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江门学派在贵州的传播

2022-11-29平,石

关键词:白沙阳明王阳明

王 路 平,石 祥 建

心学是宋明理学史上非常重要的学术流派,但学界对其认识不够全面,普遍认为“心学”,即“陆王心学”(1)参见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分类修订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1220 页;韦政通:《中国哲学词典》,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第200页。。其实,心学除了宋代陆象山(1139—1193)开创的金溪学派和明代王阳明(1472—1529)开创的姚江学派外,还有明代陈白沙(1428—1500)开创的江门学派。(2)四库馆臣在给胡居仁《居业录》所作题记中说“献章上继金溪,下启姚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791页。)表明心学一脉分三系:即南宋金溪陆象山,明代江门陈白沙,姚江王阳明。

江门学派由明代著名哲学家陈白沙开创,其弟子湛若水将其推向鼎盛的心学派别,亦称白沙心学、岭南心学或江门心学,后湛若水将其发展为甘泉学派,也有人将其称为“陈湛心学”(3)黄明同:《陈湛心学——明代心学之重要流派》,《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江门学派是理学向心学转变的产物,它源于程朱理学,开启阳明心学,却与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有所不同。今学界大多仅知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而开创良知心学,却不知在阳明“龙场悟道”之前,江门学派的弟子、友人已经将陈白沙的思想带到了贵州,对贵州形成了很大的影响,更不知王阳明本人直接或间接受到陈白沙思想的深刻影响,才有了震惊学界的“龙场悟道”。从而导致在尔后的黔中王门诸子思想中,含有浓厚的“陈湛心学”色彩,成为了一个奇特的存在。笔者在研究黔中王门的过程中,发现江门学派对黔中王门的影响很大,然至今未见学界有专文论之,故特以此文论述江门学派在贵州传播之概况,以俾后之览者有学术之资焉,并以此引起学界的必要关注和展开深入的研究。

一、江门学派对王阳明心学的影响

明代是心学流行的时期。明中叶后,心学成为与程朱理学抗衡的一大思潮。明代心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两个人,即陈白沙和王阳明。诚如黄宗羲所云:“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其喫紧工夫,全在涵养。喜怒未发而非空,万感交集而不动,至阳明而后大。”(4)黄宗羲:《明儒学案·白沙学案上》(修订本)(卷5),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79,79页。陈白沙正是明代前期向中期学术思想转变的关键人物,江门学派更是在宋明理学和明代心学的发展链条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可以说江门学派就是明代理学向心学转向的产物,它源出于程朱理学,开启了阳明心学。陈白沙提出了“静养端倪”“学宗自然”“学贵知疑”“学贵自得”“内外合一”等重要的心学思想和主张,打破了程朱理学原有的理论格局,从而实现了学风的转变和新学派的创立,使明代哲学思想走向一个新阶段。可以说陈白沙的哲学思想拉开了明代“心学”的序幕,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所云“而作圣之功,至先生而始明,至文成而始大”,诚非虚言。王阳明通过陈白沙著作的启示,以及与其弟子湛若水的交往论辩,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心学思想,发生了自己的学术转变。正是在这样的学术转变下,才有了震惊学界的“龙场悟道”,建立起了自己的心学体系。

阳明受陈白沙的影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阳明少年时就认识陈白沙,且对陈白沙之学耳濡目染,熟稔于心。据束景南《王阳明年谱长编·十二岁》载:“白沙陈献章应诏入京,居长安西街大兴隆寺,与林俊、王华比邻而居。林俊与白沙日日讲学于大兴隆寺中,少年阳明常往返出入于大兴隆寺与林俊家中,对林俊与白沙两人日日讲学已熟闻习见。”(5)束景南:《王阳明年谱长编》(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45,361,363,357,50页。

二是阳明曾经仔细研读过《白沙先生全集》,并对其评价甚高。弘治十八年(1505),张诩入京师,将其所编《白沙先生全集》赠与阳明,阳明得以深入研读白沙著作,从而对白沙思想有了全面认识和深刻体会。《王阳明年谱长编·三十四岁》载:“罗侨、张诩编刻《白沙先生全集》成,阳明认真阅读稽考,有高度评价陈白沙之语。”阳明《评陈白沙之学语》云:“白沙先生学有本源,恁地真实,使其见用,作为当自迥别。今考其行事,事亲信友、辞受取予、进退语默之间,无一不概于道;而一时名公硕彦,如罗一峰、张枫山、彭惠安、庄定山、张东所、贺医闾辈,皆倾心推服之,其流风足征也。”并书“默坐澄心,体认天理”为座右铭,彰明己学。《王阳明年谱长编·三十四岁》:“与南濠都穆讲论学问,自书程颢、李侗性理要语为座右铭,并书赠都穆以明己学。此座右铭为阳明由词章之学转向心性之学之标志,其以李侗‘默坐澄心,体认天理’作为自己‘圣贤之学’之要旨,与甘泉湛若水取同一心性之学路径,皆本自白沙陈献章也。”

三是阳明之学还得益于陈白沙的朋徒同志,具体言之,阳明的思想通过与张诩、娄谅、湛若水交往及论辩逐渐清晰。阳明少年时即与白沙先生弟子张诩相识,或在与张诩的交往过程中了解到白沙之学。《王阳明年谱长编·十三岁》:“陈白沙弟子东所张诩举进士,与王华、阳明相识。”阳明十八岁时,曾亲自登门拜访娄谅,言谈十分默契,转而从事宋儒格物之学,无疑受其影响。湛若水与王阳明为互诤友,王阳明卒后又为其撰写墓志铭,提出“五溺”之说,对其思想的形成及传播起了促进作用。陈白沙学脉与王阳明思想的承传,可谓一目了然。

弘治二年(1489),王阳明在回余姚途中,舟至广信(今江西上饶),拜谒娄谅,谈及宋儒格物之学,娄谅谓“圣人必可学而至”(6)钱德洪:《年谱一》,《王阳明全集(简体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1002页。,遂以师礼事之。黄宗羲认为:“文成年十七,迎亲过信,从先生问学,相深契也。则姚江之学,先生为发端也。”(7)黄宗羲:《明儒学案·崇仁学案二》(修订本)(卷2),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44页。说明阳明心学发端于娄谅,或受娄谅的启发。

娄谅,字克贞,别号一斋,江西上饶人。少有志于圣学,曾四方求师,以为“率举子学,非身心学也”。听说名儒吴与弼(字子傅,号康斋,江西省抚州人)在临川讲学,前往拜师,深得吴与弼喜爱,著有《三礼订讹》《春秋本意》等。其为学以收放心为居敬之门,以何思何虑、勿助勿忘为居敬要旨。吴与弼弟子中以娄谅、陈献章、胡居仁最著名。胡居仁称娄谅:“陆子不穷理,他却肯穷理;石斋不读书,他却勤读书。但其穷理读书,只是将圣贤言语来护己见耳。”(8)黄宗羲:《明儒学案·崇仁学案二》(修订本)(卷2),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44页。这一点与王阳明相似,也是借解读圣贤经书发挥己见的人。而陈献章的心学倾向十分明显,其“学宗自然,而要归於自得。自得故资深逢源,与鸢鱼同一活泼,而还以握造化之枢机,可谓独开门户,超然不凡。至问所谓得,则曰‘静中养出端倪’。”(9)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修订本),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4页。娄谅为陈献章的同学,王阳明与之交谈涉及陈献章一脉的学问,所持的心学立场尤其是学贵自得的主张肯定对王阳明有影响。

除张诩、娄谅等人之外,许璋也是王阳明了解白沙心学的关键人物。弘治十五年(1502),阳明养疴阳明洞时,与布衣许璋朝夕相处,取其资益。《王阳明年谱长编·三十一岁》:“与会稽‘抱道之士’王文辕、许璋诸人讲道论仙,习静勤修。”(10)束景南:《王阳明年谱长编》(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238,239页。许璋,字半珪,浙江绍兴上虞人。醇质苦行,潜心性命之学,其于世味泊如也。曾欲翻山越岭去广东拜见陈白沙先生,其友王文辕以诗相送,有“去岁逢黄石,今年访白沙”之语,行至半路遇到白沙弟子李承箕,留之大崖山论学,遂未至岭南而返。许璋精通天文、地理、兵法、奇门九遁之学,阳明后来擒获朱濠辰,多得其力。阳明平濠成功后,归赠金帛,璋不受。阳明经常到山中拜访他,许璋卒后,阳明题“处士许璋之墓”以示怀念。(11)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近古录·第三》,乾隆年丙子年刻本。王阳明与许璋应当议论过陈白沙的思想,间接受到陈白沙的影响。王文辕,字司舆,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与王阳明为莫逆之交,“读书多自得,不主陈言”,治学不喜欢章句训诂,曾对别人说朱熹注说多不得经意,又喜修行静坐隐居之术,注重自己体会,就思想而言也接近心学一脉,对王阳明心学思想亦有影响。总之,王阳明接触陈献章心学一脉的人物及学说,对他深刻反思宋儒格物之学尤其是朱熹格物说起了促进作用。

在王阳明心学思想形成发展过程中,他与湛若水的定交最为关键。弘治十八年(1505),白沙弟子湛若水入京会试,中进士选庶吉士,阳明与之相识。《王阳明年谱长编·三十四岁》:“与甘泉湛若水相识定交。”(12)束景南:《王阳明年谱长编》(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365,368页。正德元年(1506),阳明“与甘泉湛若水共倡圣学,朝夕讲论学问”。湛若水在《阳明先生墓志铭》说:“正德丙寅(1506),始归正于圣贤之学。会甘泉子于京师,语人曰:‘守仁从宦三十年,未见此人。’甘泉子语人亦曰:‘若水泛观四方,未见此人。’遂相与定交讲学。”又铭曰:“长而任侠,未脱旧习,驰马试剑,古人出入。变化屡迁,逃仙逃禅;一变至道,丙寅之年。”(13)湛若水:《阳明先生墓志铭》,《王阳明全集(新编本)》(第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409,1413页。湛若水为陈献章的学生,提出“随处体认天理”,其师称“此乃参前倚衡之学”。“参前倚衡”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指言行要讲究忠信笃敬,程颐得出“学要鞭辟近里”,白沙赞扬湛若水“深切体认”。王阳明少年时即与陈白沙及其弟子张诩相识,又拜见过娄谅,且认真研读过《白沙先生全集》,加上与湛若水“朝夕讲论学问”,肯定对白沙思想脉络有非常清晰的了解,受其影响是必然的。另外,王阳明心学思想本身就含有学贵自得、静坐体认的因素,与湛若水的定交则进一步萌发出来。

王阳明“龙场悟道”后,创建书院,开展讲学,将心学传遍大江南北,天下云集响应,门人遍天下,流传逾百年。阳明去世后,阳明后学弟子更是将讲学活动推向高峰。彼时,能与阳明分教天下者,仅湛若水而已。对此,黄宗羲评论说:“王、湛两家,各立宗旨,湛氏门人,虽不及王氏之盛,然当时学于湛者,或卒业于王,学于王者,或卒业于湛,亦犹朱、陆之门下,递相出入也。其后源远流长,王氏之外,名湛氏学者,至今不绝。”(14)黄宗羲:《明儒学案·甘泉学案一》(修订本)(卷37),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575页。由此可见,江门学派在明代心学思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黄宗羲曾困惑地提出:“两先生之学,最为相近,不知阳明后来从不说起,其故何也?”(15)黄宗羲:《明儒学案·白沙学案上》(修订本)(卷5),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79页。

其实,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王阳明本人的心学思想深受白沙心学的深刻影响,他开启的黔中王门,亦受到陈湛心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二、江门学派传入贵州的两个阶段

江门学派传入黔中分为两个阶段:即以王阳明“龙场悟道”(正德三年,1508年)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阳明“龙场悟道”前江门学派即已传入贵州,这一阶段以陈献章的弟子朋友祁顺、周孟中、彭韶、陈琦、周瑛、姜麟、李祥等为代表。第二阶段以王阳明“龙场悟道”后,江门学派在贵州的传播,形成强有力的冲击波,这一阶段以湛若水的弟子蒋信、王杏、洪价、李义壮以及蒋信弟子李渭、马廷锡等为代表。这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使江门学派在贵州形成了持续的冲击传播,也导致后来黔中王门从一开始形成就有了陈湛心学的色彩。

(一)王阳明“龙场悟道”前江门学派即已传入贵州

祁顺(1434—1497),字致和,号巽川,广东东莞棠梨涌(今名梨川)人。“事陈白沙先生为高弟”(16)郭子章:《黔记·宦贤列传七》(卷40),赵平略点校,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905页。莫友芝在《黔诗纪略》中也认为他是“陈白沙高弟”,见《黔诗纪略》(卷2),关贤柱点校,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7页。《乾隆石阡府志·名宦》也称他是“名儒陈献章高弟”,乾隆三十年刻本。,乃江门学派重要代表人物。明天顺四年(1460)进士,授兵部职方清吏主事,后历官兵部员外郎、郎中、江西参政、石阡知府、山西右参政、福建右布政使、江西左布政使。成化十八年(1482)谪守石阡,弘治二年(1489)母逝,守制回乡。弘治十年(1497)卒于任,享年64岁。为官正直清廉,所至皆有善政,兴教讲学,以白沙为宗,后人誉之为“儒臣之宗”。(17)张其淦《吟芷居诗话》载:“祁巽川方伯,历官中外,以清洁自守。却海外之遗金,留江西之公帑。所谓以清白吏遗子孙者,斯人良不愧也。钟云瑞谓巽川讲敬斋(胡居仁)、白沙之学,立志于警非寡过,儒臣之宗也。”见《东莞诗录·祁顺》(卷8),东莞张氏寓园1924年刊,第76页。

周孟中(1437—1502),字时可,号畏斋,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人(今江西吉安),陈白沙弟子。成化五年(1469)进士,授南京吏部主事,擢福建按察司提学佥事,成化十八年(1482)改任贵州按察司提学佥事。后历官广西提学副使、广东按察使、浙江右布政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等职。周孟中“早有异质,甫成童即崇古道,慨然定其趋向。时陈献章、罗伦以同志往来讲习,暨服官后,所至必先风教。凡先贤遗迹,辄崇表以示向往,闽广士习为之一变。孟中虽专专好古,然达之政事,又沛然有过人者”。(18)何乔远:《名山藏·臣林记·嘉靖臣四》(卷75),崇祯十三年刻本,第4页。

彭韶(1430—1495),字凤仪,福建莆田人,白沙先生弟子。天顺元年(1457)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刑部员外郎、郎中,迁四川按察副使、按察使。成化十四年(1478),升广东左布政使,好白沙之学,惜白沙之才,不忍大才隐没山林,乃与都御史朱英上疏推荐陈献章于朝。十九年(1483)调任贵州左布政使。甫下车,首问民疾苦利病状,一切利弊即与兴除,民有讼即反覆劝谕,告诫谆切,民爱戴如家人父母。二十年(1484),擢右副都御史。弘治元年(1488),晋刑部右侍郎,转吏部左侍郎。弘治四年(1491),官刑部尚书,连疏乞休。暮年名徳益尊,行旅走卒皆知其名。卒于家,世寿66岁。谥惠安,赠太子少保。(19)张廷玉:《明史·列传第七十一》(第183卷),周骏富辑《明代传记丛刊098·综录类10》,台北:明文书局,1991年,第7268页。

陈琦(1439—1504),字粹之,号冷庵,江苏吴县(今苏州市姑苏区)人。父以能医应辟,以医籍居京师。明成化二年(1466)进士,授南京大理寺副,历寺正,八年(1472)出为江西按察佥事,十九年(1483)升贵州按察副使。所在执法不挠,在江西尝忤时贵,后其人秉铨,竟以私意罢琦,物论哗然。琦归吴,贫不能为生时,与学者解经及鬻书自给。有所感触,辄发于诗,穷岁不休。有《冷庵集》藏于家。他为官清正廉洁,与祁顺志同道合,莫逆相交二十年。(20)祁顺:《巽川祁先生文集》(卷13),康熙二年在兹堂刻本。又见《民国吴县志》(卷66),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12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87页。

陈琦为陈白沙的早期弟子。陈献章有诗《题冷庵》《次韵陈冷庵佥宪见寄三首》(21)黎业明编校:《陈献章全集》(卷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第809,1018页。赠之。陈献章在《题冷庵》诗中告诫陈琦,凡事不能过冷过热,极端太过,过犹不及,应该保持“中和”之态:

举世好近热,子独畏之猛。投身向壑雪,永谢白日影。玉壶贮清冰,秋露滴金井。是以冷自胜,于世非绝屏。假令务绝屏,过与近热等。我以道眼观,天下方首肯。寒暑两推移,正中太和境。寄语庵中人,不热亦不冷。

周瑛(1430—1518),字梁石,号翠渠,福建莆田人。与陈白沙早年相识,受白沙影响较深,乃白沙先生朋辈同志。景泰四年(1453)举人,屡上春官不第,乃益泛滥群籍,务钩深探赜。成化五年(1469)进士,授广。德知州,历官南京礼部仪制司郎中、抚州知府。弘治元年(1488)调镇远知府,五年(1492)晋四川右参政,八年(1495)升四川右布政使。弘治十五年(1502)致仕。周瑛“尤厉节操,布被瓦器,意甚淡如,于民一介不取,时论重之”(23)《乾隆镇远府志·名宦》(卷23),贵州省图书馆1965年复制本,第4—5页。。瑛早年即有求道之志,“立志欲求见圣人”(24)凌迪知:《万姓统谱》(卷61),《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5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第926页。。受学于陈真晟,与白沙陈献章、贺钦、林雍相往来论学,相期以退隠为高第(25)张诩作《陈白沙先生行状》称周瑛为献章门人。后世有人辨其非。见黎业明编校:《陈献章全集》附录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第1558—1560页。。献章之学主静,周瑛不以为然,谓学当以居敬为主,敬则心存,然后可以穷理。故为圣“必欲由博以反于约,于是肆力于百家群艺事必为之。所教人先于静得,必随事穷理求其自然与其当然,又知其所以然,积累既多,于融贯处亦自得之”。然仍有《送陈白沙归南海》(26)周瑛:《翠渠摘稿》(卷6),《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第831—832页。诗十首盛赞陈献章学问及人品,兹录二首以见其概:

骑马出都城,送君登远道。我有一壶酒,为君再倾倒。海内重结交,卑卑学脂韦。心术不相语,美誉交相推。我知君最深,君知我亦至。临别为赠言,愿君莫予弃。

与君远相逢,三载共城阙。至宝偶不售,还山采薇蕨。本为同枝鸟,乃尔成胡越。一夜起相思,白尽巾中发。君为万里人,我为万里月。夜夜流清辉,为君照巾袜。

姜麟(1453—1532),字仁夫,号巢溪,浙江兰溪人,白沙先生弟子。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授刑部主事转员外郎,升四川按察司佥事,定马湖之乱,不以干戈,人服其才。以谤被劾,旨令致仕。家居杜门谢事,淡泊处之。姜麟少从章懋游,曾与从弟芳及董遵讲明理学。弘治二年(1489),以史事使贵州,事毕还京,绕道广东,来访白沙,遂师陈子,留八日而别。出谓人曰:“吾阅人多矣,未有如先生者。”至京师,有问之者,称为“活孟子”。弘治十年(1497),姜麟又至白沙里,准备香帛祭品,请献章代为祭告白沙母亲坟墓。陈白沙曾记曰:“友人刑部主事兰溪姜麟肃具香一束、帛一端,俾告夫人之墓,焚之以表哀慕之诚。谨以茶酒时馔用申虔告。”(27)黎业明编校:《陈献章全集》附录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第1484页。姜麟心胸宏阔,议论高古,以学问文章名世。著有《姜仁夫集》。(28)《嘉庆兰溪县志》(卷13),中国方志从书·华中地方·第518号,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影印版,第479页。

李祥(1451—?),字元善,广东南海(今佛山南海区)人。雅清有操,一介不苟取,为白沙先生高弟。(29)黎业明编校:《陈献章全集》附录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第1495页。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历官户部郎中、广西左参政、贵州右布政使等职。弘治十五年(1502)九月,裁革贵州布政司右布政使,李祥暂留管事,俟有缺别用。十一月,升贵州布政司右布政使李祥为本司左布政使。(30)台湾囗囗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实录·孝宗实录》,台北:台湾囗囗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5年校勘本,第182卷,第33—55页,第191卷,第3529页,第193卷,第3560页。

上述诸人,或为白沙弟子,或为白沙朋辈,他们在阳明入黔之前就已为官黔中。这些人中,大多数不仅富于教化,且能勤于政事。祁顺、周孟中、彭韶、陈琦、周瑛、姜麟等人对贵州的影响巨大。主要体现在这些人并非点对点影响,而是形成了网络覆盖式的风化,他们任职贵州期间相互间多有政事的交往和诗文的互动。

成化二十一年(1485)十一月至二十二年(1486)二月,祁顺对石阡府学进行了修葺,贵州按察司佥事周孟中在《重修记略》中,对修缮过程进行了略述:“祁公顺由江西大参来守是邦,谋诸推官张荣,鸠工抡材,以‘居仁’、‘由义’二斋及仪门廨宇凡若干楹,用陶瓦代茅茨,若文庙、两庑、讲堂皆易其朽腐,乃焕然一新。而笾豆、罍爵、灯铏、盘篚之类,靡不既完且洁,足称报德矣。始事于乙巳冬十一月,迄工于明年春二月也。”(31)谢东山:《嘉靖贵州通志·学校志》(卷6),张祥光、林建曾点校,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80页。成化二十二年(1486),石阡府学诸生唐必聪以《诗经》举云南乡试第二十名,成为石阡开郡以来第一个举人。周孟中有《贺石阡得士》诗赞曰:“石阡科第破天荒,造就郡侯信有方。白日海门龙变化,青霄丹穴凤翱翔。文翁治蜀真堪比,常衮廉闽与有光。岂特一时夸盛事,流传千载汗青香。”(32)祁顺:《巽川祁先生文集附录》(卷上),康熙二年在兹堂刻本。此外,周孟中有《和诗》与祁顺往来酬唱:“五袴歌声一郡祥,薰风白日坐黄堂。容身岂是乾坤窄,际世还依日月光。江右鸢鱼犹鼓舞,石阡草木尽芬芳。愚溪谩说闲今古,却叹江流曲似肠。”

祁顺谪居石阡期间,还与同门时任贵州左布政使的彭韶有诗作往来应和,彭韶有《寄诗》二首并序云:

累承教墨兼以佳什期许之意,至深至重,非韶所可当也。故弗敢答,虽然盛意不可虚辱,谨以近时鄙作录呈,庶见方寸万一云。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发展方向已经明确,腐植酸自然“乐在其中”。我们相信,不断推陈出新的腐植酸产业思想、创新技术、创新产品,以及“腐植酸人”孜孜不倦地努力,腐植酸新产业的发展必将越来越旺盛,越来越阳光。

人过中年百事休,声名进退上滩舟。古廉罢系无忠谏,贞一成章少壮猷。

何处为山真壁立,几时凿井及泉流。昔贤盛美应难继,轩冕忘情任去留。

人过中年百事休,自知涯分更何求。红尘紫陌无新梦,秋鹤春猿有别愁。

云洞远钟山舍静,玉湖疏雨草堂幽。在官未敢轻言去,且寄闲情与白鸥。(33)祁顺:《巽川祁先生文集附录》(卷上),康熙二年在兹堂刻本。

成化十八年(1482),祁顺由江西参政贬为贵州石阡知府,人生跌至谷底。时任江西按察司佥事的陈琦写《赴石阡任赠行诗》送别道:

进不为欣退不忧,果然豪杰在儒流。东坡岭表诗尤妙,韩子潮阳化更优。阡郡儿童迎去马,楚天魂梦落孤舟。皇恩浩荡宽如海,此去宁教久滞留。

他勉励祁顺向韩愈、苏轼看齐,抛开个人得失,造福石阡百姓。

成化十九年(1483),陈琦升任贵州按察司副使,与祁顺在贵州相聚,自是二人更是往来酬唱不绝。祁顺《巽川祁先生文集》保留他写给陈琦的二十多首诗,可知二人来往密切,交情深厚。后来祁顺将二人在贵州的酬唱200余首,编成《心交倡和集》,并撰序曰:

右诗一帙,贵阳宪副冷庵陈公与顺所往还赠答者也。公任江西佥宪时,顺承乏江藩参政识荆,之后道同义合如夙契。然岁壬寅顺得罪于朝,谪守贵之石阡。公为诗赠别,眷存独厚,自是不通音问者久之。迨公迁今秩,来贵州遗书及诗,蔼然故旧之念。逾年始按节阡郡,获叙平生欢,升沉荣辱两不介意。既而或别或会,会即随事唱酬篇章交错,别亦持缄往复如元白之为,期月间,又得诗二百余首,皆心交道义形于声律中,将来有作未之计也。顺恐久而散逸,乃命笔吏编录成帙,遂请于公以“心交倡和”名之。昔扬子云:“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文中子亦云:“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於戏!世之面朋面友,绝于势而散于利者,岂少邪!君子之交以心,故能全乎始终。虽死生不易其旧,况所谓升沉得失者耶?斯帙以公诗为主,而鄙句附之。凡江西旧作不书,惟顺谪官以来,倡和皆载者,穷途见交态也。公方向用于时,跻华践要,才誉猎猎以起,而顺衰慵无补,将为松菊主人,他日南北相思时,展斯帙,非徒千里面觌而已。平生道义之心,不为势利变者,虽老犹足征焉。且欲传之子孙,俾世讲之,古道当不失坠,独诗云乎哉!(34)祁顺:《巽川祁先生文集》(卷16),康熙二年在兹堂刻本。

虽然《心交倡和集》今已不传,然祁顺和陈琦的友谊,数百年后仍让人感动。他在序言里为当世指明了交友的原则,交友即是交心。并警告“面朋面友,绝于势而散于利者”太多,只有“君子之交以心,故能全乎始终”。后来陈琦因得罪当道,被罢归。祁顺去信《与陈粹之》(35)祁顺:《巽川祁先生文集》(卷13),康熙二年在兹堂刻本。表示安慰,又为之作二千余言长文《冷庵先生传》以鸣不平。

明弘治元年(1488)二月二十日,祁顺到思南巡视,得到了思南当地官员和民众的热情接待,他在《出巡思南》诗中用“丰年有兆吾民乐,处处芦笙助笑声”(36)祁顺:《巽川祁先生文集》(卷6),康熙二年在兹堂刻本。来描写了当时热闹的场景。祁顺在思南巡视期间,至思南府分司,见壁间书有宋代东莞人何文季的诗作,感到大惑不解。后经回忆得知,应该是陈琦以前看过自己编的《宝安诗录》而书写于壁上的。祁顺在《巽川祁先生文集》说:

吾宝安何文季先生,号兰斋,在宋末以诗名乡。先生谢世已久,诗亦散落,人罕知之。余近编《宝安诗录》,尝载其所作数首,内一律云:“衣冠不忍坠家声,风雨潇潇鸡自鸣。身似孤蓬随地转,家无长物带书行。凄凉松竹乡心在,淡薄虀盐世味轻。幸有田畴堪料理,何如买犊且归耕。”此其写怀作也。弘治戊申二月二十日,余至思南府分司,睹壁间书此一律,罔知其所由来。徐思之,乃贵州宪副陈君粹之往年尝睹吾所编《诗录》,必其记忆此律,遇按节思南之暇而书之也。噫!宝安距思南五六千里,先生之诗,在乡人已不及知,而斯律乃传于边囗辽邈之境,其偶然耶?其有数耶?抑天地囗囗不没人善,晦于一时者,必使彰于久远耶?

祁顺谪官石阡期间,亦与镇远知府周瑛友善,常寓居镇远,二人往来密切,有诗文酬唱十数章,对黔地山水多有题咏。

姜麟出使贵州期间,道经镇远,有诗慰问周瑛,周瑛亦有《纂修姜进士(麟)以诗相慰问次韵奉答》诗云:“手和丹青愧未匀,缪于清囗绘牺樽。虞廷事业凤来舞,周室太平鹥在亹。谟典篇章劳点窜,春秋义例熟评论。君材自极中朝选,灯火相依几夜分。”(37)周瑛:《翠渠摘稿》(卷7),《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第860页。

(二)王阳明“龙场悟道”后江门学派在贵州的传播

王杏,字世文,一字少坛,号鲤湖,一号日冈,浙江奉化人,湛若水弟子。嘉靖八年(1529)进士,授山西道监察御史,十三年(1534)任贵州巡按御史。又历来崇奉阳明心学,虽不亲及阳明之门,但为其私淑弟子。王杏按黔时,非常关心贵州教育,“每行步闻歌声,蔼蔼如越音”,问之,土民皆曰“龙场王夫子遗化”,使王杏深为感动。是时阳明在龙场的弟子汤伯元、叶子苍、陈宗鲁等数十人反复恳请为王阳明立祠,于是王杏乃建阳明书院,训迪黔中士民,并崇祀王阳明,故史亦多以阳明祠言阳明书院。嘉靖十三年,王杏得到贵州左布政使周忠、按察使韩士英的赞助,在省城白云庵旧址创建了阳明书院。王杏亲作《新建阳明书院记》,使贵阳成为传播阳明心学的中心。先是贵州虽设布、按二司,而乡试仍就云南,诸生艰于跋涉,恒以为苦。田秋疏请开科贵州。旨下王杏勘议,乃于贵阳城西南隅营建贡院。十六年(1537),贵州遂专试诸生,“王杏请定贵州本省开科乡试额中二十五名”。(38)《乾隆贵州通志·选举》(卷26)。《明实录·世宗实录》(卷178)载:先是贵州乡试附于云南,道里不便。给事中田秋建议欲于该省开科,下巡按御史王杏勘议称便,因请二省解额命云南四十名,贵州二十五名,各自设科。由是促进了贵州文化教育的发展兴盛。

洪价,字月峰,南直隶歙县(今安徽黄山市歙县)人,湛若水弟子。嘉靖十四年(1535)以南京左军都督府经历升任思南知府。“守郡初,规制未完,至公始大备,前郡守贤者,公博采舆论,入名宦若干人。”(39)思南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嘉靖道光民国思南府、县志》(点校本),2002年印,第179—180页。

蒋信(1483—1559),字卿实,号道林,人称“正学先生”。楚之常德(今湖南常德)人。先受学阳明,后拜师甘泉。嘉靖二年(1523),蒋信应贡入京师,时湛若水任翰林院编修,蒋信遂师事焉。不久湛若水出任南京国子监祭酒,蒋信随后前往南京,受业湛若水门下。十一年(1532)中进士,授户部主事,转兵部员外郎。出为四川按察司水利佥事,“却播州土官贿,置妖道士于法”,兴利除害,多有政绩。十九年(1540)九月,升贵州提学副使。(40)台湾囗囗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实录·世宗实录》(卷241),台北:台湾囗囗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5年校勘本,第4481页。一说“十月”,见过庭训:《明分省人物考(9)·湖广常德府》(卷82),周骏富辑《明代传记丛刊137·综录类36》,台北:明文书局,1991年,第507页。蒋信在黔期间,“尝以默坐澄心、体认天理训士,一时士习丕变。信施教不形喜怒,惟规规焉以礼法自求,而士皆潜移默化,有甚于劝督者。”(41)周作楫:《道光贵阳府志》(卷57),贵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校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15页。他又对龙场阳明祠进行修缮,并给置祠田,以永其香火。文明书院在阳明离黔后未久即废,残破不堪,蒋信见此,决意修复。于是他征集募捐,凡六月而功告成。文明书院修复后,蒋信在其中大讲阳明心学,其后黔中士子来事学者日众,文明书院已不能容,于是他决定在紧靠文明书院的右侧新建正学书院,以宏讲授。又择黔中优秀学子于其间,亲临书院讲学,黔中心学复为之振,学者因称之“正学先生”。后归乡,筑精舍于桃花冈,学徒云集。其学兼阳明、甘泉,《明儒学案》称其“实得阳明之传”,清张廷玉所撰《明史》说他“从若水游最久,学得之湛氏为多”(42)张廷玉:《明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一·儒林二》(第283卷),周骏富辑《明代传记丛刊098·综录类10》,台北:明文书局,1991年,第7268页。。

李义壮(1488—1570),字稚太,广州府南海(今佛山市三水区)人。明正德五年(1510)举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尝游甘泉先生之门。初授仁和知县,擢礼部仪制司员外郎,出任广西提学佥事,继调湖广地区的军事副长官,驻兵辰沅道。后调四川参政,再调福建按察使。在任时精简冗员,清除官场积弊,杜绝贪污贿赂,使当地土豪劣绅均不敢以私事前来求情。之后任右布政使,升佥都御史,巡抚贵州。

三、江门学派对贵州的影响

(一)形成了富有王湛心学色彩的黔中王门学派

江门学派最明显的第一个特色就是静坐,即“默坐澄心,静养端倪”。自陈献章开始默坐澄心就成为江门学派的主要修证方法,不仅在江门学派中传承,同时对王阳明本人及黔中王门也有较大的影响。首先是王阳明“龙场悟道”就是通过静坐而开悟的。其次是蒋信为官黔中,“以默坐澄心,体认天理”,训迪诸生,黔中王门大师李渭、马廷锡等人多受其教。李渭青少年时居家静坐,探求本心,所谓“楼上光景”亦是在静坐中体悟。马廷锡的体认方法也是从默坐澄心开始的。

贵阳马廷锡,从蒋信游。蒋信告之曰:“万物一体之义,不当求之于静中光景。人与万物同在宇宙胞胎中,何有彼我之分?为心有所蔽,故只见得尔为尔,我为我。若心中澄然无物,则便知宇宙混混,无物非我,此心便无物不贯。故学只在胸中无物耳。自今吃紧一着,只在澄心上用功,不必想像模拟也。”又曰:“昔尹和靖既悟仁体,言于伊川曰:静中观万事,皆平等无碍。伊川曰:须是动上有此气象,始得夫一动一静之间。此天地圣囗同一至妙,至妙之机要,必勿失于动,然后为存存实地。”马服其教。(43)郭子章:《黔记·宦贤列传六》(卷39),赵平略点校,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879页。后马廷锡官内江知县,任期未满,以为学未竟,挂冠归,师事蒋信于桃冈精舍。数年始归,与孙应鳌等讲学为事。又于南明河鱼矶构筑栖云亭(今甲秀楼处),讲学其中,默坐澄心达三十余年。马廷锡在《自警辞》中云:“抱守初心,周旋世务。精诚必贯乎金石,志行必合乎囗明。必极静极清以至于极定,始长觉长明以至于长存。”(44)郭子章:《黔记·乡贤列传二》(卷45),赵平略点校,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980,979,979,979页。

李渭年少时就随父游学,便结识楚中王门大师、王阳明和湛若水的亲传弟子蒋信,在蒋信的影响下,树立了向道之志。《万历广东通志·理学》卷十三载:“李渭……生而颖异,少从父游蒋道林之门,即志于道。”(45)《万历广东通志·理学》(卷13),《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97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338页。李渭15岁便居家静坐,开始了关于儒家道德本体的“本心”之思。郭子章在《参政李渭传》中记载:

公生有异质,十五病肺,屏居小楼,溽暑,散发箕踞,父中宪公富以“毋不敬”饬之,即奉而书诸牖,目摄以资检束。第觉妄念丛起,中宪又以“思无邪”饬之,又奉而书诸牖。久之,妄念渐除,恍惚似有得。及下楼与朋友笑谈,楼上光景已失,于是专求本心。未与人接,自问曰:“如何是本心?”既与人接,又自问曰:“本心是如何?”

当时李渭因患肺病,在自家阁楼进行隔离居住,值盛夏,潮湿闷热难当,遂披头散发、随意伸腿而坐,其父见之,认为这是一种不拘礼节、傲慢不敬的坐法,乃教之以“毋不敬”“思无邪”。李渭将这两句话书之于小楼窗墙上,时时以为自励。在楼上时,读书静坐日久,妄念渐除,恍惚有所得本心,及下楼与朋友谈笑,似有所得之本心尽失。由是开始“未与人接,如何是本心?”而“既与人接,本心是何如?”的心学思考。

此时李渭在修学上,常常以戒慎恐惧自律,与人交往以谨小慎微为要枢。每当读到《孟子·伊尹耕莘章》时,则曰:“尧舜君民事业,自一介不取始,交际岂可不谨!”遂以“一介不敢妄取,一言不敢妄语,一事不敢妄为”为自律工夫,于交际甚严。每每外出,则轻车简从,“萧然布素,计偕以一仆自随”。嘉靖十九年(1540),蒋信提学贵州。(46)郭子章认为是嘉靖十八年,误。见郭子章:《黔记·宦贤列传六》卷39,赵平略点校,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879页。《明实录·世宗实录》卷二百四十一载:“嘉靖十九年(1540)九月丁巳,升四川按察司佥事蒋信为贵州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47)台湾囗囗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实录·世宗实录》(卷241),台北:台湾囗囗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5年校勘本,第4481页。二十二年(1543),蒋信巡视思南府学期间,李渭前往拜谒。蒋信问其所得。李渭于是向蒋信陈述“楼上楼下光景”。蒋信指出:“楼上是假,楼下与朋友谈笑却真。”李渭又提出“一介不妄取”,蒋信棒喝道:“此犹然楼上意思在,硁硁然小人哉!”李渭惭愧无比,以为修学十四五年,只成得一个硁硁小人,不觉面赤,背汗淋淋,无地自容。经过蒋信的点拨后,李渭乃明动静一体之要。

江门学派的第二个特色是“随处体认天理”。这个特色在李渭的身上尤为明显,他不仅是甘泉得意弟子蒋信的门生,而且还多次谒见甘泉,向甘泉问学、问政等,甘泉告之“体认天理”。李渭的前半生可以说是纯粹的江门学派弟子,他长于政事,精于战阵,且好学精进,每到任一方,都希望通过为官处事来探寻心中之理,以达到求仁为仁的境界,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

李渭任华阳知县期间,政务繁忙,“为锄奸弊,拊流移,不得甘食息”(48)焦竑:《澹园集》,李剑雄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2013年印刷,第931页。,但是“先生处之裕如。或问:‘何以理剧?’先生曰:‘事忙我不忙,事乱我不乱耳已。’”(49)邱禾实:《大中大夫云南左参政李同野先生囗道碑》,摘自《循陔园集》(卷7),万历癸丑年刻本,第2页。说明李渭的执政能力非凡,面对纷繁芜杂的事务,能够做到“事忙我不忙,事乱我不乱”。同时这也说明李渭经蒋信思南棒喝之后,其心学的向上一机已经历“事上见心”之磨炼,且日益纯熟。

嘉靖三十六年(1557)冬,湛若水居住于广州小禺峒(小禺书院、禺山精舍),李渭时任高州府同知,前往小禺峒拜谒,并向其问学、问政、问序,湛若水皆教其“体认天理”。其后,李渭又来拜请湛若水为其作《思南李氏家乘序》。湛若水在《思南李氏家乘序》中,叙述了李渭到广州小禺峒向其问学、问政、问序的具体情况,甘泉皆以“体认天理”授之。(50)湛若水:《甘泉先生续编大全》(卷3),万历二十三年刻本。李渭请教如何体认天理?甘泉事无巨细,不厌其烦地告诉他:理,乃上天所赋,与生俱来。人生天地间,五伦关系,乃天赋至理。父子、君臣、夫妇、朋友、长幼者,都要学会去体认其中的孝、忠、别、信、序之理。所以为学的目的在做人,而理想的人格是成圣,为圣的方法是依天理而为。李渭又问有关键要点吗?甘泉耐心开导他:一要戒惧慎独;二要无内无外;三要无过无不及;四要勿助勿忘。至于问政、问序,湛若水皆予以耐心开导和详细解答。李渭在与甘泉的对话中基本掌握了“体认天理”修学路径和关键要点,为李渭后来为学、从政、治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保障。

(二)推动了贵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贵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历来缓慢。官办教育,自元代开始创设,至明代中叶渐有规模。郭子章《黔记》载:“元以前,黔故囗区,人亡文字,俗本椎鲁,未有学也。黔之学自元始,元有顺元路儒学,有蔺州儒学。我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设贵州、思州二宣慰司学,永乐间废田氏,思州宣慰司学亦废,已而,思南、思州、镇、铜、黎平五府学以次建焉。”(51)郭子章:《黔记·学校志上》(卷16),赵平略点校,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395页。在教官严重缺额时,彭韶能够建言献策,积极上书请求铨选蜀中“会试不中,退而家居”,“博学明经,笃信守己”者,“礼取到部,量授儒官职事”,分派到贵州任教官,为贵州文教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彭韶为官贵州期间,全省“共设有儒学二十一处”,因“地方僻远”,选拔的学官“少有到任”,“共缺教授一十余员,以致士无专师,人不乐学,儒风不振,囗俗如旧”,文化教育事业废弛。于是彭韶疏请铨选蜀中“会试不中,退而家居”,“博学明经,笃信守己”者,如徐、何光荣、牟伟等,“礼取到部,量授儒官职事”,分派到贵州任教官,对贵州文教事业贡献巨大。

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臣彭韶等谨奏:为荐举师儒事,照得贵州所属卫府宣慰司共设有儒学二十一处,为因地方僻远,囗俗囗陋,铨选学官,少有到任。见今贵州宣慰司镇远等府、兴隆等卫各该儒学共缺教授一十余员,以致士无专师,人不乐学,儒风不振,囗俗如旧。

臣等窃谓此等之人,时所难得,若加録用,士必知劝,乞勑吏部行下所属将举人徐等,礼取到部,量授儒官职事,置在贵州宣慰司等儒学,则不惟士风囗俗皆所系重,而有用人才亦不至遗弃矣。盖川贵地方,相去不远,而各人学行老成,实堪师范。是以臣等昧死輙敢推荐为此,具本顺差令史朱瑄赍捧谨具奏闻。成化十九年十二月十六日。该通政使司奏奉圣旨,吏部知道。钦此钦遵。(52)彭韶:《彭惠安集》(卷1),《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4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第11—12页,第926页。

永乐十一年(1413),贵州开府建省,虽设布、按二司,而乡试仍就云南,诸生艰于跋涉,恒以为苦。田秋疏请开科贵州,旨下王杏勘议,乃于贵阳城西南隅营建贡院。嘉靖十六年(1537),贵州遂专试诸生,“王杏请定贵州本省开科乡试额中二十五名。”(53)《乾隆贵州通志·选举》(卷26),《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7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第2页。《明实录·世宗实录》(卷178)载:先是贵州乡试附于云南,道里不便。给事中田秋建议欲于该省开科,下巡按御史王杏勘议称便,因请二省解额命云南四十名,贵州二十五名,各自设科。参见台湾囗囗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实录·世宗实录》(卷178),台北:台湾囗囗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5年校勘本,第3831页。有效推动了贵州文化教育的发展兴盛。

贵州在明代以前,多以羁縻州的形式归附中央政权,儒家文化传播和影响都不如这之后。明代在黔建省后,积极推行儒学教育,书院作为儒学的重要传播基地倍受统治者和文化精英的提倡。江门学派弟子为官黔中,深知贵州乃古荒之地,文化与中原有一定差异,要想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仅仅强调服从朝纲是不行的,必须让当地的人们有文化的认同感方为根本之计。

祁顺对石阡的教化就非常成功。据徐兆魁在《江西布政使巽川祁公传》中云:“石阡僻囗,安于囗俗,公思以礼教易之,乃设馆谷,集儒生,暇则亲为讲授,不啻如文翁之化蜀。未数载,郡擢科第数人。”(54)祁顺:《巽川祁先生文集·江西布政使巽川祁公传》,康熙二年在兹堂刻本。祁顺谪守贵州石阡,团结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稳定边陲,促进生产,增修官仓,粮食倍进。此外,他还重教兴学,亲自教授儒生,“设馆谷,集儒生,暇则亲为讲授”,培养出石阡历史上第一个举人唐必聪,重修《石阡府志》,其功“不啻如文翁之化蜀”。文翁(前187年—前110年),名党,字仲翁,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人。少好学,通《春秋》。汉景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末年,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有陋俗,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派至长安,就学于博士。又在成都兴办学校,成绩优良者为郡县吏,由是蜀地大化。汉武帝时,诏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始。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55)班固:《汉书·循吏列传》(卷89),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1997年第10次印刷,第3625页。由此可见,祁顺不愧为是明代江门心学输入贵州的开拓者和传播者,被时人称为“祁石阡”。祁顺在石阡为官六年,足迹不仅遍布阡郡山山水水,而镇远、思南、清平、贵阳等处名胜古迹亦有其诗文题咏,故其影响已遍及整个黔中大地。

蒋信弟子李渭对贵州文教事业的贡献尤为巨大。据《万历贵州通志》记载:“李渭,字湜之,别号同野先生。笃信好学,得之天性,以‘求仁’为宗,以‘毋意’为的,居家孝友,以四礼训俗。远近问学者以千记。”(56)《万历贵州通志》(卷16),黄富源点校,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04页。莫友芝《黔诗纪略》卷三载:“同野生平无日不以讲学为事。自乡举后,学者即景附之。”(57)《黔诗纪略》(卷3),关贤柱点校,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1页。可知李渭在思南培养了众多弟子,远近问学者数以千计,从学者不仅有本地人,还有远至江西等地者。如贵州思南人萧重望、熊时宪、郭宗荫、冉宗孔、安岳、安岱、李宗尧、李廷鼎、李廷谦、李廷言、罗国贤、罗廷贤、罗明贤,印江人田惟安,务川人胡学礼,江西人赖嘉谟、徐云从等一时俊彦皆慕名至其门下,使得阳明心学传播到黔东北土家族地区,思南成为贵州阳明心学的五大重镇之一。(58)王路平、石祥建:《黔中王门大师李渭门下弟子考录》,《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此外,江门学派弟子在贵州为官之际,常常作诗赋文咏赞黔中山水胜迹、风土人情,使黔地山川美景、人文风俗跟随他们的诗词歌赋远播海内。同时,黔中大地原本朴实无华的山山水水也因这些诗词歌赋而充满人文的灵性,为黔地士人提供了可描可述的范本。如祁顺、周瑛在黔期间,对石阡、镇远、清平(凯里)、贵阳等处山水多有题咏。

(三)对稳定边疆作出了积极贡献

江门学派朋徒不仅长于文教风化,还善于地方治理。如祁顺刚到石阡,就着手建设防卫的烽火台,落实开屯田、广蓄粮、收流民等一系列稳定社会的措施。

周孟中任贵州提学佥事期间,都匀发生不稳定之事(59)何乔远:《名山藏·臣林记·嘉靖臣四》(卷75),崇祯十三年刻本,第4页。,唯独周孟中心怀良善,慈柔有爱,极力主张以抚谕为主,规劝参与之民,并亲自深入险峻,晓之以利害,“众苗人悉皆感化,纷纷来归”。避免了一场大战,挽救了无数无辜的生命。由此可见,周孟中深得白沙心学仁爱、良知之精髓,有不忍人之心,故有此不忍人之政也。

周瑛任镇远知府期间,勤劳政事,常言本府前逼大河,后迫高山,势难固守。府卫不合,城堡不复,难稳秩序。于是,周瑛上疏强调,镇远东连沅州(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接播州(今贵州遵义),中间道路险阻,云贵往来必由之路,乃云贵之门户。镇远府境内邛水、施秉等司县,实为镇远之咽喉。故“欲通云贵,当守镇远;欲守镇远,宜经营邛水、施秉等司县”(60)郭子章:《黔记·宦贤列传七》(卷40),赵平略点校,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903,903—905页。。并提出了四条治理策略:一是合府卫以稳地方秩序;二是立城池以固门户;三是复城堡以保居民;四是分镇兵以扼咽喉。虽然朝廷并未采纳他的建议,但是周瑛的保境安民、稳定社会的举措仍然是值得借鉴的。

猜你喜欢

白沙阳明王阳明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白沙涧
被误会的白沙漠
游白沙坡温泉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