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22-12-02徐悦悦田双林
□徐悦悦 田双林
慢就业是指一些应届生毕业后并不打算马上就业,而是选择待在家观望职业招聘情况,慢慢规划未来职业道路的现象。2021 年的高校毕业生多达900 万,创造了历史以来的新高。据调查数据显示,在参与调研的2021 应届毕业生当中,56.9%的大学生选择毕业后去企业工作,同上一年相比减少了18.9%;15.8%的大学生选择自由职业,同上一年相比增长了8.1%;12.8%的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同比上升6.6%。除此之外,毕业后选择在国内继续深造的应届生占比9.5%,较上一年上升了2.9 个百分点。社会如何看待应届毕业生慢就业的现象,又该如何解决呢?
一、慢就业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基于家庭经济的压力仍会先找工作;相较之下,另一部分没有家庭经济压力的毕业生则回避就业,或是准备考研,或是准备自己创业,想做一个自由职业者。还有一部分毕业生会选择去放松心情,去不同的地方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或是选择一边在家陪父母,一边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在这个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许多新型职业也应运而生。例如网络媒体编辑、职业主播等各种可以自己灵活安排时间的工作,这些都成为年轻人较为青睐的职业选择。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招聘信息也给大学生营造了一种就业简单、可随时找到令自己满意工作的假象。
(二)高校原因
首先,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现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存在脱节现象,高校注重理论的培养,实践课相对欠缺,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强。而企业更注重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对员工的综合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例如员工处理事情的协调能力、时间观念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如果高校不能很好地处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接轨问题,就会诱导慢就业的产生。其次,高校在宣传就业方面政策的力度不够,使毕业生增加在就业信息搜索和时间上的成本,因此可能错过很多就业机会。近年来,考研机构对研究生学历的过度宣传,渲染人人需要考研的紧张气氛以及高校重视考研率,使得越来越多的应届生选择考研。
(三)家庭原因
现在的高校毕业生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时代,原生家庭的经济和实力背景也使得慢就业一族增加。有的家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味追求“铁饭碗”,盲目追求职业的体面,从而打消孩子的求职热情,成为慢就业一族的背后推手。
(四)个人原因
第一种是家境殷实型,这类毕业生没有家庭的经济负担,是否毕业后就工作对家庭经济影响不大,生存压力不大,所以很有可能成为慢就业一族。第二种是自由工作者,在互联网逐渐发展起来的势头下,从事网络主播、编辑、代购、自媒体等网络创业的人越来越多,相比于固定且磨人的996 工作制,随意的工作时间和自由的工作环境更受毕业生的欢迎。第三种是盲目求职型,应试教育的形式导致学生思维刻板,以为只要学习成绩好找工作很容易,对自己盲目自信,没有认真做好个人的职业规划,也不去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情况与社会对此专业人才的要求。一大部分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导致毕业求职时对工作的期望过高,而自身的实力却不够,从而四处碰壁,信心受挫,逐渐对就业产生恐惧或迷茫,甚至出现了逃避心理,认为不就业就不会有被拒绝,从而放缓了对就业的需求,也就出现了慢就业的现象。还有一种是本身专业在社会上受限,专业与企业工作需求不对口,导致毕业生被迫慢就业。
(五)疫情原因
自2020 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经济市场的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改变了现有的行业结构,使就业形势也变得紧迫,实体经济难以发展。一方面,疫情使得人们只能开展线上工作,局限了原有的工作结构和方式,无法适应线上工作形式的行业和人员只能随之沉没,失业率快速攀升。这也给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热情浇了一盆冷水。再加上一些大学生本来就对就业创业没有很高的热情,在此背景下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更是催发了不就业、等就业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在疫情影响下,不少企业都面临发展冲击,对想创业的大学生来说也无疑是一大难题。就业创业的实现途径受到限制,不少企业为了自身的稳定发展,不再招聘大学生,而是更稳妥地聘请一些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来持续发展,留给大学生的选择机会太少,也是目前大学生慢就业的一大原因。
二、缓解慢就业现象的解决对策
(一)社会方面
慢就业产生的本质原因是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完全匹配。企业应放宽招聘制度,为没有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政府应协调双方之间的矛盾,让高校专业人才与社会岗位所需人才有更高的匹配度,让毕业生能高质量就业。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企业与高校可以适当联动,为创新型人才在社会上的适应性起到更好的过渡作用。
(二)高校方面
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注重和培养,根据社会产业的转变及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及时调整授课模式及培养方案,从理论教育向实践教育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高校应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为毕业生提供一对一的服务,根据不同毕业生在就业创业方面所遇到的不同问题,提供专业且合理的就业建议,缓解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焦虑。在学校的官方网站上及时发布企业行业的详细招聘要求,并逐渐完善该平台,使得就业信息全面并且简洁易找,并及时公布往年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帮助大学生参考借鉴,降低搜索成本。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不可盲目追求和他人一样,要有自己对未来的明确认知;加强对毕业生软硬实力的培养,以此让毕业生能够从自身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
(三)家庭方面
家长应改变刻板的“铁饭碗”观念,加大对国家发布的相关就业政策的关注,并根据自身经验积极帮助孩子分析目前的就业形势。如果孩子有了就业的明确想法,可以提供一定的就业基金支持和建议,鼓励孩子大胆去创新创业,以此来迎合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四)个人方面
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条件主动去选修学校开设的职业规划等相关课程,学习相关的就业创业知识,制订自己的职业规划,时刻关注和了解社会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企业行业关于对毕业生应聘招聘的情况,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五)疫情方面
国家可以为高校大学生积极组织见面会,展现目前就业形势的逐步良好状态,提高大学生对工作的热情度和期望度。学校可以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进行合作,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平台,减少思想上的压力;也可以与企业开展合作,为大学生提供与专业对口的就业创业岗位。
三、结语
如果自身经济实力允许,应届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其实是一种自我反思、自我积累和沉淀的好时机,在这期间充分思考自己想要的职业方向并为之不断努力。但是,“慢就业”等待的期限不宜过长,这期间应该是有目的地沉淀,不是无所事事、迷茫地度过。因为现在时代在飞速发展,一直止步不前就会被社会淘汰。在这个多元的社会,毕业生发展空间大、机会多,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更多的想法和追求,我们应以多元的眼光看待毕业生就业的不同情况,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在创新创业中积累经验、实现价值,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