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对救治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

2022-12-01黎悦华

智慧健康 2022年27期
关键词:胸痛成功率心电图

黎悦华

江门市蓬江区江门市人民医院,广东 江门 529000

0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常见类型,属于心血管疾病,是心内科急症之一,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缩短救治时间非常必要。患者出现心肌坏死的同时,标志物浓度升高,存在典型胸痛症状。作为一种现代高危病症[1],其分布范围较广,同时包含心肌梗死、夹层动脉瘤以及肺栓塞等[2],因此应进行早期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有效方式,而病变血管开通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而PCI在临床应用的比例不足一半,现状不乐观。胸痛中心是基于快速诊疗、减少死亡、避免医疗浪费而建立的多学科运作管理模式,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探讨其效果,本文探究了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进行常规护理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5例作为干预1组,以同样方法抽取进行优化急诊护理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5例作为干预2组,均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干预1组中男12例,女13例,平均(42.65±2.14)岁。干预2组中男14例,女11例,平均(41.36±2.13)岁。研究人员就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开展对比分析后发现其不具有对比意义(P>0.05)。准入标准:①患者资料完整,同时无感染及恶性肿瘤。②无心脏肺功能损伤。

1.2 方法

干预1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包括患者入院就诊、快速分诊和心电图监控。

干预2组采用胸痛中心管理模式:

第一,流程培训[3]。通过组织急诊护理人员进行流程培训,使其全面掌握护理流程及操作要点,提升胸痛相关知识掌握度,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更规范的护理服务。

第二,优化院前急诊流程。确保急救中心能够及时出诊,到达现场后通过了解患者的相关状况,进行简单处理。通过进行快速评估,对其血压、心率以及心电图等进行测量[4],随后在常规药物干预的基础上,进行胸痛症状的排除,转运过程中,仔细检查患者的病情。将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心电图结果上传到中心群进行提前分析,并通知急诊室及相关科室做好患者救治准备。

第三,优化院内接诊流程,通过开通绿色通道对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快速评估。随后进行患者分级,应对重症患者的病情进行优先处理。通过完善心电图,邀请专家进行会诊,在救护车到达医院后,根据具体病情将患者送至相应的科室,减少救治时间,在救治过程中,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抚。协调护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通过和相关科室进行配合,确保患者能够迅速、有效完成入院诊治,缩减治疗过程中不必要的程序,例如挂号和缴费时间,以此来抢占更多的救治时间,提升整体的救治效果。

第四,采用语言或肢体语言安抚患者,提高治疗的信心,协助患者及家属办理入院手续,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焦虑、恐惧的情绪。

1.3 观察指标

(1)对比分析两组相关分诊时间,包括急诊接诊时间、患者评估时间、急救时间。

(2)对比分析两组抢救成功率。(3)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4)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质量包括护理态度、穿刺水平、无菌操作、消毒管理等,每项评分范围0~100分,分数与护理质量评分成正比[5]。

(5)对比两组各项措施建立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 20.0的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的各项基础信息数据进行系统统计分析,获得的信息以及计量资料主要利用()进行表示;利用t检验对各项计量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最后利用[n(%)]表示各项计数资料与信息,利用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相关分诊时间比对

干预1组急诊接诊时间为(17.62±2.13)min,患者评估时间为(2.64±1.32)min,急救时间为(54.21±6.58)min;干预2组急诊接诊时间为(11.36±1.65)min,其患者评估时间为(1.62±0.35)min,急救时间为(41.65±6.25)min。通过对比,干预2组的效果优于干预1组,见表1。

表1 干预1 组和干预2 组相关分诊时间比对

2.2 抢救成功率比对

干预1组冲抢救成功人数为23例,其成功率为92.0%;干预2组抢救成功人数为24例,其抢救成功率为96.0%。通过对比,干预2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干预1组,见表2。

表2 干预1 组和干预2 组抢救成功率比对

2.3 干预1组和干预2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对

干预1组年龄平均值为(42.65±2.14)岁,病程平均值为(3.13±1.21)年。干预2组年龄平均值为(41.36±2.14)岁,病程平均值为(3.46±1.32)年。通过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见表3。

表3 干预1 组和干预2 组的一般资料比对

2.4 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

两组的管理质量评分相比,干预2组得分高于干预1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对比表()

表4 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对比表()

2.5 两组各项措施建立时间

两组的各项措施建立时间对比,干预2组均短语干预1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各项措施建立时间比较()

表5 两组各项措施建立时间比较()

3 讨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疾病的突发性极强,对于患者的生命产生了很大威胁。因此,提早发现展开治疗,将疾病的风险控制到最低。研究发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这样就能够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过程中,要加强急救治疗的应用,做好早期抢救工作,给予止痛、镇静,通过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同时还要给予心电监护,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6]。此外还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充分了解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原因以及应对方法,配合治疗人员的工作,降低患者出现死亡风险。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为急性缺血性疼痛,此种症状一般表现为20min以上的持续疼痛,经心电图检查出现ST抬高现象。相关研究指出,对于此类患者如果出现冠状动脉闭塞,时间在3h以上则会出现心肌细胞明显坏死。急诊科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其护理质量的高低对于其救治时间等具有一定影响。

胸痛中心的建立是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胸痛中心通过联合多学科,在进行危险诊断、评估等的同时,对胸痛患者进行相关分类,并在准确筛选的同时提升预后。建立绿色通道为当前的一个必要措施,通过绿色通道可以进行快速救治并进行分诊。调查显示,在急救过程中进行护理流程的优化能够改善急救效果,缩短准备时间,改善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的救治效果,提升主动脉夹层护理质量。

胸痛中心管理模式主要通过对院前、院内等各项流程的有序进行,减少急救准备时间的基础上,促进护理效果的改善。本文通过对胸痛中心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提高疾病认知程度,在为患者提供服务的同时对急救前流程进行优化,从而确保患者入院治疗,在相关检查和治疗工作有序进行的同时,建立绿色通道,以此来降低病死率。在管理制度及流程外,定期培训也非常重要,针对急救人员、技术员等开展胸痛专业化知识培训,使其掌握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识别心电图变化及操作流程,熟练掌握各项设备和技能的应用,熟悉转运流程,能够明确责任,建立完整的救治链。

干预1组急诊接诊时间、患者评估时间、急救时间分别为(17.62±2.13)min、(2.64±1.32)min、(54.21±6.58)min,干预2组急诊接诊时间、患者评估时间、急救时间分别为(11.36±1.65)min、(1.62±0.35)min、(41.65±6.25)min。通过对比,干预2组的相关分诊时间短于干预1组。干预1组抢救成功人数为23例,其成功率为92.0%;干预2组抢救成功人数为24例,其抢救成功率为96.0%。干预2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干预1组。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2组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干预1组,初次心电图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静脉采血时间均短于干预1组(P<0.05),表明胸痛中心管理模式护理质量和效率高于常规护理管理模式。

综上所述,采用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在现阶段急诊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具有一定效果。

猜你喜欢

胸痛成功率心电图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有些胸痛会猝死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抑郁症患者与不明原因胸痛的关联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