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校思政课堂到“大思政课”的四维变革

2022-11-30张劲松刘惠燕

关键词:大思思政育人

张劲松,刘惠燕

(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形成全社会协同育人格局的有效路径。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1]。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进一步办好思政课、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路径。“大思政课”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把握并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抓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转换时机,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引导受教育者使自身的认知和行动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履行使命和责任中把个人发展融入时代进步的洪流之中。集美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在多年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中,形成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建设为中心、多种载体和形式的“大思政课”模式。这一模式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育和传播对象、教学形式等多个维度探索“大思政课”模式创新的实现路径。通过“大思政课”的探索和建设,有效地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和社会服务功能,从而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重要作用,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 教学主体:从单纯依赖思政课教师转向多元主体协同育人

思政课教师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是思政教育的教学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378。然而,相对于作为关键课程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言,目前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困境和短板。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对标教育部核定的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配置标准,思政课教师人数尚未完全配齐;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的毕业生供应不足,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学科背景多元、业务素质整体一般,距离“配齐建强”还有很大的差距。不仅如此,从校内来看,学生工作系统、宣传系统和教学管理等思政课相关管理部门缺乏高效的统筹协调,思政课往往陷入“碎片化”“孤岛化”状态;从校园与社会的联动来看,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主体的权责尚不明确,彼此存在离散的现象,尚未形成全社会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2]387。办好思政课,仅靠高校教师一支队伍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建立多样化主体的教育队伍,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纵横贯通的教育体系,才能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大环境。近年来,为推动学校思政课堂向“大思政课”的转变,我校从课程建设、教学主体社会化和全社会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首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福建”实践课程为抓手,促进校内形成多部门协助育人的“大思政课”新格局。这一实践课程立足于福建省的“新思想”实践,让学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学习、感悟和践行“新思想”。通过实践课程的建设,不仅推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而且推动理论教育与鲜活实践的深度结合起来;同时,通过多部门协作进行社会实践组织、课程论文评选、“新思想”宣讲和知识竞赛等活动,有力地推动形成课程体系、教学管理体系和学生管理体系的协同育人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鼓励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解决好推动其他教职员工和思政课教师相辅相成的问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和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2]389。在校内,通过“新思想”实践课程建设和“新思想讲坛”,党政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专业课程教师、政治辅导员和管理干部等都是育人的主体,形成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校团委+的全方位育人格局,实现了课程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和服务育人等各方主体力量的有效整合,建立起协调一致、共同参与的校内全员育人体系。

其次,推动思政课教学主体多元化、社会化。为解决思政课教师配比不足、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我校面向社会空间,选择合适的参与主体,引入社会力量,广泛吸纳具有育人效应、示范价值的典型人物参与思政课教学。2020年6月,本项目与复旦中山医院厦门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肖雄医生和队员林铭珊护士进行访谈式教学。访谈视频《从志成城彰显中国力量——与援鄂医护人员同上一堂课》在“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进行展播,形成了“大思政课”良好的网络传播效果。不仅如此,我校还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的当事人和研究者、社科界和党校专家、时代楷模、英雄模范、青年榜样和改革先锋等知名人士进入课堂,直接参与思政课堂教学。他们以真实、鲜活的案例,分享自身的经历、感人事迹和感悟体会,将社会教育主体的价值引领融入思政课堂,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将思政课题与时代课题结合起来,使教育对象对思政课产生情感共鸣,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形成思政课教师育人和全社会思政育人的联动局面。

最后,从教学和管理主体来看,“大思政课”需要建立起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多主体协作的全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大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方法的具体运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连成了一个‘教育环’或教育网,三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了综合教育的方式”[3]。集美大学是厦门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学协作中心的主任单位,通过每年组织全市的思政课教学研究、交流,与教育主管部门形成良好的协同合作机制。2020年、2021年我校连续举办两届厦门市青年思政课教师理论微宣讲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市各所中学、大学、党校以及宣讲系统的近百名教师参加。比赛实况同步在线上平台开展图片直播,累计吸引超10万观众观看,《厦门日报》、厦门电视台、厦门网、东南网等媒体进行了报道。通过定期举办“新思想”讲坛和理论宣讲比赛,与各级党委宣传部、党校、社科联等多部门形成联动的工作格局。这些管理部门也是“大思政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的积极参与改变了思政课单打独斗的孤立局面,推动了全社会教学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体制的构建。在传播媒体上,与《厦门日报》、厦门电视台、海峡网、学习强国厦门学习平台等紧密合作,广泛传播“大思政课”。“大思政课”模式有助于拓宽育人场景,丰富育人资源,增加育人深度,汇聚育人合力,形成社会各方全过程全方位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新格局。

二 教学内容:在统一的教学体系中融入多样化、本土化的思政教学资源

在教学内容上,高校思政课统一编写的思政课教材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存在着不能及时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问题,教师大多只注重于课本知识的讲授,遵照教学大纲展开教学过程,教师很少会主动将课内知识迁移到社会实践中。首先,它表现为“大思政课”往往需要反映党中央的最新指示和精神,需要回应意识形态的热点问题,与全国统一编写的思政课教材存在不同步现象。其次,学校思政课堂内容统一、抽象而宏大,语言表达精练且高度概括,但较少结合复杂社会生活中的鲜活案例,缺乏对具体区域和特定专题的理论阐释。此外,学校思政课堂在教学方式上模式单一,拘泥于课堂,面对信息技术和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话语陈旧,案例脱离学生实际,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思政课难以吸引思维活跃、信息来源多元的青年学生。如果没有及时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思政课就会停留于理论阐述,缺乏时效性和吸引力。如果没有紧密地结合当地的文化、本土的故事和身边的事例,思政课就会过于抽象和单一,不“接地气”,水土不服,难以让党的创新理论被群众接受并转化为行动的力量。

首先,“大思政课”的多样化教学资源表现为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紧密结合,将学校思政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实践之中。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延续、补充和拓展,“大思政课”的社会属性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道德教化、知识传播和价值引领,其影响更为深刻,意义更为深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2]385。我校着重建设“‘新思想’在福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二)”课程,依托福建省在“新思想”形成和探索中的独特地位,采用情景式、体验式、研讨式等多种授课形式展开教学。这一实践课程让学生到福建各地调研“新思想”在本省的早期探索和当下实践,深入领会“新思想”的早期发源、历史形成和当下实践,思考福建在“新思想”的指引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举措和发展成就。这一具有本土特色的思政实践课程入选福建省一流课程建设,每年有50篇的课程论文获得校级优秀论文表彰,部分论文在福建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取得良好的实践育人效果。运用社会大课堂丰厚的实践资源进行课程建设,将马克思主义及其创新理念融入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在遗迹旧址、文博场馆等实地体验中学习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鲜活的生活实践,在直观认知、亲身体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思政课”只有以社会实践形式让学生直面鲜活案例和社会热点问题,聚焦实践、讲述实践,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体悟理念,才能使思政课成为学生觉得有道理、有说服力的好课程。

其次,“大思政课”的本土化体现为它充分发挥了福建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源和实践中的独特作用,及时将相关研究成果融入“大思政课”。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学资源是“大思政课”的重要支撑。思政教育不能是“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而应当是接地气、充满活力、符合不同群体的认知特征的、形式上丰富多彩。只有不断地挖掘、运用具有特色的各种思政元素,不断充实并丰富独特韵味的教学内容,才能充分发挥“大思政课”的育人成效。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从1985年6月到2002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17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担任厦门市、宁德地区、福州市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领导职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重要的发展理念,推动了重要的工作实践。这些理念和实践成为福建省思政课程建设最为重大而独特的优势。我校的“‘新思想’在福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二)”课程,以“创新驱动发展在福建(某地)”“生态文明的福建(某地)实践”“乡村振兴的福建(某地)实践”、“新时代强国思想与古田会议”等主题,以及具有本校特色的“嘉庚精神及其当代价值”、“海洋强国战略”等选题,让学生在暑期实践中开展自主性探究学习。通过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大思政课”,将“新思想”、社会实践和思政课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自觉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最后,“大思政课”的本土化还体现为它在教学内容中紧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充分挖掘福建省本土的“长江支队”故事、我校的陈嘉庚精神等思政元素,让思政教育以身边故事、现实生活的方式呈现出来,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现实感。新时代的“大思政课”要善于从百年党史中的本地故事中挖掘育人元素,讲好历史事件的故事、革命英雄的故事、历史文物的故事。我校聘请福建省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吴建兴担任学院客座教授,并多次邀请其走进我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共同开展以“长江支队——从太行到八闽”为主题的访谈式教学活动,有效地将福建省的革命和建设故事融入“大思政课”。在“大思政课”建设中,我校充分融入具有特色的“陈嘉庚精神”,使之转化为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资源。自2006年起,我校将有2个学分“陈嘉庚精神”列入通识教育课程,作为所有新生入校教育的第一课。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建设和不断完善,该课程入选福建省一流课程建设名单,已形成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累计受众已达几十万人。“陈嘉庚精神”成为我校“大思政课”的特色资源和品牌项目,“嘉庚精神”“诚毅”校训已经深刻地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成为嘉庚学子重要的精神品质和人格特征。在“大思政课”融入具有本土特色的鲜活案例、真实事迹和文化资源,让受众产生情感共鸣和理论认同,从而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 思政传播对象:从校园走向社会,从青年学生走向社会公众

目前思政课的对象主要是青年学生,目的在于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对于社会大众尤其是党员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有限。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276。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培养的是一批批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伟大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的对象主要是青年学生,目的在于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青年学生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依靠中国人民各个群体,实现中国梦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讲好“大思政课”不仅要围绕在校学生回答这一根本性问题,同时也要针对全社会的各个群体中讲好思政课,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全社会教育教学全过程。

“大思政课”的受众应当从各阶段的学生扩展到全体社会公众。“大思政课”将学校课堂拓展至社会空间,打通“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之间的连接通道,使二者紧密结合、融会贯通。因此,“大思政课”关注的群体不仅仅包括青年学生,还包括社会中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应该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全体社会成员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4]。面向普通群众的“大思政课”,能够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与动员功能,唤起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能够增强价值认同和凝聚功能,使社会成员达成广泛的共识并形成集体行动;能够实现社会稳定和调节功能,实现社会和谐统一和有序发展。

面向社会群体的“大思政课”首先,通过定期开设的“新思想”宣讲平台进行。我校的“新思想讲坛”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校宣传部联合创立,定期面向全校师生宣讲新思想。同时,“新思想讲坛”也逐步走出校园,与厦门市党建学院、集美区宣传部、集美区委党校等单位合作,以社区、街道党群活动中心为阵地,努力打造集政治引领、宣传教育、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党建服务基地,为社区党群干部、青年群体等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形成多方融合、多层融合、多面融合的整体思政格局。通过“新思想讲坛”,促进思政教育从青年学生走向包括党员干部在内的社会大众,形成全社会学习和贯彻“新思想”的良好氛围。

其次,依托地区思政协作中心,集美大学连续多年举办以“新思想”为主题的协作中心年会,以思政课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促进“新思想”传播的提质增效。地区思政协作中心的建设能够促进高校与社会的双向互助,及时将社会热点问题融入思政教学中,提升“大思政课”的时效性和引领力。

最后,面向社会群体的“大思政课”还要加强与媒体平台的合作,直面社会群体进行多媒体传播。2021年,我校结合百年党史教育活动,联合《厦门日报·理论在线》举办题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理论圆桌”学习互动分享会,“厦门网”同步进行线上直播。这一“大思政课”推动多种媒体、多家部门共同参与,使教育对象拓展到社会各方读者群体。通过举办厦门市青年思政课教师理论微宣讲比赛,我校思政课不仅建立起与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委党校和厦门市社科联等单位的协作互动机制,而且也与《厦门日报》、厦门电视台、厦门网、东南网等媒体打造同频共振的传播格局。结合各种媒体的“大思政课”模式探索,有效突破了思政课教育对象的局限性,促使思政教育不仅面向学校学生,而且面向思政教师、普通党员、干部、社会大众以及广大读者,扩大了思政课的教育对象。

四 教育传播方式:以线下课堂教学为主转向新媒体时代的线上线下融合

从工业化到信息化时代,人类的认知活动被信息传递、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条件深刻改变。“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日新月异,我们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5]。新传播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普及和运用,扩大了媒体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使社会公众随时处于信息传播和媒介环境之中。新网络、新媒体、新平台极大地改变了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和信息传播渠道,由此带来了思政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重要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年学生群体,他们热衷于新技术、新信息、新网络,并且具有卓越的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大思政课”作为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278。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大思政课”既是时代特征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大思政课”实现增强受众群体、提升社会服务功能的必由之路。

首先,通过新媒体技术推动学校思政课堂转向“大思政课”。新型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成为新的学习方式革命,也成为思政教育的新常态。尤其是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形成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使在线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新常态。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截至目前,我国上线慕课数量超过5.2万门,学习人数达8亿人次,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人数3.3亿人次,慕课数量与学习规模位居世界第一[6]。“大思政课”要因势而新,通过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仿真等技术,建设人机互动的智慧课堂,实现线上线下优势互补,不断地扩大传播范围、提升社会影响力。“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7]。尤其是自疫情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运用超星、学习通、课堂派、尔雅、学习强国等应用软件,贯彻MOOC教学、翻转课堂等理念,通过视频、音频等传播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从教室转向线上。通过学校思政课堂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大思政课”从校园走向社会,从青年学生转向社会公众,实现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深度结合。

其次,要善于利用自媒体平台,打造实时互动的“大思政课”。自媒体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方式,最主要的工具包括微博、微信、QQ、百度贴吧、BBS论坛等。当代青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网络和各类电子产品,“大思政课”必须善于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而自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即时性、移动性、交互性等特点,符合青年学生“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的生活状态。自媒体的“大思政课”能够实现随时在线学习互动,即时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更容易引发感情的沟通、心理的理解和情感的共鸣,让思政教育更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大思政课”开辟网络空间、移动互联网、融媒体等新领域,能够有效地掌握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话语权和宣传教育的主动权。

最后,充分运用新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打造数字网络时代的“大思政课”精品课程,“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13]102。“大思政课”精品课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中心,传播形式包括短视频、微电影、有声读物、动漫产品、文献纪录片等,传播方式可以借助QQ、B站、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兴媒体。2020年,我校录制了疫情防控和抗疫精神的教学视频,并在直播平台B站打造思政青课。其中,《中国人的抗疫往事》被“人民网·福建频道”“学习强国”等平台采用,并于2021年7月获得福建省高校思政微课大赛二等奖。访谈录《与援鄂医护人员同上一堂课》在“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展播,战“疫”时期的青春“云”团课累计人气值达到5.3万,直播小时榜最高排到第19名。从学校思政课堂转向“大思政课”要充分把握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态势,紧密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和鲜活的典型案例,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扩音器”和“放大器”,探索形式多样、传播高效的思想宣传方式,不断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五 结束语

从学校思政课堂转向“大思政课”具体体现为4个方面的革新,即在教学内容上,紧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将本土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思政课,实现从统一的教学体系转向具有本土特色的思政教育;在教学实施主体上,实现从单一的学校思政课教师转向多元教学主体和多部门协同育人格局;在教育和传播对象上,从校园走向社会、从学校的青年学生走向包括党员干部在内的广大社会公众;在教学方式上,从以往以线下课堂教学为主转向突出实践教学,充分运用新媒体网络平台、新闻传媒、线上直播等方式开展“大思政课”。

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代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8]。“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和理念创新的具体体现。善用“大思政课”的意义在于有效解决了思政课教师数量达不到配比要求、教学效果有待提升的问题,实现教学主体的多样性和高阶性;逐渐破除单一依靠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教育“孤岛”现象,形成校内各部门协同合作的“三全”育人格局,校外形成教育局、宣传部、党校系统等各部门通力协作的全方位育人格局;不断突破思想政治教育局限于青年学生,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将教育和传播对象从青年学生拓展到广大社会公众;有效实现了教学内容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推动了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福建实践,充分发挥了本校特有校本精神资源,增强思政课的生动性和现实感;着力解决思政课教学形式单一、影响范围有限的问题,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探索形式多样、传播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升了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善用“大思政课”要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头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4]37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的历史交汇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善用“大思政课”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通过系统的理论教育深刻地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理论问题,让广大青年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在实践中努力把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实际行动。

猜你喜欢

大思思政育人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成都理工大学:挖掘“攀登精神”内核 构建大思政格局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基于"大思政"理念的城市轨道交通高职院校人才培育工作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