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路径探索

2022-12-02□吴

人才资源开发 2022年15期
关键词:创业项目战略融合

□吴 梦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是利国利民的重要战略规划。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支点,是落实相关政策的重要一环,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可以借助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来赋能乡村振兴,培育出符合乡村振兴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因此,高校需要充分发挥出办学优势及人才培养职能,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乡村振兴输送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为乡村经济振兴开拓发展新路径。当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发展存在一定的耦合困境,使得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不能充分满足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基于此,文章通过论述大学生创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意义,针对其耦合困境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以此促进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发展。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同性

(一)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互哺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政府部门制定更加开放、积极的人才培养政策,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提供了发展平台,乡村发展中蕴含大量的创新创业机会,可以充分满足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实践需求和创新创业项目落地。乡村振兴战略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目标一致性原则,都旨在推动国家社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为高校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路径及发展机会,让大学生能够在广阔的乡村市场发挥出自身的专业价值,做到学以致用,为学生提供了用武之地。高校通过针对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一方面有利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调整,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借助定向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能够充分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实现高校学生高质量就业,充分发挥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价值意义,让高校学生能够利用其创新创业能力助力社会发展,肩负起祖国复兴的重任,体现出高校人才培养的职能作用。

(二)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随着“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推荐,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与乡村发展进行有效联动,有利于拓宽高校的人才培养路径、增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高校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既做到服务乡村经济,也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并且高校也能借助乡村振兴战略来拓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与地方政府、乡村企业打造一体化的产经融合中心,形成协同机制,多渠道提升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有助于高校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办学特点,深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增强人才培养质量。

(三)凸显高校学生自我价值实现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实现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创新发展,从而创造更大的知识价值和经济价值。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需要鼓励大学生走进乡村,将自身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能力应用到乡村发展中,做到学以致用,为乡村建设贡献个人价值。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义务与时代责任感,借助思想意识塑造、宣传作用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发展观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让高校创新创业人才能够投入到乡村建设中,为乡村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注入新活力,借助乡村振兴的发展平台凸显自我价值。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融合的困境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缺乏对乡村振兴深度理解

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乡村振兴理念缺失,不能深度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意义及时代背景,这样使得学生在创新创业知识学习中,对乡村振兴缺乏系统化的理解,不能激发学生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发展的使命感。部分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融合中,将学生的下乡实践活动转嫁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这样不利于学生深度理解创新创业学习对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意义。甚至将学生的就业创业等同于创新创业教育,过度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忽视了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创新创业素养提升,这样使得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难以符合乡村振兴发展需求,造成两者融合的不适应性。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乡村振兴融合目标不匹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但部分高校并不能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顶层设计,深度挖掘两者的耦合性及契合性,为学生提供两者同向同行的人才培养服务,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乡村振兴融合目标不匹配。高校需要将乡村振兴发展的相关产业人才需求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这样才能实现高校专业特色与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需求相匹配,从而形成统一的融合发展目标,让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做到“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得来”,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融合过程不紧凑

一方面,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认知不足,职业发展观出现偏差;另一方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未能充分融入乡村振兴元素,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难以发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创业空间及就业机会,造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乡村振兴融合过程不紧凑。如大部分高校创业实践项目都落地于城市,很少有创新创业项目扎根乡村,这样使得学生在创新创业项目实践中更加熟悉城市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发展规律,对回乡村创新创业兴趣不浓,降低了大学生投入乡村振兴战略的热情与积极性。如大部分创新创业大赛都是围绕城市产业构成,很少具有浓郁的乡村产业的创新创业项目大赛。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路径

(一)加强乡村振兴理念在高校创新创业中的融入深度

高校需要发挥出顶层设计作用,实现乡村振兴理念的全过程、全方位融入,在大一阶段,高校可以将乡村发展内容融入创新创业理论课中,加深学生对乡村发展的认知;大二,借助乡村发展的前景和相关产业进行实践教育,让学生逐渐掌握相关职业技能和乡村特有的经济模式;大三,可以组织与乡村有关的创新创业大赛,让学生更加深度融入乡村发展中,并且通过宣传作用,来帮助学生树立助力乡村振兴的职业发展观;大四,通过乡村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来提高学生的适应性,让学生有经验、有能力在乡村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让学生在自我价值体现的同时,逐渐养成热爱农业、懂农业、愿意建设乡村的职业发展观。

(二)完善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课程体系

高校需要将专业课程、创新创业教育、涉农教育等教学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乡村振兴平台的创新创业项目走得更远,创造更大的价值。完善的课程体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乡村振兴的知识缺乏程度,让学生能够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能力落实到涉农知识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挖掘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创新创业机会。

(三)创新校企政合作,打造人才共育基地

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会借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来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中,单一依靠高校力量也难以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因此,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特色,需要发挥出政府主导作用,由地方政府牵头,建立校企政合作模式,依托乡村振兴产业打造人才共育基地。一方面,能够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基地,让大学生更加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产业形式和经济规律,增强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实现人才定向培养模式,针对地区农村发展中缺乏的专业人才,借助人才共育基地实现专业人才的定向培养,以此来充分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人才需求程度。

猜你喜欢

创业项目战略融合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山西18个农村创业项目获资金补助
“三晋新农人”登台竞秀创新创业项目获赞 第五届“三晋新农人”创业创新竞赛成功举办
融合菜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驱动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融合》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