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脂水肿性脱发1例

2022-11-28朱嘉梦黄玲李灿梅徐静倪昌雯杨汝斌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皮下脂肪毛囊毛发

朱嘉梦, 黄玲, 李灿梅, 徐静, 倪昌雯, 杨汝斌

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 大理 67100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4岁,中等体型(BMI:19.1)。因头皮肿胀、增厚伴脱发5年余于2021年2月20日至我科门诊就诊。患者诉5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头顶部出现脱发,平均每日掉头发100根以上,否认牵拉,无明显瘙痒、疼痛等自觉症状,继而于头顶部相同位置出现一梭形脱发区域,自觉脱发区域头皮稍隆起,触之柔软,无痛痒,期间该脱发区域缓慢扩大。半年前,偶有双侧乳房疼痛,疼痛程度轻,隐痛,无放射痛,未触及结节,规律复查双侧乳腺及引流区淋巴结彩超未见异常。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其他特殊疾病史。无头顶部外伤史。家族中无相似脱发病史。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双侧乳腺未触及结节,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专科检查(图1):患者头顶部可见一面积约9 cm×18 cm的梭形毛发稀疏区域,残留断发<2 cm,脱发区头皮呈黄褐色,稍隆起,明显增厚,触之柔软,似海绵状;拉发试验阴性。皮肤镜检查:头皮未见炎症,未见惊叹号样脱发,未见黑点征、黄点征,未见簇状发。患者面部及其余皮肤未见皮疹。辅助检查:血脂:TC:5.25 mmol/L(3.55~5.20),TG:2.39 mmol/L(0.40~1.53),Lp(a): 33.9 mg/dL(0~30)。其余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未见异常。头部MRI示头皮下脂肪层不均匀增厚。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毛囊数量减少,仅见少许休止期毛囊和一根终毛,毛囊由增生的纤维组织替代,少许淋巴细胞浸润,皮下脂肪层增厚(图2A、2B)。阿新兰染色未见黏蛋白沉积。

诊断:脂水肿性头皮伴脂水肿性脱发。

治疗:患者及家属表示暂时不治疗。目前随访半年余,病情未进展。

图1 脂水肿性脱发患者临床图片:头顶部梭形毛发稀疏区域,脱发区头皮呈黄褐色,稍隆起 图2 皮损组织病理检查(HE染色):毛囊数量减少,仅见少许休止期毛囊和一根终毛,毛囊由增生的纤维组织替代,少许淋巴细胞浸润,皮下脂肪层增厚(2A:25×;2B:100×)

2 讨论

脂水肿性头皮(lipedematous scalp,LS)及脂水肿性脱发(lipedematous alopicia,LA)是一种罕见的病因不明的皮肤病。LS主要表现为头皮海绵状增厚,多发于头顶部。如果同时发生了脱发、断发,则成为脂水肿性脱发。LS最早由Cornbleet于1953年提出[1]。Coskey等[2]1961年报道2例由皮下组织增生引起断发,由此提出LA。随后国内外陆续有少数类似文献报道。目前LS病因不明,既往报道LS好发于黑人女性,推测其发病可能与性激素、地域、种族等因素有关[3],儿童男性患者亦有报道[4-5],亦有文献报道可能与遗传有关[6]。

LS及LA的组织病理表现均有皮下脂肪层增厚,考虑其与发病有关,但导致脂肪层增厚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7]。Coskey 等[2]认为 LA 引起脱发的原因是由于皮下脂肪层增厚导致毛母质营养障碍, 使毛发生长周期缩短和(或)毛发生长速度减慢,最终引起脱发或断发。有研究提出过度增生的脂肪层可能导致毛囊功能供血不足,导致滤泡萎缩或破坏,从而导致毛发脱落[5]。由于脂肪层增生程度不同,导致对滤泡环境影响不尽相同,所以临床上脱发的情况也不尽相同。部分LS患者尽管也出现头皮脂肪层增厚,但并未出现脱发,可能是因为该改变不足以引起滤泡环境变化,也可能是个体的因素。亦有合并斑秃的LS报道[8],提示合并LS的脱发并不一定就是LA,需排外其他脱发因素[9]。另有学者发现,部分LA患者真皮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 提示免疫反应也可能是脱发的病因[10]。有报道指出LS的发生可能与高脂血症有关联[8],本例患者亦有血脂异常,可能与该病的发生有关联。目前有学者认为LS和LA可能属于特殊的头皮脂肪瘤病变,待进一步证实[9]。

LA患者可伴头皮瘙痒、疼痛或感觉异常。患者一般无系统性症状,部分患者可并发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皮肤弹性过度及关节过伸、盘状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等[12-13],此前有LA合并皮脂腺癌的Muir-Torre综合征的报道[14],目前有学者认为LS和LA可能属于特殊的头皮脂肪瘤病变,待进一步证实[15],提示LA或LS可作为某疾病的伴发症状出现。本例患者自半年前开始出现双侧乳房隐痛,查体及检查结果未见异常,目前妇科随诊中,不能排外其与本病的发生有关联,需继续随访观察。

Yasar等[10]对31例LA及LS患者的病理表现进行统计,发现两者的病理表现并无统计学差异。除了两者均可观察到的皮下脂肪层增厚外,现有的LA报道中还有淋巴管扩张、真皮层水肿、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和轻度滤泡周围纤维化等[12],由于该病理表现与盘状红斑狼疮相似,因此有学者提出部分合并结缔组织病的LA的发生可能存在共同的致病途径[16]。

LA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17-18]。也有LA患者临床缓解,但超声结果无变化的报道,提示影像学对该病诊断价值有限[19]。本例患者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与以下疾病鉴别:①皮下脓肿:头皮增厚、触之柔软,可能会误认为有波动感,头皮彩超或MRI可鉴别。②脂肪瘤:组织病理学可见成熟脂肪细胞群集成小叶,周围有纤维结缔组织及毛细血管包绕。③回状颅皮:头皮发生条状肿厚、褶皱及凹陷呈沟状,可有2~20个褶皱,其上头发可正常,有如脑回状。该病无“沼泽样”触感及脱发表现,可鉴别。④毛囊黏蛋白病:男性多见,可并发皮肤淋巴瘤及其他恶性肿瘤,并与许多炎症性疾病相关,可表现为浸润性硬化性斑块伴脱发或聚集性毛囊性丘疹。其组织病理学特征为:外毛根鞘及皮脂腺黏蛋白变性,毛囊、血管周围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黏蛋白阿新兰染色阳性。⑤斑秃[20]:表现为斑状或弥漫性脱发,“惊叹号”状发,拉发试验阳性,休止期毛发多见。病理表现为:毛囊变小,毛球周围和毛囊内炎症。⑥拔毛癖:脱发形式多种多样,从只有单个孤立的脱发斑到整个头皮的多个几何图形样脱发区,每个受累区都有毛发的脱落,但并不全部脱尽,有时可有红斑、脓疤形成或外伤性表皮剥蚀。病理表现:退行期或休止期毛囊的比例很高,可见色素管型位于漏斗水平或在毛囊口中,并伴有角化过度。⑦雄激素性脱发:可分为男性型和女性型,拉发试验阳性,多有家族史。⑧自身免疫疾病:病理也可表现为皮下脂肪组织增生、淋巴管扩张、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等[12],且部分患者可伴发盘状红斑狼疮[16]。

本病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既往有报道各种外科手术成功成功治疗LA的案例[21],也有其学者尝试使用激素、口服霉酚酸酯治疗[22]。目前尚无指南对其治疗进行规范指导。本例患者暂不愿治疗,目前随访中。

猜你喜欢

皮下脂肪毛囊毛发
首个人工毛囊问世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辽宁绒山羊绒毛生长规律
对皮下脂肪层较厚产妇不缝合剖宫产腹部横切口皮下脂肪层的效果
WHY 我的小脸蛋为什么长满了青春痘?
别乱修剪“那儿”的毛发
基于PACS探讨皮下脂肪含量与脂肪肝的相关性
疑似野人毛发
患者皮下脂肪厚度与丙泊酚麻醉应用剂量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毛发移植手术治疗并发症的预防