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规建设之我见

2022-11-28赵倩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40期
关键词:班务班规班干部

赵倩

班级是个浓缩的社会,也需要有一定的“规矩”,以成“方圆”。班规是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包含:课堂纪律、活动纪律、劳动纪律、两操纪律、文明礼仪等班级规章制度。它是班级建设的前提。

一、自制班规,树立班规意识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制度的约束,让学生参与到班级制度的制定中,学生很容易认可这个制度,对制度的执行奠定了基础。

首先,组织学生讨论需要制定什么样的班级制度?为什么制定?大家共同商讨班级中存在哪些违纪现象,该如何处理?你认为同学的哪些表现可以奖励,怎样奖励……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老师和孩子们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日常规、周常规、月常规、学期常规的初稿。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常规还应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再在小组内讨论,把共识记录下来。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制定班规,引导学生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课后把各小组相同的看法总结记录,如:不说谎话、说到做到、一天内同样的错误不能重犯两次、在校园内外不说脏话、按时完成作业、在走廊里轻声慢步、同学之间互相谦让、集队、集会、课上不随便说话、不做小动作、课上要积极回答问题等。

最后,把学生制定出来的班规打印在 A4 纸上,张贴在墙壁上,或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在全班交流,经筛选后确定下常规的内容。

为让学生牢记各项常规制定于心,并自觉指导行动,师生一起对常规内容进行多种形式学习。对一些不易操作的条款,组织学生讨论,有的还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反复练习。让学生确切知道常规的具体要求,明白在什么情况下该如何做。

学生对自己制定的班规,热情很高,也都表示要严格按照班规执行,但是都是孩子,自制力的培养需要过程,也需要一些外力的帮助。我们和学生商量制定“奖罚条约”,只要有学生违反班规,就严格地按照“惩罚条约”执行;表现好的同学,要得到奖励。

二、表格记录,加强班规约束

班规实施初期,以表格的形式记录各种常规实施情况。具体实行的细节如下:

日常规记录员,由每组轮流派学生担任,每次由不同组的两名同学负责,另有其他两个不同组的两名同学监督。记录内容分为文明、学习、纪律、卫生四个方面;记录的形式为累计得星,负责的同学根据各组同学每天的表现确定得星的数量。

得星的标准:

1.全组同学表现都很好的组得星。再根据表现细分为得一颗,两颗,最多不超过五颗;如果有同学表现差,或者违反纪律,要相应减少小组得星的数量,最少为不得星,没有倒扣的说法(为了小组同学的团结,也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

2.如果有的同学进步特别快,也要得星;退步的则要相应减少小组得星的数量。

这样开放的规则制定出来以后,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每个同学都积极为小组争光,他们自觉约束自己,形成了一种内趋力。孩子们每天都在进步:有的学生上课时随便说话了,自己直叹气,看样子真后悔;有的组的同学自发地相互提醒……从班上学生表现到精神状态,到记录表上的得星记录,都可以看出:学生正在由他律走向自律,好的行为习惯正在养成。

经过训练,违反班规的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少,学生们对于班规已经潜移默化的接受了,能用自己制定的班规要求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养成。

三、参与管理,强化班规力度

一个充满创造力的班集体,除了必须有一位高水平、有责任感的班主任之外,更需要有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点子多、威信好的班干部队伍,让小干部带动大集体。为此,将原有的专制型的管理改变成民主、自我的管理机制,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班级氛围。

1.实行班干部竞聘制度

班干部采取推举和自荐的方式,经过民主公平竞选演讲,产生得力的班委成员,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成为班集体的核心和凝聚班集体的纽带。

2.建立“平行式分级管理制”

在学生民主选举和推荐的基础上,扩展班委会的职能平台,细化分工职责。学生经过讨论确定班级管理设六个部:体育部、卫生部、学习部、文艺部、安全部、劳动部。每个部都有至少三名同学组成。学习部分语文、数学、英语组,各组设有小组长。这样大到班级常规、学习的管理,小到关门熄灯,每个学生都在集体中负一定的责任。班内共设负责人三十几名,他们既是干部,又是群众;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班级呈现出人人有职权,事事人人管,我的班级我做主的无缝隙管理局面。

3.建立班干部 “监督考评制”

建立班干部 “监督考评制”对班干部管理监督。监评成员由全体同学组成。每两周审定班委会工作,督促全体同学遵守班级公约,督促值日班长做好工作,监督考评各部分工作的开展情况。这样使班级小干部在行使班级管理权力的同时,感到一种责任,一种制约,从而不断完善自身工作。

4.完善班级管理新体制

这里的班级管理新体制指的是“班干部轮岗制”和“班务日记制”。

“班干部轮岗制”,就是人人按学号或座位轮流当一天班长。值日班长的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当天的班务。如纪律监督、考勤、督促各岗位上的有关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处理偶发事件、填写《班级日志》等。

“班务日记制” 是将班级管理分为出勤、早午自习纪律、学生作业、劳动卫生、突发情况等五方面,落实到人,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对班级日常事务进行管理和记录。

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后,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激发了学生管理班级的主动性、创造性。无论是班级风气,还是学生精神面貌,都有明显的变化。尤其是从未参与过班级管理的学生比原任班干部的积极性更高,信心更足,进步更快。

四、持之以恒,稳定班规执行

制度的实施要持之以恒。每个学期都会有班级换班主任,在每学期初,班主任都要和学生们一起商量制定新学期的班级规则,有的班主任在原有规则上进行修改完善,有的班主任不习惯班级原来的班规,就引导学生或者自己制定了符合自己习惯的班规。结果证明:修改原有班规的班级,效果明显好于重新制定班规的年级。班规具有稳定性,执行起来也会更方便。学生对原有班规已经熟悉,也形成了习惯,如果随意更换,学生会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办。

所以,新学期初期,在原有规则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不能全部否定重来,也不能因为某一突发事件就临时改变班规,对既定班规“视而不见”。制度的制定需要稳定性,这样班级制度才能被长期执行。

五、獎励先行,彰显班规实效

小学生特别重视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他们对于老师的称赞会特别兴奋,所以丰富的评价体系不可或缺。

班规制定好以后,对所有学生都是一种约束,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制定详细的评分细则,在班级设立卫生、纪律、文明、学习、习惯等项目的加分细则。在每天下午放学前,抽出几分钟进行小结,并评出每日之星,并根据一个星期时间的得星情况,评出“每周之星”,依此积累评出每月之星,张贴在班级文化外墙。

奖励的形式根据班级情况,多种多样。在家长群点名表扬,给家长发喜报,老师、同学们伸出的大拇指,“你真棒”的一句话,都让学生对自己更有信心。他们积极的行动获得了肯定,加强了自信。经过赏识评价,引导学生在发觉他人长处的同时,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还可以有效地转变人际关系。

班规建设既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实现学生从“他律”到“自律”,又帮助班主任解决班务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如让班主任最头痛的班级卫生问题,在制度的约束下,学生自觉解决了这些“小问题”,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而且班级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班级凝聚力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猜你喜欢

班务班规班干部
如何有效地落实班规?
My New Year Wishes
班规要科学合理
竞选班干部
浅谈如何做好聋生班务管理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小班务 大精彩
爱是教育的真谛
“另类班规”不妨宽容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