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封锁与突围:走出去中企如何走过至暗时刻

2022-12-02张兴军

现代阅读 2022年8期

近年来,来自美国的不合理制裁不断加码,制裁名单上的中国企业、机构、高校也越来越多。而在这份不断扩充的名单上,已经遭遇封锁多时的华为和其后被列入榜单的TikTok、微信,得到了更多的聚焦与关注。透过美国的制裁措施,不难看出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在面对中国走出去的优秀企业时的矛盾心态。

客观而言,上述几家中国企业无论是在科技水平上,还是在市场份额方面,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华为在5G标准制定中已是不可或缺的角色,TikTok和微信在走出去中也屡有斩获,在各自领域里构建了一个共享、互进的市场多赢格局。然而当世界头号强国以所谓的“国家安全”名义对个别优秀企业大棒加身,势必成为后者难以承受之重。

与此同时,当非理性的制裁与反制的多米诺骨牌被推倒,对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业已造成的破坏以及未来将产生的不确定性影响都将会被无限加大。

封锁与制裁:网缘政治下的中国企业困境

华为遭遇的不合理制裁堪称旷日持久。自2019年5月15日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紧急状态行政命令“禁止美国企业使用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的企业所生产的电信设备”以来,华为步履维艰,在重重打击之下大大放缓了发展速度。

从“不向华为售卖芯片和为其设计与制造芯片”,到“只要用了美国技术的公司都不能为华为及在名单上的关联公司制造芯片”。不断加码的制裁措施和范围都令后者备受煎熬。

作为抖音短视频国际版的TikTok处境同样难言乐观。近年来这款产品在海外接连斩获佳绩,在美国市场,TikTok更是拥有着上亿的用户,并且增长势头迅猛。美国政府之所以对TikTok痛下杀手,和后者在美国的影响力是直接相关的。当社交网络平台已经或者具有潜在可能影响总统大选等政治格局的时候,在特朗普、蓬佩奥等人的眼中,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的“假想敌”。几乎在封禁TikTok的同时,美国政府发布的行政命令也宣布,自2020年9月20日起禁止美国个人及企业与腾讯公司进行与微信有关的任何交易。

在部分美国媒体看来,这是对中国企业的又一次野蛮打击:“对于使用中国应用微信的数百万美国人来说,这是他们与中国的家人、朋友和商业伙伴相互交流的‘生命线’,封禁微信相当于封禁‘生命线’。”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表示:“不生活在中国的人无法理解美国企业不能使用微信会造成多大的影响,这将导致美国企业面临竞争者时处于严重劣势。”

2020年8月23日,字节跳动公司发布声明,宣布正式通过诉讼维护权益。

抉择与向路:继续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全球化

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当下所面临的封锁与打压,只是其他国家或企业曾经遭遇过的厄运的重演而已。“二战”以后世界各国经济迈入复苏进程,以欧洲和日本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经济科技实力崛起,从法国的阿尔斯通到日本的尼康等的遭遇都能够或多或少借以理解当前华为们面临的“美国式关照”。

中国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进程大大推动了经济实力和历史地位的上升,并被认为将在不久的将来在经济规模上超越美国。在这种背景下的中国以及中国企业,遭遇了美国等国符合其一贯的长臂管辖与制霸思维的针对。

那么,在这种困境之下,每个走出去的企业,都需要找到一条在重重封锁之下的全新出路,以未雨绸缪的方式,探讨如何从“美国陷阱”中突出重围,避免重蹈曾经半导体霸主日本企业的覆辙,以及实现自身持续发展、达成多维目标。

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认为,华为、TikTok等企业在面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限制时,更要以开放的智慧与策略去应对。首先,对于充满警惕的发达国家我们要不断地做解释工作,既然是在当地运营的企业,就按照市场规则接受所在国的全面监管,既做到心态开放也做到运营开放;其次,我们也要大力发展如非洲以及其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其他市场,不断扩大市场覆盖面、市场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

的确,中国目前能够被世界所认可的企业,无不受益于改革开放进程。以华为为例,2019年初,这家企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百余个国家,以及31个全球前50强的运营商,服务全球用户超十亿。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坦言,正是过去几年来自全球消费者的鼎力支持、尤其是中国消费者的鼎力支持,华为消费者业务才实现了几百倍的增长。相关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2019年华为在亚洲市场、欧洲市场、拉美市场、中东和非洲市场的市场占比分别为20%、20%、14%、12%,可见其国际业务所占之比重不容小觑。

很多学者认为,在美国试图与中国全面脱钩的背景下,中国要以前瞻的长期思维,做好基础创新工作。一方面要规划好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路径、方向与目标,另一方面要继续坚持全球化发展路线,确保自身的市场与创新体系的开放性、全球性,持续保持与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合作,共谋共享科技发展。

诚然,应对当前的美国制裁,我们需要不一般的智慧与之斡旋,而非绝对脱钩的单一向路。显然,处在漩涡中的华为意识到了这一点。

2020年4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香港《南华早报》采访时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过去两年时间里与美国摩擦日益加剧,您认为美国是敌是友?”

任正非略加思索后认真地回答:“如果说我们不想‘死’的话,我们就要向最优秀的人学习。即使人家反对我,我也要向他学习。不然我怎么能先进呢?”

任正非进一步说道:“美国制裁华为也只是少部分人意见,不代表全美国人民,也不代表美国的企业!我们还是要真诚地加强与美国企业、美国科技界之间的合作。”

TikTok显然也不会放弃如今来之不易的国际化成果,无论是将总部迁至英国伦敦,还是在爱尔兰投资4.2亿欧元建立第一个欧洲数据中心以继续扩大数据及隐私保护团队,都表明了其继续推动国际化的决心。

1987年1月20日,邓小平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罗伯特·穆加贝时指出:一个国家要取得真正的政治独立,必须努力摆脱贫困。而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

“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中国执行开放政策是正确的,得到了很大的好处。如果说有什么不足之处,就是开放得还不够。我们要继续开放,更加开放。”邓小平说道。

同年,华为公司在广东深圳创立。可以说,华为在国际、国内市场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相当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

实际上,包括腾讯、字节跳动在内,具有国际基因的走出去的企业,无不崛起于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双重机遇之下,最终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历史并非偶合,而是一种必然。这也是今天我们为何倡议一如既往地坚持对外开放的逻辑和缘由。中国的崛起和强大乃至寻求复兴,都需要中国在内、外两个循环中寻求我们持续发展的最大可能。

(摘自经济日报出版社《论局:双循环的机遇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