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瑞马唑仑在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2-11-29何世军姚燕
何世军 姚燕
(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甘肃 嘉峪关 735100)
对于胃肠道疾病的检查,临床上常应用胃肠镜检查进行诊断,但是由于常规的胃肠镜检查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检查,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配合度较差,术后老年患者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症状,因此不被推荐使用[1-2]。无痛胃肠镜检查即对患者实施药物麻醉,在其处于麻醉状态下进行检查,由于大多数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且均伴随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麻醉后老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高,对此在对患者实施麻醉时对于麻醉药物的要求较高[3]。临床中对于老年患者常应用丙泊酚、咪达唑仑等药物进行麻醉,但其麻醉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性[4]。基于此,本次研究主要为了分析苯磺酸瑞马唑仑应用于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现抽取到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胃痛胃肠镜检查的70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月到本院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70例老年患者,以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各35例。常规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60~74(67.86±4.59)岁;实验组患者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61~75(68.17±6.37)岁。将两组无痛胃肠镜老年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纳入标准:年龄≥60岁;术前已完善血常规和心电图检查,无明显异常;近一周内无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同意参加。
排除标准:严重的心肺疾病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者;近一个月内使用过阿片类药物等者。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丙泊酚麻醉。患者先静脉给予5 μ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规 格1 mL∶50 μg(按C22H30N2O2S计)],之后将1%浓度的利多卡因注射液(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072,规格5 mL∶0.1 g)与丙泊酚注射液(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为H20123138,规格20 mL∶0.2 g)混合,并将剂量为1.5~2.5 mg/kg的丙泊酚注射液静脉注入患者体内对患者实施麻醉,麻醉过程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追加适量丙泊酚注射液,剂量应控制在25~50 mg。麻醉过程中丙泊酚的总剂量应控制在4~12 mg/kg。
实验组采用苯磺酸瑞马唑仑麻醉。患者先静脉给予5 μg舒芬太尼,之后将剂量为7.5 mg的苯磺酸瑞马唑仑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号H20200006,规格25 mg)向患者进行静脉注射,且注射时间控制在1 min内,并根据患者实际状况追加苯磺酸瑞马唑仑注射液维持麻醉状态,追加苯磺酸瑞马唑仑注射液的每次剂量需要控制为2.5 mg,且两次追加药物时间间隔应控制在2 min以上,15 min内最多可注射5次。
1.3 观察指标
(1)各时间段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氧饱和度分析:血流动力学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呼吸频率(RR)。时间段包括麻醉前(T1)、胃镜到达喉部(T2)、肠镜(T3)、肠镜到达肝区(T4)、检查结束(T5)[5]。(2)不良反应对比:记录各组患者中出现恶心呕吐、呛咳、头晕、呼吸抑制实际情况,并计算各组发生总概率[6]。(3)各麻醉有关指标评比:包括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以及离室时间[7]。(4)镇静效果及注射痛分析:依据镇静评分量表(RASS)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各组患者镇静效果及注射疼痛感,患者注射痛明显则VAS量表评分高,量表分数取值在0~10分;RASS量表需根据患者得分情况分析镇静效果:-1~2分,镇静成功为;2~4分,躁动不安;0分,患者清醒安静;4~5分,镇静过度[8]。(5)认知功能分析:以MMSE量表评估患者麻醉前及苏醒后各时间段认知功能,并根据其得分情况分析患者认知功能,得分低于27分为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得分在27~30分为患者认知功能正常[9]。(6)呼吸循环对比:呼吸循环包括1 h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和气道压力(AWP)。记录各小组患者检查前与检查后两项指标并将组间数据 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3.0软件评估研究所得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时间段血流动力学及SpO2对比
比较各时间段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及SpO2情况,麻醉前T1时间段,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MAP、HR、RR以及SpO2均存在不显著的差异性,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分析T2、T3、T4、T5时间段患者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及SpO2均为实验组更优(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各时间段血流动力学及SpO2分析(±s)
表1 各组患者各时间段血流动力学及SpO2分析(±s)
组别例数时间MAP(mmHg)HR(次/min)RR(次/min)SpO2(%)实验组35 T1 75.62±8.24 74.18±7.46 17.92±1.74 93.41±2.55 T2 65.87±8.21 68.24±5.47 15.33±1.83 99.65±0.56 T3 68.75±6.03 70.41±5.23 15.51±2.12 99.84±0.64 T4 69.38±5.95 71.34±4.53 15.84±1.85 99.91±0.32 T5 69.86±6.51 72.92±4.61 16.37±1.84 99.07±1.16常规组35 T1 77.18±9.84 72.25±7.02 18.33±1.92 92.31±2.69 T2 58.43±4.12 60.03±5.28 16.72±2.31 98.34±1.64 T3 63.92±4.34 63.61±6.03 16.23±2.02 99.18±0.89 T4 67.82±4.93 64.36±7.51 16.91±1.94 99.26±1.02 T5 71.02±7.29 70.24±7.52 17.14±2.12 98.45±0.7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中出现头晕1例,恶心呕吐1例,总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2.86%(P<0.05),见表2。
表2 评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n(%)]
2.3 两组麻醉有关指标分析
实验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及离室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比较各组麻醉有关指标(±s,min)
表3 比较各组麻醉有关指标(±s,min)
组别 例数 麻醉起效时间 苏醒时间 离室时间实验组35 1.16±0.14 4.54±1.62 21.94±5.74常规组35 1.62±0.26 6.04±1.98 32.58±7.59 t - 9.216 3.469 6.615 P - <0.05 <0.05 <0.05
2.4 两组患者镇静镇痛效果分析
实验组患者VAS评分与RASS评分分别为(3.21±1.55)分、(-1.98±0.06)分,常规组两项评分分别为(5.19±2.27)分和(1.54±0.13)分,实验组患者两项得分值更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镇静镇痛效果分析(±s,分)
表4 两组患者镇静镇痛效果分析(±s,分)
组别 例数 VAS评分 RASS评分实验组 35 3.21±1.55 -1.98±0.06常规组 35 5.19±2.27 1.54±0.13 t - 4.262 145.445 P - <0.05 <0.05
2.5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分析
麻醉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无差异;苏醒后10 min,常规组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而实验组患者认知功能一切正常(P<0.05);苏醒后30 min,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均恢复正常,但实验组患者评分值更高(P<0.05);苏醒后1 h,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均恢复正常,组间数据无差异(P>0.05),见表5。
表5 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s,分)
表5 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s,分)
组别 例数 麻醉前 苏醒后10 min苏醒后30 min苏醒后1 h实验组35 28.58±1.22 27.13±1.78 28.14±1.45 28.46±1.37常规组35 28.63±1.15 26.05±2.21 27.24±1.36 28.21±1.28 t - 0.176 2.252 2.678 0.789 P - >0.05 <0.05 <0.05 >0.05
2.6 两组呼吸循环分析
治疗前,两组呼吸循环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为实验组更佳(P<0.05),见表6。
表6 两组呼吸循环分析(±s)
表6 两组呼吸循环分析(±s)
组别 例数PetCO2(mmHg)AWP(cmH2O)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35 36.87±3.83 41.31±3.49 12.71±3.13 13.35±3.15常规组35 36.91±3.84 44.19±3.74 12.76±3.15 19.88±3.32 t - 0.044 3.331 0.067 8.441 P -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老年患者由于其自身耐受力较差,机体脏器功能等均出现衰退的情况,在对其实施胃肠镜检查时,常会由于检查刺激而出现恶心呕吐、咽部不适等不良症状,会影响检查结果[10]。无痛胃肠镜检查即使患者处于麻醉状态下实施内镜检查,其引发不良反应的概率低,且对于患者刺激性较差,但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麻醉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对于麻醉所用药物的要求也相对较高[11]。丙泊酚作为临床最常用的一种麻醉剂,其具有较高的亲脂性,且其能够在短时间内起效使患者处于麻醉状态,但是该种药物容易引发低血压、注射痛、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且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会随之增加[12]。苯磺酸瑞马唑仑作为一种苯二氮类药物,其具有较强的镇静、镇痛效果,且其起效时间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低,且不会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同时该药物不依赖肝肾功能,患者在检查结束后短时间内即可苏醒[13]。苯磺酸瑞马唑仑药物在对患者做肠胃镜检查时追加药物的次数明显要比应用丙泊酚的次数更少,其对于老年胃肠镜检查患者的应用效率更高。
本次研究将丙泊酚麻醉与苯磺酸瑞马唑仑麻醉进行对比,观察研究所得数据值可知,麻醉前T1时间段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数值间差异并不显著,但经实施麻醉后,各时间段均出现差异性,其中实验组采取苯磺酸瑞马唑仑麻醉组别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佳,且对于呼吸抑制的效果更小(P<0.05),说明苯磺酸瑞马唑仑对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力小,对于呼吸抑制的效果不明显;实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的概率明显更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苯磺酸瑞马唑仑实施麻醉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明显各数据值更优的为实验组,该组别麻药起效时间、患者苏醒时间以及离室时间均显著更短(P<0.05);两组患者镇静效果及注射痛评分比较,两项得分值最低的均为实验组(P<0.05),说明苯磺酸瑞马唑仑对于患者的镇静效果更明显,患者注射痛不明显;实验组患者BPS评分与RASS评分值均显著更低于常规组(P<0.05),说明采取苯磺酸瑞马唑仑实施麻醉对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更显著;组间患者认知功能分析,明显实验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更短(P<0.05);两组患者呼吸循环对比,治疗后PetCO2和AWP均为实验组更低(P<0.05);说明苯磺酸瑞马唑仑对于呼吸循环抑制的作用更小。
总而言之,在对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实施检查时,应用苯磺酸瑞马唑仑进行麻醉,可以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同时其镇静效果显著,其临床效果十分明显,值得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