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地方综合高校歌剧排演的思考
—— 以江南越韵民族歌剧《秋瑾》为例

2022-11-30张雪芹

音乐生活 2022年10期
关键词:秋瑾歌剧舞台

张雪芹 张 海

笔者有幸追随导师加入原创江南越韵民族歌剧《秋瑾》的排演工作,并担任执行导演助理,见证了歌剧秋瑾在一所地方综合高校中诞生的历程。由于地方综合高校在体制上与专业音乐院校存在着巨大差异,地方综合高校在歌剧排演实践中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挫折。本文将以原创江南越韵民族歌剧《秋瑾》诞生于绍兴文理学院为例,探究地方综合高校歌剧排演的意义,并通过所存在的问题,思考其推行策略。

一、原创江南越韵民族歌剧《秋瑾》的诞生

(一)歌剧概况

原创江南越韵民族歌剧《秋瑾》(以下简称《秋》剧)的主创阵容强大,由著名旅欧美海归低男中音歌唱家孙禹老师担任该剧编剧及总导演、国家一级作曲晓其老师担任作曲、国家一级指挥杜克老师担任配器、女高音歌唱家胡雁教授担任主演、绍兴文理学院副教授张海担任执行导演。

全剧可分为“序曲—王家大院—出走—扶桑—知音—待捕—就义”七个部分,根据江南特点的吴越音乐元素,并引用了才女诗人秋瑾的原创诗句来讲述秋瑾革命的心路历程,表述秋瑾的“我以我血溅轩辕”的巾帼英雄气概。

(二)排演历程

1.前期筹备

在编剧及总导演孙禹老师完成了历经十年构思创作的原创江南越韵民族歌剧《秋瑾》文学剧本、作曲老师们完成了谱曲与MIDI制作、主演到位后,《秋瑾》剧组便进入了排演筹备阶段。

筹备阶段的情况主要可以从服装、道具、妆造三大方面总结,每一个方面的程序都十分繁琐,需要多方的配合和沟通,从而达到导演的设想与要求。

虽然在前期筹备工作中,由于校排的资金不足,无法请专业的舞美团队来承包制作,但在总导演、执行导演及剧组主创人员们事无巨细的规划安排下,前期的筹备工作按时完成,技术排练也同时顺利地开展起来。

2.排练情况

2020年8月中下旬,主演老师们开始了坐唱排练,由总导演指导把关所有演员与艺术指导配合下的演唱情况。2020年9月24日于绍兴文理学院月明音乐楼举办《秋》剧师生见面音乐会,剧组主创主演团队首次亮相舞台,振奋的音乐、感人的唱段、精美的造型收获了观众热烈的掌声与对该剧未来的期待。

之后,剧组展开了紧张严格的全剧舞台排练,学校也开始了群演招募工作。此次招募不限学生专业,招募到的群演中,非音乐学生占比42.7%。

在为期一周的群演单排后,又进行了三周的技术联排,在灯光师、音箱师、背景设计师、舞台监督等工作人员与总导演、全体演员们的高度配合下,《秋》剧完成了全剧的联排并搬上舞台。

3.舞台演出

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秋》剧舞台演出共计21场,并完成了绍兴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20年度扶持项目结项。其舞台演出可分为两种模式:全剧演出和片段演出。其中,片段演出一般是由主演唱段表演,结合总导演的歌剧相关讲座一起进行的。

《秋》剧在全剧组上百名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点点成熟起来,经过一次次的试炼,登上了绍兴大剧院直至浙江音乐学院大剧院、杭州余杭保利大剧院的舞台,在各大高校、文化场所传扬“秋瑾精神”。

二、地方综合高校歌剧排演的意义

以此次《秋》剧于绍兴文理学院的排演为例,对于学校来说是一次开创性实践,选剧上自出机杼,“原创”“越韵”“爱国”“民族”“非遗”“绍兴”等都可以作为该剧的标签,在教学实践以至于社会影响方面意义深远。

(一)教学意义

1.提升学生整体音乐文化素养。歌剧是音乐与文学的高度融合,它往往吸取优秀文学剧本的养分[1]。优秀的文学剧本是歌剧创作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正如《秋》剧,在刚柔并济的江南特色曲调中,唱出的是秋瑾烈士的革命诗篇与爱国主义精神;在荡气回肠的MIDI制作下,是演员们对剧中角色高度的解读。音乐在人文上的内涵是比较丰富的,可以带给学生心灵的启迪、情感的深化[2],《秋》剧的音乐、文学魅力深入全校师生的内心,从而获得音乐文化素养的整体提升。

2.提升学生舞台表现能力。歌剧是一种以声乐演唱为依托的舞台表演艺术,它的最终展现形式是回归于舞台的,而演员的舞台表现情况是歌剧情感传达的重要环节。群演在其中起到的推动气氛的作用也不可小觑,舞台上细到每一名群演的表情都经得起推敲,同时导演老师在排练中时刻关注每一位群演学生的神情动作,通过语言的渲染,引导学生的表演思维;通过个体的定点、肢体的定位,处理学生的舞台细节;通过连续一个月的排练、历经一年多的演出与打磨,增强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舞台表现能力明显提升。

3.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一场歌剧的完美展演,是在多个部门的高度配合下完成的,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组成部分:“台前”和“幕后”。“台前”是指在视听上能够直接被观众所感受到的部分,例如:演员部门、舞美部门。“幕后”是指在视听以外,协助歌剧演出顺利进行的部门,例如:导演部门、协调部门、助理部门、后勤部门。如此众多且复杂的团队部门的合理协作,是歌剧演出进行的前提条件。《秋》剧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可以顺利进行,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在逐步提升,每一场成功的演出就是最好的证明。

(二)社会意义

1.传扬正确的意识形态、价值观。高校排演的歌剧在择剧上,必定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受众把握正确的意识形态[3]。《秋》剧便是一部传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社会正义的爱国歌剧而诞生于绍兴文理学院的。歌剧的一次次排练、一场场演出,都是对优秀的中国文化的输出,是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盛宴。学校将正确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传播,从而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校园文化具有激发学生昂扬向上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软力量[4],是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校纪校风的重要体现。《秋》剧的排演也正是绍兴文理学院将原创民族歌剧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建设着力点,通过歌剧排演的方式将正向文化输出,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热情,达到了育人的目的。综合高校的歌剧排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途径,为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

3.助力地方歌剧文化发展。《秋》剧在绍兴的地方综合高校排演,对绍兴市来说是意义非凡的,既首次以歌剧艺术的方式,传播了绍兴的历史名人秋瑾的爱国精神,又推动了绍兴地区歌剧文化事业的发展。地方综合高校在歌剧文化中的活跃,在助力地方歌剧文化发展的同时促进了中国歌剧多元化的发展。

三、对于地方综合高校歌剧排演的推行思考

(一)存在的困难

根据此次《秋》剧排演所遇到的资金、调度、平台等方面问题,以及了解到的其他高校歌剧排演的情况,可以总结出目前地方综合高校歌剧排演存在高校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支持力度不足这两大方面困难。

1.地方综合高校对歌剧排演重视程度不够。地方综合高校不同于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为主的专业音乐院校,地方综合高校往往是综合类大学,其中音乐系生源的总体水平与专业音乐院校相比较弱[5],专业方向设置存在局限;院系的歌剧教学体系也不完善,成品参赛竞争力小,故学校对系内歌剧的排演希望投入较小;歌剧类大型舞台艺术的排演参与的学生演员、学生工作人员数庞大,剧目外出展演的活动学校所要承担的责任与风险也大。但面对国内音乐艺术的发展,社会歌剧文化的推动,院系歌剧排演实践的活跃度的提高也是大势所趋,地方综合高校对校内歌剧的发展呈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

2.地方综合高校的歌剧排演资金紧缺。主要也是考虑到歌剧排演的资金耗费大,而校内歌剧的展演以公益为主,文化教育软尺,无法用商业化思维方式衡量教育。但要想将其商业化,成立歌剧中心,从而有一定的经济收益,则需要体系上变革调整,这样的调整对于政府扶持地方综合高校来说,风险和难度都较大。

(二)推行策略

以地方综合高校歌剧排演所面临的困难来看,主要是受限于成本、生源师资能力、学校体制等因素,面对这些问题,可以考虑以合作共赢的理念来设想推行策略:

1.加强校内合作,体现地方综合高校综合专业的优势。学校可以整合其学科丰富的资源优势来投入发展校内歌剧排演,例如,聘请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学生负责舞美布景;聘请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师、学生负责造型设计;聘请摄影专业的学生负责演出拍摄与录制等。在校内加强合作的基础上,学校对此活动的投入便不只局限于音乐学院一处了,并且获得的成果也不止有一部歌剧,还可以有服装设计展品、美术设计展品、摄影摄像展品等等。

2.外聘歌剧学专家,增设相关课程。外聘歌剧学方面的专家为学生开设歌剧作品鉴赏、台词基础、歌剧艺术史等相关课程,提升学生素养,为学生参加舞台实践打下充足的理论基础。

3.引入艺术管理人才,发挥艺术管理作用。艺术管理有利于促进艺术组织的规范化发展、推动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发展、发挥市场的作用[6]。高校也应引入专业的艺术管理人才,策划出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文化传播活动,使之能更好地匹配该地区文化、经济等状况,以使该文化活动发展更为顺畅。

4.校校合作,致力地区歌剧文化发展。各地区高校之间可以集各校之所长,通过合作创立歌剧中心,或与当地歌舞剧院、文化馆联系合作。同时,政府部门可担任学校歌剧发展的外联角色,加强歌剧文化发展的宣传,呼吁社会业界提供支持,成立高校歌剧发展资助基金会,以打造高校歌剧文化发展的平台,更好地推动地区歌剧文化发展。

四、结语

原创江南越韵民族歌剧《秋瑾》成功上演是地方综合高校歌剧排演实践中的一个特殊的典型案例,希望以此案例激励更多的地方综合高校推行歌剧全剧的排演,总结经验,完善地方综合高校歌剧排演的体系,共同为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献力。

注释:

[1]刘刚:《歌剧排演对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表演能力的作用》,《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第155-158页。

[2]潘欣杭、张东方:《音美交融 提升素养——浅谈核心素养下高校音乐教育与美育的融合探究》,《音乐生活》2021年第3期,第63-65页。

[3]张春良:《歌剧排演对于高师声乐教学的积极意义——基于校园版民族歌剧〈党的女儿〉的排演思考》,《中国音乐》2012年第4期,第188-190页。

[4]张学洪:《提升大学校园文化育人软实力》,《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第8期,第27-30页。

[5]龚宝珣:《谈谈高校歌剧排练课应设置的前置课程》,《艺术评鉴》2019年第4期,第124-125页。

[6]李杰:《试论艺术管理如何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第98-105页。

猜你喜欢

秋瑾歌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信仰的真与执着——读《秋瑾集》
作品集
走进歌剧厅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新形式下如何让秋瑾文化成为学校活动的精髓
我们的舞台
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