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斜视性弱视术后恢复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2022-12-01张雯娟余喜梅

中国美容医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斜视弱视视力

张雯娟,李 莹,余喜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1.眼科;2.乳腺甲状腺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斜视性弱视属于临床常见弱视类型,是指眼视轴偏斜致使同一物体物象无法同时落在两眼视网膜对应点处继而出现复视、视觉紊乱,一旦治疗不当,更会造成患者视力永久低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择业[1]。近年来,矫正手术、双眼视功能训练及弱视治疗是临床治疗斜视性弱视常用的方法,不过该手术疗程较长,需要一定程度的护理,否则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双眼视觉的恢复效果[2],主要涉及年龄、病程、弱视程度、睡眠、精神状况、视力恢复锻炼依从性、家长文化程度等因素。本研究则旨在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斜视性弱视手术患者术后恢复与护理对策的危险因素,从而为斜视性弱视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方面提供一定参考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行手术治疗的110例斜视性弱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男性61例、女性49例,年龄5~24岁,平均年龄(11.25±2.02)岁;共同性内斜视64例、外斜视46例;重度弱视(矫正视力≤0.1)18例、中度弱视(矫正视力0.2~0.5)42例、轻度弱视(矫正视力0.6~0.8)50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开展研究,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符合《弱视诊断专家共识(2011年)》[3]中关于弱视的相关诊断标准;经检查为斜视性弱视;②患者均为首次就诊;③经常规弱视治疗3~6个月后,双眼视力无提高且稳定在3个月以上,能够进行斜视矫正手术。

1.2.2 排除标准:①存在语言交流及行为障碍者;②伴有眼病史或合并其他伴发眼部器质性病变者;③属于继发性斜视、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及非共同性斜视者;④病例资料不完整者;⑤患者出现严重感染、恶性肿瘤;⑥凝血功能异常。

1.3 方法:术后3个月,评估患者的恢复程度[4],治愈为矫正视力提高≥0.9;进步为视力提高2行及2行以上;无效为视力退步或提高1行。经评估,无效归类为恢复不佳组(n=32),治愈及进步归类于恢复较佳组(n=78)。

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共同性斜视类型、弱视程度、睡眠质量、精神状况、视力恢复锻炼依从性、家长文化程度。其中,以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5]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分值<7分为良好,≥7分为不佳;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S)[6]评估患者的精神状况,分值<8分为轻松,≥8分为紧张焦虑;通过提问打钩的方式评估患者对视力恢复锻炼的依从性,自觉、主动和积极性高认为依从性高,自觉、主动和积极性一般或有抵触、拒绝执行认为依从性差。

对影响斜视性弱视术后恢复的相关因素进行初步筛选;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斜视性弱视术后恢复的影响因素;利用ROC曲线评估PSQI、HADS评分对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的诊断效能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影响斜视性弱视术后恢复的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ROC曲线评估PSQI、HADS评分对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的诊断效能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斜视性弱视术后恢复的单因素分析:术后3个月,两组性别、共同性斜视类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年龄、病程、弱视程度、睡眠质量、精神状况、视力恢复锻炼依从性和家长文化程度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影响斜视性弱视术后恢复的单因素分析 [例(%),±s]

表1 影响斜视性弱视术后恢复的单因素分析 [例(%),±s]

因素 恢复较佳组(n=78)恢复不佳组(n=32) χ2/t值 P值性别男女年龄>11岁≤11岁病程/年斜视类型共同性内斜视共同性外斜视弱视程度轻、中度重度睡眠质量良好不足精神状态轻松紧张视力恢复锻炼依从性高低家长文化程度高(大专及以上)低(高中及以下)42(53.85)36(46.15)20(25.64)58(74.36)7.64±1.32 48(61.54)30(38.46)60(76.92)18(23.08)62(79.49)16(20.51)56(71.79)22(28.21)47(60.26)31(39.74)48(61.54)30(38.46)17(53.13)15(46.87)21(65.63)11(34.37)6.52±1.05 16(50.00)16(50.00)10(31.25)22(68.75)13(40.63)19(59.37)11(34.38)21(65.62)12(37.50)20(62.50)10(31.25)22(68.75)0.005 15.516 4.273 1.242 20.455 15.797 13.344 4.725 8.351 0.945 0.000 0.000 0.265 0.000 0.000 0.000 0.030 0.004

2.2 影响斜视性弱视术后恢复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术后恢复情况为因变量,无效归类为恢复不佳组,治愈及进步归类于恢复较佳组(恢复较佳组=0,恢复不佳组=1),以表1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年龄(≤11岁=0,>11岁=1)、病程(连续变量)、弱视程度(轻、中度=0,重度=1)、睡眠质量(良好=0,不足=1)、精神状况(轻松=0,紧张=1)、视力恢复锻炼依从性(高=0,低=1)和家长文化程度方面(高=0,低=1)作为自变量归类于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大、睡眠不足、视力恢复锻炼依从性低和精神紧张焦虑是影响术后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影响斜视性弱视术后恢复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3 PSQI、HADS评分对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的诊断效能分析:使用统计软件制图,以术后恢复情况为金标准,通过PSQI对斜视性弱视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灵敏度71.48%,特异度72.38%,AUC=0.728,95%上限0.809、下限0.635;通过HADS对斜视性弱视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灵敏度70.61%,特异度69.26%,AUC=0.710,95%上限0.793、下限0.616;与Az=0.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图1 PSQI、HADS评分对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的ROC曲线

3 讨论

影响斜视性弱视患者术后恢复不佳的危险因素分析:当视觉最敏感的黄斑部不能接受足够的视觉刺激时,黄斑功能长期受到抑制,引起视力发育受限,导致眼部弱视的发生[7];而斜视性弱视是弱视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在斜视状态下,实际空间和视空间发生了差错,产生了视觉错误,不仅可引起眼部不适,还可给患者心理造成负面影响[8],需行矫正手术和护理干预。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在年龄、病程、弱视程度、睡眠质量、精神状况、视力恢复锻炼依从性和家长文化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顾以上因素,经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后,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大、睡眠不足、视力恢复锻炼依从性低和精神紧张焦虑是影响术后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

3.1 年龄大:本研究中术后视功能研究的患者多集中在11岁及以下患者,在斜视性弱视治疗过程中,其对象多为儿童;而儿童的视觉发育是逐步的,出生到3岁是关键期,8岁以前是敏感期,也有研究指出12岁以前是敏感期,而这段时期不仅是弱视发生的高风险期,也是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期;3~5岁弱视儿童的治愈率在80%以上,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弱视儿童的治愈率逐渐降低[9]。结果提示,对于斜视性弱视患者应注意要早发现早治疗。

3.2 睡眠不足:良好的睡眠不仅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力的提高,还可促进人体生理的发育;但随着电子设备如电脑、手机和电视等的普及等,越来越多的儿童睡眠质量下降[10-11];研究亦提到:睡眠不足被证实是儿童弱视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12]。因此,确保充足的睡眠对斜视性弱视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结果显示:使用统计软件制图,以术后恢复情况为金标准,通过PSQI对斜视性弱视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灵敏度71.48%,特异度72.38%,AUC=0.728;与Az=0.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HADS在评估患者睡眠质量方面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

3.3 视力恢复锻炼依从性低:对于斜视性弱视患者,除了行矫正手术治疗斜视外,同时还需要视功能训练等弱视治疗。这可能是因为:患者多为儿童,在术后恢复过程中,由于对术眼敷料不适、对弱视治疗的认知能力不足、自控能力差等,导致患者遵医嘱治疗的依从性差,使患者术后视功能恢复不佳[13]。

3.4 精神紧张: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统计软件制图,以术后恢复情况为金标准,通过HADS对斜视性弱视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灵敏度70.61%,特异度69.26%,AUC=0.710;与A2=0.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研究表明,在斜弱视治疗过程中,尤其儿童可能因对陌生环境、陌生人群和手术等感到恐惧紧张[14]。因此,患者还可能由于精神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对治疗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治疗,会影响治疗及术后恢复效果。

3.5 护理对策:①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和掌握保健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治疗依从性和术后恢复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5-16]。建立健康小组,以护士长及眼科医师主任为主,下达培训任务,确保医护人员掌握眼科相关知识,能够保证护理质量。准备完毕,对进行手术治疗的斜视性弱视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调整作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此外,对手术相关知识和视力恢复锻炼相关知识进行宣教,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视力恢复锻炼必要性等,并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了解、促进对视力恢复锻炼的掌握技能,使患者和家属树立正确的保健意识与观念,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家属的监督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术后恢复;②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疏导或消除患者及家属不良情绪的重要手段,在促进患者病情转归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17]。因斜视性弱视患者多为儿童,而儿童具有依恋家人、害怕陌生人、好动、好奇和时常闹情绪等特点,通过互动、交流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信任,了解患者的不安,给予正确的引导;创建良好的环境,减轻患者对医院的恐惧及自卑等负性情绪;让家属充分认识和重视斜视性弱视后,再争取家长配合,做好监督工作,促进术后恢复;③延续性护理:延续性护理是将院内护理延续到院外的一种护理模式,对促进患者出院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18],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出院后,医护人员还需通过电话、微信和入户随访等方式对斜视性弱视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指导合理饮食,加强健康教育、并发症预防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详细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解决患者及家属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可起到督促与监督的作用,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综上所述,患者年龄大、睡眠不足、视力恢复锻炼依从性低和精神紧张焦虑是影响术后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加强斜视性弱视患者生活方式教育、健康知识教育和心理疏导方面,有利于促进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恢复情况,预后肯定。

猜你喜欢

斜视弱视视力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为什么弱视的蝙蝠可以在晚上飞行?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视力测试
儿童弱视治疗现状及新进展
白内障术中局部注射麻醉导致的术后斜视及治疗
下斜肌切断术与下斜肌转位术治疗V征斜视的效果比较
左旋多巴联合遮盖方法治疗儿童弱视102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