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历史文化街区多模态语言景观研究
——基于文化资本理论视角
2022-12-01李琛
李 琛
一、引言
语言景观这个概念由Landry和Bourhis最早提出,是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以及政府楼宇的公共标牌之上的语言共同构成的。[1]历史文化街区一直以来都是城市重点保护和开发的对象,历史文化街区的语言景观设计如何展现地域特色和当代价值,是当下亟需思考的问题,这关系着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及语言文化前景。本文通过文化资本理论框架,聚焦西安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的语言景观,从文化资本理论视角阐释和研究西安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多模态语言景观,从而探究语言文化符号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模式,以期合理保护开发街区的历史文化。
二、语言景观研究综述
在历史文化街区,语言景观是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历史文化街区的语言景观是公共空间语言和中国传统文化接触、融合的表征,体现区域文化软实力。[2]加强历史文化街区语言景观建设,助推语言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升文化遗产的声望与活力。[3]可见,历史文化街区语言景观与城市文化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性。随着语言景观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对象和内容也得以扩展。语言景观的多模态性也成为一些学者关注的焦点,[4]其主要理论基础是Halliday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5]“多模态”指的是人类感官系统在交际、交流过程中对客观世界的综合反应的结果,是意义交流的渠道和媒介,主要包括文字、声音、图像、视频、音乐、VR、AR等模态。[6]57历史文化街区语言景观不仅包含语言标牌文字,也有与公共空间不断变化而带来的声音、图像、视频等,比如街区的电子屏幕、移动餐车的广告等。
综观语言景观的研究现状,呈现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齐头并进的态势。然而,目前历史文化街区的语言景观研究,对于以文字为载体的语言景观研究较多,多模态语言景观及其背后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的讨论有待进一步深化。因此,从社会语言学切入,以文化资本理论为框架,优化历史街区语言景观的研究亟待开展。
三、西安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多模态语言景观
根据我国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7]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承载着当地历史,也能建构出当地新时代的文化价值。历史文化街区中的语言景观,直观体现了历史文化街区的语言使用现状,同时也反映出历史文化街区语言文化发展与社会历史、经济的关系。
(一)西安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西安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见证了古城西安的历史发展与变迁,是城市历史文化的名片,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明清城墙永宁门(南门)内东侧,由于街区中部自东向西有咸宁学巷、府学巷和长安学巷,明清时期曾是咸宁县学、西安府学和长安县学,即“三学”,因此得名。三学街区有众多传统历史风貌建筑,书法文化、关学文化和儒学文化等文化在此汇聚,是西安城市文脉的重要延续区域。因此,选取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的语言景观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历史文化街区的语言景观特征,挖掘其文化内涵,以期保护历史文化资源。
(二)西安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多模态语言景观的语言使用现状
本次研究采取观察与拍照的方法。2022年6月至7月,笔者拍照搜集了三学街区的府学巷、长安学巷、咸宁学巷及书院门步行街周边室外公共区域的语言标牌,包括店铺招牌、建筑名称、路牌、宣传类标牌、警示类标牌、信息牌等。遵循Backhaus提出的每一个语言实体无论其大小都算作一个标牌进行统计,[8]在该街区共收集到有效语言景观样本307个。根据Ben-Rafael的研究[9],笔者把收集到的语言景观分成官方语言标牌和私人语言标牌两类,从而展现不同语言景观设立者的语言选择。官方语言标牌由政府机构设立,多为路牌、指示牌、警示牌等;私人语言标牌则为企业或个人设立,比如商店招牌、广告牌等。本研究重点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1.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官方语言标牌和私人语言标牌呈现方式、语码选择方面的差异;2.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多模态语言景观特征;3.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模式。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官方语言标牌和私人语言标牌呈现方式各异,但都以中文为优先语码。官方标牌中,中文单语标牌数量最多,为47个;其次是中英双语标牌,有17个;剩下的依次是中英和拼音(5个)、中文加拼音(3个)、中英日三语标牌(1个)。私人标牌中,中文单语标牌有232个;其次是中英双语标牌(1个)和英文单语标牌(1个)。在收集的307块标牌中,官方标牌和私人标牌都是中文单语标牌占多数。与私人标牌相比,官方标牌的语言景观显得更多元化。无论是单语标牌还是双语标牌,官方标牌和私人标牌都以中文为优势语言,表明中文是该区域人们交往中主要使用的语言。在历史文化街区,由于区域、人口等诸多因素,中文作为一种强势语言,具有优势语言地位,而英文和日文在共同使用过程中并不占明显优势,只是起辅助作用的语言。可见,中文语言社会地位最高,体现出语言政策对语言地位和使用的影响。在语言景观业态分布上,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中,语言景观较为突出的行业涉及旅游、餐饮、公共服务,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街区的官方语言标牌主要为路牌、门牌、建筑名称,模式较为固定。私人标牌较灵活,形式多样。比如以书画为主题的书院门步行街的私人标牌,多用“阁”“斋”“轩”“堂”等命名,凸显了古街风貌。
表1 西安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语言景观状况
表2中的数据反映出,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多模态语言景观以视觉模态居多。多模态包括视觉模态、听觉模态、嗅觉模态和触觉模态等。[6]58官方标牌和私人标牌文本视觉模态在标牌中数量最多,为65个和221个;其次是文字加图画组合,分别为8个和9个;文字、图画与多媒体组合仅有2个;文字、图片和声音的听觉模态以及文字、图片与肢体活动的触觉模态都只有1个。多模态语言景观不只包含静态的文字和图画,声音和现场体验也成为语言景观的新亮点。在书院门步行街,玉石店铺招牌运用文字、图片和声音结合,店铺经营者印章刻字,其店铺标牌两边展示了刻章样品,刻章的时候发出 “吱吱”的声音,使顾客通过多种交际模态感受语言景观。也有运用文字、图片和语音结合的方式进行笔纸、字画销售,既方便顾客,又显现出一种人文关切。
表2 西安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语言景观模态选择
四、西安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多模态语言景观的文化资本转化
布尔迪厄在论文《资本的形式》(1989)中首次提出“文化资本”的概念,他认为文化资本在形式上为一种身体化的文化资源,本质上是人类劳动成果的一种记录,是以人的能力、行为方式、语言风格、教育素质、品位与生活方式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包括文化能力、文化习性、文化产品、文化制度在内的文化资源的总和。[10]文化资本存在形式有三种:一是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具体状态;二是以文化商品形式的客观状态;三是客观化形式的体制状态。[11]语言景观是一种符号,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符号系统,是社会结构得以建构的根基。[12]三学街语言景观在街区文化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不仅展现出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历史文化街区,也记录着西安城市文化精神,塑造着独有的城市文化风貌。因此,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发展,需要继续凸显历史文化符号价值,使其转化成为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语言景观作为文化资源的窗口,应充分发挥语言符号的主体功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价值,实现文化资本的全面转化。
(一)具体化资本
在布尔迪厄看来,具体形态的文化资本是个体或群体的文化能力,通过家庭环境或后期教育获得并成为精神和身体一部分的一系列知识、教养、技能、趣味和情绪等的综合文化产物。[13]在历史文化街区,具体形态文化资本同样以“文化能力”为核心,通过个体或者群体发挥价值和作用。从人的维度对文化价值进行审视,比如街区内的旅游服务人员和店铺经营者的服务和销售水平,体现出其个体的综合素养和基本技能。街区当地居民对旅游者或顾客的态度,也是民风民俗的外在表现。建筑文化、书法文化、篆刻文化和民间习俗等都成为具体形态的文化资本。这些文化资本由于人们的互动,在固定场域形成了特定的文化氛围。
(二)客观化资本
客观形态文化资本,本质上是借助产品“物”的形式,实现了文化的“实有”到“实存”。[14]117多模态语言景观传承历史文化是重要的文化资本。它进一步发挥语言的“文化性”,使语言景观具有“文化创造力”和“文化传播力”。[6]60多模态语言景观是一种文化符号,其展示形态丰富,通过文本、图片、声音、影像、气味、肢体活动等,让顾客在街区中获得全方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多模态旅游语言景观的建构主体是多元的,呈现手段是丰富的,其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更加凸显。[6]61历史文化街区中多模态语言景观数量不足,仍有很大开发空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和调动语言景观的功能,使顾客对文化资本符号意义由被动接受到主动体验。
(三)制度化资本
制度形态资本是文化能力景观体制资格授权后的存在方式,本质是一种文化资质。[14]118从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旅游目的地来看,街区形象便体现出这种文化符号的文化资质。在文化资本视角下,街区形象成为具有经济价值的制度化资本。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古建筑、历史遗迹等,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民间技艺、文化艺术等传统文化资源,这些都能转化为文化资本,获得新发展。对街区旅游服务人员、店铺经营者而言,通过接受培训教育等方式增加职业相关知识储备,提升个人技能,有利于将其习得的技能转化为文化资本。这样使得传统的民间“非正式制度”成为“正式制度”,促进街区文化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的见证。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是西安的城市文脉,彰显着西安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街区规划和保护过程中,语言景观作为重要的文化符号,不仅是地理标识的物质实体,也是历史文化的展示窗口。多模态语言景观的开发与建设在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需要多方合力,共同协作,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增强文化质感,促进文化资本的发展,提升历史文化街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