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12-02周律
周律
410000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长沙
脑血管病是脑血管病变引起脑功能障碍一类疾病的总称,属于神经内科诊治范畴[1],常见类型包括脑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瘤、硬脑膜动静脉窦等,病因主要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房颤动、肿瘤、药物、吸烟等有关[2]。患者一般表现为突发一侧下肢无力、一侧口角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如未进行及时救治,严重者可并发急性脑梗死,死亡风险较高[3-4]。对于此疾病的治疗,需要先明确疾病类型,根据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的效果不同。本研究旨在探讨对脑血管病患者开展介入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20 年2 月-2022 年2 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3~73 岁,平均(53.12±4.28)岁;发病至就医时间1~20 h,平均(10.57±3.46)h;疾病类型:脑动静脉畸形8例,颅内动脉瘤5例,硬脑膜动静脉窦7例;受教育水平: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11例,大专及以上7例。研究组70例,男38例,女32例;年龄34~72 岁,平均(52.91±4.32)岁;发病至就医时间2~19 h,平均(10.45±3.49)h;疾病类型:脑动静脉畸形26例,颅内动脉瘤20例,硬脑膜动静脉窦24例;受教育水平:初中及以下25例,高中24例,大专及以上21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②经过颅脑CT 或MRI 检查确诊为脑血管病者;③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加入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患者基本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患传染性疾病者;②认知功能不全者;③血友病者;④凝血功能障碍者;⑤不满足介入治疗指征者;⑥中途退出研究者;⑦依从性较差者。
方法:参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辅助患者完成相关影像学检查,评估患者病情状况,设计科学用药治疗方案,包括使用降压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美托洛尔片)稳定患者血压,使用降糖药物(二甲双胍、胰岛素)降低患者血糖,使用调血脂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非诺贝特胶囊)改善脂质代谢,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减少血小板聚集,使用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维生素B1、硫辛酸、胞磷胆碱钠)保护神经,并促进其功能恢复,还需根据患者症状进行对症治疗。研究组行介入治疗。手术前,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如做好大、小便排空处理;使用心电监护设备,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将患者调整为仰卧体位,做好常规消毒、铺巾工作,在患者股动脉处进行穿刺,将动脉鞘置入,利用干导丝引入,待其抵达动脉内部时,利用全脑动脉造影检查进行肝素化处理,选取适宜的栓塞材料,于病变部位进行导管和球囊的置入操作,以此改善脑部血液微循环,达到治疗目的。两组治疗后均接受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生产厂家:意大利Bayer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 S.r.l;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1021)每日清晨口服,100 mg/次;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生产厂家: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6410)每日清晨口服,75 mg/次。上述药物持续应用12周。叮嘱患者严格遵医用药,避免自行更改药量或停药,确保治疗效果,同时,还需观察有无不良反应,提升用药安全性。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状况、血液流速,计算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①神经功能:运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状况,总分0~42 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状况越差。②血液流速:对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进行分析,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进行检测。③治疗效果:a.效果显著: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且NIHSS 评分下降>90%;b.改善:各项生命体征较稳定且NIHSS 评分下降45%~90%;c.无效:各项生命体征持续异常且NIHSS 评分下降<45%。总有效率=(效果显著+改善)例数/总例数×100%。④并发症:脑血管痉挛、急性脑梗死、术中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血液流速比较: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血液流速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血液流速比较()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讨论
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以中老年人群多见[5]。典型症状有肢体瘫痪、口角歪斜、头痛、呕吐、语言表达能力丧失、精神行为障碍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6-7]。脑血管病治疗以常规药物治疗多见,利用多种药物改善患者机体代谢,调节血压、血糖、血脂状况,稳定患者病情,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此法无法根治且见效较慢[8-9]。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治疗方式,是介入放射学的重要部分,适用于动静脉狭窄、闭塞性疾病、主动脉夹层、急性动脉出血性疾病、良恶性肿瘤等的临床治疗。此法包括血管内动脉溶栓术、动脉血管成形术、脑动脉支架植入术、血管内药物灌注术等类型。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在医学影像学指引下,利用导管、穿刺针或其他介入器材,有效处理病灶,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恢复脑组织功能,具有见效快、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的优势[10-11]。另外,在术后还需给予合适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巩固介入治疗效果,预防疾病再次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状况、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开展介入治疗能恢复患者脑部血液供应,减轻神经组织损伤,利于患者病情恢复。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开展介入治疗能增强治疗效果,缩短康复进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开展介入治疗能降低脑血管痉挛和急性脑梗死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治疗安全性,利于患者稳定恢复健康状态。
综上所述,介入治疗对神经内科脑血管病患者效果较好,能保护患者神经功能,有利于恢复脑部正常血液流通,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