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述评与展望
2022-11-30焦义培
焦义培
(川北医学院 附属医院,四川 南充 637000)
2007年5月团中央正式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同年10月出台了相关文件《“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2013年,各高校普遍开始实施“青马工程”,高校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主要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在多种场合对青年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习近平青年观,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提出了新观点、新要求。本文以十八大为时间节点,以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主题,通过中国知网、超星中文电子书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搜集,共搜集到学术论文400余篇,专著17部,国内会议成果6篇,国际会议成果2篇,远超十八大以前的284篇。梳理总结十八大以来国内学者关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研究成果与方法,对于深入学习习近平青年观,拓展和创新新时期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作具有深远意义。
一、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的主要内容
十八大以来,关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研究无论是从特征还是内涵与意义以及培养机制和路径来看,无不突出一个“新”字,学界关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特征的研究
十八大以来的研究成果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特征概括为新时代的新青年,突出一个“新”字。关于这一研究,学者们已经普遍形成共识,如王雯姝认为新时代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和刚毅卓绝的奋斗精神。[1]王如、秦娅楠从思想政治、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和道德修养等方面概括了青高校年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具有的特性,主要包括坚定的政治方向、崇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的自律性和良好的道德修养。[2]史为磊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赋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以新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特征,概括起来就是要具备“五型”特质,即:信仰型、奋斗型、学习型、修德型、创新型。宋健林认为,对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而言,一方面,要具有当代青年的普遍使命感,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另一方面,还要履行特殊的使命担当,做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践行者。孙东山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国情出发,认为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具备“文化自信、理论自觉、政治定力和使命担当”四大思想特质。高莹、马抗美认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历史重要节点,高校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主要阵地,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精细的标准,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强烈的创新意识。[4]赵璇、高凯认为新时代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该主动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主动接受正确的“三观”教育,必须具备鲜明的政治属性和强烈的时代感。陈志勇在《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一书中完整的论述了“青马工程”的起源与发展,并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特征进行了论述。[5]
(二)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内涵和意义的研究
习近平青年观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内涵和意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习近平青年观的指导下,绝大多数学者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内涵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高校作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主阵地,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面责任重大。倪邦文指出,培养忠诚于党的事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党的创新发展需要,是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需要,是确保中国伟大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500年及其在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6]张红霞在分析了我国目前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后指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确保青年健康成长的政治保障。[7]赵博指出,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成效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广大青年大学生能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否脚踏实地干事创业,兢兢业业立足岗位,进而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8]倪邦文在其著作《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论纲》中指出,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时代课题。[9]黎万和、赵四学等在其专著中指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培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实现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10]
(三)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困境与挑战的研究
“青马工程”在高校实施近20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发展,在现实中出现一些问题,诸多学者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成果。赵璇、高凯指出,目前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对象主要集中在学生骨干中,培养比例太低,缺乏分层分类培养;培养内容大众化,缺乏精准度;培养周期过短,缺乏长效机制。任美娜、张兴海认为高校在推进“青马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普遍培养和重点培养结合不到位的情况,培养对象重点为学生干部,而信仰马克思主义非学生干部同学未能入选;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到位,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培养效果低下;师资质量和规模跟不上导致培养深度不够;没有充分挖掘校外优质资源;科学考评机制缺乏,以至于存在走过场,存在应付工作之嫌。张厶齐、姬咏华通过分析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存在的新挑战认为,目前高校培养马克思主义者的形式过于陈旧,主要以讲座、研讨会等为主,缺乏多元化模式培养;培养对象过于单一,未发挥高校普遍性教育的优势;培养过程缺乏实践性,未给学生提供以实践检验真知的机会。郝志杰在文章中指出,目前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受新媒体和价值多元化的冲击,尤其是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导致培养效果不够显著。杨开一指出,目前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面临三大挑战: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不断渗透、新媒体对传统教育的冲击、青年大学生的好奇心理。赵效萍从6个方面论述了目前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面临的问题:学校层面支持力度不够、培养方法单一、培养对象和目标不明确、师资队伍欠缺、运行机制不完善和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
(四)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路径与机制的研究
在十八大以后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路径和机制研究逐渐增多,主要围绕以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展开。张育广认为,高校应该从学员选拔机制入手,由培养机制、实践模式、考核办法、保障体系等诸多方面联合构建大学生“青马工程”标准化培养模式。[11]宁晓明认为,高校应该建立理论学习和实践砥砺相辅相成的培养体系,并加强校社联动,提升培养效果。[12]肖和霞认为,高校应该从筛选、培训、激励和巩固保障几方面出发构建“青马工程”培养机制。[13]万资资分析了“青马工程”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认为“青马工程”的开展有赖于党的执政资源的有力支撑,应该从党的执政层面给予资源配置和政策性支撑。[14]徐徐指出,要通过深化信仰认同和价值引领、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陈地建设和项目运作、党政和社会资源等方面凝聚融合,创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路径。[15]张红霞认为,高校“青马工程”的建设应该加强顶层设计,高校党委自觉肩负主体责任,坚持育人导向,构建课程化的培养体系。[16]赵璇、高凯认真分了高校共青团改革方案,认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应该施行分层分类分级,在培养内容方面应该增加实效性,培养方式应该大众化、生活化。栗睿、陈威从习近平对青年工作的论述为出发点,指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应该最大程度契合大学生成长需求,注重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批判精神,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和实干家。任美娜、张兴海从新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出发,认为在培养对象的选拔上应该全面覆盖、重点突出,营造理论学习氛围,创新教学方法,完善师资队伍,强化互联网思维,设立考核指标等路径。高莹、马抗美认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学习为基础,创新教育方法,最大限度契合青年大学生知识需求,强化典型选树和全员培育相结合。倪邦文在其专著针对当前我国“青马工程”的实施现状,探究建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实践模式,认为应该着重培养青年的马克思主义观。[17]
二、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十八大以来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现有研究成果,为高校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在培养内容和培养路径方面提供了大力学术支撑。但是,研究成果不够丰富、研究体系尚未形成,结合习近平青年观不够紧密,对“青马工程”评价和考核体系的研究较少,一些研究观点仍需要进一步深入和拓展。
(一)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与党中央重视程度有差距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九大和团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局势的不断变化,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在多种场合都表达了对青年工作的重视,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依靠青年一代,开辟了我党青年工作的新境界。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和2020年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意见》等文件,都是针对目前所处的新形势做出的统筹部署,整体来看,“青马工程”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但是围绕这一战略取得的研究成果数量有限,研究成果质量有待提高。近十年来发表论文数量仅400余篇,多以理论性论文为主,这部分论文发表在北大核心期刊以上的只有40多篇,其余基本为普通期刊;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关键词共搜索到十八大以后的专著17部,以“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关键词共搜索到十八大以后的专著3部;以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为研究主题的高层次课题项目较少,十八大以来以“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主题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这与中央对“青马工程”的重视程度和青年发展的迫切需求有一定差距。
(二)研究体系和研究团队尚未形成
纵观十八大以来的研究成果,主要围绕“青马工程”的内涵、意义、研究现状、路径和培养机制展开,多数集中在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对习近平青年观的形成、特点、价值等都未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以习近平青年观指导高校“青马工程”的研究较少,很多研究没有基于习近平青年观展开,更谈不上依靠习近平青年观指导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尚未形成系统全面的研究架构。另外,关于“青马工程”的研究人员多为高校共青团老师和辅导员,虽然他们直接参与高校“青马工程”的培养工作,深知其中的问题所在,但他们主要忙于日常繁杂学生事务,长期脱离科研而导致研究成果质量受限。而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并未直接参与“青马工程”的实际管理工作,对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产出的研究成果多数深度不够。“青马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高校党委未引起高度重视,其他部门参与度不高,单靠高校共青团一个部门难以成效显著。
(三)结合习近平青年观不够紧密
习近平总书记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脉搏,从我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出发,对如何服务青年、如何凝聚青年、如何引领青年等问题做出了科学全面的回答,形成了系统的习近平青年观,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青年群团工作的最高纲领和行动指南,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灯塔”和“引擎”。然而,目前的研究成果关于习近平青年观指导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研究较少,结合不够紧密,大多数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机制和路径研究,关于习近平青年观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等研究较少。习近平青年观对青年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然而关于习近平青年观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指导地位和现实作用的研究关注度不高,甚至一些研究成果忽略了在习近平青年观的指引下开展,缺乏高度和深度。另外,关于习近平青年观指导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方法路径和现实目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深度不够。
(四)培养的长效机制和考核机制研究内容缺失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然而现实中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按照期数进行,周期较短,难以形成长期性和系统性的效果,这种培养模式根本达不到中央文件要求。有的高校存在应付之嫌,“青马班”开班后则无人问津,简单的组织理论学习或者红色电影赏析,完全背离“青马工程”初衷。另外,关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考评机制不健全,考评机制是评价培养效果的重要环节,是对前期工作的一种反馈,然而现实中存在虎头蛇尾的现象,形式大于内容,浮于表面,没有从为党育才的角度发挥培养工作的能动性。基于此,鲜有关于这方面研究的各类文献。
三、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展望
随着十四五的开局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搫画,我们所处的社会背景和国际环境以及时代定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时代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预测未来一段时间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将重点关注一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的研究
新时代应该把握新形势,习近平青年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十九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确立了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党的行动指南。群团工作是要在党的坚实领导下开展工作,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开展,立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认真学习和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而开展相关研究。
(二)深化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整体性研究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进一步深化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整体性研究。一是培养内容的整体性研究,随着培养对象范围的不断扩大,要充分保证培养质量,必须制定标准化的培养内容,要站在为党育才的高度,着重研究如何实时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四个自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四史教育”等内容,确保培养内容主题一致,在此基础上延伸其他方面教育。二是培养师资的整体性研究,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不能单靠共青团和辅导员进行培养,应该着重研究高校如何调动校内各部门共同参与,高校党委牵头,党群部门参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助,并且协同社会相关机构,构建联合培养机制,建立一支组织健全,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三是培养对象的广泛性研究,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应该广泛覆盖,重点突出,高校二级院系如何创新方法和途径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广泛性培育研究值得关注,以及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拔机制、“青马工程”的高校支持保障机制、分级分类的培养机制等也是未来一段时间研究的关注点。
(三)强化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创新性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除了在培养路径、选拔机制上进行深入研究,更应该注重开展对“青马工程”的考核评价机制研究,如何制定考核规则、如何制定评价标准、如何建立培养的长效机制、如何发挥考核评价的有效性是下一步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另外,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充分调动培养对象积极性的有效途径。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新时代的青年具有思想文化多元、求知欲强、易受社会思潮左右和互联网影响等特点,如何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净化培养环境?下一步要注重了解青年的意愿和普遍诉求,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新手段,探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新规律、新方法、新机制。尤其是面对新冠疫情的常态化防控,在社会实践教育方面应该另辟蹊径,尝试新途径,强化网络教育,建立网络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