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教共生:新时代体教深度融合的表现、机制与路径

2022-11-28高玉花杨华华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体教共生融合

夏 力,熊 焰,高玉花,杨华华

倡导体教融合的建设与发展是深化体教改革,是实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的重要步骤和基础工程。2020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于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体育和教育要从价值、功能和目的等方面进行充分融合,使青少年在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的[1]。《意见》直面当前体育与教育的尖锐矛盾,提出了未来深化体教融合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2021年,各省市地区根据《意见》,结合自身的实际,因地制宜,陆续发布了措施方案和实施意见,助力于体教融合的深度发展。2021年10月25日,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了《“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首次专章部署青少年体育工作,以加强体教融合作为促进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的着力点,对深入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当前,体教融合的政策制度框架已经构建,由于短时间内自上而下地快速推进,受制于跨组织合作共存行为的约束,出现了“体教双方主动融合意识不强、嵌入式合作限于浅层;彼此间融合模式机制不健全,重形式轻实质,重数量轻质量;上下政策融合力度不够,存在执行偏差,执行效果不理想”等诸多困难[3],造成了体教融合问题依旧突出,重点项目领域和关键环节任务依然艰巨,双方融合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共生理论认为,共生现象存在具有普适性,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方法,广泛用于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4]。共生的本质不仅是协同,更是合作[5]。共生并不排除竞争,而是力图通过合作性竞争实现共生单元的合作,调节共生单元之间关系,推动其不断优化升级,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6]。共生理论作为研究系统演变与优化的理论工具,强调协同合作,互利优化、共同进化的理念[7],“共生”可被理解为不同种属基于利害关系结成协作关系并保证自我实现的均衡,它蕴含了事物进化的基本规律[8];共生理论的启发意义在于强调多业态交互、多主体协同、多机制联动、多要素协调、多模式推动而形成的一种共生共荣关系,从而实现一体化互惠共生的状态[9];以上观点和论述对于体教融合的发展目标而言,具有良好的适宜性和契合性。

鉴于此,本文以深化体教融合政策背景下引入共生理论及其分析范式,旨在探索双方内在共生关系及其演进逻辑,审视其体教主体间共生表现,探究体教融合共生机制,进而以机制为导引,探寻发展路径。以期为提质增速双方融合进程,推动新时代体教融合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共生性合作提供方法论借鉴和启示。

1 新时代体教深度融合的共生表现

1.1 体教融合的共生三要素

共生理论聚焦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这三大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共生系统[7]。其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模式是关键,共生环境是条件。共生理论倡导的是构建一种彼此作用、互惠共存、稳定正向的共生关系,实现共同进化、共同发展、共同适应的共生目标。

1.1.1 共生单元 体育和教育是社会系统中两个独立、完整的子系统,具有平等的行政机构和权力,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同时体育和教育都具有弱边界、强关联的特征,体育的渗透性和教育的开放性使二者无论在资源共享,还是在政策互补方面都具有天然的融合基础,两者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形成融合共生系统。因此,体育事业和教育事业是体教融合共生系统内共生单元的主体;政府、学校、家庭、社会行业组织以及企业等关键性要素可视为共生单元的主质参量为青少年人才培养提供利益和交换。

1.1.2 共生模式 共生模式是共生关系形成的关键,它是共生单元互相作用的方式或连接形式。共生模式分为两种,分为共生组织模式和共生行为模式,分别具有多样性和递进性,具体反映着不同阶段共生程度的复杂情况。根据共生单元间的联系程度由低到高依此可分为:有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根据共生单元间的利益分配的平等程度,依此可分为寄生共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互惠共生[10]。

1.1.3 共生环境 共生单元的打造,共生模式的建立、共生能量的生成与传导,都离不开具体的共生环境。共生环境具有正反两面性,只有正向环境,才能激励共生模式由低级向高级进化。对体育和教育的共生体而言,各种规范共生单元行为和共生模式的体制机制因素对体教融合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外部环境的政策、文化、市场等因素对体教融合的建立给予支持,促进体教双方的协同发展。

共生理论认为,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和一体化共生的组织方式是最理想的一种共生模式,也是最佳兼容状态或最佳资源配置状态[7]。体教融合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是分工对立到融合共生的演进结果,这与共生理论所强调的互惠共生关系具有相通性和类比性;现实中,体教融合的共生关系如何?

1.2 体教深度融合的弱势表征

1.2.1 共生理念淡薄,认知层次不够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我们往往囿于二元对立,受制于体育与教育的行政壁垒,将体育和教育分割去理解,本位主义等传统观念对双方的融合构成障碍,造成青少年的培养和塑造不健全不完整,引发二者价值基础的错位,形成利益的不对等和冲突[11]。30多年来,从体教配合到体教结合再到体教融合的政策探索,调节体教矛盾的靶向性指标层出不穷,但收效甚微。从实践上看,教育系统观念的错位与维护会对体育的生长环境造成破坏,例如:我国部分学校和地区依然存在学校体育课被语数外主课挪用甚至霸占,重智轻体的现象依然严重,体育在很多学校被边缘化,相关体育政策难以落实,青少年体育运动严重不足,体质健康面临严峻考验。目前双方的融合发展也只是简单地叠加,未能实现更深层次从认知到操作的有机结合,体教双方参与主体的意识还处于传统比较优势发展阶段,追求个体竞争优势的发挥,存在主动融合意识不强,各自为政、互动较少,未能站在发展的角度考量体教融合的本质,内涵与要求,难以通过行业间的化学反应孕育出新的融合增长点和共生形态。

1.2.2 共生单元同质,互动效率不高 共生单元同质,发展不充分,影响体教平等关系的建立。体教作为两个独立的行政主体,又具有各自功能承载着的空间单元,在共生关系中应是两个平等的单元体。双方融合机制中政府、学校、家庭、企业、社会以及行业组织等主质参量不仅为融合创造动力和条件,而且各要素存在主次优劣等级层次,发展不均衡造成体教融合关系共生事实上的不平等、不对称。例如:学校作为体教融合共生关系的主要场所,在推动学科融合、人才融合、产教融合等方面处于绝对的主导和主动地位,其他单元要素企业、家庭、行业组织参与主体行为相对处于被动融合的状态,彼此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互动性和参与性的融合程度远不如学校的融合能力。同时,大多数高校体育的软硬件资源配置、训练条件设施、教练员水平、团队后勤保障等方面无法与专门的体育学校相提并论,不利于体教融合的实施,而体育学校也很难从自身条件来缓解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学训矛盾,需要教育部门释放更多的人才培养资源倾斜给体育部门;而在内部资源要素一致的情况下各城市地区间,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重复化、同质化建设现象依旧严重,缺少一些民族特色显著、内涵丰富、互动性强、学生认可度高的运动项目,很难建立“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名校办名队”的项目发展格局。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在人才培养上的很多资源不能有效共享,负责青少年体育的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职能重叠[12]。可见,彼此之间共生单元发展的不充分,造成差异性内部互动性不足,各单元要素短板突出,存在搭配结构矛盾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融合的层次,造成了共生体系相对单一。

1.2.3 共生模式固化,内生动力不足 体教融合的协同机制,其本质是体教多元利益主体之利益需求在时空上的博弈,各利益主体发挥主体性作用,对体教关系的认知程度,中央和地方对推行体教融合的施策水平、协调能力、执行力度、职能发挥、市场融入等方面产生价值认同,从而推进体教融合共生关系的发展程度。如果体教融合共生模式单一,共生单元参与力度不足,双方的价值感不齐,组织间的体系架构缺乏前瞻性和灵活性,难以对周围的环境作出快速反应,进而导致体教关系沟通不顺畅、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特别在内部要素不协调的情况下,体教的共生结果呈现出碎片化和分散化的特征,各自为战,无法形成足够的合力,达到育人的效果。目前,高校联合体育项目的协会组织,开发了一些优势项目试验式合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清华大学打造的“清华模式”在田径、射击、篮球等项目上取得的成功案例[13],南京体育学院所建造的“南体模式”在排球、现代五项、击剑等项目上成为输送高水平人才的主要渠道[14],这些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学训矛盾依旧突出,校际竞技文化缺失,加上绝大多数高校不具备开展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资源配置条件,“清华模式”、 “南体模式”难以推广,只能作为共生模式的有益补充,未能转化为体教融合的常态化规范式工作机制来应用。

1.2.4 共生环境欠佳,内外协调不畅 客观而言,系统环境是影响融合共生关系转化实现的重要因素,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交流不畅,共生环境被分割在独立的政策环境、信息环境、空间环境范围内其融合程度不高,共生效果不好。一是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支持政策落实较难。例如:新学期伊始,双减政策的落地让更多学校引入社会三方机构或者体育俱乐部来解决学校师资力量不够、场地设施欠缺以及活动项目单一等问题,这一举措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的同时,引发了家长对社会组织监管机构难以确定、容易陷入九龙治水的尴尬局面,同时机构资质和教培能力也值得担忧。二是信息环境不畅,难以营造共享的合作环境。例如:2021年9月30日,浙江省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参与的责任单位多达15个部门,涉及的机构之多,范围之广[15];同时也存在主体责任难以细化、监管标准难以制定,多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协调不畅,无法保证各部门交流的通透性和资源流动性,政策执行难度高。第三,空间环境不稳定,参与共生单元有限。共生关系的空间环境是基于不同的共生单元的分布密度,参与的主体共生单元越多,共生关系越稳定,反之则亦然。现阶段育人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家庭、社会作为单元要素很难参与到协同育人的空间平台,体教双方无法在育人整合方面形成三位一体的空间动态格局。

总体来看,我国前期的体教融合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目前存在的问题仍然复杂、严峻[16],“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健康发展”是新时代体教关系演化发展的里程碑,“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协同发展,实现体育教育的价值功能”让体教融合的内涵不断丰富,树立“健康第一”发展观更成为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共生理念[17];体教关系的探索,只有明确双方的价值、功能和目的,摆正两者的位置,厘清两者的关系,建构起在新时代引领下体教深度融合的共生机制,才能实现体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2 新时代体教深度融合的共生机制

体教融合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及共生环境三要素之间不是一种简单加和关系,而是按照一定合作机制达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合作。从“体”与“教”关系的演进历程分析可知,体教配合、体教结合、体教融合初步探索、体教融合深度发展四种共生关系呈现出不同的共生机理,体与教双方合作模式与机制也在不断丰富和演变。体教融合的共生实质是一种共同进化、协同发展的彼此依存关系,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形成一体化发展的共生机制,保留各自优势的同时,弥补相互的不足,实现双方共生利益最大化。体教深度融合着眼于双方人才高质量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要求所提出,目标定位更高、利益更均衡、强化多元主体协同、政策和措施体系更全面。因此,本文从共生理念认同机制、共生单元互动机制、共生模式进化机制、共生环境治理机制四个方面建构体教深度融合的共生机制,旨在实现体教融合一体化发展的对称互惠效果(如图1)。

图1 新时代体教深度融合的共生机制图

2.1 共生理念认同机制:价值导向

紧紧围绕学生健康需求作为体教双发融合发展的共生状态。树立“健康第一”理念的认知是我国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追求,对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18]。回归体育促进健康的价值本源,尤其是在学校体育阶段,着力提高青少年科学健身水平,培养“健康第一”新观念。在厘清体教融合发展实践轨迹的基础上,贯彻新发展理念,达到“健康第一”诉求,从理念、目标、政策等方面实现战略性转变,创新体教融合的发展方式[19]。破除仅仅依靠体育部门开展体育工作的狭义思维,以协同治理理念,启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整合各方体育与教育的共生资源,形成体教融合共生的合力,在实施过程中应强调体育和教育部门的一体化推进,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沟通与合作,整合资源,实现两部门的资源共享与共用。利益均衡机制可以协调教育和体育两个利益主体的不同需求,通过利益补偿、利益激励以及利益共赢三方面破除体教之间存在的利益分割、碎片化管理的弊端,处理好双方的理念优势变为共同的优势,共同持续作用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实现利益共享的发展格局。

2.2 共生单元互动机制:组织形式

根据共生理论,要形成有效的共生体系,参与主体共生单元必须形成关联性高、互补性强、互促性大的共生单元有效序列[20]。新时代体教融合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家庭联动、社会参与”的多元主体共治的发展雏形,是促进体教双方进行互补互促合作的基础和前提。政府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宏观政策、管理职能、经费支持等手段保障体教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在人才培养、教学资源、科研成果以及软硬件设施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是其他要素无法相提并论;行业组织为人才培养提供行业与供给趋势需求,并对需求进行监管与引导;企业为人才培养在技术、产品和服务等方面提供市场需求;家庭作为人才教育第一场所,是紧密联系个人和社会的纽带,通过养育让教育对象学习所处社会的文化规范,形成独立人格的过程和功能。以共生(体、教、社、市场全面协同与融合)为常态,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着力提升体教融合大力发展的可持续性[19]。各主体单元之间通过比较优势、互补合作进行资源整合,形成新的共生能量,体教融合不是共生单元间单向的简单机械组合,而是双方深度融合,释放发展新动能。当技术、资源、知识在体教共生主体间流动,互补与合作优势占据主导,释放出“1+1>2”的系统效应,提高体教融合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实现两者共生共荣的目的和效果,为青少年人才培养以及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2.3 共生模式进化机制:演化方式

体教融合存在体制、学科、观念、利益等方面的交集[21],两者可认为连续共生关系或一体化共生关系。相对而言,一体化共生或对称性互惠共生是共生模式的理想状态,各主体之间形成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技术、资源、信息在彼此之间循环流动,形成高效多边交流机制,处于最佳的共生状态中。体教融合的初步探索向深度发展的演化方式是基于多单元交互、多环节联动、多环境协调、多模式进化、多利益互促而形成的一种动态共生共荣演化机制,这与共生理论所强调的共生关系应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生进化的内在机理具有极强的类比性和互通性。目前,体教融合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共生演化的方式难以呈现出对称共享性。体教融合一体化互惠性共生模式是推动体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理想化状态与阶段,寄望于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坚持围绕以责任共担、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成果共有为导向,强化体教融合共生系统的演化能力,从而建立起行之有效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认可度高、运行机制快的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

2.4 共生环境匹配机制:调控治理

共生环境的完善程度制约着共生体的发展程度,共生环境可诱导共生机制发生变化[20]。优越的共生环境是体教融合共生系统赖以良性运转,并持续生成共生效应的重要外生变量,调控共生单元组织形式,治理共生模式的演化方式。共生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需要及时作出调整,只有正向环境,才能激励共生模式由低级向高级进化。营造体教融合正向共生环境,需要政策环境保障、空间环境互补和信息环境流通三方面的匹配机制,最终消除逆向环境的不利影响。体教融合能否落地生根,政策环境治理机制的形成与运行过程中始终发挥着宏观引领与统筹作用,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职责,规范各方的行为,保障各方的正当权益;作为不同机制取向的体育教育主体,协同的第一步是双方必须打破过去各自为政的组织界限,通过积极主动、平等互惠的姿态进行有效的沟通与联系,彼此间做到相互理解;通过体教融合的深化,建立部门协调机制,破除部门壁垒,整合资源,共同发力[22]。在此期间,双方的融合规模不断扩展、融合程度日趋深化、融合形式逐渐丰富、融合关系趋向稳定,最终在空间布局上形成立体的共生关系网。

3 新时代体教深度融合的共生路径

体教融合高质量发展观为构建新时代体教关系、消除体教对立实现健康第一以及育人价值提供了新的分析视域,也是新时代体教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体教深度融合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体育与教育的合力效能,追求“共生、共存、共荣、共赢”体教融合协调统一。体教融合一体化发展暨是目标追求,也是过程与方法,对此应采取以下实现路径:

3.1 强化共生发展的理念,聚集体教融合的共生合力

树立体教融合的发展理念,体教融合的本质是让体育回归教育,实现体育育人的价值。在“体育+”“+体育”新时代背景下,融合创新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要特点,跨界、交融、创新、整合、交叉既是时代赋予体教融合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培养制度的刻意安排。通过构建体育与教育主体地位的平等性,展现体育人才培养在体教融合共生发展的必要性。通过对人才培养的目的、过程、方案以及效果达成共识,形成融合发展的共生动力,充分理解体教融合人才的价值观在共建共促、互惠共赢的重要性。《意见》彰显以人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深刻挖掘体教融合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家对所需人才的真实需求,凸显了体育人的时代价值,同时恪守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聚焦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为国家整体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23]。体教双方不仅仅局限于实现“援教于体”或“援体于教”单一路径植入式融合,更应重视双方在理念方面的转化,通过精神和价值层面上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协同育人的效果。因此,体教融合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通过育人理念的融合,形成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的共生合力[24]。

3.2 提升共生单元的能量,提高体教融合的共生质量

促进体教融合共生发展,必须要从共生单元这一基本单位入手,只有不断提升共生单元间的质参量兼容性,才能实现其共生能量在效率和效益方面的增容,进而充分发挥各参与主体的优势,维持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提升合作的整体质量。因此在构建体教融合共生体的过程中,既要加强同类共生单元间的互补性,也要加强异类共生单元间的关联度。具体而言,一是体教融合不仅需要体育与教育系统的协同合作,也需要企业系统、社会系统和政府系统的政策和资源性支撑[25]。教育系统在教书育人、培养高素质知识人才方面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文化积累;体育系统拥有专业化教练团队、培养高水平体育竞技人才具备着先进的实践经验;企业和行业组织系统要发挥其技术、资金优势,在项目合作、技术研发、创新创造等方面与各参与主体形成融合共同体,政府系统则主要发挥其在相关政策制定、引导,统筹协调合作进程、构建各参与主体共同融合的平台,并保障长效可持续方面的独特宏观调控能力。二是强化共生单元间的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共生主体双方强强联合。体教资源共享中,首先是师资资源的共享,努力实现“优秀教练进学校”“优秀教师进体校”模式的常态化[26],其次是场地资源的共享,一方面继续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另一方面加大体育系统向学校提供场地的力度;最后是赛事资源的共享,打造校内竞赛、校级联赛、区域选拔赛和国际交流赛无缝对接的体育教育竞赛体系。

3.3 优化共生模式的路径,实现体教融合的互惠共生

根据共生理论,“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是共生的理想目标类型,代表着系统动态进化的方向和趋势。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是实现体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最佳选择。因此,要推动体教融合发展模式的进化。一方面,要优化有形共生界面,提升体教共生单元之间能量、信息、资源的传递,形成一种紧密的共生关系,通过资源互补、信息共享、能量互促形成功能互补、协同共生的发展局面,彻底解决青少年体育发展中跨行业、跨领域的重大问题,确保各项改革和意见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通过体教各共生单元共同参与的共治体系,充分发挥各主体要素间的比较和竞争优势,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聚集共生能量,产生“1+1>2”的非线性效用。从机构设置、组织架构、管理体系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与宏观安排,着力打造体教融合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的体教新模式;从被动的“体教结合”转变为主动志愿的“体教融合”,经过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实现由非对称互惠共生“体教融合初级阶段”并逐步向对称性互惠共生“体教融合深度发展”的新态势,致力于形成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培养高质量体育人才的新范式。

3.4 营造正向的共生环境,助推体教融合高质量发展

只有正向共生环境,才能激励共生模式由低级向高级进化。因此,要优化体教融合发展的共生环境,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体教共生单元融合发展的正向共生环境,消除逆向环境的不利影响。具体而言,其一,要推动政策创新。融合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自觉地、主动地开展相关政策创新的过程[27]。现阶段体教融合既要用足、用好当前已有的国家和地方层面的相关政策,更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促进体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力争在体教融合涉及的教育改革、课程建设、人事设置、训练竞赛、人才输送、条件保障等多个方面取得突破,通过明确体教双方主体多元要素的权、责、利,做到方法有据可依,参考有理可循,以实现统一管理、体教协调、健康高效的体教融合政策体系,其二,要重视信息环境的转化工作,实现信息资源的畅通运转。体教双方必须打破过去各自为政的组织界限,将各自拥有的独特信息资源转化为信息优势,各方主体可充分借助字媒体、影像等现代信息技术方式不断增加信息交流的频度,通过平等互惠的姿态进行有效的沟通与联系,彼此间做到相互理解,营造信息公开、透明、共享的合作环境。体教融合在信息沟通顺畅的前提下,坚持协作互助的原则,发动体教部门、财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治理,共同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质量。其三,构建保障机制环境。推动体教融合共生发展,仅靠政策法规和主观自觉不行,还必须从政策支持、立法保障、规划推动、社会治理、公众参与、文化普及、观念教育、市场引导等方面不断构建和完善保障机制,塑造正向的共生环境,促进双方共同的功能效益,实现体教融合共生体系高质量发展。

4 结 语

推动体教融合一体化互惠共生,是重建新时代体教关系,消除体教发展不平衡,体教融合不充分的切实步骤,也是推进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必然要求。共生理论作为系统演变和优化的指导工具,为体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借鉴;以上研究表明,深化体教融合,唯有精细研判体教双方的共生关系、精密建构体教融合运作的共生机制、精准实施体教融合的共生路径,方能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人才共育、成果共有的体教融合一体化互惠共生态势;未来也寄望于依托上述理论分析展开相应的实证研究,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教融合新经验和新举措,不断彰显体教深度融合发展的动力、活力与潜力,助力于体育与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体教共生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融合》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