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欣赏 美寓教学

2022-11-28袁杰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鉴赏能力培养目标初中音乐

摘 要:在音乐课程改革背景下,鉴赏能力成了初中音乐教学的重点培养目标,学生是否具备鉴赏能力,是评判音乐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文章将以真实的教学案例为素材,集中概述和总结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价值,并从乐理知识、视听情境、情感互动、合理想象和专项活动等要素、载体出发,创建完善的音乐鉴赏模式,让学生在习得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的基础上,认识到音乐作品中涵盖的艺术美、人文美,并自觉创作美,以此达成美育目标。

关键词:初中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目标;美育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33-0091-03

引  言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坚持以美育人”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坚持核心素养的主线,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丰富审美体验”,这足以体现美育的重要性。对此,作为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音乐教学自然应承担起美育的职责和重任。教师应将鉴赏能力作为重要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优良的鉴赏环境,落实美育任务。

一、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价值

鉴赏能力是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前提,当学生的鉴赏能力逐步提升时,他们会以审美的眼光看待音乐作品的音符、节奏、旋律和歌词等,挖掘丰富的审美元素,达到愉悦身心、提升音乐感悟力的目的。同时,以鉴赏能力为培养目标,也改变了传统音乐教学中以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课堂模式,更突出了“人”的重要性,推动了音乐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创新性和实效性[1]。此外,在音乐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性,也能丰富课堂教学的素材和资源,让学生集中体验多种类型、多样题材的音乐作品,开阔他们的视野,使他们掌握多元的音乐品鉴方法。

结合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不仅对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作用,还能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

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的鉴赏能力,教师要对当前的教学内容、课堂组织形式等进行改革和创新,树立生本观念,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设计、参与音乐学习活动,并在学习乐理知识、展开情感互动等过程中,增强自身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深度鉴赏能力,拥有一双能够及时发现美和深入鉴赏美的眼睛。

(一)以乐理知识为要素,奠定鉴赏基础

乐理知识是初中音乐教学的基础内容,包含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多项要素。通常情况下,学生掌握乐理知识的多少,理解乐理知识的程度,都会影响对音乐作品的看法。鉴于乐理知识在鉴赏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教师要以乐理知识为基本要素,引导学生在辨析曲调与音调的长短、节拍的强弱、力度的强弱等过程中,于或悠扬、或激亢、或轻快的音乐世界中,初步发掘音乐的美[2]。

在课堂上讲解乐理知识时,教师要考虑初中生的音乐基础,不宜引入难度过高或过于复杂的内容,应从简单的知识入手,将学生带入音乐世界中。当他们产生学习兴趣后,教师可进一步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以苏少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之声圆舞曲》的鉴赏教学为例,音乐原作是一首钢琴曲,由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而成,它主要包含了序奏、3首小圆舞曲和尾声。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领会原曲的美感,教师要以乐理知识为基础,指引学生展开品析和鉴赏。首先,在鉴赏第一首小圆舞曲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重点关注其三段式结构,从8小节引子入手,感受其短小和轻快的节奏,在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糅合而成的倚音中,体会乐曲生机勃勃的活力;其次,在鉴赏第二首小圆舞曲时,以二段式结构为切入点,从近4小节的颤音中,沉浸在音乐的意境中,并随着节奏密度逐渐变宽,于跌宕起伏的大音程中,感悟乐曲无穷无尽的活力,探索音乐家内心的激情;最后,在鉴赏第三首小圆舞曲时,由其二段式结构入手,感受其力度的强弱变化、速度的快慢变化,烘托出全曲激昂、欢快的热烈氛围,勾勒出春天的美好画面。

在上述案例的解析中,教师以节奏、音符等乐理知识为主要元素,带领学生从专业乐理知识入手,分析音乐作品中表现出的节奏、旋律美等,让学生在分析和解读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描绘乐曲中的意境,感受音乐家创作时的心境,以此开启审美鉴赏之路。

(二)以视听情境为载体,激发鉴赏热情

情境化的鉴赏教学方法,对加深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鉴赏热情有重要作用,尤其是视听化的情境,它不僅能够刺激学生的听觉感官,还能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让他们在视听感官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增强主观感受和鉴赏体验。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围绕音乐课程内容和所要达成的目标,借助智能化的教学设备,创设视觉和听觉相融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观看影视作品等过程中,增强鉴赏的热情,寻求多元的品鉴角度[3]。

为体现出视听情境的作用和价值,教师务必注重视听情境与音乐作品的内容或主旨相关联,如此才能确保学生在视听感官的双重刺激下,将学习热情内化为鉴赏能力,开展精准且高效的鉴赏活动。例如,在教学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和你》这首歌曲时,为了让学生领会歌曲中传达出的奥运精神,感受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厚情谊,理解其情思美,教师可在引入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片段以及比赛进程中的精彩集锦,将歌词以字幕的形式穿插于视频中,引领学生将视频中的画面与歌曲联系起来,深入理解歌曲中传达的思想和情感。除了能够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视听化的情境也会增强音乐课堂的新鲜感,推动课堂教学从只关注知识讲解过渡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激发学生鉴赏热情、提升音乐鉴赏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再者,视听情境的创设不仅要依托智能化的教学设备,还要求教师在大自然中营造鉴赏意境,将自然中一花一木、大山大河等作为鉴赏内容和对象,让学生在鬼斧神工的自然画卷中获得视觉信息,并于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强化感官刺激。以七年级(下册)“绿色的变奏”这一单元整体的鉴赏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中生机勃勃的绿色世界,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在真实的绿色世界中,欣赏《哦,林中那间小屋》《好大一棵树》《吹草哨儿》等乐曲,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双眼记录美好的自然画卷,通过双耳聆听悦耳的音乐,于视听相融的情境中,品析乐曲中或欢欣、或灵动、或活泼的旋律,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和音乐理解能力。

(三)以情感互动为途径,激发鉴赏兴趣

兴趣是影响鉴赏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传统的初中音乐课堂上,大多数教师会更加关注是否传输了更多的信息,讲解了更多的知识,反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这就在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兴趣,不利于鉴赏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推进。针对此种情况,教师要以情感互动为途径,通过师生交流、合作探讨等不同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身经验,让他们在互动的过程中产生学习期待,并将期待感转化为自主学习的能力,挖掘音乐作品中的深层信息和情感内涵。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听妈妈的话》的鉴赏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和灵感为目的,教师可以选择情感互动的方法,通过语言引导、连接生活经历等,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让他们自觉品味音乐作品中的乐曲美和情思美。首先,自主欣赏。利用班级内的音响设备播放歌曲,为学生预留出5分钟的自主欣赏时间,要求他们从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的含义等方面,初步分析其艺术特征和审美元素。其次,语言引导。基于歌曲的内容,教师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历进行提问,如“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有没有与妈妈发生矛盾的时刻?你都怎样化解呢?”“如果我们的话语和行为会带给妈妈伤害,我们是否要听妈妈的话呢?”,将歌曲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让学生在联想生活场景的过程中,深入解读歌曲中的情感和思想,感悟人间亲情之美好和珍贵。最后,分享经历。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讲述生活故事、表述真实想法的过程中,抒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情感,由歌曲的内容入手,挖掘其深层内涵。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还能促进其精神世界的升华,健全其人格品质。

通过自主欣赏、语言引导和分享经历三个环节,学生能够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展开情感互动,他们将音乐作品中描绘的场景与自身的经历关联起来,体会歌曲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并在分享经验和交流想法的过程中,深化情感共鸣。这符合音乐鉴赏教学的要求,也有助于提升初中生的鉴赏能力。

(四)以合理想象为手段,获取鉴赏灵感

受音乐作品篇幅、形式的限制和影响,人的主观情感、歌曲中描绘的具体场景等信息,都很难直接呈现出来,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想象和联想能力[4]。对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以合理想象为手段,让他们结合音乐作品的词曲特征,由某一个要素切入,展开合理想象与联想,模拟出音乐作品中未直接呈现的艺术形象,达成培养初中生鉴赏能力的目标。

之所以要求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就是要规避学生脱离实际、脱离作品本身的现象,进而提升鉴赏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故乡的小路》的鉴赏教学中,以激活学生鉴赏灵感,加深其审美和情感体验为目的,教师要鼓励学生依据歌曲悠扬的旋律和充满感情的歌词,想象“乡间的小路上,高大的爸爸牵着儿时的‘我,在微风拂柳、鸟儿歌唱、蝴蝶飞舞的世界中,感受亲情的温暖和家乡的温馨”的画面,让学生重返儿时的美好时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从学科融合的角度,指引学生将脑海中想象的画面,以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与歌词中的内容对比。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创新的鉴赏方法,又能使学生在自主感悟和探究的过程中增强审美体验。

(五)以专项活动为重点,提升鉴赏能力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离不开活动型课程的辅助。因此,教师要以专项活动为音乐教学的重点,将课内理论和技能教学与专项化的课外实践活动融为一体,拓展学生的鉴赏和学习范围,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自主寻找音乐作品中的审美信息,提升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5]。

具体而言,从音乐课程教学的角度来讲,专项活动大致可分为汇报演出、野外采风、公益活动等类型。教师要依据课程内容和资源分布情况,灵活选择活动的类型。以九年级(下册)“戏曲百花”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除了培养学生欣赏戏曲作品的能力,也要提升他们创造美的素养,这样方能达成提升学生鉴赏能力的目标。基于此目标,教师可以开展专项汇报演出的活动,鼓励学生将教材中的《江山无限》《包龙图打坐开封府(片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等教学内容作为演出的主要素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要求他们选择其中一个选段进行细致研读,尝试绘制京剧脸谱,制作服饰道具,深入钻研京剧选段的唱腔和手势,将鉴赏分析环节中获得的审美体验展现出来,表现京剧中蕴含的戏曲美、服饰美、唱腔美和文化美等,提升学生鉴赏能力、审美素养等。

结  语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鉴赏能力成了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點培养目标。教师通过精讲乐理知识、创设视听情境、展开情感互动、鼓励合理想象和组织专项活动等多项举措,带领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畅游,不仅能够让他们扎实地习得和掌握知识,还能使他们以鉴赏的眼光看待和审视音乐作品。这既能推动音乐课程的改革,也有助于提升初中生的鉴赏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田启英.浅析初中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方法[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11):97-99.

范建英.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审美鉴赏[J].江西教育,2019(18):38-39.

田甜.初中音乐欣赏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究[J].艺术评鉴,2019(17):109-110.

胡文娟.谈初中音乐欣赏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新智慧,2021(16):117-118.

许英.初中音乐课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07):103-105.

作者简介:袁杰(1971.2-),男,江苏南通人,任教于如皋市实验初中,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鉴赏能力培养目标初中音乐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探索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