel”(诺贝尔),应该授予他“NoTel”(什么都没说)。川端周围也有人过去就曾质疑西方人能否理解《雪国》,但这些质疑本身就错了,日本人中也有很多人是理解不了的,只要思考一下便能明白,这种带有比较文化论的质疑有多么无聊。

3月,讲谈社出版了附有英文翻译的《我在美丽的日本——序言》。4月起,新潮社的十九卷本《川端康成全集》开始出版发行。这一时期,他和索尔仁尼琴一起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荣誉成员。谷崎润一郎也是荣誉成员。

5月1日,川端在美国夏威夷大学斯波尔丁大厅举行《美的存在与发现》特别演讲。说到川端演讲的内容,确实是枯燥无味。北条诚也说过自己听川端的演讲,一次都未被打动过。虽然川端是作家,但他不是演说家。不过,所谓枯燥乏味只是表面,川端这一时期有关日本美的演讲和文章,实际上是因为没有明确指出谁是敌人而显得枯燥乏味。敌人,其实就是武士文化或德川文化。从大学毕业论文起,川端就对《平家物语》和《太平记》的评价很低。当下,川端的敌人则是三岛由纪夫。他竭力试图说服三岛。川端反复强调,日本文化的精髓不是三岛所颂扬的那种武士文化,而是公家、僧侣的文化。然而,三岛最终并没有被说动。

8月4日,川端收到三岛的来信,三岛在信中感谢了川端赠送给自己《我在美丽的日本》和《美的存在与发现》,其中写着三岛的那句名言:“小生害怕的不是死,而是死后亲人的名声。”

11月25日,川端携妻子秀子参加了细川护立的葬礼。护立是肥后细川家的掌门,也是《白桦》杂志的参与者,是艺术家们的经济后盾,其子护贞也和其父一样。川端是护贞女儿明子和表千家的继承人千宗员(后为十四代宗左)的婚姻介绍人。下午2点过后,川端在等回家的车时听说三岛由纪夫闯入市谷自卫队驻地自尽的消息。正欲赶往三岛家时,他又从收音机的新闻广播听闻三岛的遗体还在自卫队。于是,川端直接去了自卫队。坊间传言,川端见到了三岛的遗体,且见到了三岛的头颅,他自己则表示没有见到。之后,川端去三岛家吊唁。

身居美国的爱德华·赛登施蒂克听到这一消息后表示,我们都被三岛捉弄了,《金阁寺》等作品只是他的一种恶作剧,我庆幸自己不是看好三岛的那些人中的一员。

此时在川端脑海里萦回的会是什么呢?在无数次的演讲中一直竭力否定武士文化的川端,他所付出的努力最终化成了泡影。

(摘自浙江文艺出版社《川端康成传:双面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