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孝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价值与渗透路径探究

2022-12-02王智彩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孝文化渗透路径德育

王智彩

[摘 要]近年来,青少年教育的重点越来越偏向于思想道德教育。“孝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将其应用于初中学校的德育,有利于学生养成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感恩意识,形成健全的人格。学校应注重孝文化与德育的互相融合,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孝文化;德育;价值;渗透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24-0083-03

一、孝文化概述

“孝”最开始只是古代人对长辈的一种本能行为。伴随着父权制和等级制度的形成和不断发展,孝的伦理规范性逐渐被增强。古人把孝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理念系统相结合,构成孝文化体系[1]。那个时候的孝文化不但有确定的含义,而且还有严格的标准和体系。在孝文化的构建与发展中,孔子和孟子等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孝文化是中华文化和道德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文化在中国社会经济和历史发展层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孝文化的德育价值

(一)孝文化是重要的德育内容

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学校必须重视学生的品德与性格培养。在部分家庭中,家长将全部心思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有求必应,过于溺爱,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长大后不愿意赡养父母。孩子的自私自利,容易使其丧失责任担当意识与道德感,而今后一旦步入社会,便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自身或他人造成伤害[2]。因此,学校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孝文化的渗透,将孝文化作为重要的德育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了解孝文化,感受父母的辛劳,切实变成懂得感恩生活与父母、有责任心、懂得回报的人。

(二)孝文化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是由许多家庭构成的,良好的家庭关系与和谐的社会相辅相成。孝文化以家庭美德为基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在德育过程中,应重点展现孝文化的育人价值,使学生形成孝敬长辈的品格,具奋诚实、守信的品质。学校只有重视孝文化宣传,通过多种方式涵养学生的孝心,才能让学生变得更孝顺。遵从孝道,可使学生变成有更好道德素养的人。

三、孝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培养担当意识与责任感

引导学生培养担当意识和责任感是教师不可忽视的任务。责任感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学生自身应该主动承担相应的家庭责任。孝文化中强调的责任与担当,最主要的是对自身、家庭负责任,肯担当[3]。比如,儒家学说中有“非耕即读”和“诗书继世长”等思想与理念,旨在鼓励后辈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改善家庭状况。教师要教育学生,使其清楚自身需要承担的责任,即不仅要通过不断学习成人成才,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还要使家人心情愉快,让家人放心。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学生痴迷网络游戏,不仅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让父母陷入忧虑之中,使帮助父母分担变为空谈。因此,学校德育的目标应为引导学生养成较强的责任心和担当意识。将德育与孝文化相融合,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家人的重要性,使学生变成有担当意识与责任感的人。

(二)有利于学生养成感恩意识

感恩是孝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道德养成的关键。感恩父母不应仅体现在日常的物质补给上,还应体现在让父母放松心情,帮助父母缓解紧张的情绪,重视父母精神上的满足,使父母从内心体会到幸福感[4]。现阶段社会上存在一些负面的影响和诱惑,使学生常常忽视父母的付出。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展现母亲十月怀胎艰难生产的视频片段,使学生体会到父母把自己培育成人的艰辛,让学生学会感恩,进而能够孝顺长辈、爱护亲人。教师还可以安排课后作业,让学生为家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辛勤与爱意,进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并在平时的生活中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全方位认识感恩,形成正确的“三观”,提升道德素养,并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展现出来,懂得感恩父母、尊重师长,成为积极乐观、感恩的人。

(三)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孝文化也是家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孩子與家长在家庭中需要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积极沟通,形成友好的关系。孝文化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百善孝为先”等观念体现了尊老爱幼、关心长辈的人生哲理,学校将其渗透于德育中,可使学生对“孝”有更深刻的认识,进而通过自身行动践行孝文化[5]。孝文化中敬畏和博爱的理念,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和谐友好,形成更好的家庭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家庭环境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孝文化的熏陶与滋养下,学生主动遵循对应的道德规范,这样可使得亲子关系更加亲密,家庭氛围更加优良。因此,学校在组织德育时,应该积极参照孝文化层面的内容,让学生从中吸收更多的营养和精华,养成正确的“三观”与道德素质,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学生在充满孝文化的环境中,一定会形成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多种良好品质,成为自尊、自信和自爱的人才。

四、在学校德育中渗透孝文化的措施

(一)在品德课堂中融入孝文化

品德课堂是德育的主要阵地,是向学生推广孝文化的关键场所。因此,在品德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科优势,恰如其分地渗透孝文化。例如,在品德课堂上教师播放视频片段:一位身体较弱的老人没有人照顾,大家都以为他是孤寡老人,但实际上老人有自己的子女,家庭经济情况较好。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以“我们需不需要赡养与照顾老人”为主题进行探讨。这种和社会现象联系比较紧密的话题能激发学生探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讨论和总结,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孝顺和赡养老人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品德教材中有许多与孝文化相关的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使学生对孝文化和孝道有深入的了解和感悟。

(二)在语文课堂中讲解孝文化

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科目,语文所占的课时是所有科目中较多的。新课程改革注重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得到了提升。“孝”的观念、文化、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内容。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对“孝”都有相应的论述和主张,体现出丰厚的人文精神。汉代的《孝经》也是重要的儒家典籍。语文课堂教学涉及孝文化的内容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深入讲解,以潜移默化地渗透孝文化。

如莫怀戚的散文《散步》,以散步这一普通的日常休闲方式作为亲情凝聚的纽带,表现了家庭各成员之间的互敬互爱,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冰心的散文诗《荷叶·母亲》,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赞美母爱的坚韧和伟大。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通过塑造一个天真可爱而又稍带顽皮的孩子形象,含蓄而巧妙地表达了孩子对妈妈的深厚感情。这些优美短小的文章,让学生体会到了家庭之爱,体会到了亲情的圣洁与美好,也让学生懂得了感恩,明白了责任。

(三)在实践活动中宣传孝文化

宣传孝文化不能只停留在宣讲和展览上,学校和班级要依据自身实际,抓住时机,利用各种资源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实践孝文化。

首先,可以开展校园活动,宣传孝文化。例如,组织一定时长的孝文化主题班会;利用家长会进行相应的文化植入;开展孝文化主题讲座;利用节假日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开展以“学会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或征文活动;每学期出两到三期关于孝文化的专题板报;组织学生学习名人名言,收集孝道格言,了解名人事迹和周边社区发生的孝敬长辈的事例;开展“今天我是爸爸妈妈”的换位教育体验活动,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父母的生活经历和教养子女的不易;开展孝文化主题阅读研讨活动;利用校园广播、“国旗下的讲话”等平台,定期宣讲孝文化,褒扬孝道,让全校师生人人讲孝道、个个思孝行。

其次,弘扬孝文化的活动不仅可以在校园展开,还可以走出校园。例如,每年重阳节,可邀请社区模范人物开展演讲活动,使学生通过聆听演讲更懂得如何孝敬父母。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养老院开展献孝心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孝”的理解,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尊老、敬老、爱老成为自身的一种习惯。

(四)家校合作,践行孝文化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尤其在德行方面,家长更是学生的榜样。在教育方面,家长的主要责任可以用八个字概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长要全面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而用正确的思想、方法、行动来引导孩子。

孔子主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庭教育应凸显“不教而教,不学而学”。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妈妈每天晚上都端水给婆婆洗脚,她幼小的儿子每天都能看到这一幕。一天,稚嫩的儿子端着一盆水,摇摇晃晃地走到妈妈面前,满脸笑容地说:“妈妈,洗脚。”这就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力量。父母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孩子,所以父母要秉持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在德育方面,坚持以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立德树人为导向,引导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以自身良好的品行、健康的思想影响和帮助孩子养成好品格、好习惯。

綜上,学校应把孝文化视为重要的德育内容,将德育与孝文化相结合,以使学生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尊重师长的美好品德,同时养成爱国情感、集体荣誉感以及责任感。这对学生继承发扬真善美、放弃假丑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实际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於婧伟.传统文化德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程的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0(22):163-164.

[2]  黄耘.中国传统孝文化融入中学德育的价值和路径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2):38-39.

[3]  袁骞,王澜,苏羊,等.孝文化融入医学生德育教育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9(29):53-56.

[4]  李三胜.传统文化德育融入农村初中政治课程的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19(10):160.

[5]  张道致.德善品格之孝文化在学校德育中的实践研究[J].教师,2019(7):22-23.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

孝文化渗透路径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中职学校德育课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渗透路径分析
近30年来宋代“孝文化”研究综述
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