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育路径探索

2022-12-01刘健

鄂州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思政高职能力

刘健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文化艺术管理系,天津 300180)

在高职教育课程的改革进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尤其是随着思政教育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发展,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改革模式。在高职课程教育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教育路径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课程的有效融合,进一步提升课程教育的效果,是当前高职教育者急需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概述

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点包括创新和创业,也就是通过系统的教育活动培养具备一定的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性个性的综合性人才,不仅注重于培养在校学生具备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创业基本能力,同时还要面向于社会群体,包括正在准备进行创业、已经开始创业和成功创业的相关群体,通过分阶段和分层次的创新性思维培养课程,进一步提升创业的综合能力。从其实质来讲,创新创业教育属于一种实用教育,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创造性和实践性。

高职教育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在学校内部打造一种更为良好的创新创业的教育新环境,从而进一步完善整个教育体系,打造成一个类似于生态体系的创新创业良性循环系统,从而构建成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氛围[1]。这一体系的营造,不仅包含高职学校本身,同时还会牵涉到政府、企业、家庭、学生等多个项目的子系统,通过相关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从而构建成一个更加完整的创新创业培育体系,为更广义的学生开展的创业能力营造更良好的社会创业氛围。

二、高职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为高职思政课程注入新活力,提高思政教育的社会实效性,让思政课程学以致用。在高职教育课程中,要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程教育的实效性,可以有效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就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实施情况来分析,主要面临“理论难以实践”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重视理论层面的教学,但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会有一定的困惑,并不能将所学到的思想理论知识在学习、生活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这就使得学习成效大打折扣。而高职思政教育关注的核心,是知识的普遍性以及共性,在一定层面上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也难以做到与网络环境进行更有效的匹配,不能将现实中的各种问题通过理论的学习得到有效地解决,这就造成在一些高校和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中,偏重于形式化教学,不注重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2]。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并将其与思政课程进行有效地融合,能够提升课程本身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在相关实践活动中得到应用,并且能够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和素养,提升技能的掌握,真正让思政课程理论知识“学以致用”。

(二)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概念的认知,提升基于创业活动实际需求的综合能力,为创业活动提供精神动力。在高职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课程的融入,充分发挥两者合力的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有重要的思想指导,能够对于海量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妥善处理,同时抓住市场机遇,充分发挥创新精神,而这一系列的活动都需要精神支持和思想动力。同时思政课程所讲授的理论能够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提供引导和方向性指导,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3]。在这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进一步顺应时代的发展,全面提升综合能力,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通过创新创业活动,使得思政教育活动得到了更多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相应平台上反复实践学习,并通过相应的活动,例如顶岗实习、社团活动等,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培养坚持不懈的创业精神,进一步让学生增强创业活动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课程内容,理论实践相互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融入思政课程,能打造更完整的教育内容体系。从实质内容来讲,创新创业教育包括意识的培养,能力的提升以及对环境的认知模拟性的实践,从而打造成一个完善的培养系统。第一,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系统的课程启蒙,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从而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到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进一步了解社会创业的具体概念要素以及特征,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校就能掌握开展相应的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并结合自身的能力,做出一定的职业规划,进一步指导学习围绕职业规划不断提升相关的知识储备与能力提升,为就业以后的创业活动奠定基础。第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的思维,并培养一定的商机洞察力,培养创业活动的决策力、项目及团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力,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综合素质,进而形成一定的创业能力。第三,对于社会环境的整体认知。通过相应的课程,引导学生对当今的社会形势有全面的了解,并且学会把握创业机会,了解创业风险,通过一定的商业模式开发过程的锻炼,掌握创业项目设计的策略以及技巧等等。第四,创业实践活动的模拟。在课程中还要涉及撰写创业计划书、开展模拟实践性等活动,让学生在相关活动中体验创业过程的各个阶段,从市场调研到融资到企业创办的流程和相关运营风险的管理,从而掌握相对完善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毕业以后的创意创新创业活动垫定基础。

三、高职课程中,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分析

(一)充分发挥创新动力,以人才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两者实现过程性的融合。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在高职课程中实施创新创业课程教育,能够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对于思政课程的发展与创新有更大的影响作用。在课程实施中,要进一步发挥创新元素的重要作用,将其贯穿于思政课程教育的各个环节和细节中,并通过一定的创业活动实践探索,让学生得到思政课程的重要启发,以正确的态度参与相关的创新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如何抓住商机,如何完善人才结构,完善资金及资源的储备,进一步掌握对于相关政策对于创业活动的影响等创业过程中的相关要素,进一步提升创业的综合素养[4]。与此同时,在思政教育课程中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将创新应用于实践,进一步提升创业的技能。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职业精神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以及个人拼搏精神与抗挫折的教育,从而构建起高职思政教育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互融互通,加强课程的影响力。

(二)深度挖掘思政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共同价值点,编制成专业课程,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内容的价值观念指导作用。思政教育内容丰富,可以分解成与创业活动有关联的价值点,并进行知识点分解和课程化包装,贯穿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在高职的课程教育中,思政理论知识是必修课,通过课程的实施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素养的培养上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要进一步促进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需要将思政教育的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分解,有效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例如将“唯物主义辩证法”这一观念有效融入创新创业教学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唯物辨证思维能力,在创业活动过程中能够尝试应用唯物辩证法来解决创业及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例如将思政课程中的“政治经济学知识”与创新创业活动进行有效结合,充分挖掘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价值点编制成具体的教学课程,从而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对于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认知,在思想层面上对于企业、市场等经济学概念形成初步了解。例如可以将思政课程中的“道德及法律知识”进行分解,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渗透,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的掌握,规范创业行为[5]。除此之外,还可以将一些“国际国内相关政策形式”进行课程融入,从而提高学生对国内外整体格局的变化以及政策的认知,在创新创业活动中,能够对宏观环境有相对清楚的认知和准确的判断,从而促进其创业活动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三)引入网络媒介资源,增强教育活动吸引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并具备创业精神。综合素养中创新创业精神是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对学生的自主、自立、自信与自强以及敢为人先、团队合作和开拓创新等创业精神的培养。因此,在相关教育开展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于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格品质的引导,从而形成重要的个人素养,将思政教育价值有效融入,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的意识,形成更强烈的创业动机,从而促使高职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选取更适合自己能力的创新创业项目。并根据自身实力进行综合性调查,根据综合环境评判,制定高效的创业工作计划[6]。在传统的思政教育课程中,理论教学重于实践,当前网络媒体发展迅速,为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有效融入网络媒介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利用媒介进一步丰富网络实践课程的开展,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在此过程中让自己形成更完整的认识,并充分发挥发掘自身潜能,有效克服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方面困难,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理念,将创业创新目标作为毕业的奋斗目标,并围绕着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地执行和落实,为将来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职思政教育课程中有效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方向与趋势的教学实践活动,能够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的深化改革,有效促进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发掘自身潜力,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意识,并围绕目标坚持奋斗。在开展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进一步优化高职人才培养的观念,充分发挥两个主题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综合人才,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获得更好的成效。

猜你喜欢

思政高职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高职田径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实施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