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蓬溪县青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2-12-01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花椒

张 卓

(四川省蓬溪县农业农村局,四川 蓬溪 629100)

花椒系典型的药食同源植物,是集食用、药用和生态价值于一体的木本油料树种[1]。青花椒的蒴果为绿色或褐色,果含挥发油,主作调味料,果实亦入药。《中药大辞典》记载:其性热、味辛,功能温中止痛、杀虫,主治脘腹冷痛、吐泻及蛔虫病等[2]。

1 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发展优势

1.1.1 气候土壤 蓬溪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东,地处涪江河流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均温17℃以上,无霜期达298d,年均降雨量934.6mm,平均日照1471.8h。蓬溪属四川盆地浅丘丘陵地貌,土壤为遂宁紫色页岩土质,属国家一级生态土壤。良好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孕育了“蓬溪青花椒”早结丰产、品质优良、清香浓郁、麻味足而绵长、放置留香的优质特点,以及蓬溪青花椒色泽碧绿鲜亮,颗粒硕大饱满,油囊密布,香气浓郁持久,麻味纯正等独有特点,是其他地区青花椒不能替代的。

1.1.2 地理位置 蓬溪是成渝经济区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与绵阳、南充、广安和重庆等11个县市接壤,是成渝经济圈中心地带。目前成渝两地正在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为蓬溪青花椒产业发展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1.1.3 产地环境 蓬溪是中国革命老区、中国书法之乡,蓬溪无工业污染,生态环境优美,2009年全县通过了四川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为大力发展有机产业,2018年蓬溪县启动了“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蓬溪县被命名为“四川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良好的产地环境为青花椒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4 品牌 为大力创建蓬溪青花椒品牌,蓬溪青花椒以绿色、高效、安全为发展理念,以提升青花椒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机械化、品牌化、市场化经营为基础,以“提升品质、创建品牌”为抓手,创建培育蓬溪青花椒特色品牌。蓬溪青花椒被申请注册了“尹耀”“何花嬌”“照峰”等商标,2013年“蓬溪青花椒”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品”认证,这些品牌的成功创建提升了蓬溪县青花椒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通过做大做强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来带动基地、农户以及整个青花椒产业的发展。

1.2 生产现状

蓬溪县青花椒产业从2007开始在全县范围内规模发展,最多时面积达到4000hm2。由于产业扩张过快,加之栽培管理措施不到位、市场营销不畅、价格持续走低等原因,部分青花椒已遭损毁。目前全县青花椒总面积约1333.3hm2,投产面积约1000hm2,产量约4500t,总产值约3600万元。青花椒种植主要分布在赤城镇(原下东乡)水口村、长青村、长岗村、龙门垭村、青莲村、紫槽村、水楼村、长虹村,宝梵镇长海村、新长村,荷叶乡定水村、涪兴坝村,三凤镇瓦窑坝村、兰草村,鸣凤镇大桥村,大石镇连尔寨村,吉祥镇莲桥村,天福镇丰庄村和任隆镇高岩村。赤城镇种植面积最大,目前大约有666.7hm2,占全县面积一半。该镇引进外地和本地业主共38个,最大业主种植有36.7hm2。

1.3 加工现状

目前蓬溪县青花椒基地已有业主投资建设了冷藏库、烘干房等初加工设施。精深加工企业有四川蓬溪建兴青花椒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系省级农、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年加工能力3万t,主要生产“尹耀”“何花嬌”牌青花椒油、青花椒果和花椒粉;另有照峰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照峰”牌青花椒果及“照峰”牌藤椒油以及其他专业合作社生产的产品等。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业务主管部门变更致部分政策措施不能施行或施行延缓

蓬溪青花椒在2019年机构改革以前是原蓬溪县林业局现在的国土自然规划局业务管理,机构改革后划入蓬溪县农业农村局业务管理。由于机构变革、部门整合、业务主管部门异主、业务指导人员变化导致青花椒产业的一些政策措施不能施行或施行延缓。蓬溪青花椒在原蓬溪县林业局作主管部门时,青花椒管理较好的农户每年能获得一些管护费补助资金,但划入蓬溪县农业农村局业务管理时,由于该局没有相应的项目资金导致该项政策不能继续施行。又因业务主管部门和部门人员的变化,很多工作包括主管部门之间的对接、相关业务股室的对接、部门及业务股室与乡镇、相关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户的对接都需要一个过程,这就导致了青花椒产业发展的一些政策措施相对延缓。由于青花椒原补贴政策不能施行,也导致了一些工作开展困难。

2.2 产业规模小

蓬溪县青花椒最大面积达到过4000hm2,除业主规模经营外,多为农户零星种植,农户将其看作可有可无的产业,普遍存在重栽轻管现象。由于农村空心化,严重缺乏劳力,疏于管理,青花椒平均投产产量只有1500kg/hm2,加之近年来川渝花椒产业大规模发展,新冠疫情的影响,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有的年份鲜青花椒平均价格在7元/kg,农户基本没有效益,遭受产量低和产值低双重打击,严重影响了种植户的积极性。特别是缺乏劳力的种植户和规模种植业主由于前期无收益,持续的劳力和资金投入压力较大,这就造成了部分农户和业主放弃了青花椒的种植而造成面积严重萎缩致使产业规模不大。

2.3 科技种椒水平低

青花椒的种植需要科学的技术管理才能获得高产、高质和高效。蓬溪县青花椒科学种植管理技术水平低。一是技术力量薄弱,青花椒的业务指导变更为农业农村局果树站管,目前果树站只有两名专业技术人员,这两名专业技术人员以前都是从事水果技术服务,对青花椒的栽培管理技术不熟悉,都还得重新来钻研学习业务知识,而且镇、村级又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这就造成了技术力量断层,致使青花椒的科学栽培管理技术未得到全面地推广运用。二是部分青花椒种植户科技种椒和科技兴椒意识不强,有些种植户科技种椒和科技兴椒意识不强却自主观念很强,即使给他们讲解了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他们也不会马上就采纳运用。在生产中他们操作时随意性很强,根本不会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做,思想观念还是停留在以前,还是用自己的老办法种植而对一些新技术却持观望态度。三是年龄偏大的花椒种植户学习掌握运用新技术过程比较缓慢,从而致使他们在青花椒栽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以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性环节技术掌握不够,从而导致青花椒的产量、质量及效益不高。

2.4 精深加工能力不强

蓬溪青花椒大型加工企业只有一家公司。该公司创立于2006年,系省级农、林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同时也是一家集青花椒良种选育、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现代化管理企业。该企业虽是重点龙头企业,但公司研发和加工青花椒系列产品能力不强,加工的青花椒产品品种单一,都是一些常见的初级产品,没有研发出更具有新、奇、特的高档次产品,致使产品知名度不高、市场竞争力弱、市场占有率低。又因市场原因、经营管理等储多综合因素导致该企业的精深加工能力没有得到全面发挥。

2.5 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

蓬溪青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协会及龙头企业少且组织内部结构不完善、规章制度不健全。由于严重缺乏资金支持,组织运作十分困难,再加上合作社成员对市场经济即信用经济的意识淡漠以及害怕承担风险的思想更增加了合作社的运作难度[3],所以其自身发展受限、服务能力弱、对青花椒产业的辐射性和带动性也不强。目前大部份青花椒种植基本上都是分散经营,规模小、产值少、技术水平低、市场信息不灵通、抗灾害风险能力弱,这种分散经营方式不利于青花椒产业的健康发展。

2.6 基础设施薄弱

青花椒比较耐旱,都种植在坡度比较高的位置。在很多种植区都存在缺少水源、灌溉困难,生产运输管理困难等问题。这两年在部分基地整合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和土地整理等项目,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仍不完善。

2.7 品牌宣传力度不够

“蓬溪青花椒”在2013年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品”认证,青花椒产品也注册了“尹耀”“何花嬌”“照峰”等商标。通过召开青花椒采摘节和推送青花椒产品参加西博会、农博会、丰收节等展示展销活动,蓬溪青花椒获得了一定知名度。近年来由于政府部门投入少、资金严重缺乏致使青花椒品牌宣传力度减弱、市场开拓力度不够、一些青花椒品牌没有持续向更高层次进行创建导致青花椒品牌的知名度不高,品牌不响,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和市场占有率不高。

3 发展对策

3.1 加大政府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一是建议县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青花椒基地建设、种苗及管护补助、技术培训推广、精深加工、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青花椒全产业链建设扶持,制定青花椒风险基金、信贷贴息、保费补贴等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并将青花椒纳入特色农业保险以提高青花椒种植户抵抗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保障基本收益。二是建议地方政府对青花椒剪采、脱粒、筛选、烘干、冷藏等设施设备购置给予相应的资金补贴,以提高青花椒种植机械化水平、延长青花椒产业链条。目前虽然冷链烘干设施建设有项目支持,但由于上级资金补助比例低,大部分青花椒业主由于自投资金大而建设积极性不高。三是通过召开联系会议或举办相关活动加大主管部门、业务股室、乡镇、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种植户之间的对接联系,使大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抱团发展,提高相互间信息互通,有利于青花椒生产技术、产品加工以及产品销售等信息相互交流,从而促进蓬溪县青花椒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3.2 扩大青花椒产业规模

要努力做好青花椒规模化发展,突出规模效益。只有规模化种植才有利于提高青花椒种植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整体效益。重点打造水口—石板垭—七星—福吉村万亩青花椒产业园,实行“一片一业、村域联建、集中连片”建设青花椒产业园。然后全力打造蓬溪县青花椒产业示范园,努力将其创建成为市级三星级产业园区,以产业园区来示范带动全县整个青花椒产业的发展,并以建成“川中青花椒之乡”为目标来推动蓬溪县青花椒产业规模不断地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地延伸、产业效益不断地提高。

3.3 加大措施提高科技种椒水平

一是健全技术服务体系,按照“完善县级、充实乡级、健全村级”的原则,建立健全三级青花椒服务网络体系,确定专、兼职技术人员负责青花椒产业技术服务工作。二是大力开展青花椒栽培管理技术培训,首先要建立农业技术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采取集中培训与“请进来、走出去”等相结合的方式[4],然后技术人员通过广播、讲座、技术培训会、科技赶场、田间课堂、发放技术明白纸等形式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培训推广青花椒科学的栽培管理配套技术,以增强椒农的科技种椒、科技兴椒意识,提高他们在青花椒栽植、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病虫草害等综合防治、剪采收、脱粒、筛选、烘干、冷藏保鲜、包装等方面的技术能力,从而提高青花椒的产量、质量和效益。三是强化与科研院校合作,聘请专家教授来指导蓬溪县青花椒产业发展,并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保持长期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体系。四是大力培养本土人才使其成为专家能手,在青花椒种植业主中选择一批年轻有为的业主进行重点培养,并组织他们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交流,提高其种植技术、加工技术和营销能力,以指导和示范带动本地青花椒产业的发展,让青花椒的种植、加工、销售技术得到全面地普及和推广。通过健全技术服务体系、技术培训、专家指导、考察学习,以提高蓬溪县青花椒栽培管理整体技术水平,从而促进蓬溪县青花椒产业提质增效。

3.4 提高企业精深加工能力

目前蓬溪只有一家青花椒深加工龙头企业。应当鼓励企业加大公司技改,采用更加先进的青花椒加工工艺和加工技术,进一步研发青花椒系列产品(调味品、药品、工业品等产品),提高青花椒精深加工能力,形成加工产品多元化、精品化、奇特化,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提高蓬溪青花椒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5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合社及协会组织,完善结构健全制度

首先要大力培育加工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及协会组织,行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运作模式,积极探索“支部+企业+农户”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和发展中介营销组织;并进一步完善组织内部结构、健全组织内各项规章制度、引导农民提高认识积极加入专业合作社及协会组织以提高组织自身的发展能力和服务能力,从而加强对青花椒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最后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和中介营销组织来负责青花椒产前、产中、产后的技物服务工作,以此来带动当地青花椒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产加销一体化格局。

3.6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青花椒基地基础设施差或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应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实行财政扶持,部门联动,项目打捆使用,多渠道投入来加强青花椒基地内交通、水利、电力、排灌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项目建设,使各项项目成果得到综合运用,发挥出项目最大利用价值,以改善青花椒生产条件和运输条件,增强抵抗自然灾害能力,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从而促进青花椒产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3.7 加大品牌创建培育及宣传力度

蓬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和“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的创建为蓬溪青花椒争创“三品一标”产品和青花椒产品商标注册以及青花椒其他品牌的创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要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加大青花椒品牌创建力度,争创各种名优品牌,并健全品牌动态监管机制和保护制度。要大力推送蓬溪青花椒各种系列产品参加西博会、农博会、丰收节等各种展示展销活动,召开青花椒采摘节、青花椒产品推荐会和农超对接会,并通过各类网络、媒体、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渠道进行大力宣传和推销以打响蓬溪青花椒品牌,从而提高蓬溪青花椒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猜你喜欢

花椒
花椒铺就致富路
花椒炝锅,控好油温
过渠县花椒基地
江津花椒“变身”20余个产品,年产值8亿元
花椒用得好医生不用找
花椒泡脚好处多
如何识别假花椒?
韩城大红袍花椒
花椒记
临夏花椒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