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行为与社会适应性的优化路径
2022-12-01于子腾
于子腾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因此,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一代青年,让其承担起建设强国的责任,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行为与社会适应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起点,对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行为与社会适应性的优化路径具有深远意义。
1 学习行为与社会适应性的内涵阐释
面对日趋多元化的思想文化,文化交锋争鸣的日益明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不可忽视。其主要从主客体的关系出发,确立“教育者—受育者”的认识论。这种强调教育者占主导作用的教育过程,给培育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提供了新视角。这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相关内容的学习,将思想政治培育工作贯穿高校教育的全过程。
1.1 学习行为
行为是指行为主体在一定的环境内所表现出来的活动,这种活动与生理及心理是密切相关的。学习行为是一种过程,可以理解为学习反应或学习活动,同时它也是学习主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所有活动的集合,它是学习主体思想动态、行为动机、情绪波动等心理要素的外在表达。学习行为的构成要素是多元化的,其主要由主体、客体、主客体的连接方式、环境以及行为结构等5部分组成。
1.2 社会适应性
“适应”一词最早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出现于生物学中,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适应”一词在更多领域内出现,如心理学、社会学等。这里所阐释的“适应”就是从属于社会学的范畴,可以从两点来更好地界定和理解社会适应的概念,一是社会适应的能力观;二是社会适应的动态观。社会适应的能力观顾名思义就是以社会适应的能力构成为基点,结合社会适应的行为方式来理解社会适应,社会适应的动态观则不同,其主要是指行为主体通过不断完善自身学习或完善行为方式,最终与社会达成一种和谐的关系,现在所指的社会适应性更多的是偏向后者。
1.3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行为与社会适应性良性互动的现实意义
(1)以知行合一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行为与社会适应性良性互动的过程也是大学生实现内化与外化相结合的过程。这正是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以行动自觉深化思想自觉,最终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景。另外,当代大学生经过基础理论的熏陶,可以更好地了解先辈经验与历史教训,有利于大学生去了解并掌握国家的政治历史、各项政策和方针等,而且也只有深入了解,才能拥有对它们的话语权。因此,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理论体系放置在政治经济社会诸实践系统中考量。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是国家高素质人才最主要的“生产车间”,也是向社会注入新生资源的主要源泉。我国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在理论层面进行,通过不断的社会活动,其个人的知识才能得到有效运用,进而反过来加深自己的理论知识,实现“理论—实践—理论”的螺旋式上升。
(2)以民族之魂促进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历史文化是国家之根,更是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精神食粮。大学生是中国新时代的新生力量,其面对西方不良思想的不断冲击与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便显得迫在眉睫。同时,也是我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的坚实基础。大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因此,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会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就代表着其受到一些不良事物影响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譬如,尽管大学生可以较快地接受周围发生的新鲜事物,但却由于缺乏足够的识别能力与评估能力而容易产生困惑,造成思想上一定程度的混乱。这时候,便体现出思想政治理论的重要作用,即增强其思辨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 学习行为与社会适应性的现实境遇
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改变,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西方不良思潮的不断冲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结合中国实际,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大学生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领会其精神内涵。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行为与社会适应性的宏观境遇
如何破解大数据时代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行为与社会适应性的问题是围绕着以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新媒体凭借其即时性、互动性、开放性等特征,以迅猛的态势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互联网以其立体、形象、生动的传播形式,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单向灌输模式,转变为将教育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合而为一的新模式。它在某种程度上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现实场域,也为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供了多元化价值取向。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行为与社会适应性协同的微观场域
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根本目标,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思想支持和精神动力。通过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可以加强对人生价值观的正确把控。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以及自身具有的局限性,其理想信念很容易被“污染”。因此,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行为与社会适应性的合力是必要的,这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务实精神,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将大学生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避免面对西方不良文化的入侵而变得盲从。具体而言,就是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引领功能,牢牢把握社会发展新态势,并且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耦合关系,从而指导大学生在探索人生道路的过程中,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砥砺前行。
2.3 学习行为与社会适应性之间粘合性不足的负效应
妨碍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行为与社会适应性的黏合性的偏差时常发生,一方强度过高或过低往往导致大学生在学习或生活过程中产生相应的不良影响,如心理障碍等。如果学习行为的“度”相对偏低,通常是由于自我认识的不足,大学生“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差距过大,导致既无法满足“现实的我”又无法企及“理想的我”,从而导致自我认知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通常极易否定自身,严重时可能形成心理障碍。如遭受挫折会产生过激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如果社会适应性的“度”相对偏低,通常是由于大学生过高的自我认知。在学习或生活中过分夸大“现实的我”,形成与实际不符的“理想的我”,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通常表现为盲目自信、骄傲自负,其严重后果通常表现为极易遭受挫折以及相应的反社会行为。因此,学习行为与社会适应性之间的黏合性对大学生极其重要,二者应该表现为“同强”或“同弱”的关系。
3 学习行为与社会适应性的优化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行为与社会适应性合力形成的应然性(包括学习行为与社会适应性之间的黏合性)问题是探究二者黏合性提升路径的逻辑起点。学习行为与社会适应性二者的黏合度是受时代要求影响的,也就是说,要紧跟时代步伐,在确保二者方向一致的基础上,找准作用点,充分发挥合力的作用,以此来确保学习行为与社会适应之间黏合性的适度。
3.1 注重平等对话与理解
当前,大学生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来自课堂讲授,其主要途径便是学生与教育者的互动,其中对话成为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如果学生不能跟上教育者的思路,很容易演变成教师的独白。在交往过程中,提升大学生主体素质需要一种特殊的“中和剂”,理解作为最重要的“中和剂”,在保证学生与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对话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在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合理性活动的层面上来说,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共通的地方,其指出开展于主体之间的交互性意识活动,强调的是主体之间的默契与合作。哈贝马斯认为,认可彼此的所处背景,主体之间达成某种协调才是真正的理解。由此看来,理解是平等的充分条件,平等是理解的必然条件。一方面教育者要把学生本意再现,体验学生心理;另一方面学生要把教育者原意再现,领悟教师的精神,这便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受体之间的互识,从而在互识的基础之上,教育者与学生很容易达成某种共识,从而彼此认可。这对于合理地把握学习行为的“度”具有重要作用。
3.2 注重回归现实世界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部分当代大学生认为教师讲的知识大部分是“飘在天上”的,与现实生活没多大联系。大学生产生这种心理的根源就是教育过程没有回归现实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应在与世道人心的竞争中体现出来并发挥作用。解决实际问题应成为教育过程的起点与落脚点。回归现实世界并不意味着放弃理论的学习。教育过程与现实世界是相辅相成的。例如,人们在教育过程中得到的知识、逻辑等都要在现实世界中进行验证。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发现在教育过程中获得的认知与实际相符合,会使原先的认知得到进一步强化。但若发觉认知与实际不相符便会影响之前的认知,并且进一步追溯教育过程认知的根源及方式,改善教育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回归现实世界,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以此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并且合理把握社会适应性的“度”。
3.3 注重契合时代诉求
经济全球化时代下各国间已不仅是政治共同体或经济共同体,而是融多元发展要素为一体的综合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顺势而行,应科学地把握发展大势,合理调整学习行为方式以及与社会相适应的方法。另外,思政教育要对新媒体进行创新性运用,改变单一的传统的面授形式。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这不但增强了教育者与学生的自由互动,而且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大学生可以采取更多的接受方式,拉近与教育者之间的距离,使其以更加轻松自在的心态参与到学生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