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自由贸易港背景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群建设探索

2022-12-02林华瑾龙璇

中国商论 2022年22期
关键词:商贸海南贸易

林华瑾 龙璇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海南海口 571127)

2020年6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将海南建设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在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等方面给予了一系列具体政策。随着《总体方案》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发布,以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为要务的本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群迎来发展新机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的通知》,本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群被确定为高水平专业群计划建设项目。但是,新商贸人才供给不足是海南贸易经济发展的瓶颈,高标准建设本专业群是实现新商贸人才供给侧和自由贸易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的必然要求。

1 组群逻辑

1.1 根据海南自贸港的相关岗位群需求组群

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是商流、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完整结合。以自由贸易为主线,以跨境贸易操作、关务管理、智慧物流服务、跨境电商等岗位群共同支撑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为保证“商贸融通、物畅其流”,本专业群以自由贸易港新商贸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大数据思维和应用为切入点,对国际经济与贸易、关务与外贸服务、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4个专业进行重组、改造、升级,将数字技术融入课程,主动适应新商贸的变革,以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专业教育,进行新商贸人才培养供给侧的系统化再造,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和技术服务支撑。

1.2 根据自贸港相关岗位群需求确定培养定位

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际贸易的范围、类型、形式及规则都在发生巨大变革。面对新变化,企业需要知识更全面、能力更综合的新商贸人才为之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节省的专业服务。基于此,本专业群瞄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会展经济”的商流、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四大类主要岗位群,培养 “通政经、善合作、可跨界、能创新”的新商贸人才。

1.3 群内专业分工合作、共同服务自贸港建设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群围绕自由贸易活动主线,将四大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合作企业等方面加以整合,实现共建共享、分工合作、特色发展,共同服务于海南自由贸易发展领域。以群共享核心课程为纽带,通过集聚、共享、创新,实现群内专业集约、协同发展,以期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更全面的新商贸人才供给和行业服务供给(见图1)。

图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群组群逻辑图

2 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专业群将面向现代服务业,密切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对新商贸人才的需求,支撑海南自由贸易发展,做全国同类专业群的先行先试者和改革引领者,成功打造新商贸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培养、培训大量熟悉自由贸易港贸易新规则和新流程的新商贸人才;为提高自由贸易港各企业的贸易效率、提高贸易自由化程度和降低经营成本,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注入新活力、促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预计到2023年,实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新商贸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结构要素的高度融合,有效补充新商贸技术技能人才缺口;打造一支具较高影响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实现新商贸人才的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并驾齐驱,达到行业影响力较强、本地产业发展受益最大;实现专业群教学资源的内涵、形式、种类、适用面和质量均具有“海南自由贸易港”特色,并位于省内外领先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培训所需并推广应用于同行,最终建成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最有力的新商贸人才和技术支撑的专业群。

3 主要举措

为科学建设本专业群,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高技能新商贸人才供给,引领国内外同类院校发展,专业群建设将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课程资源的建设、教材教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产业学院建设、技术技能打造、社会服务提供、国际交流与合作及体制机制建设多方面展开。

3.1 构建“多维协同、阶梯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海南自贸港建设对新商贸人才的需求,按照“产业思维、行业素养”→“核心能力、跨岗能力”→“跨界合作、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三阶梯紧密结合、有效衔接,赋予学生数字经济和现代营销的思维,训练学生技术应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新商贸人才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构建“多维协同、阶梯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与创业协同、产业与行业协同、专业与岗位协同、知识与素质协同、教学与研究协同、理论与实践协同、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协同为指导,设定阶梯式培养目标、教学环节和课程体系;落实立德树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帮助学生了解海南自由贸易港新商贸领域的国家战略和相关政策,充分重视动态性,针对需求新变化,立足新商科视野、理论和方法,以真实的自由贸易工作流程为主线,将劳动教育和商道文化、社会责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并以具有代表性的合作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宏、微观市场环境为背景,将市场发生的真实事件、问题冲突与商贸新模式、新技术相结合,打破原有专业界限,培养新商贸职业精神和专业精神,以综合服务自贸港建设的新商贸能力养成为核心目标,分阶段教学组织,逐步提升其专业技能水平(见图2)。

图2 “多维协同,阶梯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3.2 重构专业群课程体系

首先,打破专业界限,设计专业群课程体系,为课程进行技术赋能和文化赋能,将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广泛渗入专业群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大提高专业的技术性;将经济规律、现代营销思维、沟通能力和商务操作技术等给学生传授和训练的同时,渗入人文情怀、商业伦理和职业精神等课程思政内容。

其次,在专业群融合中保留专业的个性,使毕业生能自如适应自由贸易港建设相关业务岗位的前提下,还具备跨岗位综合发展的可能。

最后,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新建一批、改造升级一批课程,为培养适应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的人才做好准备。

(1)为适应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制度设计,对专业群核心贸易类课程赋能,将《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进行赋能与整合,新建《进口业务操作》。

(2)为适应“推进服务贸易自由便利”的政策要求,对《跨境电商实务》《快递实务》课程进行改造升级,新建《跨境电商通关实务》及《保税物流与海外仓操作》方向选修课,供各专业选修。

(3)为适应“实施高度自由便利开放的运输政策,推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航空枢纽,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政策要求,改造《国际货运输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升级成包含原来《国际货运输实务》课程内容的新《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并融入世界技能大赛“货运代理”项目内容。

(4)为适应“建立更加自由开放的航运制度”的政策要求,新建《国际船舶代理实务》课程。

(5)为适应“推进服务贸易自由便利”的政策要求,改造原有的《国际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课程为《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两门课程,以支持破除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等服务贸易模式下存在的各种壁垒,给予境外服务提供者国民待遇。

3.3 推动“三教”改革

依据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前沿,面向自由贸易领域相关岗位群,推动实施教师、教材与教法的“三教”改革。依托学院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优化师资结构,使专业教师具备创新知识的能力,在信息共享的条件下,先人一步,提高教师的核心能力——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即教师的新资本;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商业智库”建设,立足新商贸的技术创新进行专业实践研究,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实践、科研和服务能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境内外结合”的师资队伍(见图3)。

图3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群师资队伍结构

围绕自由贸易港的新商贸相关岗位群人才需求实时变化,而开展教学资源建设及教学方法改革,分别建设工作手册式教材和活页式教材及其他相关在线资源,根据不同阶段的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证书考试或职业技能培训需要,启动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学法和抛锚式教学法等。在智慧教室(第一课堂)和企业业务现场(第二课堂)开展混合式教学,以充分发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全局把控任务的能力。推进产教融合,将企业经营情境贯穿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进企业、临实境、访导师、习技能,使学生在情境体验和学习经验之间建立足够的连接,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产业思维、行业素养、专业能力和岗位、职业迁移能力等进一步延伸,内化为从事新商贸工作的综合能力,以实现职业可持续发展的纵向拓展(见图4)。

图4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

3.4 建设综合性、共享型实践教学基地

3.4.1 整合、改造现有分散的校内实训室,建成基于云平台的校内综合实践基地

将现有分布于校内不同学院、不同场所的各专业实训室重新根据专业群建设目标整合,打破专业界限、调整场所布局、丰富教学内涵、改造升级系统,建成基于云平台的群共享性实践教学基地。

3.4.2 依托美兰国际机场,新建临空经济区综合实践基地

将新商贸人才培养与美兰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结合起来,与中免集团、京东集团、阿里巴巴、苏宁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合作打造专业群综合实践基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产教融合与创新创业。

3.4.3 依托洋浦港,新建港航经济区综合实践基地

将新商贸人才培养与海南省“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洋浦港”建设相结合,积极与中远海运、中外运等知名企业合作建设港航经济区综合实践基地,以促进国际贸易航运要素集聚,提高人才供给能力。

3.5 创建产学研训一体化技术技能平台

3.5.1 新建国际商贸产教园

在校内创新建设国际商贸产教园,将企业项目引入产教园,在产教园内实现招生与招聘同步、教学与经营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同步,有效地将企业的市场资源、先进管理经验与学院的专业教学环境、稳定的人才储备交织在一起,通过直接的资源交换,实现利益互惠共享,进而产生校企相互认同与融合,逐渐形成稳固的合作生态,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将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新型的校企合作文化(见图5)。

图5 国际商贸产教园设计

3.5.2 升级组建国际商贸职教集团

坚持政府推动、行业指导、需求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教育工作力度,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针对性、灵活性、开放性,把提高职业能力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为现代服务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专业化服务,组建省级示范性“国际商贸”职业教育集团。

3.5.3 扩展海南自贸港研究中心功能

扩展设立于本校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中心的功能,打造为研训一体的自贸港研训中心。从自贸港的自由贸易视角,多面赋能,进一步与联盟单位强化共识、深化合作,持续提供智库服务,为建设海南自贸港提供高水准的决策咨询、行业培训和研究支持。

3.6 创建产学研训一体化技术技能平台

将服务社会作为专业群的重要工作内容,充分挖掘、利用专业群教师资源、科研成果和设备设施等资源,参考国内外优质专业群的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群的服务优势和服务目标,以扩大社会服务范围和提高社会影响力。

3.7 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3.7.1 借鉴、引进国际化教学资源

借鉴迪拜、新加坡、香港地区等自由贸易港的建设经验,参考企业用人标准和引进其职校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培训课程包,开发可实施的本校标准并推广开来。

3.7.2 充实师资队伍

利用好“高端产业人才,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和停居留”政策,积极引进国际化的高水平师资资源,打造人才集聚高地,为政府和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智库服务。

3.7.3 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

每年派出群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和有关教师轮流到境外自贸港企业挂职或高校访学,使其不仅具有国际化视野,还具有国际化经历,以便更好地为海南自贸港的职教事业助力。

3.7.4 加大与国外学校合作办学力度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联合培养新商贸人才。同时,实施境外“交换生”计划,每年遴选专业排名前十的学生到国外(境外)学习三个月至半年不等。

3.7.5 培养国外留学生

充分利用专业群外向型教师和课程资源,积极接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为国际合作迈上新台阶。

4 结语

期待通过探索建设,本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取得新的突破,队伍建设、信息化程度、校企合作水平大幅提升,教学资源与基地条件大为改善,高水平新商贸人才培养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对地方经济发展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全国同类专业群深化改革、提升水平的样板和具备“海南自由贸易港特色”的高水平专业群。

猜你喜欢

商贸海南贸易
上海晶杨商贸有限公司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怀念海南
实耐宝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海南杂忆
画像即墨商贸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