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人体学课堂中让学生动起来的实践探究
2022-12-01李梅转
李梅转
(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海南 海口 570311)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应该构建一个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探研活动中来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个教学模式应该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做到“心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动”。这里的“心、眼、手、脑、口”,指的是学生的专注、观察、实践、思考和表达。“心动”就是兴趣、热情和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心不在焉”,教师再怎么费力劳神,学生也还是不知所云或者听而不闻。“眼动”就是让学生学会观察、了解和辨别。当然,这里要说的并不仅限于“眼”,我们说的是让学生调用一切感官去学习,让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观看录像、投影,倾听音乐,感受春光等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要指导学生看得准、看得细,善于捕捉重点,并由观察结果推出结论。“手动”指的是实践。“实践出真知”,教学中有许多机会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途径。“脑动”就是指思考。让学生动脑,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质疑、解疑。“口动”也就是表达。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学会表达自我,学生应当有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
我校于2020年秋季开始招生高职班,以往面对的都是中职生,去年是第一届高职新生,学情不好掌握,虽说学生是高中毕业参加高考进入学校的,但是文化基础、知识储备相对薄弱,接受能力较差,课外阅读量少,文字的表达能力也较差,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够明确是他们共同的特点[1],学习不主动,想学习、要学习、会学习的能力还不够,上课的时候总会发呆,不在学习状态,优点是尊重教师,理解能力比中职生稍好,上网及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较好。
我校高职护理专业采用由杨智昉、鲍建瑛主编的《正常人体学》教材,正常人体学是医学高等院校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现状,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将这本教材里整合涉及的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及生理学的学科内容及学习思维传授给学生,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1 开展生命教育,让思想动起来
1.1 让人文教育始终贯穿其中
生命教育可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深入思考[2],同时将新冠肺炎疫情融入高校的生命教育,使生命教育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全面[1]。对大体老师的敬畏、器官标本的敬畏、生命的敬畏,对医学生的使命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生命教育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就能使生命教育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1.2 挖掘课程思政
深入进行正常人体学课程思政元素的课程思政挖掘、设计与实践探索,对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深刻影响[3]。正常人体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一门课程,是学生进入医学院校后的第一门医学课程,是进行思政教育和生命教育的良好载体。新学期开始对学生来说什么都是陌生的,上课前可以先问学生为什么要学医,有些学生说是这次的疫情让他们深深地感到医护人员的伟大和崇高,有些学生说是父母让他们来的,还有些学生说是因为没有其他学校可选了。笔者第一堂课就跟他们说,不管你是什么原因来到学校的,既然你来到学校了,就要热爱本专业,尊重生命,生命是无常的,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使命,学好本领为自己、为家人、为朋友、为病人服务,要从一点一滴积累知识,做好学生课程思政教育。
2 开展体验式、沉浸式教学,让眼、耳、口、手、脑等都动起来
让学生在正常人体学课堂中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要看得到、听得进、说得出、记得住,还要会做,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2.1 “动眼”——用“动态”的眼光看图形
正常人体学名词术语多,结构复杂,内容枯燥,易学难记等,图谱多,而图又是平面的,人是立体的,怎么从平面想象成立体,看懂、读懂图,并会观察辨认其中的细节是学好这本书的关键。此外,还要互相观察活体,肉眼能看到的各器官的组成及结构特点,如口腔的牙、舌、咽峡、腭扁桃体,外鼻和鼻腔,眼的虹膜、瞳孔、结膜、巩膜、泪点和睫毛等。还要学会观察日常生活的事物与相关知识点的联系,知识来源于生活。如心的功能与水泵的作用类似、微循环中微动脉和后微动脉的平滑肌与总闸门和分闸门的关系等。
2.2 “动耳”——要学会听课
当教师在上课时放慢速度讲解的,在课本找不到的知识要及时记下来,在“动”中解读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记录出自己精彩的课堂笔记。
2.3 “动口”——要说得出
可以是复述教师上课的内容,也可以说出自己上网或到图书馆查的和本次课相关的资料,或从医生护士的家人或朋友那里获得的医院病例。还可以上讲台给同学讲解,讲解一个可以让学生容易讲的知识点,或者在黑板画图,既锻炼学生胆量又锻炼学生口才,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2.4 “动手”——要学会做,学以致用
让学生互相指认人体器官的分布,触摸各肌性、骨性标志,摸骨的位置和特点,体会各主要关节的运动形式等,让学生协作交流,在互动中产生兴趣,变过去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5 “动脑”——要记得住,用得了
医学知识记得越多以后用得就越顺手,如果过目就忘那就白学了,一是考试不能通过,二是到了医院也不能开展工作。如结合病例写药物如何到达各器官病灶的血流途径,体循环动脉的分支和体循环静脉的属支那么多,它们与肺循环又怎么连起来,思考药物应该怎么流动,除了静滴,还可以口服和肌注,药物又怎么能到病灶。还有当跑步时呼吸加快、血压升高,跑完后休息几分钟怎么又可以恢复正常等。培养了临床思维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逐步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整个课堂自然就会活起来,学生的兴趣自然也就会浓厚,课堂效率会提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可能让学生学得高兴,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让学生动起来的同时,教师要注意调控好课堂,如果学生乱动,课堂就乱了,就会影响课堂效果。应注重学生理论理解与动手实践的结合,交替出现抽象教学与直观教学,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思想。这不是理论与实践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目标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使教、学、做融为一体,提高教学效率,实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进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4]。
3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互助,让学生动起来
创设问题情境,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如采用小组责任制结合PBL教学方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评判性思维的形成[5]。合理地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在上解剖实验课时,分组教学是最实际也最实用的,先给出本次课的实训目的,再把实训的主要内容列出来,用标签写上各器官的名称或主要结构,指派一位学生当小组长,使每位学生都有任务,并且每位学生都互相认得各自负责贴的内容,然后随意抽查一位学生回答看是否正确,以更好地查缺补漏。教学中有效的小组探究学习可以让小组成员彼此交流经验,相互探讨问题,在小组合作中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教师可以利用小组探究性学习来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在课堂上动起来。同时,培养学生胆大心细的专业素质,并使学生逐步建立相互协作的团队意识。当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学生动起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 把竞争带进课堂,让学生动起来
学生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特别是在抢答环节,或者是加分环节,争先恐后回答问题。注重个性发展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可以培养学生有丰富的知识内涵、顽强的毅力,更有张扬的个性。“表现力”已成为当今学生的一种基本素质[6],把竞争带进课堂,正迎合他们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
5 开展解剖学绘图大赛,让学生课余时间动起来
开展解剖学绘图大赛可以弘扬解剖文化,激发学习兴趣,挖掘绘图人才,推动医学科普,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生在认真参与比赛的过程中,体会到人体结构的奥妙所在,让原本对正常人体学这门课不感兴趣的,通过绘画,点燃学生学习解剖的热情。学生利用绘图方式来学习,意味着同时运用了感官视觉系统和躯体运动系统,可形象而直观地表述文字难以说清的内容,甚至有很多学生脑洞大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比赛主题和现实生活中的事例,通过努力使作品更加具有美感,使学生学到的内容远超他们所看到的,且能融会贯通,有效巩固解剖学知识[7]。
6 劳逸结合,让课间动起来
有些学生晚上睡得很晚,早上又起不来床,特别是早上的第1、2节课,上课时总会有学生提不起精神,可以在课间让学生到教室外边走走,学生之间聊天交流,呼吸新鲜的空气,放下手机,远眺绿植,放松眼睛、放飞心情,为下节课有饱满的精神上课做准备。
7 线下查找资料,拓展眼界和知识面,让思维动起来
提前告诉学生要讲的新课,或者是与本次课有关的学科新进展,让学生在课下查找资料,通过到书店、图书馆、网上等不同途径查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深思考、勤实践[4],开阔视野。同时,重视作业布置的方式,寓教于乐,让学生乐意“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