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70年国内黄河文化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2022-11-28凌文锋贾红丽

新闻爱好者 2022年10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图谱黄河

□凌文锋 贾红丽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1]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被强调之后,国内学术界再次掀起了黄河文化讨论与研究的热潮,对黄河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传播,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等问题开展了进一步探讨,取得了更加丰硕的成果,为黄河文化时代价值的挖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理论基础。已经有部分学者对黄河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梳理,但这些梳理要么用传统的文献归纳方式,在作者个人研究兴趣、读者设定等因素影响下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要么对定量分析的文献时间分布限定比较严格,忽略了前期积淀且文献样本量不大,难以完整、系统地反映国内黄河文化研究文献的全貌。

在此情况下,本文从1953年到2021年底的“黄河文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计量和分析,绘制了黄河文化研究知识图谱,对其研究群体、研究主题和热点问题进行了可视化展示,以期完整、系统地揭示近70年黄河文化研究的演进情况,并对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知识图谱主要借助频率分析梳理热点关键词和高产作者信息,借助共现分析说明作者、关键词、引文和期刊内部的关联度和相似性,借助聚类分析、判断关键词和文献的亲属关系,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识别核心作者团队和机构等信息。本文绘制知识图谱的工具是CiteSpace5.8.R3和Gephi0.9.2。研究过程中,除非特别说明,CiteSpace时间切片设为1,关键词突现探测和关键词聚类分析采用g-index算法(k=25,LRF=3,LBY=5,e=1.0)。

图1 黄河文化研究领域学者共现图谱

本文分析数据主要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主题:黄河文化(精确)’OR‘篇名:黄河文化(精确)’OR‘关键词:黄河文化(精确)’”为检索条件,检索时间不限,文献类型不限,在其总库共检索到2749条记录。对检索结果人工筛选,共筛选出1453条有效记录。

二、黄河文化研究主体

发文最多的作者是姚吉成,发表了8篇。根据普赖斯定律,黄河文化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共计35位(见图1)。整体上,图谱中网络节点和节点间的连线很少,网络密度也很小(N=600,E=205,Density=0.0011),节点中心度都是0。说明具有引领作用的高产学者群体尚未出现,学者间的联系相对较少,更多的是独立进行黄河文化的研究,很少有合作。

将研究机构的二级和三级单位归并入一级单位后,绘制了黄河文化研究的机构共现知识图谱(见图2)。图谱中已经出现了几组比较强的机构合作关系,但总体上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仍然比较分散,节点和节点间的连线也不是很多,网络密度也很小,机构间更多的是独立进行黄河文化的研究。从中心度来看,除了河南大学之外,其他节点的中心度都是0.00,说明核心机构亦未出现,机构的影响力仍有待提升。

三、黄河文化研究演进历程

从黄河文化研究关键词时区知识图谱(见图3)可以看出,黄河文化研究大体上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3—1981年的漫长萌芽期。学者们关注的主要是黄河流域的仰韶、齐家、半坡、磁山等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与分布,也涉及了地区间的文化传播。

第二阶段是1982—1999年的缓慢恢复期。学者们的研究视角逐步转向了黄河流域的农业起源与农耕文化、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以及黄河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的起源、演变与发展中的地位研究,提出了拓宽领域、加强学科渗透的要求。

第三阶段是2000—2018年的稳步进展期。学术界从各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需求出发,在前期“旅游资源”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郑州、济南、开封等地黄河旅游带的建构,黄河沿线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传承弘扬,黄河变迁与流域部分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

图3 黄河文化研究关键词时区知识图谱

第四阶段是始于2019年的迅速扩展期。此期不仅涌现出了指数增长的研究成果,而且是高频关键词密集涌现的阶段。从首次出现的高频关键词可以看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逐步实施的背景下,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黄河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传承弘扬,以及黄河文化对传统文化复兴和民族文化自信的支撑等问题,已然成为近三年研究的热点。

四、黄河文化研究热点

(一)高频关键词提取与共现分析

从黄河文化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见图4)可以看到,虽然关键词比较分散,但存在较强的交叉性和关联性。“黄河文化”“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三个关键词节点较大,被学者们关注较多,是黄河文化研究的热点。其中,“黄河文化”居于中心位置,出现频次356,明显高于其他关键词,中心度是0.5,是黄河文化研究领域的核心词。

根据齐普夫第二定律(T=(-1+√(1+〚8I〛_1))/2),黄河文化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由高到低依次是黄河文化、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黄河、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文旅融合、文化、黄河文化旅游、地域文化、文化产业、黄河文明。

图4 黄河文化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这些高频关键词或研究热点不仅空间相对比较集中地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而且与研究机构的区域分布密切相关。它主要源于研究机构对所在区域黄河文化的长期聚焦,同时说明机构的研究主题的空间上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多局限于发文机构所在地,很少关注其他区域的黄河文化研究,鲜有跨区域的黄河文化研究。

(二)高频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图谱(见图5)中,“仰韶文化”和“新石器时代”不仅突现时间最早,而且持续时间最长,是黄河文化研究中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具有很长的生命周期。紧随其后,“黄河三角洲”和“文化”分别突现了17年、14年,“黄河三角洲”还凭借21.8的强度成为突现强度最强的关键词,也是已有黄河文化研究成果中讨论最集中的热点。“高质量发展”虽然突现时间最晚,但17.52的突现强度和至今仍在延续的特点也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图5 黄河文化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

“仰韶文化”和“新石器时代”的长期突现与黄河文化研究重心的长期稳定性有关。自1953年赵全嘏分析黄河流域仰韶、龙山和小屯三种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和陶器[2]以来,关于黄河中下游新石器文化的分期、黄河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等问题曾得到学者的长期、广泛关注,取得的早期研究成果也为我们正确认识黄河文化的源起、史前文化分布与分期、黄河流域农业的起源,黄河文化与西藏原始文化、长江文化的交流融合等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

“黄河三角洲”的高强度凸显源于滨州等山东地区的学者对黄河三角洲文化源流、历史文化的现代价值、文化产业发展等问题的长期、持续关注。从此主题出发,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文化源流、文化整体性、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业发展、黄河文化建设、体育文化传承、生态变迁与文化演变的关系等问题引发了诸多探讨。这些研究也反映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前后,以滨州学院为核心的学者对黄河三角洲发展,尤其是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传承等现实问题的高度关注。

从2003年开始,“文化”的突现标志着黄河文化研究视角从“过去”转向了“当前”,由此学术研究开始更多地关注黄河与社会文化心态、地方文化艺术、城市发展,黄河流域的宗教文化的交流、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以及新时代黄河文化的历史价值、现实意义和传承弘扬对策等问题。

2008年前后同步突现的“文化产业”“地域文化”则是学者们试图将地域性黄河文化作为重要景观元素,融入区域性、标志性景观设计,进一步借助具体的黄河文化符号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尝试。与二者同步突现的“黄河文明”研究更多的是从黄河文化的凝聚、规范、激励、协调、支撑作用出发,结合中国古代文明由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分析探讨黄河文明的源起、当代文化意义、中原文化主导地位和作用,以及黄河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交往。

2019年至今,“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突现源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学术界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从面临的问题和重点工作、实施的关键环节和发展路径、沿黄城市的功能定位、黄河文化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法治保障、区域协同的长效机制建立、国际经验借鉴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针对性对策建议,相关问题也是未来黄河文化研究的重要方向。

五、结论与展望

黄河文化研究中热点不断演变,日益丰富,热点间的交叉性和关联性也比较强,“黄河文化”“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黄河”“黄河三角洲”等12个关键词是整体研究中的高频关键词。高频关键词空间分布相对比较集中,相关研究机构长期聚焦于所在区域的黄河文化研究。“高质量发展”虽然突现时间比较晚,却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背景下,成为近三年黄河文化研究最集中的研究主题。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与旅游等产业融合中的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在传统文化复兴和重树民族文化自信中的标识性作用发挥等问题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内容。

知识图谱分析是一种形式化的分析,其结果在具有具体、直观的特点的同时,也蕴含着先天的缺陷。主要是因为分析样本中质量参差不齐的学术成果均需同等对待,这就导致它能在多大程度上真实地反映出学术研究的进展,这也是值得商榷的。如黄河文化研究成果样本的收集中,CSSCI数据库中的样本数量过少,不具有计量分析的基础,而CNKI数据库中的样本虽多,但很多样本并没有学术价值,即便经过逐条筛选后,发文量居前期刊中的部分文章学术价值仍有待商榷。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图谱黄河
生态环境部启动新一年度黄河流域“清废行动”
绘一张成长图谱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